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思考

2017-05-30李渝萱李才俊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组织实施框架结构核心素养

李渝萱 李才俊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及国际组织陆续构建学生核心素养框架。2016年9月13日,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标志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基本建立起来。本文借鉴国内外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分析素质、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特征,厘清素质、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关系;依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充分考虑人的发展要求、社会发展要求,确定学生核心素养系统结构,并尝试提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机制和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框架结构;确定依据;组织实施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4-0101-06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4.022

2016年9月13日,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标志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也基本建立起来。从此,“核心素养”话题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我们结合近几年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中对学生素养的思考、党和政府对发展学生素养的要求以及国际社会对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针对“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问题谈谈我们的粗浅认识。

一、概念厘定:素质、素养和核心素养

教育的本真是发现人的天赋,开发人的潜能,促成人的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属于最高的理想,是人的最大价值。那么什么是天赋?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思考”就从教育的逻辑起点开始。

(一)素质内涵

素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就是天赋、天资、天份,就是人的先天禀赋,又称“禀质”、“禀性”,是指一个孩子带着父母的遗传基因来到世上后就已具备的做人的各种心理功能。《说文解字注》将“素”解为“白质”,“未有文之质”[1]。“白质”,“未有文之质”是纯天然的“白板”,属于事物的“本性”。由此而来,人的素质,就是人与身俱来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性的品质,具有本源性、根基性、潜在性等特征。素质是人的智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智力的发展有赖于素质,但素质本身并不是智力。没有一定的人类生活环境,尽管有人的素质,也不能发展为人的智力,更谈不上成为人才。作为广义解释的素质,就是指人的素质是先天素质与后天素养的浑然一体。其中,人的自然潜能主要显现为人的素质,而人的社会潜能与精神潜能的发掘是建立在自然潜能开发的基础上的,更多地突显人的素养。

(二)素养内涵

素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应具备的素质与修养,它是在先天的禀质基础上,始终不间断地受到家庭和周围环境的教养和熏陶而形成的后天素养,是一个人在体质、道德、知识和能力等诸方面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学习与锻炼的“合金”。由此而来,素养具有三个特性:(1)禀质性。素养是在先天遗传基础上通过后天教养“合成”的结果。(2)整体性。素养的整体性也就是素养的三种成分:身体(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素养。三者相互影响和制约、相互渗透和转化,彼此不能分割,形成了素养的整体特征。(3)潜在性。素养的潜在性主要是指个人潜质。是指一个人的潜在素质、潜在能力与天赋。

综上所述,素质是素养的上位概念,素质强调的是人的“质”,是人性之本,能力之源;素养强调的是人的“养”,是人性之树,能力品格之干,侧重的是人的能力。

(三)核心素养内涵

我们对素质、素养概念进行厘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那么,究竟什么是核心素养?我国的专家学者对此有较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因角度不同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学者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来界定的,教育部郑富芝司长撰文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终身的发展必须拥有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还有一些学者从个人成长发展这个层面来界定的,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个人成长发展中必要的、最关键的共同素养,是适应于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还有的学者从科学教育这个层面来界定的,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通过各学科的培养教育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对学生终生发展起基础作用的东西。这些专家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界定都是围绕核心来进行的,那么,什么叫核心?核心是相对外表而言的,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内在的,主要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固有的并且可持续能深化的素养。这种内在的素养将在人的发展与成长中持续发挥作用,具有高持久度。二是主要的,主要是指个体应对社会的生存发展中,学生应具备的主要的生存发展能力,“核心素养是作为主体侧面的学习者关键能力的统一体而表現出来的。”[2]三是终身的,主要是指个体为应对当前和未来技术变革和全球化挑战所需要,应拥有的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和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关键能力和品格。

鉴于对核心的理解,我们认为,核心素养是立足于个体素质基础之上的,在个体素养系统中起支配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的素养,是个体面对新的社会生活环境,为适应社会需要而必须具有的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素养。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是个体成长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学习阶段和在不同的情境中都不能缺少的共同底线要求。通过对核心素养内在特征的把握,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本质:

1.共性和个性。所谓共性是指核心素养是社会群体成员共同具有的素养,也是每一个学生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可持续发展所都需要的且不可缺少的共同素养,具有普遍的适用性[3]。所谓个性是指核心素养因社会群体成员的个体差异而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表现出学生共性发展中的个性发展,因而具有排他性而体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对当下教育内容的缺失也起到了一定的弥补效果[4]。

