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伊斯兰因素在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2017-05-30韦红李次园
韦红 李次园
摘要:伊斯兰因素对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关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历史悠久的伊斯兰文化交流是促进两国关系发展的人文支柱,具有伊斯兰教本土化特征的穆斯林是促进两国关系发展的友好使者,伊斯兰文化外交是促进两国互信的桥梁,伊斯兰清真经济是促进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承接点之一。
关键词:印度尼西亚;中国;穆斯林;伊斯兰文化;伊斯兰清真经济
[中图分类号] D822.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17)03-0046-06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Indonesian relation has been affected actively by Islamic factors. The Islamic communication, with a long history, is a cultural pilla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relations. The Muslims, who share common indigenous characteristics, are also the beneficial ambassadors. Likewise, the diplomacy, based on Islamic culture, is a bridge to build up mutual trust; and Islamic Hatal Economy is one of the connector, promoting the jointing of their economy strategies.
Key Words: Indonesian; China; Muslin; Islamic Culture; Islamic Halal Economy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据统计,2015年印度尼西亚全国人口超过2.485亿,其中有87%信奉伊斯兰教①。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的穆斯林人口达到近2314.21万②,有10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自冷战结束尤其是“9·11”事件以来,宗教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急速提升,业已成为各国国家安全与对外战略考量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③。作为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交流传统。其中,伊斯兰教作为一个重要媒介和载体,在两国交往中起着积极的促进和纽带作用。
一、历史悠久的伊斯兰文化交流是促进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关系发展的人文支柱
早在公元9世纪后期,“黄巢起义军攻占广州后,广州一带的华人穆斯林以及人数众多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纷纷移居印度尼西亚三佛齐的巨港”④。这种因战乱而被动迁移至印度尼西亚的中国穆斯林成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较早的伊斯兰教文化交流与互动的载体。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不仅仅是宣扬国威、加强贸易往来的政治经济活动,也是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伊斯兰教文化交流的一次重要事件。郑和所到之处不仅建立了华人穆斯林社区,还建起了清真寺,这对印度尼西亚的伊斯兰教传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①。有学者指出,15世纪初印度尼西亚群岛信奉伊斯兰教的热潮与郑和的鼓励和推动有莫大的关系②。在印度尼西亚的不少地方,至今还保留着为纪念郑和而建立的“三保垄”“三保庙”和“三保寺”③。可见,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以伊斯兰教为媒介的交流源远流长,不仅促进了伊斯兰教在印度尼西亚的传播与发展,也为近现代中印(尼)两国伊斯兰文化的持续发展和深化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两国的伊斯兰教团体仍保持着密切的交流。1956年,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哈吉·达浦生为团长的中国—印度尼西亚友好协会代表团访问印度尼西亚,双方就中印(尼)两国伊斯兰教的传播与交流进行探讨和交换了意见④。1957年11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致电印度尼西亚解放西伊里安行动委员会,代表全国穆斯林对印度尼西亚人民收回西伊里安的正义要求与行动表示积极支持。1965年9月,以印度尼西亚国会议员、国会外交小组副组长谢赫·宰因·阿哈布什为团长的印度尼西亚伊斯兰(教育)代表团应邀来华访问,该团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杨润身和宛耀宾的陪同下,先后访问了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天津、武汉、南京、沈阳、鞍山和抚顺等城市。虽然1967年以后中印(尼)两国关系由于政治原因出现中断,伊斯兰文化交流也暂时停止,但1990年两国关系正常化后,两国的伊斯兰团体很快便恢复了交流沟通。1992年10月,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学者协会总主席谢赫·哈桑·巴斯里先生率领的印度尼西亚伊斯兰友好代表团一行17人来华访问,受到中国有关部门负责人的亲切接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之间的伊斯兰文化交流形式日益丰富,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两国的伊斯兰文化交流主要表现在以下4种形式上:
第一,开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5月,在印度尼西亚举行了“印度尼西亚与中国伊斯兰社会、文化”国际学术讲座会,通过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为两国提供了一个加深彼此对宗教认知和理解的平台和渠道;2012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伊斯兰合作组织联合举办的“中国与伊斯兰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邀请了包括印度尼西亚学者在内的世界各地百余名专家就伊斯兰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在学术交流与切磋中加深了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对彼此伊斯兰文化的了解。
