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型状
2017-05-30韦秀玉陈悦
韦秀玉 陈悦
[摘 要]黄超成的绘画依托现实的物象,用写实的手法呈现出感人至深的艺术之美,表达他对生活、人生与自然的浪漫情思。不论是表现自然景象还是优雅的舞者,黄超成都致力于表现自己内心感受到的景图。通过分析黄超成绘画作品中的题材、材料、绘画语言,可以探讨黄超成艺术表达的内蕴。
[关键词]黄超成;浪漫;绘画语言
走进黄超成工作室是这样一种感觉:门口贴着他侧身怀抱吉他的黑白色海报,墙上悬挂着大大小小的画作,书桌上堆满了各种书籍,绿植点缀其中,音乐萦绕耳际,空气中弥漫着茶香。黄超成教授倚靠在沙发上和同学们交谈着艺术与人生,他幽默诙谐的性格使得交流过程分外轻松,同学们无不沉浸在艺术漫谈之中。这是黄超成的日常生活和安身立命的事业。
从他作品中笼罩的洒脱、浪漫气息以及对自然风景题材的表现,隐隐看出他的绘画风格与题材的选择源于坚守心灵的个性和对大自然的迷恋、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对理想主义的追求,他不是单纯的对外部世界做记录,而是真情流露,用情作画。在尝试了版画、油画、水粉及其他媒介材料之后选择了水彩。当许多画家沉溺于技法世界里无法自拔的时候,黄超成更注重绘画语言的表现,让技法与传情达意得到完美的平衡。当他在画纸上畅快淋漓地表现时,他缓缓地沉入了水彩的世界,陶醉于宁静的自然中,回到了自我的精神家园。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绘画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艺术活动波澜起伏,各种艺术理念、艺术流派风云变幻,中国艺术家接收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信息,诸如西方的古典艺术、现代、后现代艺术以及当代艺术等,无论从艺术观念上还是语言形式上,这些信息对中国的艺术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如此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纵观黄超成近30年的绘画生涯,尽管最初他在“历史政治题材绘画”和“乡土写实绘画”方面有过一些建树,但仍然能够看出他一直在默默地坚守着他“心灵写实绘画”的艺术初心。我想这或许与他的性格特征有关,他认为一个人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个性,比如痴迷于某种题材、材料、形式、语言等,这种偏爱是与生俱来的、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的,他并不认为“主义”重要,重要的是寻求自己个人精神世界。
黄超成的水彩风景画中很少出现人物,仅仅表现自然景象,尤其喜欢石头、小河、山和树林等元素。作品中清澄的小河、白净的石头和静谧的树林充满着浪漫气息,即使不依靠人物的存在,也能很好地让人与空间交融在一起,他在走近自然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地走向了内心世界。他曾说过自己特别喜欢画石头和山林,这可能与小时候喜欢爬山,喜欢坐在干净的白色石头上胡思乱想有关系,他说当他坐在干净的大石头上时,心灵仿佛得到了净化,内心会十分幸福。黄超成在题材的选择上受到童年记忆的重大影响,他把对过往生活的追忆倾注在了画面上。
对于他们这代艺术家而言,最初接受的艺术教育主要是苏联的现实主义艺术教育,所以时至今日仍然在写实主义体系框架下寻找自己个性化的绘画语言。但这种严格的学院教育训练之下往往会有一个弊端:过分迷恋于技术。因此容易导致一些故意炫技、装腔作势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以至于失去了艺术的真诚与热情,最后总免不了匠气之嫌。再细看黄超成的作品,灵动、潇洒、真诚,从他的所谓“技法”中似乎可以感受到大笔挥洒的畅快感。或许是最初教育经历的缘由,黄超成对技术也情有独钟,他是个对技术感兴趣的人,总是希望通过技术的手段、材料的手段使作品具有不同于人的面貌。因此他在研究的过程中甚至自创工具材料和技法。