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养对学生学习认知过程的影响
2017-05-30吴书平
吴书平
摘要: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老师只有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做到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认知,提高学生学习素质,为国家育出栋梁之才。
关键词:教师素养;学生;认知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对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学生是家长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而这个沉重的担子老师承担了一大部分。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态度时刻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认知,老师和学生相处时间越长,学生越容易受老师感染。所以老师只有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才能更好的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一、从教师的职业素养出发分析对学生的影响
作为一名老师最基本的就是有职业道德,也称为师德。优秀的老师必须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为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谦卑的做人态度以及文明的行为规范。老师在人类文明进步中起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职业道德是其必备的基本素养。小学时,总是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也就意味着老师具备一定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品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老师喜欢一个学生,学生也就喜欢这个老师教的课程;反之,老师对学生有厌恶心理,学生也会因此出现厌学现象。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老师,会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堂,从而将知识倾尽所有的传授教导。另外,老师还要时刻注重自己的带头作用,在学生面前严格把握自己的言行尺度,因为老师所说的任何一句话都可能对学生心理造成创伤,给学生留下终身阴影。尤其对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其性格敏感多疑且善于模仿,老师在与学生接触时,就要更加小心,在学生面前做好表率,树立良好的老师形象,让学生对老师由生敬佩之情,从而接受老师教导的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具备“自律”精神,在要求学生做某件事情时,自己应该具备做好这件事的能力,才能让学生信服。
要想教育好学生除了“言传”之外,还应该注重“身教”。不负责任的老师只会简单的将课本知识在课上进行讲解,至于学生会不会则并不关注,只单单做到了“言传”。相反,职业素养较高的老师,不但会将课内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同时还会对不同成绩的学生进行专业辅导,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促使每个学生学到知识,做到“身教”,达到教学目标[1]。教师的教学和学生是密切相连的,只有学生和老师密切配合,才能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知识的交流外还应注重情感交流,跟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性格叛逆,思想不健全,这就需要老师耐心教导,在与老师长期接触中潜移默化的受老师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认知和人格品质。对于那些性格孤僻、自卑的学生老师应该加以引导,培养其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在与学生接触中,老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且加以指引,让学生感受老师的温暖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放下对老师的戒备心,和老师成为朋友。
二、从教师的专业能力出发分析对学生的影响
老师要想教育出成绩优秀的学生,首先自己应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要想给学生“一瓢水”,首先自己要有“一缸水”。老师只有具备渊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在课上如鱼得水,应对自如,同时将课内知识进行扩展,扩展学生知识面[2]。例如在教学初中语文《背影》一课时,老师首先应该充分了解朱自清的相关资料,同时还应了解朱自清的写作风格,以及朱自清的主要作品,为学生扩展知识面。这样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吸收老师讲解的内容,深度理解知识的含义,从而促提高课堂的活跃度。除此之外,老师还应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迅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提高教学素养,找到适合现代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了无生趣,学生学习乏味,厌学、弃学现象时有发生,老师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扩充知识范围,为学生进行生动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从教师心理素质出发分析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也有着重要影响。试想一下,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生活中的不愉快带到课堂上,学生犯了一点小错,便引来一顿教训。这样学生自尊心受到傷害,便会对老师产生反感、厌恶,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相反,如果老师每天带着微笑进入课堂,讲课时朝气蓬勃,学生也会听的津津乐道,在学生提高学习兴致的同时,受老师影响,对待生活也是乐观向上的态度。
老师在跟学生接触时还应避免给学生高高在上的感觉,应本着跟学生成为朋友的心态进行教学。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平易近人,降低自己的身份,使学生放下对自己的戒备心,敢于和老师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古语有言:“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其意为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相信老师讲的道理,听从老师的指挥,努力将这位老师所讲的知识学会。所以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喜欢自己,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3]。此外,对于性格孤僻、逆反心理较强的学生,老师不能因为怕麻烦而放弃管教,疏忽他们的存在。相反老师应该用长期的教导感化他们,避免他们误入歧途。由此可见,老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也十分重要,老师如果能以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进行教学,对所有学生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势必会增加师生感情,让学生喜欢上自己,从而让学生爱上学习,并且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四、从教师的身体素质分析对学生的影响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但要内在的素养,一个强健的身体也至关重要。如果老师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即使有再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也是枉然。一旦老师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给学生上课,经常找代课老师,学生不能适应其他老师的讲课方式,长此以往,便会失去学习耐心,导致成绩下滑。另外,学生也会由于过于担心老师身体状况而出现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使学习成绩下滑。所以,老师只有保证自己的身体素质,精力充沛的为学生传递知识,避免出现心有余力不足的情况,才能更好的传道受业,为国家培养人才。
五、从教师政治素养分析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于学生来说是知识的传递者,于社会来说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人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对学生负责任,同时还要对社会负责任。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承担起为这份义务,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尤其是现代的学生逆反心理强,老师应该具备较高的整治素养,用自己优秀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教出高质量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师的自身素养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影响。老师的任务不但是“教书”,还有“育人”,这两大任务是老师的重要职责。一个好的老师不单是教出一个好学生,而是让所有的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能有优秀的人品。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句话充分表明了老师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地位。所以老师应承担起这份责任,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养,为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加倍努力。
参考文献:
[1]刘伟才.教师课堂行为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J].文理导航,2017(14):72-72.
[2]朱桂琴.谈教师素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1(8):146-147.
[3]郎丽芳.幼师学生数学学习参与的认知影响因素分析[J].新课程学习:下,2011(11):30-31.
[4]和翠萍.对小学数学教师素养的培养的几点看法[J].软件:教学,2013(4):75-75.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