第二,举行文化巡回展演。2010年7月,中国国家宗教局和印度尼西亚宗教部联合倡导的“中国·印尼2010伊斯兰文化展演”在雅加达举行。
第三,两国官方主导伊斯兰文化交流。2014年10月,以印度尼西亚伊斯兰教法学者委员会主席丁·汕苏汀为团长的印度尼西亚伊斯兰代表团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邀请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双方就两国穆斯林的友好往来、文化与教育领域的合作、反对宗教极端主义等问题进行了友好的交流;2015年5月,中印(尼)举行首次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双方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签署了合作交流协议;2016年,在中国贵阳举行的中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上,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指出,不断深化中印(尼)两国人文交流,塑造开放包容的“软环境”,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促进地区繁荣和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和“暖力量”⑤。
第四,创建人文交流研究中心。2016年,中印(尼)高校智库联盟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这除了加强中印(尼)高校与智库交流合作的基础之外,对中印(尼)两国的人文交流也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2017年3月,中国—印度尼西亚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苏更·拉哈尔佐表示,该中心的成立将再一次焕发两国教育与文化交流的活力,进一步推进两国在文化上、在民间的相互认识和理解。频繁的伊斯兰文化交流将两国人文交流合作推向新的阶段。
两国的人文交流不仅仅是官方的推动,穆罕默德圣训中所提到的“学问即使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亦是促进双方人文交流的重要因素。如今,有大量的印度尼西亚留学生来华学习。据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徐培祥2016年11月在雅加达举行的第十三届留学中国教育展上介绍,2011~2015年,印度尼西亚来华留学生累计达到63976名,其中,2015年达到12694名。目前,印度尼西亚有超过14000名学生在中国留学①。通过对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切身体会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感知,在中国的印度尼西亚留学生构成了促进中印(尼)关系发展的新生力量和有利因素。
二、具有伊斯兰教本土化特征的穆斯林是促进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关系发展的友好使者
伊斯兰教在公元7世纪传入印度尼西亚,公元13世纪在印度尼西亚广泛传播②,在与印度尼西亚当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信仰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经历长时间的变革、调适与妥协,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本土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开放、包容、和谐等。印度尼西亚国内民族众多、文化信仰各异,印度尼西亚伊斯兰教在发展中深受本地不同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印度尼西亚,根據受到本地不同民族文化传统影响的程度而对宗教教义遵守程度的不同,穆斯林被分为圣特里和阿巴甘,即虔诚穆斯林和世俗穆斯林③。后者是印度尼西亚穆斯林的主体部分。世俗穆斯林对不同的文化采取一种开放、宽容的态度,在现代化过程中表现出温和的一面,普遍接受了印度尼西亚建国五项原则“潘查希拉”的理念,强调和谐、宽容、融合等价值理念。印度尼西亚官方也积极引导伊斯兰教朝向开放、包容的方向发展。正如瓦希德所指出的,“我所倡导的是一种进步的伊斯兰教,一种民主、多元主义的、宽容的伊斯兰教”,“伊斯兰不应该是一个国教,而应当是一个包容性的、宗教的、民主的、多元主义的力量”④。印度尼西亚人民协商会议议长朱尔吉菲利·哈山也表示,虽然大多数民众信仰伊斯兰教,但是印度尼西亚的伊斯兰教教众完全有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穆斯林群体,印度尼西亚社会是以宽容精神为本的多元化社会,印度尼西亚宗教多元主义的自由传播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深深卷入全球流行的理性文化的以宽容穆斯林为主体的新中产阶级的兴起⑤。伊斯兰文化表现出来的“和平”“宽容”“中道”等价值理念⑥与印度尼西亚追求的“殊途同归”也具有很高的契合度。正如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所说的:“印度尼西亚自独立以来,始终坚持伊斯兰价值观,伊联学者们坚持恪守建国五项原则(Pancasila)的崇高理念是履行伊斯兰教义充满礼仪和宽容,崇尚和谐理念的基本原则,弘扬伊斯兰教追求和平的体现。” 印度尼西亚“在宗教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宗教之间和睦相处,彼此尊重,求同存异,追求和而不同的境界”⑦。
在中国,伊斯兰教自公元7世纪传入后,在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本土文化持续交流、互动与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本土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中国的伊斯兰教在坚守伊斯兰教义的同时,不断地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吸收了很多儒家文化的思想,使之最终影响到其信仰体系、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⑧。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根据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为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生存、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开展了“以儒诠经”运动,即用中国人所熟悉的儒家文化来诠释伊斯兰教思想⑨。例如,伊斯兰学者将伊斯兰教的“五功”——念、礼、斋、课、朝比附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千百年来,中国穆斯林与其他各民族和谐相处,“不断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民主自由、 文明进步, 不断追求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生活富足、 宗教和睦、 人民和谐、 世界和平”①。
