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燕乐中的乐器研究

2017-05-30郭那那

大东方 2017年5期
关键词:燕乐箜篌雅乐

摘 要:唐代燕乐受当时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影响,在乐器使用上已不再恪守古制,大胆打破壁垒,形成了新的现象。从唐代燕乐多部伎与燕乐大曲的具体乐器使用情况可以看出,燕乐在使用中原地区传统乐器的同时大量的在音乐中融合了西域乐器,造进而造就了唐代燕乐中乐器的胡汉杂陈现象;另一方面唐代燕乐中出现了大量新的乐器,唐代的统治者为力对乐器的归类进行了新的尝试,产生了新的八音与其他乐器分类方式;唐代燕乐的繁荣发展也促进了唐代乐器演奏技艺的提升。

关键词:燕乐乐器;胡汉杂陈

一、燕乐大曲的创作

唐代大曲是唐代燕乐中的重要部分,大曲作为一种大型综合的表演形式,综合了歌、舞和乐器三个部分,唐代大曲数量很多,见于记载的燕乐大曲有六十余部,法曲有二十余部。

从燕乐大曲的发展来看,唐代初期,宫廷音乐分为六种包括燕乐、雅乐、胡乐、俗乐、散乐、军乐,而其中又以雅乐、胡乐和俗乐的运用最为广泛,影响力也最大。唐玄宗时,在太常寺太乐署之外设立了左右教坊和梨园,教坊的成立将胡乐与俗乐纳入其直接管理下,成为唐代宫廷音乐的中心;而梨园的成立则使用期专门从事法曲,使法曲在当时得到了极大发展。唐代太常寺、教坊和梨园这三个机构的成立,系统的管理了大曲的创作和演出,为唐代大曲中融合胡乐、俗乐与雅乐提供了条件。正是教坊和梨园的出现,导致了唐代宫廷雅乐趋于向燕乐方向发展,采取俗乐与胡乐的雅乐乐舞有《秦王破阵乐》、《功成庆善乐》、《上元乐》,这三大乐舞代替了中原地区传统的雅乐,并在当时受到极大的欢迎;此外,唐玄宗时成立的音乐机构,为燕乐大曲收集了大量的音乐素材,使得唐代燕乐大曲在当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诸如《拂林》、《柘枝》、《胡旋舞》、《胡腾舞》等根据西域音乐元素创作大曲大量出现。

从燕乐大曲的创作机构来看,燕乐大曲的内容已然含有西域音乐的元素,但从其创作的方式与具体内容来看,燕乐大曲是将多种音乐元素混合在一起使用的,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这三部分的音乐元素,而这一点在燕乐大曲乐器的使用上也有所体现。

二、乐器的使用

唐代的很多诗词中都有关于《霓裳羽衣曲》的记载,在這些诗中可以看到其所使用的乐器,如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中就写到“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从诗中可以看到《霓裳羽衣舞歌》中的乐器有磬、箫、筝、笛、箜篌、筚篥、笙这些乐器,其中筚篥是西域乐器。从《霓裳羽衣曲》的创作过程来看,其乐器的使用中出现西域乐器是不足为奇的,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出了当时西域音乐在唐代燕乐大曲中的影响力。

另外《破阵乐》是当时极具影响力的燕乐大曲,其所用乐器有玉磬、方响、短笛、长笛、大小琵琶、大小五弦、大小笙、大小觱篥、大小箜篌、吹叶、卧箜篌、搊筝、筑、箫、铜钹、尺八、毛员鼓、连鞉鼓、桴鼓、贝这些乐器;法曲用乐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等,而《破阵乐》的乐器中加入了五弦琵琶、铜钹、贝等西域乐器,而从乐器本身来看,《破阵乐》中乐器的形制方面有大小之分。

《破阵乐》的情况非常特殊,其一开始创作是作为雅乐使用,并且也出现在了唐代多部伎中,但从其乐器的使用情况来看,“胡”乐器的使用及影响力可见一斑,而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破阵乐》中的乐器是“胡”“雅”“俗”三部中的乐器混和使用的。《霓裳羽衣曲》和《破阵乐》中乐器使用的情况,虽然不能说明所有燕乐大曲中的乐器与之相同,但结合燕乐大曲的创作也能清楚地发现燕乐大曲使用乐器的情况。

三、胡汉杂陈的乐队结构

从唐代燕乐乐队演奏时所选乐器搭配上来看便可以发现,唐代燕乐器中带有西域特点的乐器占有很大的比重,但燕乐乐器的使用多为西域乐器与汉乐器的结合。尽管唐代乐器中有着明显的“胡风盛行”的特点,但在燕乐乐器选择上也大量的保留汉乐器在燕乐中的数量,这在燕乐的发展中是比较特殊的,而这样的选择方式也造就了唐代宫廷燕乐的乐器“胡汉杂陈”。以前文所提到的《破阵乐》为例,就使用了玉磬、方响、搊筝、筑、大小箜篌、卧箜篌、大小五弦、大小琵琶、吹叶、大小觱篥、大小笙、箫、短笛、长笛、铜钹、尺八、毛员鼓、连鞉鼓、桴鼓、贝这些乐器,其中胡、汉乐器各占一半左右,这种现象显示了唐代在宫廷音乐的乐器使用上已不再恪守古制,大胆打破壁垒,形成了宫廷乐队中胡汉杂陈的局面。

唐代燕乐乐器的“胡汉杂陈”造就了唐代音乐的空前繁盛,让唐代燕乐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史上,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四、技艺高超的演奏艺术

唐代音樂文化的繁荣同时促进了乐器演奏技艺的提升,而高超的演奏技艺在琵琶这一乐器中体现的尤为淋漓尽致。

敦煌壁画中就出现了记载反弹琵琶的画面,此外见于记载的记述琵琶技艺高超的有《乐府杂录》中所载的“及昆仑度曲,西市楼上出一女郎,抱乐器,先云‘我亦弹此曲,兼移在枫香调中及下拨,声如雷,其妙入神。昆仑即惊骇,乃拜请为师……曹纲善运拨,若风雨,而不事扣弦,兴奴长于拢捻,不拨稍软。”上面的文字记载了琵琶移调枫香调演奏《录要》,根据《〈 新翻(羽)调绿要〉新解》中论述的“‘移调枫香调即为移调变奏”,从这一方面来看,当时琵琶已经能能够灵活地进行移调演奏;而从曹纲、兴奴两人的记述来看当时琵琶演奏既有左手技巧,又有右手技巧,这些都说明了当时琵琶演奏的高超技艺。

参考文献

[1]吴朋:《隋唐五代雅乐稗考》[J],《中国音乐学》,2004(1)。

[2]关也维:《唐代音乐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5)。

作者简介

郭那那(1992-),女,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音乐,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燕乐箜篌雅乐
唐代西域音乐和乐器对中原音乐的影响
明嘉靖时期张鹗及其雅乐改制
中古荆州雅乐中心地位的形成与贡献
箜篌城
朝鲜李朝时期宫廷雅乐的传承与发展
唐代燕乐与多部伎的关系①
唐雅乐大曲存辞考略
《燕乐考原》中的燕乐调音阶理论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比较分析
竖琴与箜篌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