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政策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其演进分析
2017-05-30段园园张梅林树文
段园园 张梅 林树文
摘 要: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Ⅲ软件对2007-2016年间我国农业政策研究相关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我国农业政策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演进过程。结果表明,近10年我国农业政策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包括财政支农政策、农村金融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等3方面,其演进经历了3个阶段。
关键词:农业政策;研究热点;演进历程;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0;G35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17)03-0073-06
Hotspots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China Agricultural Policy Research
DUAN Yuanyuan, ZHANG Mei, LIN Shuwe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Scientific Information,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Fujian 350003, China)
Abstract: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n China agricultural policy research wer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related literature in CNKI database from 2007 to 2016 using CitespaceⅢ, and the research focus and evolution process were summari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research hotspots were involved in agricultural policy research area of China, including policy of financial support on agriculture, rural financial policy, and land circulation policy; and the evaluation process of China agricultural policy research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olicy; research focus; evolution process; visualization analysis
農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目的,对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具有宏观调控作用的政策措施的总称,其主要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增长。农业政策正确与否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农业政策研究与制定。农业政策研究也成为我国农业软科学领域众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对象,且随着研究的发展,该领域的研究文献数量迅猛增加。当前尚未见对该研究领域进行全面梳理的报道。为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对我国农业政策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揭示我国农业政策研究热点和演进过程,把,以期为该领域学者握国内农业政策研究领域的主流方向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CNKI(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hina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shing Database,CAJD)为数据源,采用专业检索方式进行信息检索。检索策略:SU=农业+农村+农民 AND TI=(结构+土地+科学技术+产品流通+价格+贸易+财政+金融+人力资源+就业+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社会保障+扶贫)*政策 NOT TI=订阅+订购+征文+征稿+稿约+声明+启事+通知+须知+通讯+指南+图片+要闻+举行+举办+召开+总目次+目录+简讯+书讯+函+专访+诚征论文+来稿要求+新闻+论文索引+大事记+农业资讯+政策动态;检索时间段:2007-2016年。共检索出3065条文献信息,去除标题中含有订阅、订购、征文、征稿等无效信息和无作者信息185条,精炼后得出相关文献数据2880条。
1.2 数据处理
借助CitespaceⅢ(美国著名华裔学者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一个信息可视化软件)对检索到的2880条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热点分析:在CitespceⅢ分析软件中,选择参数节点类型(Node Types)为关键词(Key word),时间段选为2007-2016年,时间切割(Years per slice)为1年,TopN为50,其他值默认,主题词来源(Term Source)选择:Title、Abstract、Author Keywords、Keywords Plus,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获得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使用最小生成树算法对知识图谱进行修剪,共有184个节点,396条连线。演进分析:在高频关键词共现基础之上选择时区图,并进行关键词突现分析。
2 中国农业政策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凝练,也是文献计量研究的重要指标,一组关键词通常代表着一篇论文的研究主题[1]。学术论文的关键词体现了论文内容的主旨,是作者学术思想及学术观点的凝练,因而成为文献内容计量的重要标准。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1]。从知识理论的角度看,频次和中心性高的关键词一般都是一段时间内众多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关键词共现结果见表1、图1。关键词共现网络中节点中心度即指其所在网络中通过该点的任意最短路径的条数,是网络中节点在整体网络中所起连接作用大小的度量,关键词中心性为节点重要程度的代表。从表1可知,“财政政策”频次最高,为278,但“农村金融”频次168,其中心性(0.28)高于“财政政策”中心性(0.1),表明“农村金融”的关注程度要高于“财政政策”,高中心性关键词还有“农业保险”(0.85)和“金融机构”(0.81);“土地政策”和“土地流转”频次分别为128和126,表明土地问题始终是农业政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支农政策”与“支农资金”频次小于100,为83和73,中心性为0.22和0.19,表明“财政支农政策”是农业政策研究过程中的热点部分。
关键词共现网络能具体的体现某一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内容,关键词共现图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与关键词频次成正比,节点越大表示相应关键词出现次数越多,该关键词可以视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节点间的连线表明关键词具有共现关系,其粗细表明共现的强度,节点对应的颜色表明共现的时间。
图1中较大的节点为中国农业政策研究领域近10年研究热度较高的关键词。由图1可将研究热点分为3个区域:财政支农政策、农村金融政策、土地流转政策。财政支农政策方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支农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经济、农产品价格等。农村金融政策方面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税收、公共财政、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等。土地流转政策方面包括农村土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政策、农村改革、土地制度、社会保障等。
2.1 财政支农政策
财政支农是指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主要手段,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资金投入、优惠政策、制度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必须优化资源配置、调节城乡收入、加大农业投入、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邓子基[2]认为应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与其他支农投入,兼顾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与财政补贴,提出完善农业税收制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增加直接补贴,加强对财政支农投入资金的管理。郭军等[3]总结了国外财政支农先进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叶初升等[4]认为当前中国财政支农政策有利于提高产量,但加剧了污染物的排放程度,可能导致农业生产环境遭到破坏,对农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应当增加财政支农资金,完善农业生产建设;要把财政支农与绿色农业生产相挂钩,确保粮食生产质量与粮食安全。
2.2 农村金融政策