因此,开放、包容、和谐是中印(尼)两国伊斯兰教本土化过程中的共同特征,穆斯林成为促进两国关系发展的友好使者。伊斯兰教士联合会总主席萨义德在接受中国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我们愿意作为主要桥梁,推动两国在反对极端主义、倡导温和伊斯兰教、开展伊斯兰教育等方面积极合作,尤其是通过強化语言、宗教、科技工艺、医疗卫生等多方面的人才交流与教育合作,促进双方共建平等互利、和谐共荣的关系”②。双方穆斯林在加强交流合作的基础上,伊斯兰文化能够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友好往来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印度尼西亚华人穆斯林在促进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相互沟通、彼此了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泗水华人穆斯林社群创办了郑和学会并组织相关国际研讨会,向印度尼西亚主流族群宣传郑和事迹,还组织了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参访郑和的故乡——中国云南省,这些活动使得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对郑和在印度尼西亚传播伊斯兰教的贡献有了新的认识。另外,在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对中国产生误解时,印度尼西亚华人穆斯林还起到帮助消除误解的作用。例如,2009年,中国新疆“7·5”事件发生后,部分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听信谣言,聚集到印度尼西亚泗水中国领事馆门前抗议。中国驻印度尼西亚泗水总领事在华人穆斯林领袖陪同和引见下,拜访了当地穆斯林领袖,澄清了流言③。
三、 伊斯兰文化外交是促进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桥梁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 宗教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急速提升,宗教外交也作为外交的一种新形式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所谓“宗教外交”,即是“将宗教精神与外交力量融为一体,借助外交力量实现宗教使命或者以宗教渠道推动国家利益的实现”④。本文所提到的伊斯兰文化外交,是指以伊斯兰文化表现形式——如伊斯兰思想、价值观、传统、信仰等——为载体来加强相互理解与交流,并促进国家外交目标实现的系列活动。伊斯兰文化外交具有鲜明特征:一是以伊斯兰教为载体,尤其是在官方指导或默许下通过穆斯林组织或个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和沟通实现国家之间的民间交流;二是以伊斯兰信仰为基础,在对共同的伊斯兰教信仰、价值和理念认知的前提下重新建构国家之间的身份和利益认同;三是伊斯兰文化外交具有广阔的外延,即相对传统宗教外交而言,任何伊斯兰的文化因素都可以用来实现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体现一种人文关怀,而相对于传统的文化外交而言,伊斯兰文化外交又注入了宗教这一新的要素。
中印(尼)两国之间虽有着友好交往的历史传统,但不可否认, 由于各种原因, 双方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和信任缺失。某些学者与观察家认为,印度尼西亚对中国的态度与政策仍然充满着持续的不确定性与矛盾性⑤,“中国威胁论”在一部分印度尼西亚人中间仍有市场。如何消除误解、加强互信,促进两国政治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两国友好合作的外交目标,伊斯兰文化外交将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借助伊斯兰文化交往,为两国提供一个平等对话、加强沟通、增进理解的平台。交往活动是国家间信任的重要来源,如中国老话所说,“会所,信之始也。”因此,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借助于以伊斯兰文化为主题的各种交流方式实现彼此间的互动,对双方的身份与角色的认知产生积极影响,以加强了解、增进互信。同时,互信关系的加强也有效保障两国政治的安全与稳定,并为两国经济的交往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⑥。例如,中印(尼)举办以伊斯兰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中国与伊斯兰教的文化交流展览会等活动,都是加深理解、减少猜疑、增进互信的有效渠道。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加深了解两国伊斯兰文化中的“包容”“多元”“和平”等共同价值,增加相互信任。例如,在2011年7月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感知中国·印尼行”活动中,来自中国的近百位艺术家和专家学者与印度尼西亚当地群众“亲密接触”, 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 也积极融入具有伊斯兰特色的文化符号和因素。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章启月表示,“‘感知中国活动来到印度尼西亚正逢其时”,“为地區繁荣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①。2016年1月, 印度尼西亚旅游部主办了“郑和下西洋之路”旅游线启动仪式, 路线所经地区是中国航海家郑和在印度尼西亚曾经驻足的亚齐、 巨港、 井里汶、 三宝垄、 泗水等留下大量伊斯兰文化印记的10个地区, 通过开发带有伊斯兰文化色彩的旅游路线活动作为中印(尼)交流的載体, 活动所彰显出的郑和在印度尼西亚进行和平交往的事实大大加深了印度尼西亚人对中国和平发展传统的认识。
其次,伊斯兰教的文化外交可作为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发展和补充,将在宣传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改变其他国家对中国宗教政策的错误认知和偏见、正确传播以及宣传中国的各项政策和塑造积极的中国国际形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通过与印度尼西亚进行伊斯兰文化的交流活动,在伊斯兰教的“和平”“宽容”等价值理念的交流与对话中,让印度尼西亚广大穆斯林真切感受到中国的包容性增长与和平发展。例如,2008年,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的穆斯林领袖在中国昆明参访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当地官员还表示,郑和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代表了中国的多元文化主义。“当这些印度尼西亚精英发现作为穆斯林的郑和在中国得到如此高的尊崇, 当地宗教活动也得到政府的资助, 他们对‘共产党中国刮目相看, 随后也将其新感受传达给了广大的印度尼西亚穆斯林”②。2010年, 两国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泗水两地联合举办的主题为“友谊、和平、进步——谱写中国印度尼西亚穆斯林传统友谊新篇章” 的“中国—印度尼西亚2010伊斯兰文化展演” 活动, 就向印度尼西亚展现出了一个相互包容、共同发展、热爱和平、和平发展的良好的中国形象。