2.主导和全面。“素养”这个概念内涵丰富,由一般素养、专业素养和核心素养组成的一个素养系统。核心素养重视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其本质上应是一般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在素养系统发挥支配地位和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核心素养还应是全体公民应具备的素养,具有全民性和体现“核心”的大众价值。

3.相关与发展。组成素养系统的各种素养具有高关联度,他们是相互依赖、互相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素养系统内的核心素养将在人的发展与成长中与其他素养高度依赖,是其他素养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基础。同时,学生核心素养具有发展性。这里所说的发展性主要是指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伴随人终身发展,最初是通过学校培养,后来通过人生的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4.可教与可学。核心素养养成的基础是先天遗传,但主要是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其中教育在学生核心素养养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教育促成其核心素养形成。因此,核心素养主要是学生通过后天学习而不断积累的结果,是学校教育和在外界環境影响下学生自我完善、发展、超越和升华的过程。

二、确定依据:人的发展要求、国家意志体现、社会发展要求、借鉴国外成果

(一)人的发展要求

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学校教育必然回应的根本性问题。尽管不同时期的具体回答存在差异,但都离不开对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要求。我们从人性的角度去认识孩子。什么是人性的角度?在人性主义理论中,个性是人性在每个具体人身上的体现,在人性中,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三种属性自成型以来就相互渗透和转化,彼此不能分割,共同构成了人性的整体,因而人的素养就是由身体素养、社会素养和心理素养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就要以从人的整体出发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的最新成果。

(二)党和政府意志的体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具体的要求: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又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对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作了深入回答,在此基础上还提出进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并以此作为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环节,从而推动教育发展。

(三)社会发展的要求

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来促进社会发展,反过来,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必然带来教育变革[5]。众人皆知,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必然对人才的素质特征赋予新的要求。国家层面的教育决策要体现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而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四)借鉴国外研究成果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核心素养就成为本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时高度关注的重点。而我国在核心素养的研究方面才处于起始阶段,但国外在核心素养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系统化研究,有较为成熟理论架构,构建系统化的核心素养模型。比如,OECD的DeSeCo项目所建构的核心素养为并列交互型:共9个二级指标,分为人与自己、与工具和与社会三个维度。美国的“21世纪技能”是整体系统型:该系统围绕核心素养这个中心,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学习内容的科目与主题;二学习结果的指标;三是强大的学习支持系统。新加坡学生的核心素养模型结构是属于同心圆型:从内到外由有三个维度构成(核心价值观、完善自我相关的能力素养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素养),其中核心价值观处于中心地位。此外,日本“21世纪型能力”的核心素养结构是发散型:内核是基础能力,中层为思维能力,最外层是实践能力[6]。国外系统化的核心素养模型对构建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具有借鉴作用:

1.核心素养应具有整体性。所谓整体性就是在一个具体的系统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不同要素,它们是依据系统应具有的综合而构成的。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系统内各要素,以及系统内与系统外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

2.核心素养应具有动态性。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与之相适应,系统化的核心素养同样处于一种动态运行过程中。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推动运动和发展,动态性是系统运行、发展的根本动力。

3.核心素养应具有主体性。核心素养的目标需要指向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现代教育的最终目标。而人之所以是人首先要承认人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存在性,也就是人应有的主体性。

4.核心素养应具有思想性。在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上,学生核心素养建构要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成功的个体生活和国家、社会是分不开的,三者在核心素养体系中目标是一致的。所以,核心素养的功能不仅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体现国家与社会对儿童青少年的价值期望。

三、核心素养培养:框架结构、机制建构和培养路径

(一)确定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结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终生教育建立在4个支柱的基础上”,这“4个支柱”具体是指“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7]。2003年又强调,培育核心素养是建立终身学习基础上的,而终身学习也需要核心素养的支撑。终身学习的五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和学会改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8],落实《纲要》提出的“坚持能力为重”的战略主题,我们认为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包括四个方面:学会做人——道德修炼中自律;学会做事——职业生涯中自理;学会学习——学习生涯中自主;学会生存——人生道路上自立自强[9]。

(二)构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机制

学生核心素养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系统论主要创立者L·V·贝塔朗菲在《一般系统论》中把“系统”定义为“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根据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也可看做是一个系统,可称为核心素养培养系统。由于系统整体性功能的发挥是由系统的结构决定的,因此,要充分发挥系统内各要素的功效,形成合理的机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产生正面促进作用。

1.针对学生:建立有效的自主教育机制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也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0]因此,构建有效的学生自主教育机制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2.针对学校:建立协调创新的运行机制

