APP下载

中国经济增长的十大红利お

2017-05-30翟文华周志太

翟文华 周志太

[摘要]根据历史经验、发展经济学理论和逻辑分析,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命题基于以下十大红利:科技创新,结构优化,城镇化发展,大国的市场规模,国民高储蓄率带来的高积累,简政放权带来的民营经济发展,改革带来的国企效率提升,东北等欠发达地区增长的区域发展,教育质量提高带来的人才红利,一带一路的开放红利。

[关键词]科技红利;结构红利;城镇化红利;消费红利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121(2017)03003108

一、科技引领发展的红利

“十二五”以来,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由50.9%增加到55.1%,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马克思认为,科技进步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抵消利润率下降趋势。科技进步,各要素才能产生“乘数效应”。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巨大规模的市场,也拥有技术引进、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后发优势和集成创新优势,将成为继蒸汽、电力、信息革命后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的领军者。[1]然而,起步于计划经济的科技与经济脱节仍然较为严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往往异化为无序竞争,政府的主导作用往往异化为“部门利益”、协同创新不够,使中国的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创新项目获得风险资本支持的水平,从第六位下滑至第十一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从第二十五位下降至第三十二位。

科技由“九龙治水”转向以总理为主任,政界、科技界、商界及其他相关领域的战略专家为委员的国家科委统筹管理,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体制改革由单项转向系统推进[2]、促进政策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市场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等系列创新并举,促进科技与经济、创新主体间互动,促进“国企主动、市场推动、政府和社会的科技服务体系联动”,由结构调整与微观运行机制改革向促进创新要素联系互动转变;打破制约创新发展的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体制,发挥市场对创新路线选择、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国家协同创新系统。政府由体制供给者和投资者转向以“市场配置为主、政府导向、弥补市场失灵”的有限支持者,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立足国情,抓好顶层设计,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需求和经济发展亟须解决的科技问题,构建全方位的基于大数据的先进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协同服务体系,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科学选择不同科技领域“跟跑”、“并跑”、“领跑”的战略,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掌握一批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补齐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这一最大短板,注重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市场化;培养工匠精神,推动产业和产品不断转型升级,以科技强国。

科技利益分配由失衡转向共享。按照不同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项目为纽带搭建企校(院、所)间跨学科跨领域的战略合作平台,探索多层次、多维度、多元产权协同高效的发展模式,鼓励国企与民企在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实现要素产权资源的耦合,鼓励各创新主体间协同创新、组建专利、标准和技术联盟,易损与共,共同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工程化,提高研发效率,实现创新因子的协同效应和研发的规模效应。

科技投入和城镇化基础设施投入由财政为主转向注重发挥财政科技投入放大、辐射和引导的乘数效应;建立财政诱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形式、多层次投入机制,满足自主创新和城镇化发展的资金需要。企业建立侵权信息清查体系,政府健全行政查处、司法诉讼等体制体系,知识产权法制与企业维权互补互动,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营造崇尚创新、协同创新的社会氛围,以激发更多人投身于科技创新的大潮之中。

二、结构协调与升级带来的红利

农业落后而工业产品严重过剩,传统产业的快速萎靡与新兴产业滞后,低层次产品过剩与高端产品短缺并存突出。要素流动是解决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的根本路径,其形成的产业结构变化对生产效率与经济增长的贡献即为结构红利。[3]资源数量、技术水平和制度安排即使既定,不同要素间的结构性优化仍将促进经济增长。[4]因此,要着力补齐短板,又要让强项更强、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增强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

劳动力流动产生的资源再配置提高总体劳动生产率,带动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促进经济发展。[5]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互促进。在自由流动和信息完整的市场中,收入差距的存在将驱动劳动力由边际生产率低的部门流向边际生产率高的、优化配置要素,增加流动劳动力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下,两地收入水平趋同,劳动力流动将停止。富余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由农村向城市的持续转移是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关键。若其他条件不变,一个农业劳动力到非农部门就业虽然可能降低农业产出,但他增加的非农产出更多,社会总产品会增加。廉价劳动力流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出口。据计算,劳动力从农业到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转换,对改革开放期间GDP增长率贡献21%。[6]人口流动促进经济增长,有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务农收入。城市非熟练劳动力和农民工“替代效应”、劳动力流动的技术交流效应引致劳动力供给结构优化、劳动力质量提高;并通过不同技能劳动相对工资的变动促进非熟练劳动向熟练劳动力的升级,实现整個就业市场结构优化;供给上,劳动力市场变化带动不同行业的资本存量积累,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型;需求上,国民收入改善使长期消费增长。

