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社教学融入学生生活
2017-05-30谷同山
谷同山
【摘要】儿童的品德认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品社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理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实现教育生活化。
【关键词】品社教学 融入生活 课程资源 模拟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社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做到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入课堂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课本中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这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小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织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辛苦。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融入生活,让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
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教学《寸金难买寸光阴》时,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臺。表演之后,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这课时,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体会到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
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时,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三、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联结课堂内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教学《保护环境》时,我让学生课前进行调查,学生发现学校附近的小河污染特别严重:河两岸的村民都把垃圾倒在河沿上;河水中不时可看到死猪、死狗等正在腐烂的动物尸体;河水呈暗黑色,散发着臭味……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联合周边村干部,开展了“碧水”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学校附近的河面污染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河面污染的各种原因,设想提高水质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后来在交流中,我发现了各种方案:有在村里设置宣传窗的,有一起合作写了倡议书的,有建议两岸村民设立公共垃圾回收站的……正是在这种情境引导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在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形成好品德
1.引导学生养成学会做人的自觉性,坚持长期的自我修养。
要学生向周围的人学习做人,比如向学识渊博、工作敬业的老师,向辛勤工作、竭尽辛劳、无怨无悔的家长,向勤奋好学遵守纪律、助人为乐的同学学习。他们身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闪光点,他们都是学生学会做人的榜样。我从做人的高度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从每天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每天起床叠好被子做好值日、大扫除到就寝、就餐、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年一个高年级的学生调换楼层,需要把自己的一些生活用品从三楼搬到二楼。一个学生着急地对我说:“老师,你干嘛不早点跟我讲,我现在要怎么办?”我很惊讶,一个高年级的学生,这点小事也做不了?我问他:“你是不会做还是不愿做?不会做老师和同学会帮助你,不愿做就没道理了,你难道要靠父母一辈子?你今后怎么适应社会?”最后,这个同学还是独立完成了这项任务,而且还做得不错。我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吸取精华,真正理解尊礼、忠孝、贵仁、重义、尚勇,引导学生在“隐蔽”和“微小”的地方下功夫,如看来只是一件小事情的“顺手牵羊”、不经意的“出口成脏”、打扫卫生漫不经心、生活区或公共场所的大声喧哗之类的“小节”面前,决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2.引导学生做人要有责任感,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
首先引导学生对自己要有责任感,关心自己的前途,关心自己的人品,关心自己的健康。现在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这也使得一些学生缺少一种积极向上、勤劳朴实的品德,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他们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也不注意个人品德的养成。有一个学生对我说:“我干嘛要做打扫卫生之类的事情,我只要有钱,将来可以请保姆来做。”我说:“那你将来要是没钱呢?”其次是引导学生对家庭要有责任感,要热爱自己的家庭,要孝敬父母,关心家庭成员,虚心接受家长的指导。我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在接父母打来的电话时,把话筒搁在一边极不耐烦,父母生病一些学生连一句问候的话都不会讲,更有甚者,对父母和师长粗暴顶撞。对这些学生我经常问他们:“你们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怎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还谈什么爱他人爱学校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每个人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我引导学生对他人有责任感,尊重他人,同情他人,助人为乐,引导学生对集体有责任感,維护学校和楼层的荣誉,引导学生对社会有责任感,遵纪守法,回报社会。
3.引导学生做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有素养的人。
我引导学生礼貌待人,不以小事而发生争斗;引导学生要有文明的举止,落落大方,爱护卫生、爱护环境、爱护公物;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迷恋网吧,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引导学生形成严格的自律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引导学生谦虚礼让,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引导学生学会社交;我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追求做人的更高境界。优良品德的形成需要引导,在现实生活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将更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教学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参考文献】
[1]唐昌远. 构架学生与生活的桥梁, 让品德与生活同行[J]. 读与写(教育教学), 2011(4).
[2]杨凤英.让良好品德融入生活之中[J].课程教育研究,2013.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罗圩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