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及对策

2017-05-30冯璟祎

中国商论 2017年3期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

冯璟祎

摘 要: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一直以来是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也屡次重点提及。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农业发展的领头羊,代表着我国先进的农业生产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地位,对国家来说尤为重要。融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然而现阶段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的问题。本文基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资料,对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优化融资结构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意见,以促进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 内源融资 外源融资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c)-047-04

1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

融资结构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时,从不同渠道获得的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反映了企业的融资方式,其按融资双方的关系,具体可划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内部融通资金,主要由折旧和留存收益构成;外源融资是指从企业外部融通资金,分为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融资应当遵守先内源融资,其次债务融资,最后股权融资的顺序。然而,有悖于优序融资理论,当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为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内源融资,其普遍存在外源融资占绝对地位、过度依赖股权融资等现象。融资结构的不合理,已成为影响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1.1 外源融资占绝对比重,内源融资规模偏低

本文选取证监会2012年公布的行业分类中属农、林、牧、渔业,且2011年以前上市的农业上市公司,剔除ST、*ST和财务数据不全的7家,共33家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所占比重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中,外源融资五年平均比重高达82.65%,而内源融资仅占17.35%,不足外源融资的四分之一。农业上市公司在融资渠道选择上倾向于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普遍不足,一些小型农业上市公司甚至完全依靠外部获得资金。然而,内源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的特点,在发达国家作为首选融资方式。可见,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发达国家企业相背离。

1.2 外源融资以股权融资为主,债务融资不足

本文通过进一步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结构分析,得出表2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占比总体上在缓慢减少,但从五年平均值来看,外源融资的82.65%中股权融资就占到56.89%,是债务融资的两倍多。由此可见,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股权融资偏好。

通过近五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和全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对比分析(表3),发现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低于全国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虽然2012年两者差距有所缩小,但之后又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资产负债率偏低,债务融资比重过小,导致农业上市公司不能充分使用财务杠杆作用,无法发挥税盾效益,由此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

1.3 债务融资偏好短期负债,长期负债比例偏低

从表4可以看出,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负债结构中,短期流动负债占比远远高于长期负债,农业上市公司缺乏长期资金来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虽然短期负债具有灵活性,利于农业企业季节性融资,但过多的短期负债增加了企业的隐形财务风险。此外,由于农业投资回报期长,短期负债不利于农业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一般而言,企业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各占一半为最佳负债结构。

1.4 国有股减持,流通股比例得到改善

据统计,在2010年以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占了绝大部分。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国家对农业的控制处于绝对地位。国家掌握多数农业上市公司的控股权,由此形成了国有股“一股独大”、流通股比重较小的局面。在国家监管力度不够的情况下,“一股独大”极易导致企業内部制约机制失灵,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经理人可能依据自己的利益来选择融资方式。

然而现阶段我国国有股不断减持,股权结构的流动性有了很大的改善。从近五年的数据(图1)来看,2011年~2013年流通股占比稳步上升,虽然近两年有略微下降趋势,但总体上流通股仍占了总股本的大部分。可见,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有了良好的成效,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国有股的大量减少,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内部人控制”的现象,然而也意味着农业上市公司不能再享受国家大量持股而带来的雄厚资本。

2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形成原因

2.1 内部原因

2.1.1 自有资金不足,经营业绩不佳

对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型农业上市公司来说,其发展历程远不如全国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因此其原始积累较少,自有资金不足,无法满足融资需要。再加上农业具有弱质性,对自然高度依赖,抗风险能力弱,生产经营过程中很有可能遭受自然灾害,导致经营业绩不佳。2011年~2015年我国33家农业上市公司的留存收益情况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看出,大部分农业上市公司的留存收益都在5亿以内,敦煌种业、民和股份、农发种业、平潭发展、香梨股份、新农开发、新赛股份、星河生物、益生股份、云投生态、中鲁B、中水渔业都有出现留存收益为负的情况,其中平潭发展、香梨股份、新农开发、云投生态、新赛股份甚至连续五年为负。可见,由于农业上市公司盈利性不高,其留存收益普遍未达到应有水平。再加上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回笼速度缓慢,从而导致农业上市公司通过留存收益获得资金的能力较弱,限制了内源融资的发展。

2.1.2 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固定资产不足抵押

虽然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在农业企业中规模较大,但由于其起步晚,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相比规模较小。经统计,目前我国44家农业上市公司总股本为322.9亿,平均股本为7.3亿,仅占我国上市公司平均股本的40%左右。再加上农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水平低下、生产设备不够先进、创新能力弱且内部管理往往不如其他行业,使得农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薄弱,因此无法获得足够的借款,债务融资能力下降。此外,农业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不足,固定资产比率低于全国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没有足够的资产去担保借款,也是造成农业上市公司放弃债务融资而选择股权融资的原因之一。

2.1.3 农业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

农业与其他行业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其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不论是养殖牲畜还是种植蔬菜,都要根据季节而定,且只有一个周期结束,才能获得既定的产品,得到相应的收益。也就是说,企业的融资活动要配合其生产的周期和季节,要在需要生产投入时进行大量融资,这也决定了农业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大部分是短期借款的特点。

2.1.4 存在非农扩张的现象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存在许多盲目投资的情况,其募集的资金并非用于主业而是用于非农项目,背离了农业企业的初衷以及国家财政投入的根本目的。对于投资的非农项目,由于农业上市公司经验不足,往往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导致盈利能力弱,不利于其长久发展。同时,由于筹集的部分资金被转移到非农项目,农业上市公司没有充足的资金和精力投入主业,造成主业发展水平降低,核心竞争能力被大大削弱。这种不合理的扩张,一方面使公司业绩不佳,内源融资情况恶化,另一方面损害公司信用,阻碍债务融资。