“十三五”计划全局性、长远性、基础性、网络性的165个重大工程项目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就业结构调整同步推进、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紧密结合、相互适应,劳动力转移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相互适应、同步衔接。第二产业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第三产业发展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提高城镇化水平。

经验表明,即使在劳动力非流动下,仅仅通过资本流动、地区间商品和服务贸易渠道,如资本由过剩地区转移到短缺的、由低效利用的产业、企业转移到高效利用的,均可提升产业结构层级系数,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由中低端跃向中高端,供需结构由低效错配转向高效平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培育新兴产业有机统一起来,扩大有效供给、中高端供给和绿色供给,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和做大做强,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新兴产业的市场份额逐步提高,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外出务工者数量下降,“用工荒”出现、工资上升,价格机制驱动资本、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对劳动的替代率。

三、新型城镇化带来的红利

人口流动与城市化是通过学习形成人力资本的过程,也使富余劳动力得到利用、其收入提高和相关土地等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强劲增长。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合理的产业支撑。依托产业集聚和城镇聚集导致人类生产生活空间转移,是一个高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大规模劳动力转移能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供给,而劳动密度的提升又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具有年龄选择特点的人口流动,能够相对提高地区人口结构的生产性。经济活动越密集、市场驱动力越大,高生产率企业和高技能劳动力越集中,该区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加越显著;人才越聚集、其收入越多。要素集聚会加快知识、技术的传播,在一个经济集聚区进行投资的企业会获得集聚租金,还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协同集聚,专业分工和协同集聚使生产中技术复杂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这有力地促进产业升级。

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世界均值的47%。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仍将存在显著的劳动配置红利效应。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落后的农业部门向工业转移,产生如下巨大的正向效应:集聚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社会分工效应,交易成本节省效应,技术溢出效应,这极大地加速分工细化和科技进步,也催生更多新兴产业的兴起,从而提高劳动与物质资本的配置效率,经济效率进一步提高。据研究,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维持7.1%的经济增长水平。[7]在中国近10年年均10%的经济增长率中,城镇化率贡献3/10。至2013年底农业劳动力仍有24 171万人,其向二三产业流动和转移的空间还较大。

城市规模增加一倍,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会提高5.98%。[8]城市规模越大、生产率越高,因而高技能劳动更愿意在大城市居住、工作。因为在城市地区或“硅谷”等地区,学习效应更强,人力资本积累速度更快,劳动匹配效率更高,使得劳动在城市获得工作或变动工作的机会更大,收入增长更快。动态上,企业集聚有效地提高工业化水平,使得产业在城市集聚、城市规模扩大、工业发展和服务业崛起对劳动的大量需求,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城镇化水平与就业增长间存在着长期的相关均衡关系,城镇化水平每升高1%,城镇就业人口增长1.2672%。[9]城市生产率优势,主要不是静态专业化,而是动态城市集聚收益提高城市生产率。城镇化建设中涉农产业直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非农产业发展为农业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地规模经营,用科技农业替代经验农业,用机械化耕作替代手工耕作,提高农业规模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农产品市场扩大,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这两者良性互动、有机协调、同步发展。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间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较强,且其长期相应作用程度更显著、更稳定,这两者之比为1∶0.071。[10]

城镇化引导农民聚集居住,在乡村规划、自愿自觉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社区建设,节约耕地,并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即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产业工人,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武装农民,用市场经济观念提高农民经营能力。

城镇吸纳大量富余农村劳动力,能够扩大内需和市场,带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城乡一体化。然而,中国的二元户籍制度影响劳动力的自由转移,造成部门和地区间对劳动力要素的使用不均,进而导致工农、城乡比例失衡。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必须促进户籍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结合,逐步打破户籍制度束缚,逐步淡化和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利益,消除城市的阻隔和排斥机制,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政策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覆盖面更大、效果更好,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大转移支付,稳步提高就业养老、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建立更加公平与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向农民工的保障性住房,提供政府住房补贴、税费优惠,促使在城市稳定就业的农民工住有所居,促进人口自由流动。

