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中的协调

2017-05-30朱杰

大东方 2017年5期
关键词:舆论引导协调互动

摘 要:对感性舆论,理性舆论进行分析,结合现实阐述网络情绪舆论的现象,表现以及影响,并对网络舆论的理性引导提出了几点意见。从舆论的形成来看,情绪型舆论是舆论发展之初的必经阶段,如果任由这种情绪型的表达继续蔓延,会对整个社会舆情带来危害,引发负面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发展,因此网络舆论空间更需要崇尚理性,进而达到理性的回归。

关键词:互动;协调;极端情绪;舆论引导

网络情绪型舆论与情绪型舆论有着诸多共性,都是公众关于舆论事件表达的最直接最真实的意见态度,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网络舆论是网民针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者网络话题而产生的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言论、信念的总和。网民往往以个人为中心盲目判断,猜测,发泄对某一事件的看法,态度,这些言论中缺乏理性的成分,不能客观的对事件的本质进行分析,其中不泛有极端情绪化的言语。网络越来越成为网民发泄不满,排解情绪的垃圾桶,网络空间中对他人的谩骂,侮辱,攻击的言论随处可见,没有确切信息源的信息给更多的网络谣言的产出创造了便利的条件,网络中理性表达的空间越来越小,非理性的言論,情绪化的舆论占据网路空间。基于此,形成的引导思路为:

一、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社交功能”遏制负面情绪滋生

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实现情绪型舆论向理性舆论转变,媒体间的社交发挥重要作用。一旦发生引起受众关注的网络事件,就会引发众多人群的跟风关注,网民间缺乏交流,极易受情绪的影响。由此,实施必要的舆论引导,就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社交功能”,起到遏制负面情绪滋生的作用。

由此,应以国家相应部门为依托,以传统媒体,各大门户网站,尤其是新闻网站、娱乐网站、舆论发布平台为主体,加强舆论引导与监督。在发生关注度高的事件时,相关部门公开透明,及时解决问题,有关媒体应该加强有关事态的报道,发挥舆论导向功能,让受众充分的了解事态发展,遏制负面情绪滋生,以理性的舆论引导网民,促进网络舆论的理性化进程。

二、充分借助意见领袖作用实施舆论整合

1948年拉斯菲尔德在与人合著的《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了二级传播和舆论领袖的概念,所谓舆论领袖就是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就是人际传播中的“活跃分子”。这些意见领袖将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传达给受众,从而形成“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种模式的两级传播,并且能对一般受众施加舆论压力。可以通过意见领袖的意见整合作用引导舆论趋于理性。利用在网络中的影响力较大,人气较高的人,这些人可能是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例如,微博大V,草根明星,媒体记者或者学术人员,通过使他们表达出自己对舆论事件持有的观点,从而影响网民对事态的判断最终引导网络舆论走向。

意见领袖并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舆论话题的日益进展,意见领袖也在不断发展更替,所以本文认为,借助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就必须不断更新意见领袖这一舆论主体,实现舆论主体的多元化与整合化,以整合意见领袖的主体发展为主导,逐步实现互联网整体舆论的良性引导,为情绪型舆论向理性舆论转变提供必要基础。

三、开拓民众情绪宣泄途径促使理性舆论发展

之所以网络情绪型舆论中的负面影响频频发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广大网民的情绪缺乏必要的宣泄方式,一旦涌现舆论事件、舆论人物,就很容易引发众多网民的情感宣泄,进而引发、加剧网络舆论负面情绪的发展。由此,本文认为,开拓民众情绪宣泄途径,促使理性舆论发展势在必行。

开拓宣泄途径,可以以政府相应部门为领导,以各大门户网站为依托,构建不同领域的舆论发布平台,鼓励广大网民通过相应的网站平台,发表评论,并可以按照不同时期制定不同主题,为广大网友提供必要的舆论表达平台,鼓励网友进行广泛讨论,充分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规范性是在包容性的基础上,明确法制性、隐私性、道德性等必须遵守的原则,使得广大网友的舆论自由得以在不违反法律、道德,不涉及他人隐私的情况下积极开展。

四、培养网民的媒介素养

把关人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发表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传统媒体中把关就是信息的筛选和过滤的过程。因為互联网空间提供给网民的是一个不需经由把关人,将信息直接通过网民传播给其他受众的一种渠道,所以不能保证所有的网民都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互联网中把关人位置的缺失使得那些非理性的情绪化的言论有机会传播。

媒介素养的核心就是受众对自己所接受到的信息的分析和评判能力,所以受众应该培养自己的媒介素养,提高自身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对所接触的信息要持有质疑,反思和批判的态度。这要求网民要破除原有的思维定式,对信息源要多渠道的求证,不要盲目从众。面对网络中出现的极端言论,消极言论要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度,不能轻易被消极情绪左右。网民要对自己的表达负责,在发表言论时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要实事求是。其次,在与其他网友交流意见时,尊重其他网友的表达,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性的观察者批评者。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甘肃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B019。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陈力丹自选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蒋万胜,刘晓荣.网络舆论形成中的非理性表达问题探析[J].东南传播,2001(6)

作者简介

朱杰,男,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舆论引导协调互动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与法律规范协调问题研究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论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