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华语”和“全球华语”

2017-05-30

语言战略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全球华语国语变体

施春宏(北京语言大学) 对世界各地的“华语”,有称作“全球华语”的,有称作“国际华语”或“世界华语”的。经过多年思考和探讨,学界近些年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大华语”。所谓“大华语”,是指“以普通话/国语为基础的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参见李宇明主编《全球华语大词典》之序)。陆俭明特别指出:“我们所说的‘大华语跟先前有人所说的‘大中华语言圈的概念不同,‘大中华语言圈涵盖了北京话、广州话、闽南话、客家话等;而我们所说的‘大华语,指以普通话为基础而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可以有一定的弹性、有一定宽容度的全球华人的共同语。”(载《语言战略研究》2016年第2期)

就此而言,学界对“大华语”的内涵、性质和范围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学界大多将华语在各个地域(国家、地区)的分布视作地域变体,这些华语变体有共通之处,也有特征差异。

首先,“大华语”,在命名视角和定位基础上与“全球华语”以及“国际华语”“世界华语”等说法有区别。“全球华语”“国际华语”“世界华语”主要展现的是华语的范围性,而“大华语”贯穿着华语基础“大同”、发展方向“求同”的理念。从语言战略的角度来看,“大华语”的“大”在这里是个“区别”词,而不是“形容”词,它区别于以前一般意义上已广泛使用的“华语”概念,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拓展,引导新的认识。也就是说,“大华语”的提出是有共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民族情怀的,所谓“华语一家亲”即是如此。这里面有内层外层、中心扩展之分,似乎体现出原型性特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如何进行语言规划、如何实施语言战略,有很大影响。

其次,从语言交际的层次性来看,两者似乎也并不完全等同,甚至在一定的场合有进一步区分的必要。这主要是由海外华语形成的历史和现状所决定的。由于汉语还存在着与作为普通话/国语基础的北方方言相差较大的其他方言(当然这并不排斥这些方言跟普通话/国语有很广泛的共通之处),那么以其他方言为基础而形成的海外方言变体是否归入“大华语”中?显然,从语言谱系和地理意义上说,它们也是“全球华语”的一部分,它们和以普通话/国语为基础的华语共同构成了“全球华语”。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觉得不妨将“大华语”和“全球华语”区别对待。浑言可同,但析言有别。就此而言,不妨给“(全球)华语”做出这样的定位:指为全世界华人使用的、以汉字作为书写载体的语言;特指以普通话/国语为基础的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即“大华语”。否則,必然有一部分“华语”(包括汉语方言)不能进入我们的视野中,这显然是不利于全球华语战略的。就华语研究的战略来说,也是如此。若此可行,那么“华语”就可以作为两指的概念来使用,视使用的具体情境和研究的具体目标而做差异性理解。显然,关于这个问题,兹事体大,尚需深入讨论。

猜你喜欢

全球华语国语变体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华语语法研究”结项鉴定会举行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国语》故训与古文字
非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的变体飞行器H∞控制
论“国语骑射”政策在清朝教育中的推行
耀变体喷流高能电子谱的形成机制
全球华语动素选择的倾向性——以《全球华语词典》中的动素词语为例
妈,你好
中国传统文学的换形变体——论“诗化小说”的兴起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