曹文婷[5]研究认为,政策性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受到限制较多;民间金融活跃,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农村金融政策应顺应农村经济的发展,放宽限制,鼓励其他金融机构参与到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要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提高其自身的监管能力。杨晓娟等[6]研究认为,中国农业保险规模发展快速,保险经营者快速增加,但仍存在农业保险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农民缺乏保险意识等问题。马丽华等[7]认为中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注册门槛低,金融机构之间资金实力参差不齐,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稳定,农民对其认同度低,监管和控制风险能力有待提高;应当严格控制金融机构的准入机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可持续发展,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从法律角度提供保障,健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关法律法规。
2.3 土地流转政策
刘卫柏等[8]把中国现阶段土地流转分为5个部分:农村土地交换、土地外租、农村土地股份制、土地参股、土地承包,其中土地的用途被改变使农业的发展受到影响,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切身利益受到影响,认为应该对土地流转的用途进行规范管理,明确和完善土地产权,推动土地流转机制创新与保障体系建设。王庆日等[9]把农村土地政策创新概括为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的政策创新、提高土地价值的政策创新、保障土地的资产价值。卢泽羽[10]认为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深入发展,农民积极性高,总体态势发展平稳,应建立相关法律政策,规范土地流转的发展,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农民了解和参与到土地流转中,完善农业保险对土地流转的保障,培养土地流转管理人才。
3 中国农业政策研究热点演进分析
图2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个热点关键词,节点所在的位置表示出现的时间,节点的大小表示关键词受关注程度,节点间的连线表明关键词间存在相关关系,节点按照关键词出现的时间沿时间轴依次向上,形成研究热点的演进图,在此基础之上加入关键词突现值(表2),进而全面的展现研究热点的演进。
3.1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业政策(2007 -2009年)
此阶段热点关键词频次高,节点面积大。关键词包括:财政政策、农村金融、土地政策、财政支农政策、农业保险、农村经济、农村信用社、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等,体现为两个方面:财政支农政策和农村金融政策。
2007-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农业政策研究的重点在于增加财政支农力度,缓解当前农业发展困境。一是加大农业补贴的力度,增加种植良种作物的资金补贴,扩大补贴覆盖面积;二是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建设投入力度;三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集中力量解决突出农业问题,稳定农产品价格;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战略性调整;五是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引导农业科技创新。
农村金融是介于农民、农村、农业之间的经济活动流通资金。金融危机使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受到了较大冲击,农村私营机构倒闭,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减少,这也使得农村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弱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因此,农村金融政策研究集中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调整市场准入制度,构建一个具有竞争性的金融市场。
3.2 土地流转政策(2010-2013年)
该阶段主要关键词为有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粮食安全、城乡一体化、失地农民、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等。经过第一阶段的发展,农业政策领域部分问题得到解决,研究成果丰富。
2010年-2013年,我国农业政策研究重心转向土地流转政策问题。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土地承包权之间的区隔,避免二者之间的混乱;二是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推进大型农业机器、新农业技术与新的农业品种推广,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现代化;三是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土地流转价格不规范,粮食种植面积下降严重等问题;四是新型城镇化为土地流转提供了較好的外部环境,土地流转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充足的资源条件,以及推进二者协调发展的新城镇化理念;五是土地流转带来失地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要求针对失地农民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合理且长效的补偿机制,通过扩大就业岗位吸收更多的失地农民,健全失地农民安置保障政策。
3.3 农业现代化与精准扶贫(2014 -2016年)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农业政策应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这一阶段农业政策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包括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农村发展、农业补贴、劳动力转移、扶贫政策等。
2014年-2016年,我国农业政策研究重心转向农业现代化与精准扶贫问题。在农业现代化政策研究上,一是突出走出一条生物技术为主题以机械技术为辅助的新型农业道路,引导农业走产业化道路;二是着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出政府做好引导工作,优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环境。在扶贫政策研究上,一是着重扶贫工作的精准帮扶和更具针对性,集中扶贫资源解决需要帮助的贫困户;二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引导贫困户通过自身的劳动摆脱贫困;三是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加强和完善对贫困户的管理制度;四是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制。
4 小结与讨论
中国农业“一靠科技、二靠政策”,二者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其相互融合对推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表明,2007-2016年中国农业政策领域研究热点主要包括3个方面:财政支农政策、农村金融政策、土地流转政策;研究热点演进经历了3个阶段:2007-2009年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业政策、2010-2013年土地流转政策、2014-2016年农业现代化与精准扶贫。
此外,从总体看,近10年我国农业政策制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政策工具有特定倾向性,政策研究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在研究核心上,以财政支农为核心的研究上,数量有限,且多数研究内容较为宽泛,缺乏政策效果的实证研究。二是在研究的热点问题上,体现出研究过程不连贯,研究大多关注农业政策对“三农”支持作用,而非农政策对“三农”的不利影响几乎缺乏研究;三是在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农民收入问题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研究上缺乏深度,政策分析结果和对策的提出較为笼统,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效果依据。四是理论、实践和政策是研究“三农”问题的三个重要维度,现有农业政策研究,很多是在解释国家决策或规划意向,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政策价值和政策取向上,存在较大差距。为此,笔者认为,要提高全社会对农业政策研究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拓展农业政策的研究范围,加强农业政策与非农政策相互关系及相关理论的全面研究,并从研究主体、政策主题、政策构成等各政策研究元素间交互关系入手,深入挖掘政策研究范畴,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桥梁作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的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何晓萍,黄龙. 大数据领域演进路径、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 现代情报,2015(4):46-51.
[2]邓子基. 关于财政支农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7):4-9.
[3]郭军,孔祥智.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支农问题研究[J]. 江淮论坛,2015(4):20-25.
[4]叶初升,惠利. 农业财政支出对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48-55.
[5]曹文婷. 我国农村金融政策的现状分析[J]. 思想战线,2009(S2):96-97.
[6]杨晓娟,刘布春,刘园. 中国农业保险近10年来的实践与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2):22-30.
[7]马丽华,宋雅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J]. 特区经济,2010(5):70-71.
[8]刘卫柏,陈柳钦,李中.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新思索[J]. 理论探索,2012(2):96-99.
[9]王庆日,张志宏.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土地政策改革[J]. 现代城市研究,2014(8):20-24.
[10]卢泽羽,陈晓萍.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