借助医用注射器或涂改液,将书法中“写”的特性和版画语言特性融汇其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所以,黄超成让人感动的也就在于此,他一直以来不断的精研技法,而这些技法的不断进步与成熟正是为了恰到好处地将他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并且以别开生面的方式融入在线条、色彩、肌理、明暗光影等绘画语言中,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面貌。于此让笔者联想到了德国画家里希特,他在绘画中从不预测结果,而是大胆的创作、大笔挥洒,最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
黄超成在不同材料表现的绘画语言方面有过很深的研究。在“舞”和“琴”系列中,他分别尝试了水彩、色粉和墨的媒介材料。使用干性媒材(如色粉)来表现人物的动态,色粉在粗糙质地的纸张上由于摩擦而形成的线以及半透明粗糙纹理,加强了舞蹈服装的网状质感,线条随性概括,人物唯美、恬静,加之光源的应用使人物更加优美、生动;用墨色描绘独舞女,使人物更加具有精神性。在《金色池塘》中,为了表现秋意甚浓的景致,同时避免大众视角,画家特意选取局部细节进行表现,为了达到波光粼粼的光影效果,画家更是在承载颜料的工具上做了变化。他将医用注射器做成了特殊的绘画工具,使水彩颜料也能表现出厚重的效果。颜料一层层堆叠,而重合的地方颜色会再次得到改变,所以这幅画看上去十分厚重而灵动。
黄超成对水彩媒材特性的掌握十分纯熟,从行笔及用色等绘画语言上能够明显的看出。1996年和1997年创作的《海滩上》《沙地上的春天》主要用的是干画法与湿画法相结合的方式,干画法形成的肌理感与颗粒感刚好用来表现对象的质感。此外,这两幅作品采用了非常规视角,将视点聚焦在沙地上,表现那些常常被人忽视的细节。但在2011年至今的一系列作品中,我們能够明显的看出,画家在用笔、用色以及视角等方面都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草原系列和海边系列的作品。主要采用的是湿画法,将南方湿润的气候与水彩透明、温润的特性完美结合。此外,作品的视角已经更加开阔,更多的是表现草原的辽阔和海岸的宽阔,且用笔更加自信、洒脱、灵活。用色上更加概括,在统一的基础上做出了丰富的变化。在海边系列中(如《黄昏的风》),画家更是在工具上做出了创新,借助涂改液给画面增加细节亮点。在岸边和远处的海面中用涂改液做高光,那些白色的线条极其流畅、自信,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光影已经成为他水彩画的独特语言之一,他常利用或强烈的光影效果为画面增添气氛,在《春光》《晨光》这类作品中,阳光透过树林的空隙斜斜地洒在地面上拖出一道道斑驳的光影,在明媚的光影衬托下,一种静谧感扑面而来。在溪边石头系列作品中,阳光照射在石头上,清澈的小溪波光粼粼,整个画面分外清新,像微风带着野花的香气,沁人心脾。
在纷杂的社会背景下黄超成用理性的眼光把握时代的主题,对现实具有清醒的认识,不断地探寻属于自己的绘画个性。或许,从一开始黄超成就决定坚持表现他灵魂深处的东西,坚持绘画的初心,因此也就与那些“人云亦云”的画家拉开了距离。生活中黄超成为人直率,真诚且博学,除了喜欢看与艺术有关的书籍外,对心理学、自然科学等领域也颇有兴趣,且随着知识的沉淀和阅历的增长,他因此变得更沉稳而自信,这都可以从他作品中看出来。他常说:“你的作品就是你灵魂的型状。”
黄超成风景画中基本都是常见的自然景象真实空间,或是混着泥土气息的乡野风光,或是树影婆娑的静谧树林,或是神秘高阔的大草原,但是这些真实美景中又总是渗透出一种虚拟的美,这与他“描绘心中之景”是相一致的。借助自然的真实景象寄托对旧时光的怀念之情。因此能够总结出,他童年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题材的选择。
不论是表现氤氲空濛的南方风景,还是唯美优雅的曼妙舞者,黄超成都极力表现美好的、平静的或是他内心希望的世界图景。他循着自己对事物的直觉来感知世界,用真情来表现世界,用真心来创作作品,他那颗浪漫的心决定了他注定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绘画作品是他内心深处灵魂的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