城镇化规划统领、远近结合、全面与专项结合,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精准处理“流动”和“稳定”的链条关系,尽可能地降低农村流动劳动力融入城市的成本以及预期的不确定性,通过在农地产权确权的基础上农地流转、劳资关系调整、最低工资水平适当提高等手段,促进人口自由流动,以提高城市化率;让尽可能多的农村流动劳动力有序地实现农民工市民化;产城同步、逐步完善发展环境来科学调适人口流动,有效消减半城镇化、留守空巢、城乡差距等影响共享发展的不利因素。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农民對自己的住房拥有所有权,对承包地和宅基地拥有法人财产权,允许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市场,同地同价,通过转让包括宅基地在内的房地产使用权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这增加建房土地供应和住房供给,拉低城镇房价,有助于农民工城市安家,也将土地增值的一部分收益从政府转移、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农民拥有进城买房、经商的资金,进入并真正融入城镇的经济与社会。降低农地地租水平,应以社会保障换取农民工的土地,政府获得农地承包经营权,并以合理价格租给农民。如安徽农民退出宅基地每亩奖5万元以上,这笔奖金应用于在城市买房和经商。

四、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的红利

近两年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这引起一些人的忧虑。须知,与经济社会的进步相伴,劳动者必要劳动范围扩大,加薪势在必然。而中国GDP虽位居世界第二,但是至2015年人均收入在世界排名中还处于80多位,还有5575万贫困人口要脱贫。并且,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自2009年以来连续7年下降,2015年仍然为0.462。这使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不高、内需不足;低收入者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这使其素质难以提高、贫困代际相传,将引发诸多社会问题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打下坚实雄厚的物质基础,更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基本格局,化税为薪、继续降低社保费率,减轻企业负担,破解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接续问题;化本(成本)为薪,[11]健全工资水平决定、正常增长、最低工资增长和支付保障、集体协商各个机制,形成劳资双方共创共享财富的模式,增加低收入群体的薪酬,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不断扩大,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助推结构优化,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利润增加与加薪多赢。[12]按照劳动、管理、技术、资本等要素贡献分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收入差距缩小,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平均消费倾向提高。物业税及早实施,限制投资性住房需求,将房地产市场引导到以满足居住性需求为主的方向上来,抑制住房财产引发的收入差距扩大。

五、教育质量提高带来的人才红利

2012年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累计减少1000万人左右,人口数量红利消失,引起人们的忧虑。还要看到,至2015年中国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比达到12.4%,人才成為中国最可依赖的红利。人口质量提高可以替代人口数量,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对劳动需求更多在质量上而不是数量。解决未来劳动力短缺问题主要靠提高劳动生产率,优良素质的人口比重上升而人口增值、驱动和贡献扩大的过程,劳动生产率提高是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13]2013年,权威数据显示,中国顶尖人才流失数量居世界之首,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而新技术革命的最大特点是,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显著,教育贡献率高于固定资产贡献率,经济长期增长率最终依赖于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积累。

建立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资源聚集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形成强大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不断放大创新的溢出效应、投资的反哺效应,促进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人力资本提升的资源增加,人才资源培养规划科学,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相统一,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健全国家助学资助体系,加大对低收入家庭学生教育的扶持力度,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体系,尤其是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使农民的非农就业能力和务农能力逐步提高,缩小各个分配主体所拥有的要素差异,为产业升级提供充裕的高素质劳动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强化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形成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注重培养敢于并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尤其是培育规模宏大、素质精良、结构合理、梯次递进的世界级科技带头人和高水平研发团队。

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思想,全力培养、吸引海内外高端科技人才,以识才的眼光、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用才的胆识,在创新中发现、培育和凝聚人才,建设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创新激励措施应逐步从特惠性向普惠性转变,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唯学历、唯职称、唯身份”的思想束缚,畅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人才流动渠道,促进人才在不同性质的单位和不同地域间有序自由流动,凭实绩贡献评价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改善人才的住房、医疗、交通、通讯等生活条件,帮助他们解决户口、家属安排、子女入学就业等实际问题,让人才工作舒心、生活顺心,待遇畅心。打破“大锅饭”,一流待遇给一流人才,确保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实现人才价值;年薪、分红激励与股权、期权激励协同搭配,将股权激励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确定在转让股票之时,降低个税税率、降低激励对象持股的税务成本,并鼓励他们长期持有股票,从而吸引稳定人才;既加强对人才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又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培养造就一大批勇于创新与冒险、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企业家队伍,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树立创新光荣、创新致富的社会导向,让企业家掌握更多的创新资源,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财产权。

