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成长特征及其教育启示
2017-05-30钱春霞王云强
钱春霞 王云强
摘要:贫困大学生的教育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成长,不仅对于个人及其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全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也具有特殊作用。分析20位优秀贫困大学生的事迹,他们在大学时代的成长路径具有五个显著特征:思考自身发展,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心态积极乐观,坚韧不放弃;发展目标明确,行动力强;多渠道提升能力,竞争力强;怀有感恩意识,富有人文情怀。心理健康是贫困大学生优秀成长的基本前提,多元素质是贫困大学生优秀成长的有力保障,感恩之心是贫困大学生优秀成长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感恩意识;多元素质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7)050103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青年道德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14CSH017);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二次元文化对95后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2017SJBFDY487)
作者简介:钱春霞,硕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讲师;王云强,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一、研究背景与方法
2017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北京市文科状元的观点“现在的状元都是那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却在网络上激发起持续的讨论,人们的关注久久不散。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寒门难出贵子”的讨论,影响不断扩大。当今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背景下,相比于普通学生,贫困学生的成长无疑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经济压力大,家庭支持少,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有限,能够得到的社会支持相对较少……如何在这样的困境中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是摆在每一名贫困学子面前最重要的问题。毫无疑问,贫困学生的成长基础确实先天不足,因此有句话被诸多网友热捧:“一个家庭的经济硬实力,父母的软实力奠定了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眼界、执行力、胆识与魄力。”但是,对此类观点必须有所警觉——过度夸大家庭和父母的影响,只会陷入宿命论的泥沼。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提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美国心理学家Shaffer提出:个体早期特征或早期发展并不能够预测后期生活的发展,原因在于个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是一种随经验变化的巨大能力。[美]Shaffer D R:《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邹泓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642页。大量心理学研究发现,后期的良好经验能部分弥补早期经验可能存在的消极影响,具有可塑性的青少年会有很强的自动恢复能力,最终能出现适应性的发展。基于这样的分析,本研究认为,贫困大学生已经站在了改变自身和家庭命运的起点上,他们如果能够抓住这样的机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自我,在后期的成长中逐渐修补、完善早期家庭无法避免的缺失,最终将走出家族世代贫困的命运轮回,攀登至自身发展的新高度。
本研究在南京高校中选择了5位优秀贫困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并从“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全国性评选活动的获奖者中选择了15位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成长事迹进行分析,利用质性分析的方法,提取影响他们成长的关键词汇,归纳总结,进而发现他们在大学时期的共同特征,希望对其他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有所启示,并对贫困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所帮助。
二、20位优秀贫困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文选取的20位优秀贫困大学生,5位访谈对象来自3所南京市的重点本科高校。这5位访谈对象的抽样符合以下5个条件:第一,家庭经济困难情况通过了学校审核,他们已经被学校认定为贫困生;第二,心理健康,在“SCL-90”测试中,各因子平均分≤18;第三,学业成绩优秀,在校期间获得两次及以上校级乃至国家级奖学金;第四,担任过学生干部,并获得过相关荣誉;第五,得到了辅导员及同学的一致认可。在承诺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本研究对5位访谈对象使用了半开放式访谈问卷,访谈内容主要涉及6个方面:一是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在校生活状况,二是贫困对自己性格的影响,三是大学期间自己为改变弱势地位所作的努力以及对未来的设想,四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五是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六是对其他贫困大学生的建议。
15位全国性优秀贫困大学生部分来自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部分来自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他们是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各级各层选报、投票产生的佼佼者。他们的经济困境往往比普通贫困大学生更严重,而他们获得的成绩和社会认可度也更高,成长经历更具代表性。
在这20位优秀贫困大学生中,有9位男生和11位女生。其中,18位来自本科院校,2位来自职业技术类院校;10位已经获得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1位考取了博士研究生;20位全部获得过五次及以上各级各类表彰;6位正在从事创业活动;2位身体有残疾或罹患重大疾病;20位都参与过慈善志愿活动。
三、20位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成长特征
