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葛洲坝三三零话的来源与性质
2017-05-30谭晓平
谭晓平
摘要:文章以宜昌葛洲坝第二代工程移民所使用的三三零话为例,就移民方言接触与融合进行微观的考察。三三零话是不同汉语方言在葛洲坝社区内频繁接触和互动而在第二代移民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区域通用语性质的新方言。它在语音特征上既有武汉话文读层的特点,也有普通话的成分。通过对其混合性质的分析,我们还探讨了工程移民方言接触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問题。
关键词:三三零话;武汉话;普通话;方言接触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7) 03-0039-04
近年来,三峡外迁移民语言状况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家关注的热点。但三峡工程与葛洲坝工程所在地——宜昌市因大量水电工程建设者涌入而悄然发生的语言变化却未曾见诸报道。我们通过田野调查和社会访谈发现,生活在葛洲坝工程局区域内的人们的语言与宜昌城区人所使用的宜昌话迥然不同。
宜昌葛洲坝城区是一个典型的工程移民区。作为中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基地的葛洲坝工程局区域在各类工业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极具典型性与代表性。在葛洲坝城区形成初期,由于历史原因,它虽然地处宜昌市,却没有纳入宜昌市城市管理的范畴,而是直接服务于湖北省,行政级别与宜昌市同等。该区域长期游离于宜昌主城区之外,成为一座具有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的“城中城”。
葛洲坝工程建设者们来自五湖四海,各地方言交杂使用所带来的不便催生着一种新的方言的产生。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该区内的语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初建时期的方言混杂,到新的区域通用语——三三零话在第二代工程移民中产生,直到如今,第三代工程移民所使用的三三零话进一步发展到被赋予了一个新的称呼——葛洲坝普通话。葛洲坝工程局的前身是三三零工程局,三三零话因此而得名。三三零话伴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建设应运而生,是中国新兴工业区语言发展的结果。三三零方言区与宜昌方言区并立的现象是鄂西地区新兴工业化进程中的语言文化形态的一个缩影。
本文立足于对第二代工程移民的语音调查,分析三三零话的语音特点,将三三零话音系与武汉话、普通话、丹江话等进行历时与共时比较,以期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探讨三三零话的来源与性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工程移民方言接触与融合的规律。
一、三三零话的来源
关于三三零话的形成与性质,最具决定性的证据还是来自于它的语言系统本身。我们将通过对其语音系统调查、与相关方言(语言)音系的共时比较,结合对葛洲坝城区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最终确定它可能的来源。我们的发音人为第二代工程移民,其基本情况如下:
曾华平,男,1962年生,高中文化程度,葛洲坝工程局司机。出生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幼年说丹江话。成年后迁入宜昌市葛洲坝城区,此后一直说三三零话。会说普通话。
根据我们2014年10月利用《方言调查字表》[1]对三三零话音系的调查,三三零话共有19个声母,即p、ph、m、f、t、th、l、ts、tsh、s、、t、h、、k、kh、、x、;韵母为37个,即、i、u、y、、、a、ia、ua、o、io、uo、、i、y、ai、uai、ei、uei、au、iau、u、iu、an、in、uan、yn、n、in、un、yn、a、ia、ua、i、o、y;声调为4个,即阴平(55)、阳平(21)、上声(52)、去声(35)。