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完善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让各类创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得到合理回报,让科技人员依靠独创突破和发明发现一招致富、一夜致富;让科技领衔专家掌握的创新资源更多,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动权更大。根据不同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创新考评体系、健全人才使用和评价机制,拓展社会化、第三方、专业化、国际化评价渠道,改革政府、社会组织、公众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完善创新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创新科技奖励制度,优化结构、减少数量、提高质量,逐步由申报制改为提名制,发展具有品牌和公信力的社会奖项,强化对人的激励。

六、巨额银行存差和巨额外汇储备的资本红利

要深化金融体系和融资结构的改革,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打造较好的金融分工体系,以便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融资需求;更好地支持创投创富,鼓励金融机构向科技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高风险高收益企业发展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多种风险投资,鼓励创新并购,拓宽创投金融退出渠道,培育一批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允许重点装备制造企业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和融资租赁公司,鼓励更多优势型、科技型、成长性企业实行股权债权、债转股等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方式,扩大优势企业债券发行规模,通过多种模式吸引资金,加快推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发展。广泛吸收各种民间资金,在财政资金引导下,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快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大金融机构无息和低息贷款的支持规模,重点支持基本公共设施建设和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确保城镇化的资金供给。由于农业、小微企业经营风险高、可抵押的资产少,要整合财政手段,建立精准的利益补偿和激励制度,定向按比例实行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确保商业银行提供涉农金融等业务的收益不低于其他贷款业务;建立小微企业的风险补偿基金,扩大政策性担保覆盖面,这有效降低农业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扩大其融资规模。

七、国企做优做强的红利

做优做强国有企业势在必行,通过创新发展一批、兼并与债务重组、破产清算,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的改革举措,积极化解过剩产能,通过财税和信贷等政策措施引导鼓励生产要素由过剩部门转移至短缺部门,由弱势企业流向强势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国企,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力。通过市场化方式,以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生态环保、战略性产业为重点领域,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作用,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對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采取加速折旧和研发投入税前抵扣等激励政策诱导国企更新设备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实行规模经济;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促进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和分包关系,促进以大企业为中心、中小企业相配套的系列化和专业化合作,提高经济效益。

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也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是顺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的重要之举。厘清和确定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加快规范董事会、监事会建设,形成有效制衡机制。以制度创新激发国企活力、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建立国有企业高管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大力选拔优秀干净的企业家、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实行有效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

提高国企智能化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的信息通道,建立从设计到销售再到设计的“信息循环系统”,提高集团总部和分支机构间、部门间的信息集成能力和共享水平,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供应链的水平,按照需求进行订单生产,促使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逐步转向分散化个性化定制生产。提高市场营销的效率,对客户数据、销售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随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调整和优化营销策略,降低库存,加快资本周转速度,提高经济效益。

八、简政放权激发的民营企业红利

要注重改革的关联性、耦合性、协同性,使各项举措在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在成效上相得益彰,全力打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充满活力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投融资机制、准入机制等,完善要素市场,适时调整电价、水价和物流成本,加大结构性减税减费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融资成本、物流成本和科技型企业成长成本等。“放”“管”“服”并重,放权而不放任,让权让利于企业和群众;优化事中、事后监管,实施公正、综合和依法监管;把正向激励与负面清单管理结合起来,提供充裕的公共产品和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政商关系“亲”而“清”,让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产业、企业一路绿灯,不符合的寸步难行。着力建设高效、法制、廉洁的政府,用市场调节的积极功能去克服“政府失灵”,又要用国家调节的积极功能来校正“市场失灵”,形成有效市场与有效政府互补互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增强产业政策的科学性,政策补贴由“输血”转向“造血”,由强迫命令、政绩取向转向善待市场主体,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资源必然流向更有效的地方。