学校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主阵地,要打破校内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条块分割现状,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学、学工、宣传、组织等部门的协同创新。

(1)建立课程管理机制。按照整体性、层次性、高效性原则,建立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课程管理机制。《意见》中指出,“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各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11]

(2)建立课程互补机制。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其各门学科课程在教育任务、内容乃至方法等方面均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学生核心素养与各学科课程的相互联系,需要采取措施,综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意见》中指出:“基本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基本确立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体制;基本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12]

(3)建立课程衔接机制。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的,事物在发展中都遵循着一条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呈螺旋上升的规律。同样人的核心素养的形成也是如此。《意见》中指出:“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要避免有的学科客观存在的一些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的现象,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13]

(4)建立科学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既是对过去行为的评判,更是对今后行为的引导,因此,无论是目标体系的确定,还是评价方式的选择,都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14]。

3.针对学校、家庭与社会:建立协同机制

(1)构建学校与家庭协同运作的培养机制。当前,要着力探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思想和方法方面的支撑点,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动交流沟通的制度、方式和有效途径,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更好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

(2)构建家庭与社会协同运作的培养机制。在家庭与社会教育方面,建立以家庭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与之努力配合的协同教育培养机制。社会与家庭通过建立行为示范引导机制、信息交流传播机制、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融合机制等具体的机制,克服社会与家庭“两张皮”的现象,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3)构建学校与社会协同运作的培养机制。“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孤立的,不能与社会脱节。学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在认识社会基础上更好融入社会,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在实践中体悟社会的真、善、美,避免社会环境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

(三)设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当前素质教育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但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呢?

1.通过整合“四个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众所周知,学校在对学生的培养中片面强调第一课堂的知识传授与灌输,较为忽视第二、第三和网络课堂的作用,特别是严重忽视第一、二、三、四课堂的整合作用。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四个课堂”互相脱离,各自为政,彼此间

相互封闭、相互孤立等偏离教育目标的现象,这样结果必然导致教育资源、学生精力与时间的内耗与浪费。因此,必须科学整合“四个课堂”,通过第一课堂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化;通过第二课堂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活动化;通过第三课堂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家园化;通过第四课堂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网络化,从而避免“四个课堂”在育人工作中产生内耗,发挥四个课堂的整体功能,最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通过搭建四个平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搭建道德教育平台,在学会做人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儒家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引领作用。儒家德育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它强调的德育原则:立志、克己、力行、内省、改过、中庸对现代教育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16]。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的关系:“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7]学校必须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他们的基本遵循,在学会做人基础上养成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

(2)搭建养成教育平台,在学会做事中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一个简单的道理,“人生下来就是为了活着,而人活着就是为了生活”,因此,学校应该以社会所需求的人才为培养目标,结合不同阶段学生自身的特點,搭建养成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变化和竞争的能力,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高效、敬业和负责地工作,在职业生涯中实现自理。

(3)搭建校园文化平台,在学会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核心素养,学会学习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但现在的学生依赖性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差,学习能力不足,因此,搭建校园文化平台,学生在丰富校园文化中自主学习,在社团文化、节日文化、宿舍文化中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聪明智慧,通过校园文化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在学会生存中培养自立自强的能力。自立与自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尊崇的人格特质,也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保存下来优秀品质。自立与自强对于不断完善个体人格,促进社会与个体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学生在思想层次上主要表现为缺乏主动地克服、战胜困难的意志和信心,缺乏自强自立精神。因此,搭建社会实践平台,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周末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等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来引导和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在人生道路上自强不息,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

3.通过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实行开放式教育。教师教学中要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向互动启发教学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双向互动式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参与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素养。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62.

[2]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N] 中国教育报,2015-04-01(7).

[3]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13-15.

[4]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9):29-35.

[5]田慧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5(1):3-8.

[6]褚宏启,张咏梅,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9):4-7.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8.

[8]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人民教育,2010(17).

[9][10][14][16]李才俊,刘星彤,何知蔚.现代高等教育视阈下大学生软能力培养模式建构[J].教育文化论坛,2014(4):15.

[11][12][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Z].教育部门户网站 MOE.GOV.CN,2014-04-08.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17]习近平.青年要自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4-05-05.

猜你喜欢

组织实施框架结构核心素养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述
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浅谈计算机设计大赛在新疆医科大学的组织实施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基于ANSYS的多层框架结构隔震性能分析
基于OPENSEES的框架结构时程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