我们在2014年9月使用“葛洲坝地区语言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开展了相关调查。对104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显示,在三三零话形成初期,葛洲坝城区作为一个工程移民区域,呈现出相对封闭的状态,形成了一个自足的小社会。葛洲坝集团内部宜昌藉员工数量较少,葛洲坝城区的优势地位和居民的优越心理使葛洲坝居民不认同宜昌话。葛洲坝城区居民与宜昌城区居民缺乏真正的交流与融合,因此宜昌话不具备影响三三零话形成的条件。[2]17-18
此外,从葛洲坝工程建设初期的人员构成来看,来自丹江水利工程的建设者占人口多数,三三零话的形成也理应受到丹江话的影响。然而,丹江水利工程建设者主要来自湖北、河南两省,人员构成复杂,语言使用情况也各不相同。虽然这些工程建设者的部分成员及其子女已被丹江方言同化,[3]2我们的发音人在迁入葛洲坝城区之前也曾说丹江话,但比较发现,丹江话与三三零话差别较大,声调差别尤为明显。丹江话声调为:阴平(35),阳平(53),上声(55),去声(312),与三三零话调值、调型迥异。从声母的角度看,丹江话共有19个声母,即p、ph、m、f、t、th、l、ts、tsh、s、z、t、h、、、k、kh、x、。相比之下,三三零话多了、而少了、z。从韵母的角度看,丹江话共有37个韵母,即、i、u、y、、、a、ia、ua、、u、ie、ye、、o、io、uo、ei、uei、au、iau、ou、iou、an、in、uan、yn、n、in、un、yn、a、ia、ua、、u、y。与之相比,三三零话多了韵母、ai、uai、i、y与i,缺乏韵母、、u、ie、ye、。因此,丹江话也不是三三零话的源头。
通过上述综合考查,我们可以排除宜昌话和丹江话作为三三零话源头的可能性。根据问卷中对与三三零话相似语言的调查结果,即58.2%的葛洲坝城区居民认为三三零话与武汉话最为接近,41.3%的居民支持三三零话与普通话最为相似,5%的居民选择其它语言。[2]我们对葛洲坝城区居民语言认同状况的调查也显示,武汉话在葛洲坝第二代移民心中是一种被工程领导层所使用的具有权威性的语言,也是占工程建设者人口多数的湖北籍员工心中具有“威望”的语言;对原有方言差异较大的葛洲坝非湖北籍员工和家属来说,普通话则成为他们在交流中乐意选择的共同语。因此,我们将武汉话和普通话作为探讨三三零话源头的重点参照项。我们将从共时角度对比三者的语音系统。
三三零话与武汉话声韵调基本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两者的声母数相同,均为19个。不同之处在于,三三零话的声母与武汉话的声母相对应;三三零话的边音、鼻音统读边音l,少数人统读鼻音n,武汉话边音、鼻音统读n,n有自由变体l。其次,两者的韵母数相同,均为37个。不同之处在于,三三零话的单元音韵母与武汉话中的相对应,带鼻音韵母y与武汉话io相对应;缺乏复元音韵母u、自成音节的辅音韵母m、n,多出、uo、i韵母;最后,三三零话的声调和武汉话的声调一致,也是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阴平、去声调值完全相同。上声调值接近,三三零话为52,武汉话为42。但是阳平调型与调值不一样,三三零话为低降21,武汉话为曲折调213。
我们再来观察三三零话与普通话音系的异同。首先,二者声母不同,普通话有22个声母,三三零话为19个。三三零话无普通话中的t、th、,边音、鼻音统读边音l,比普通话少了声母n而多出声母。其次,二者韵母数也不一样,普通话为39个,三三零话为37个。三三零话缺乏普通话中的、、u韵母,多出io韵母;最后,三三零話的声调和普通话一致,也是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阴平调值与普通话相同,均为55。阳平三三零话为低降调21,普通话为高升调35。上声三三零话为高降调52,普通话为曲折调214。去声三三零话为高升调35,普通话为高降调51。
从上述比较中可以看出,三三零话的形成与武汉话、普通话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共时角度看,其声调、声母系统接近武汉话,其韵母系统靠近普通话。
二、 三三零话的性质
在确定三三零话的性质之前,我们首先通过历时比较对其音系特征做一个基本的判断。我们将田野调查所整理出的三三零话同音字表与《汉语方音字汇》[4]中武汉话与北京话字音进行了穷尽性的比较,发现三三零话既有武汉话特征,又有普通话的特点。
三三零话的武汉话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古知庄章三组字读同精组洪音。三三零话ts、t不分,如站=赞tsan35,是=四s35,支=滋ts55。这一点跟包括武汉话在内的大多数西南官话相同,而有别于北京语音。