2.2 外部原因

2.2.1 财政投入短缺,支農效率不高

由于农业自身的特殊性,其发展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特别是农业上市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它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因此政府对农业上市公司的扶持至关重要。虽然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业的财政支出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却停滞不前,2014年甚至出现小回落。可见政府对农业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仍旧不够,财政投入短缺是许多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缓慢、竞争能力不强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财政支农效率不高。部分农业上市公司将财政资金用于非农,致使真正需要支持的农业产业缺乏资金,政府的财政投入没有彻底达到支农惠农的目的。

2.2.2 债券发行门槛高,股票市场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发行债券的限制条件多,对公司的净资产、债券总额、可分配利润都有严格的要求。由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普遍经济规模小、资产利润都不乐观,限制了其债券融资的能力。相反,我国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政策相对宽松,股票市场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再加上股权融资不需要定期支付利息,其融资成本小、融资风险低,加剧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的偏好。

2.2.3 金融机构贷款额度低、期限短

在债务融资方面,由于发行债券受到较大的限制,农业上市公司往往会选择向金融机构贷款。其主要的贷款机构有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但二者都存在贷款少、额度低、期限短的情况。目前我国的商业性银行主要有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商业性银行虽可以为农业上市公司提供信贷资金,但由于其以盈利为目标决定了它无法提供较大的资金支持。因为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性和成长性差,使得商业性银行贷款成本高、风险高而受益却不能与之成正比。为了避免亏损,商业性银行为农业上市公司提供的贷款往往是短期和低额的,相比之下其更愿意选择为业绩佳、偿债能力强、风险小的上市公司提供信贷服务。不同于商业性银行,政策性银行的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投入,所以其不以盈利为目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针对支农的政策性银行,能为农业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但是由于政府对政策性银行的财政投入具有阶段性,并非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导致其资本充足率较低,因而也限制了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贷款额度和期限。

3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优化对策

3.1 微观层面

3.1.1 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融资能力

农业上市公司应该加强自身企业化管理,如对公司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素质、招募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性强的人才、购入先进的生产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尝试技术创新以发展差异化优势等,以此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扩大经济规模、增强行业竞争能力,进而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能力。

3.1.2 增强风险意识,提升自身信誉

由于农业的风险性大,农业上市公司应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加强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充分预测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防患于未然,以保障农业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同时,还应该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加强诚信意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如通过实行财务公开制度来杜绝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情况,从而提高财务信用,使得金融机构愿意提供贷款,进一步增强债务融资能力。

3.1.3 大力发展主营业务,减少“背农”现象

农业上市公司应减少不合理的非农投资,降低因盲目扩张所带来的亏损,将资金用于核心业务上,增强专业化程度,使得核心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好,以此提高企業的核心竞争能力。如企业可以减少不熟悉、不擅长领域的投资,转而将资金投向科技研究院或高校研究所等,与其进行长期合作,从而引进先进的技术,促进企业发展。

3.2 宏观层面

3.2.1 政府加强扶持力度,提高支农效率

政府可以从两个方面加强对农业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一方面增加财政支出,提高补贴力度,如贷款利息补贴、收入补贴等,一定程度上保障农业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提高内源融资能力。另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投资,支持农业金融机构的发展,加强农业上市公司吸引外资的力度,例如,政府可以通过降低税率、利差补贴等方式调动金融机构的投资积极性,从而使其能获得充足的债务融资。当然政府加强扶持力度的同时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出台相应的法律来规范农业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的行为,从而提高支农效率,避免出现一边享受政府的优惠一边做着非农项目的现象。

3.2.2 发展债券市场,规范股票市场

由于债券市场严格的审批限制,农业上市公司债券融资比例偏低,而股权融资偏好严重,不利于公司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发行债券不光可以优化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还可以使公司更加理性地融资,降低融资风险,因此国家应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适当放宽债券发行条件,降低门槛限制,以此来鼓励农业上市公司发行债券。同时,应规范股票市场,改革现行股票发行制度,健全必要的法律法规,促进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使农业上市公司将部分融资从股票市场转向债券市场,丰富融资渠道。

3.2.3 改进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模式,完善贷款制度

要想加强金融机构对农业的金融服务力度,就应改进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性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避免其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同时放宽贷款权限和贷款额度,增加农业贷款业务,并突出支持农业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加强金融机构的贷款服务一方面能为农业上市公司持续经营提供资金保障,完善其融资结构;另一方面,能让农业上市公司有充足的资本去兼并弱小企业,扩大经济规模,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3.2.4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能够分担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当农业生产遭遇自然灾害时,农业保险能提供资金赔偿,弥补损失。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存在覆盖面窄、保险险种单一、保费高而保额低的情况。国家应扩大农业保险范围,丰富保险品种,促进农业保险发展。例如,可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专门的保险服务。此外,政府可以为发展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从而降低保险公司的风险,提高其获利性,吸引更多的保险公司拓展农业保险业务,支持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力.农业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2] 王红月.农业类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

[3] 张峰.中国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4] 陈龙洁,陈炫任.政府补贴对农业类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分析[J].新经济,2016(Z1).

[5] 李蕾.试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背农”现象[J].市场研究,2015(03).

猜你喜欢

农业上市公司
浅议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动因分析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关系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数据的纵向分析
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披露的横向分析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内部因素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债务融资期限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生存分析法的财务困境预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