当社会开始相信“家庭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寒门不再出贵子”,每位贫困学子都必须意识到,抱怨无用,妥协也无用,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身的坚守和成长,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趋势。毛泽东同志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01页。 因此,我们认为,这20位贫困大学生之所以优秀,必须要从他们自身寻找原因。在大学阶段,面对物质条件匮乏和成长需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他们采取了哪些行動,养成了哪些优秀品质,我们应当从中挖掘他们的成长共性,这样对于其他贫困大学生更具有引导作用。研究发现,他们在大学阶段的成长经历具有五方面的共同特征。
(一)思考自身发展,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敢于担当、有所作为、勇于负责的精神。责任感具有强大的驱动力量,可以驱使个体从事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提升自我存在的价值。对自己以及家庭的责任感,是优秀贫困大学生提及次数最多的内容。如来自贵州贫困山区的L1同学提到:“老师和同学对我都挺照顾,但是我不能把自己的未来依托在别人的身上,我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身有残疾的W4同学表示:“将来想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想让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就必须比别人加倍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由母亲独立抚养长大的N7同学说:“我只有更优秀,才能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每当想到这,心里就充满了力量。”责任感的产生过程也是优秀贫困大学生不断自省、不断思考总结的过程,他们都善于对自己的成长经历进行思考总结,并不断对自我需要扮演的角色进行调整。最终,他们都选择了由自己来承担成长的责任,并且同样也承担起了改变家庭命运的责任。
(二)心态积极乐观,坚韧不放弃
贫困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无疑要面对更大的压力,这就要求他们有更强的心理弹性,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效抵抗压力,并在困境中成长。心理学家Luthar等人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是个体对于重大生活逆境的积极适应”。 Luthar S S, Cicchetti D, Becker B,“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Child Development,vol.71,no.3(2000),pp.543-562.关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有研究者发现:坚强与乐观共同构筑起逆境中的支撑力量,而责任心与不服输的精神可以促使个体尽心尽力,敢于竞争。刘礼艳、刘电芝、严慧一:《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保护性因素分析》,《现代大学教育》,2013年第3期,第72页。 在这20位优秀贫困大学生的身上,乐观和坚强的品质同样非常突出。已经考取了博士研究生的L5同学认为,“再漫长的黑夜都有黎明到来,一个敢于为梦想坚持10年的人,不成功也會成仁。”为了实现军人梦而不断努力的L8同学说,“有结果的努力是锻炼,没有结果的努力是磨练。”成绩优异,体育方面同样也很优秀的H3同学说,自己的信念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数次因为贫困而辍学的Q15同学告诉采访者,他内心的坚持是“越是遭受冷眼,我越要发愤图强,用成功证明自己”。乐观的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于积极的思考、积极的行动,也更容易感受到快乐。优秀贫困大学生面对人生困境进行自我调节的时候,更倾向于对困境采用外归因,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同时会合理地通过多种渠道宣泄压力,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雷鸣、戴艳:《优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北京:《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7年,第127页。 正是因为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才不会在暂时的困难面前放弃自己;才会不断积累正能量,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激发行动的力量。
(三)发展目标明确,行动力强
没有行动的目标是空谈,没有目标的行动是盲目。关于未来发展的方向,优秀贫困大学生有着长期的思考,一旦确定了目标,就会落实到坚定的行动中。年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的C6同学、成功创业的J11同学都认为,“只要是认定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坚持到底,绝不半途而废”。带着养父读大学的B9同学表示,“这是我自己的人生,既然选择了,就必须要坚持下去,只有坚持了,才能看到更好的未来”。优秀贫困大学生在确定目标的时候,展现出了更加理性更加全面的思考能力,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更清晰更深入的探讨。美国心理学家彼得森认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是表明并追求我们所崇尚的价值,价值的本质往往是道德的、宗教的或者政治的,这些价值非常明显地体现在我们所追求或者应该追求的生活中。[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徐红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2年,第119页。 优秀贫困大学生的目标和行动,蕴含着宝贵的价值驱动力:L8同学为了实现自己的军人梦,从高考开始直到考上硕士研究生,冲锋5次,屡败屡战,最终如愿以偿。优秀贫困大学生在行动的过程中,自我管理意识很强,会适时调整目标,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资源以达成目标,这种强大的行动力反映出他们坚韧的品质,面对困难绝不轻言放弃。
(四)多渠道提升能力,竞争力强
能力是连接目标和行动的桥梁。在当今社会中,知识结构多元化,技术更加精细化,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人才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又要求人才具备复合型多元化的知识储备。贫困大学生要提升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就必须在多方面提升能力。优秀的学业成绩依然是贫困大学生在未来具有更大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条件,也是他们更倾向去追求的优势。一方面,社会对学业成绩的认可度高;另一方面,学业优秀是贫困大学生凭借自身力量就可以达成的目标。正如考上博士研究生的L5同学认为,“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这20位优秀贫困大学生的学业成绩都十分优异,全部获得过国家级或校级奖学金,有些人的成绩在专业内一直遥遥领先。除了优异的学业成绩,他们在其他领域也有不俗的表现。如有9位同学在各级各类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名次;有4位同学在“挑战杯”的省赛、国赛中获得奖项;有6位同学开展创业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3位同学获得相关专利;有1位同学上大学后参加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运动员。从优秀贫困大学生拓展自身素质的途径来看,他们思维开阔,对社会的参与程度更高,团队协作能力也很强,都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
