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工匠精神”是打开供给侧改革红利的钥匙

2017-05-30林芝

大东方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动力供给侧改革工匠精神

摘 要:供给侧改革需要改善供给中不合理的方面,本文从工匠精神对供给的改善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和对创新能力的激发两方面来解读工匠精神是打开供给侧改革红利的钥匙。

关键词:工匠精神;供给侧改革;改善供给;创新,新动力

供给侧改革的全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初次接触这一词汇时很多学生会感觉很陌生,并且不好理解。用比较通俗的话语解释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说原本供给的产品结构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改革,不合理的地方体现在在供给产品中有的不应该多的产品多了,应该多生产的产品反而少了,这就使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之所以说工匠精神是打开供给侧改革红利的钥匙是因为工匠精神在满足居民需求和为改革注入新动力方面所体现出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工匠精神”改善供给满足居民需求

在为民众所供给的产品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在供给上,由于民众对质量、设计和性能等方面多元化的要求,导致了供给和需求上的不平衡。偏差在于有一些东西多了,有一些东西少了。多了的东西在于那些可以简单复制的,远离了民众需求的,不能满足老百姓需求的产品企业生产的太多了,卖不出去,形成了库存。在供给中少了的东西是那些高精尖的东西,能够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的东西企业生产得太少了,甚至说中国很多企业生产不出真正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让消费者对国人生产的产品失去了信心,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我国生产力的滞后。让一些在经济上有更大购买力的消费者更愿意去国外消费,这就让中国制造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国本土企业制造的产品积压在仓库中形成库存,企业方面去库存、去产能的压力就在于这儿。所生产的产品积压导致企业不能顺利回收成本,企业资金链就会断裂,对企业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工匠精神”的介入之所以能够改善供给,在于“工匠精神”的融入可以一方面提升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加入创新的因素。品质的提升和创新的加入就是对供给改善。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呈现出几个特点,第一在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从高速变成了中高速运行。在不强调速度的前提下,能做的就是对品质的提升。俗话说“慢工出细活”,盡管经济下行的趋势需要未雨绸缪,但是慢下来的速度确实给品质的提升带来了时间。第二个特点在于第三产业的异军突起,第三产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拉动消费的同时印证出城乡差距的缩小。以往由于城乡二元的差距,为城市和農村提供的产品在品质上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现在这种二元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所提供的产品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应该更加注重品质。第三个特点在于经济从投资驱动、要素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这说明我们意识到了创新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

二、“工匠精神”为创新改革注入新动能

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中第四点说工匠精神是一种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精神,从这个层面上讲工匠精神也是一种创新精神,是在前辈们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地突破,也是对现有事物的改善。所以说工匠精神与创新有很高的契合度,无论是大众创新还是万众创新都是如此。但是要把创新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一件难度系数很大的事情,把前辈们的研究成果继承好了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还要对现有事物改善进行创新。

曾经在阅读时读到了一个故事,主人翁是一所大学在读研究生。这个研究生有一天就问他的导师“我们同样在学习,你在看书,我也看书,你研究我也研究,你写的论文我全部于阅读,该研究的著作我也全部的研究了,为什么在论文写作时我的创新能力就不如你呢?”教授反问学生几点起床,学生回答八点。于是教授告诉这个研究生自己每天六点起床,起床之后把学术期刊中设计本专业本行业的大致都浏览一遍,然后应该摘抄的摘抄,应该做笔记的做笔记,到了八点开始安排一上午的阅读时间,阅读持续在三个小时。教授告诉学生说你上午也会阅读,但是你的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打游戏和同学聊天聚餐,学生的阅读时间就不会超过三个小时。教授继续反问学生“你的基础没有我好,所花费的时间没有我多,努力程度不及我,智商也不见得高于我,为什么在创新能力上你要优于我呢?”。虽说反问让人难堪,但是却话糙理不糙。任何的创新都不是在办公室中唾手可得的,那是背后无数艰辛所堆积的结果。

爱迪生发现钨丝可以作为电灯原材料时经过了两千多次实验,两千多次明面上是一个数据,实际上是背后无数的艰辛,是不身处其中所不能尝尽的苦楚和苦尽甘来后的喜悦。苹果核心人物乔布斯在40岁时重返硅谷,在那个创新制度白热化的世界瞩目之地被很多人所嘲笑,但是他却用自己几近疯狂的敬业精神获得了硅谷的认可,世界的认可。每天睡觉的时间两三个小时,其他所有时间都用到了实验室搞各种软件的测试,这样的艰辛最后成就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乔布斯,他的产品受世界人民的青睐,他的精神更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所以任何的创新都是背后艰辛所堆积出来的,如果意识不到艰辛和创新之间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不能领略其中真谛的。

“工匠精神”的融入改善了企业给予市场和民众的供给,减少了由于质量、性能和设计方面与民众需求之间的差异,更加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工匠精神”从某种程度上讲师一种创新精神,不断学习前辈们现金成果后的改善与创新,能够为创新改革注入新动能,与大众创新和万众创新有非常高的契合度,所以说它是打开供给侧改革红利的钥匙。

作者简介

林芝(1985年4月),女,籍贯:四川彭州,职称:中级职称,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工商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新动力供给侧改革工匠精神
乾县学习十九大再增新动力
健康中国的新动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寻找医院发展壮大的新动力
航天新动力“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