四、伊斯兰清真经济是促进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经济战略对接的重要承接点之一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互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贸易伙伴,两国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2016年,中国也跃升为印度尼西亚第三大投资来源地③。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印度尼西亚的“全球海上支点”战略在时间、区域和内容方面有着高度的重合之处。因此,实现现阶段中印(尼)经济战略的对接对于密切两国经济的进一步往来与长期合作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时也指出,双方要继续加强高层沟通,积极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构想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印(尼)两国可以以清真经济为媒介,促进两国经济战略的有效对接和“精准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所谓清真产业经济,主要是以清真食品为主,还包括涉及时装、化妆品、护理用品、西药、草药、食品加工、包装机械、包装材料、物流、营销、品牌经营、金融服务、保险、旅游、出版印刷、信息科技及多媒体在内的多种行业。随着穆斯林的消费能力逐渐提升、新兴产业层出不穷,清真产业也逐渐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清真经济”⑤。清真产业经济有着鲜明的特征:一是消费群体的特殊性,清真产业经济主要以广大穆斯林为消费主体;二是清真产业经济具有严格的认证标准,市场准入要求较高。清真产品的选材、加工、制造和运输等必须严格符合伊斯兰宗教法律的规定和风俗习惯才能申请获得官方颁布的清真认证资质,以显示其清真认证标志方能投入市场进行交易活动;三是清真产业覆盖范围广泛,辐射作用大,清真经济涉及的产业不仅包括清真食品产业,还包括与穆斯林生活息息相关的服装、观光、医药等多个不同产业领域,同时,清真产业经济的发展也能带动其他相关部门的发展。
伊斯兰清真经济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印(尼)两国经济战略对接的一个重要承接点,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清真产品的消费市场规模庞大。一方面,伊斯兰清真产业经济的消费群体特征决定了其市场的关注点是广大穆斯林,而占印度尼西亚人口87%的穆斯林则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契机。其中,伊斯兰清真食品产业成为双方合作的主要焦点。中国可以发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资本投资建设能力,运用印度尼西亚廉价的劳动力、产业基地和销售市场,实现中印(尼)在清真产业经济上资本、人力的优势结合,促进双方经济的合作;另一方面,除了主要流通的清真食品之外,其他与清真经济链相关的运输行业与销售服务行业以及相关产品如服装、化妆品等都有可能成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共同开发的清真产业。而且随着印度尼西亚国内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巨大的穆斯林消费群体对清真产品的刚性需求为投资印度尼西亚清真产业和出口清真产品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二是印度尼西亚处于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连接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关键通道上,具有重要的海上战略地位。亚太地区的穆斯林人口超过了10亿,世界上4个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都在亚洲,即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2010年,这4个国家的穆斯林人口为7.09亿①。作为庞大的东南亚和南亚的清真经济市场,印度尼西亚处在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海上地理位置上。一方面,印度尼西亚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在面向东南亚和南亚乃至世界的伊斯兰清真经济市场时,可以将印度尼西亚作为一条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以实现清真产品的出口与流通;另一方面,通过在印度尼西亚建立地区性清真产品集聚中心,推动货物储备与运输,进一步开发东南亚、南亚和全球的穆斯林清真消费市场。由此,在实现中国清真产品出口的同時,也将有效地带动印度尼西亚清真产业的发展,并对印度尼西亚经济的其他方面诸如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三是中国国内发展伊斯兰清真产业经济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一方面,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中国穆斯林集聚的西北地区, 在与中东伊斯兰国家的长期经贸交往中积累了建设“清真产业链”的丰富经验, 比如清真产品的认定、 产品原材料的选择应用、 产品的运输等, 这些都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基于伊斯兰清真产业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和可借鉴的模板。而且,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对外出口清真食品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的国际化体系,同时,在世界上的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了中国清真食品的机构体系与市场分销网络②。这也有利于中国在與印度尼西亚进行伊斯兰清真经济交往过程中减少大量不必要的麻烦和阻碍; 另一方面, 中国西北地区广大的穆斯林基于对伊斯兰的信仰,在与印度尼西亚进行伊斯兰清真经济的交流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之,中印(尼)两国在伊斯兰清真经济上的合作是促进两国经济关系发展的重要路径,不仅有利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施,为中国在印度尼西亚的投资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印度尼西亚“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目标的实现。
注: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中国东南周边地区安全机制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4ZDA087);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印度尼西亚战略伙伴关系深化研究》(项目编号:ccnu15z02004)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颜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