九、“一带一路”带来的对外开放红利

要以改革深化促进开放扩大,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开展多领域促进睦邻富邻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践行亲、诚、惠、容的理念,激活平等相待、互学互鉴、互尊互信,互商互谅、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勇于担责,更多着眼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促进中外经济同步发展。基于国情适度开放,在自力更生主导的基础上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后发优势与先发优势并重的方针,更好地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协调开放项目的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对外开放的良性互动,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在充分利用内资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外资,引导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优化全球产业和要素资源布局;实施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战略,兼顾发挥人民币国际化优势与有效抵御金融风险,积极防范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具体包括:(1)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与相关国家战略、路径和举措深度对接、优势互补,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加强投资贸易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建立国际物流大通道,发展沿线大通关合作,优化落后地区对外通道、通关便利化等设施和服务,充分发挥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和开放试验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设施建设与产能转移相结合,精准、扎实推进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等六大经济走廊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带动国内经济发展。(2)着力推动贸易投资从数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鼓励研发投入、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综合竞争,提高投资贸易信息化、便利化水平,利用全球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发挥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作用,共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平台;纵向和横向与国内产业形成链条和分工组合,深度融入和链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物流链,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建设国际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推动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建设仓储中心、展示中心,带动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出口;加快发展与货物贸易相关的金融保险、物流、研发设计等服务贸易出口,打造外贸新增长点。(3)大力发展中方控股份、控核心技术和控世界名牌的“三控型”跨国公司,抓好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优化和规范营商环境,继续吸引国际名企来华投资兴业。(4)加强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合作,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多彩文明和谐交流,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以文化促进投资贸易。

十、东北经济崛起带来的区域增长红利

作为交易效率和分工水平较低的欠发达地区,要遵循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经贸合作基本规则,规范市场交易秩序,提高交易效率,拓展东北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体系的广度和深度,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分工差距。坚持有效市场有效政府作用互补互动,完善振兴东北的政策支持体系:(1)超前谋划、加快打造目标合理、重点明确、相互支撑的政策支持体系,并不斷滚动推出新政策。(2)促进地方支持与中央支持的政策在目标、方向和重点上相互对接、互补互动。(3)加强综合性政策与专门性政策间的衔接和支撑。(4)加强政策前期调研和咨询论证,增强政策设计的民主性、科学性和精准性,政策实施漏洞查堵的即时性。(5)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和布局合理,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充分利用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税费减免等多种政策,支持国企改革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促进形成市场化、国际化的体制机制和营商环境,强化集聚辐射功能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生态环保、工艺流程等方面的评估和准入监管,实现产业从低成本竞争向质量效益竞争,从粗放生产、规模扩张向集约生产、效率提升、“精益生产”、柔性化生产模式转型。同时,兼顾去产能的节奏、力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循序渐进。

十一、结语

上述每一项红利的实现都对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十大红利所形成的综合效应无疑是巨大的,它使我们完全有理由坚信: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具有毋庸置疑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林远,李鲲,张钟凯.中国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领军者[N].经济参考报,2016627.

[2]周志太.农业科技发展方式的九大转变[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982.

[3]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416+31.

[4]李扬,殷剑峰.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5(2):415+25.

[5]蔡昉,都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长期性、效应和政策[J].学术研究,2004(6):1622.

[6]吴琦,肖皓,赖明勇.农民工市民化的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基于动态CGE的模拟分析[J].财经研究,2015(4):1830.

[7]朱孔来,李静静,乐菲菲.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1(9):8087.

[8]夏锋.规模效应、人口素质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考量[J].改革,2013(3):2536.

[9]汪泓,崔开昌.中国就业增长与城镇化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 2012(8):2832+48.

[10]刘新智,刘雨松.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16(6):6978.

[11]周志太,翟文华.协同论视角下的薪酬收入增加机制[J].海派经济学,2015(3):100109.

[12]周志太.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是增加劳动收入[J].现代经济探讨,2011(7):1923.

[13]龚志民,余龙.城镇化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5):4147.

[14]杨万平,张志浩,卢晓璐.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学刊,2015(5):3745.

[15]王立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平与效率的认识与实践[J].生产力研究,2011(4):120121+143.

[16]张继焦,刘仕刚.关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几点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