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云南省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

2017-05-30张卫炜

中国商论 2017年31期
关键词:产业园区服务平台信息化

张卫炜

摘 要:目前云南省产业园区规模成倍增长,传统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的深入,“智慧园区”成为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本文从人才、基础设施、平台应用、运营服务、投融资方面入手为全省产业园区向智慧园区转型升级提出思路。

关键词:产业园区 信息化 服务平台 智慧园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1(a)-129-02

1 概述

1.1 云南省产业园区分布

在云南省区域发展中,产业园区作为一种特殊区域,利用其特有的政策优势、区域优势、聚集优势、产业优势占据重要地位。截至2017年,云南省共有131个工业园区。其中,省级以上重点园区70个(国家级园区7个),州市级园区62个,工业园区已基本覆盖全省各县、市、区,如图1所示。

全省产业园区建设面临从单一开发运营商到集开发运营商、投资者和服务集成商为一体的战略性转型升级,预计云南省园区规模预计呈现翻倍增长(2.4~2.6),新兴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将成为产业发展重点(八大产业),100亿级和1000亿级园区数量将呈现5倍数增长。

1.2 产业园区发展阶段

政府多层次积极鼓励园区建设,助推园区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发展,目前全省产业园区发展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2.1 资源驱动阶段

产业园区建造厂房出租出售,处于以生产加工贸易主导的劳动密集阶段,园区服务为物业管理、安防、卫生、停车等,产业空间形态呈现交通轴线分布,单个企业或同类企业聚集。

1.2.2 市场驱动阶段

产业园区以区域主导产业为载体,辅以初级配套服务的低附加值阶段,园区服务为企业行政手续代办、园区招聘、投融资等,产业空间形态呈现出产业服务区,同类企业价值链聚集。

1.2.3 创新驱动阶段

产业园区借助互联网载体,以高速信息网路技术、生物技术、新型能源技术等高科技创新为主导,园区服务平台生成,产业开始产生协同效应,在空间上形成围绕产业集群圆层布局,向智慧园区转型升级[1]。

1.3 全国智慧园区分布

在全球信息化、智慧化发展趋势和“智慧城市”发展理念的推动下,智慧园区的发展模式日益凸显。智慧园区则是通过信息技术以及各类资源的充分整合,由此达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从而加强各类园区创新、服务和管理能力,铸就园区软实力[2]。

从空间维度看,智慧园区建设由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拓展,中西部地区智慧园区建设潜力巨大,如图2所示。

2016年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启动智慧园区项目,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建设,极力带动云南省园区建设。

2 智慧园区研究意义

2.1 推动全省园区经济发展

随着互联化、智能化的深入,通过信息技术创新与产业园区深度融合,吸引现代化服务企业集聚,开展智慧园区建设,助力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使得园区营运服务水平进入新高度,快速响应各项市场需求,推动全省园区经济发展。

2.2 推动全省智慧城市建设

云南省以昆明市为代表提出力争通过努力,打造区域信息辐射中心核心区、“生态+”融合发展示范区、资源“慧”聚标杆区、信息惠民样板区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向高端发展。目前全省智慧城市建设缺乏有效的实践与论证,智慧园区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智慧城市试验田,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将行之有效的模式推广至智慧城市的建设。

3 产业园区“智慧化”

智慧园区是产业园区的高科技形态,主要由五大要素构成:人才、基础设施、平台应用、运营服务、投融资。依靠搭建人才建设梯队、运营服务平台信息化及资本保障为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提出思路。

3.1 人才建设

人才建设是基础。智慧园区发展中要确保明确组织架构、职能职责,确保产业人为资源配置合理,要合理制定人才激励政策,要建立与省属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的沟通协调,人才招聘、培训是企业人才配置的重要环节,能够为人才的引进、流通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园区各方面发展提供充足人力资源,由此推动人才格局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变。

3.2 运营平台服务建设

运营平台服务为导向。产业园区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园区管委会、园区企业、园区公共配套和商贸配套。服务需求主要包括:政务服务、企业服务、园区服务[3]。现代社会竞争的重要后盾,利用信息化平台将园区和企业联合起来,整合园区信息,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思维线上线下互动服务,实现园区服务数据化和智能化。

3.2.1 政务服务平台

积极开拓政务公开渠道,实现财务信息资源共享,通过政务服务窗口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办结、受理,审批程序优质高效。政务服务平台是园区的形象、企业的顾问参谋、建设的关键、群众的保障同时,服务平台也可能成为政务服务的载体,受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委托为驻区企业提供各类政务咨询、代办、查询等服务,如图3所示。

3.2.2 园区服务平台

基础设施服务、物业配套服务和公共设施服务是园区发展的基石,传输管道,光网络、无线网、IDC数据中屯等信息通讯技术的支撑,如人体的骨骼和神经系统,承载园区智能化应用的逐步建设。园区服务平台空间设施资源服务和园区信息两大类。通过园区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园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提供信息化服务,充分有效聚集人才,如表1所示。

3.2.3 企业服务平台

全力打造企业标准法管理系统为核心、企业推广系统为门户、企业信息化工作系统为平台的企业服务已然成为园区发展新的利润点,通过创新驱动提升园区产业竞争力,引进技术、人才、金融等创新要素,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例如,通过金融服务进行投资、融资担保事宜,通过技术服务进行产学研用对接及公共研发事宜,通过物流服务进行物流商贸交易、物流运营系统维护事宜等。

3.3 资本建设

资本建设为后盾。随着园区建设的不断发展,供应链所涉及的范围也将不断扩大。在越来越多的供应链成员中,如何有效进行联系、沟通和合作,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联盟进行集成化管理。这个联盟成员包括各种各样的商家,以及各种供应商和其他相关机构等。同时,通过VC/PE、IPO、担保等方式,将园区内部供应链系统和外部供应链系统进行有机集成,根据发展节奏策略性打造服务子平台,以最优渠道传递信息,整合供应链资源,并对之优化,形成网络整体,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智慧園区的发展,单靠政府财政或者园区运营者本身的投入是远远不够,需要创新的商业模式启动市场运作机制,调动资本市场的积极性,从而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4 结语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过渡,由拼硬实力到软服务发展,由单一服务到综合服务优化,由基础向精细升级是产业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聚焦创新增值服务,明确人才梯队建设,确保投融资资本后盾,指出搭建政务平台、企业平台、园区平台的产业园区运营模式,对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产业聚集提出建设性思路,实现智慧园区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向乔玉,吕斌.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园区模块空间建设体系规划引导[J].2014(6).

[2] 肖岳.智慧园区建设的研究与探索[D].上海交通大学,2012.

[3] 朱敏,杨会华.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探讨及建议[J].移动通信, 2013(5).

猜你喜欢

产业园区服务平台信息化
密码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园区产业的投融资规划测算
浙江特色小镇初探
毕节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探讨
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知识产权服务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