2.泥母与来母字不分。三三零话泥母大都读如来母,如脑=老lau52,内=累lei35,女=旅ly52。三三零话n、l不分的特点与武汉话相同,只不过武汉话来母读如泥母,但声母n有自由变体l。
3.古曾开一、梗开二入声的多数字读为同一韵母。武汉话的例子为:墨m213,肋n213,白p213,拍ph213。三三零话的例子为:墨m21,肋l21,白p21,拍ph21。
4.古入声字今读阳平。三三零话和武汉话一样,大多数古入声字不分清浊派入阳平,如:福fu21,笔pi21,麦m21,月y21。武汉话的例子为:福fu213,笔pi213,麦m213,月ye213。
5.一些古去声字今读阳平。少数中古去声字武汉话读阳平,如爸pa213,贽ts213,懿i213。 这些字在三三零话中也读阳平,如爸pa21,贽ts21,懿i21。
三三零话的普通话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古日母止摄字三三零话与武汉话一样全部读零声母,但武汉话韵母为,如儿213,二35,耳42,三三零话则与普通话一样读为,如儿21,二35,耳52。止摄以外的字,武汉话开口呼多读n,如热n213,饶nau213,肉nu213,合口呼读零声母,如软yn42,绒io213,如y213,三三零话则和普通话一样,一律读为声母,如热21,饶au21,软uan52,绒o21。
2.见系蟹摄开口二等字在武汉话中读洪音,如街kai55,械kai35,鞋xai213,蟹xai51。三三零话此类字和普通话一样读细音,如街ti55,械ti35,鞋i21,蟹i35。
3.知系合口字在武汉话中与见系合口字相混,即所谓“书虚”、“篆倦”同音,如书=虚y55,篆=倦tsuan35。三三零话相关字与普通话声韵相同或相近,如书su55≠虚y55,篆tsuan35≠倦tyn35。
4.流摄和通摄入声的部分明母字在武汉话中有舌根韵尾,如母mo42,木mo213,目mo213。三三零话相关字与普通话韵母相同,如母mu52,木mu21,目mu35。
由此可见,三三零话是一种混合性方言,它主要是一种只有文读层的武汉话,同时也体现了普通话的部分特征。葛洲坝第二代移民放弃了原有的方言,在第二方言习得过程中,选择武汉话作为其基础方言,与此同时,他们在方言转用的过程中又受到普通话的影响,放弃了武汉话中部分与普通话相去甚远的特殊方音。于是,一种全新的方言——三三零话在葛洲坝第二代移民中悄然产生,它取代了移民的原有方言而成为葛洲坝社区的本地话。
三、三三零话所表现的工程移民方言演变特征
三三零话是不同汉语方言在葛洲坝社区内频繁接触和互动而在第二代移民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区域通用语性质的新方言。从三三零话的混合性质和形成过程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因工程移民方言接触与融合而发生的语音演变呈现以下特征:
1.儿化、轻声、变调等连读音变规律很难受到外方言的影响。三三零话存在一些和武汉话相仿的连读音变,但尚未出现与普通话相同的连读音变现象。
2.音类的演变以合并为多,分化的情况相对较少。如虽然受到普通话的影响,但三三零话仍然不分t、th、与ts、tsh、s,也不分n与l。
3.在声母、韵母与声调之中,声调最为稳固,声母比较稳固,韵母则最容易受影响。三三零话调类虽然与普通话相同,但其调值仍然与武汉话相近,基本未改武汉话调值;其声母系统接近武汉话,受普通话影响较小;其韵母系统受普通话影响增加了、i与uo韵。
4.在韵母之中,韵头、韵腹比较稳固,韵尾容易发生变化。如流、通摄部分入声明母字特殊的鼻音韵尾在三三零话中已经脱落。相比之下,韵头、韵腹的稳定性要强得多。
注 释: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商务印书馆,2003年。
[2] 胡芷瑜:《三三〇话形成及演变研究》,三峡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
[3] 苏俊波:《丹江方言语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4]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汉语方音字汇》,语文出版社,2003年。
责任编辑:杨军会
文字校对:夏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