(五)心怀感恩意识,富有人文情怀
感恩是一种美好而高尚的情感,是学会做人的精神底色。感恩能带来巨大的心理能量,增强幸福感,激发更多积极的行为,提升对未来的责任意识。感恩带来更多善意的行为,这些行为可以极大地提升自我认同感,带来长期的满足感。在优秀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内核中,蕴含着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对国家的浓重的感恩之情。这20位优秀贫困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国家、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各种帮助。他们都意识到要珍惜当下、加倍努力、不辜负期望,并将爱心传递下去。他们参加公益活动,向贫困山区的孩子捐书捐物;他们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结对帮扶;他们从并不宽裕的生活费中挤出钱来救助弱势群体。正如母亲早逝、父亲重病的G18同学说:“只要能给别人一段快乐的时光,哪怕是开心的一天,我都愿意竭尽全力去做。”在这20位优秀贫困大学生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精神内核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超越“小我”,心怀“大家”;有“小爱”,更有“大爱”。他们的思想、学识、修养和情感,已经超越了物质,更关注人的内在幸福感,追求终极价值。这是一种高尚的人文情怀,也是推动他们克服家庭困境,不断追求优秀,追求幸福的力量所在。
四、结论与启示
贫困大学生的教育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贫困大学生的优秀成长,不仅对于个人及其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也具有特殊的作用。寒门子弟成长不易,认清现实,努力面对自己的人生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抱怨或者放弃,愤世嫉俗或者离群索居,都无法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现状。要改变现状,贫困大学生就必须要比普通家庭的孩子、富裕家庭的孩子付出更多倍的努力。20位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成长事迹,对其他贫困大学生有以下三方面的启示。
(一)心理健康:贫困大学生优秀成长的基本前提
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健康的心态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本研究中20位优秀贫困大学生之所以能够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心理健康是第一要素。他们勇于面对现实,充满激情和力量,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乐观幽默,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绝不轻言放弃;积极主动,承担自身发展的长期责任。保持心理健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氛围、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和良师益友的影响对于培养健康的心态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贫困家庭而言,虽然无法立刻改变经济现状,但是父母要重视教育,改善自身性格,努力塑造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是贫困大学生未来能够优秀的基石。当然,对于现已成人的贫困大学生而言则要向前看:即便没有遇到好的父母,不曾得到良师益友的帮助,但是在成年以后,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心态负责。贫困大学生要注重心理方面的调节和改善,对自我有更加客观准确的认识和定位,既要发现优点,也要正视缺点,将优点发扬光大,将缺点逐步改正。针对自身性格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要有不回避、不退缩的态度,积极利用各种资源,改变心态,锻炼能力:如向学校心理咨询老师寻求帮助,与辅导员多多交流,与同学和睦相处,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等等。
(二)多元素质:贫困大学生优秀成长的有力保障
研究20位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可以发现,他们往往具备多元素质,不仅成绩优异,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社会活动经历也很丰富,人际交往能力较强。能力强的优秀贫困大学生往往拥有更高的自尊心和自我效能感,有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更强的行动力。这些心理特征反过来又会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提升能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他们的优异表现说明,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呈现开放型、复合型的态势,高校鼓励大学生提升能力,积极提供多种渠道帮助学生发展,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与企业和社区进行更多合作互动,等等。贫困大学生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客观认识、对待自身的能力缺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寻找合适的途径,有目的地提升自我。部分贫困大学生因为欠缺能力,尽管有很强的成就动机,但往往因为胆怯自卑而封闭自我,所以老师和其他同学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贫困生也要勇敢地走出自卑胆怯的心理泥潭,将内在巨大的心理能量投入外在的实际生活。贫困大学生可以从简单的活动开始,作为一个参与者不断向他人学习,在点滴中积累成功的体验。在素质提升之路上,贫困大学生要善于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对未来怀有更多美好的憧憬,鼓励当下的自己,从而不断克服内外困境,抓住更多发展的机会。
(三)感恩之心:贫困大学生优秀成长的动力源泉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寒门学子的成长过程的确是艰难的,要保持不断前进的源源动力,根本原因在于感恩之心激发出的巨大能量,20位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说,“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在于传承精神文明和人文关怀,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贫困大学生只有将对自己、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之爱有机融入感恩的价值追求之中,将感恩之心融于学习生活之中,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进而提升自我认同感,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获得更大的成就,最终迎来自身及家庭的命运转折。
〔责任编辑: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