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堂的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17-05-30张立珍王迷迷黄丽薇陈玉林

高教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法应用型本科有效教学

张立珍 王迷迷 黄丽薇 陈玉林

摘 要:在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向应用型本科转变背景下,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最关心和重视的问题之一。文章从有效教学及教学策略的内涵及其关系出发,对项目式教学策略在高校课堂的具体运用进行了研究论述。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策略;应用型本科;项目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5-0084-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epening education reform and transforming to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proposed in the 13th Five Year Plan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reforming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ing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is one of the most concerned issues for researchers and workers in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effective teaching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lassroom.

Keywords: effective teaching; teaching strategies; applied universities;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一、概述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大量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然而,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理论与实践脱节,毕业生难以胜任就业岗位等,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反思。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从有效教学[1]的理论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程度。因此,寻求基于课堂的教师有效教学策略,如何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内涵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起源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一经提出就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们的关注。其指出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即符合教学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2]。20世纪60年代,Glaster·R等学者明确提出了“教学策略”[3]这一概念,五十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围绕教学策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相继阐述了教学策略的结构及轮廓,影响教师教学策略选择和运用的因素等。

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是有效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综合和运用,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切活动或表现。其中,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加里·鲍里奇在其著作《有效教学方法》中写到影响教学效果的五种至关重要行为之一就是多样化教学,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课堂内容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大量研究表明,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可以引起、维持并促进学生成功学习,从而达到相对有效的教学结果。

然而,这些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水平上,在教学一线的实际应用研究还不多,或者多偏重于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策略研究,忽视学生的学习,只从教师的角度看待教学策略。因此,本文在全面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系教学一线的实际,以项目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和互动式教学策略为基础,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策略。

三、有效教学策略在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当前教学领域,教育工作者為了促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从各个方面积极进行教学策略的探索和研究。涌现了主动学习教学策略、问答式教学策略、项目式教学策略、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等许多有效的教学策略,这些教学策略各有优缺点。本文结合有效教学和教学策略的理念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内涵,对当前高校课堂教学中较为典型的项目式教学策略进行了实践研究和探讨,并以此为基础,给出项目式教学策略在实际课堂运用中的几点建议。

(一)项目式教学策略的含義

项目式教学策略[4]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提出的具体实际项目或者案例为基础,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该教学策略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升华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受到了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青睐。然而由于受到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制约,如应用型本科学生总体学习能力偏差,实训室建设总体滞后性等,导致项目式教学策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够令人满意的地方,其中突出表现为学习的有效性和教学的有效性,即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应用型本科项目式教学的有效学习是指能够通过课堂的学习行为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统一,学会交流和沟通,并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有效学习依托于有效教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结合本专业实践教学的经验,讨论以实现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策略在实践过程中的要点、注意事项、存在问题等进行阐述和讨论。

(二)项目式教学策略的教学实践

项目式教学策略首先是在自动化专业的“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展开实施的,现就对该教学策略的具体步骤给予介绍。第一步,提出项目:项目式教学策略成功的关键是教师需以学生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精心设计并提出一个好的项目。该项目要有层次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地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逐步探究问题的乐趣,实现创造性学习。第二步,基础知识讲授:教师可以针对项目中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点进行讲授,让学生掌握设计项目的必要基础知识和工作原理,为项目的顺利展开提供基础和保障。第三步,方案讨论: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进行项目方案的讨论,并在讨论结束后陈述项目解决方案。第四步,辨析方案:以各组提出的不同解决方案为基础,教师以引导为主,采用讨论、问答等方法和学生一起确定最优解决方案。第五步,演示方案:以确定的最优方案为基础,教师可以采用软件仿真、实物演示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方案效果,让学生真实感受项目开发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升华项目:以课堂实施项目为基础,升华项目,提出新的项目要求和问题,要学生自主完成。这样既巩固了上课所授知识,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教学策略先后在系自动化专业、电子科学和技术专业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展开实施。本文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座谈方式,以确保客观、全面掌握该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经过最终的分析、总结、讨论得出,该教学策略可以很好地解决“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综合实践水平。

(三)项目式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改进措施

综合项目式教学法在“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的实践经验,提出几点注意事项。一是教师提出的项目一定要有层次性,由易入难,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切莫入手就很难,打击学生学习自信心。二是学生在项目方案讨论阶段,教师要注意把握时间,且不要随意干涉学生讨论,只需必要的时候给予合理引导即可。三是一定要升华项目,毕竟课堂授课时间有限,教师提出的项目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督促学生完成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升华,学为所用。四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而是要首先鼓励学生间的相互讨论,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可集中讲授。

一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个别学生参与成分偏少,主动性偏差,小组项目的实施主要依赖实践能力较强的成员等。针对项目式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的改进措施是完善考核测评机制,结合项目实施效果以及每个成员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制定合理的评分标准,做到“分有所依”,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再者,可以要求学生及时记录项目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学习体会等,以作为检查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项目式教学策略对有效教学的启发

应用型本科项目式教学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是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现就对项目式教学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对实现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几点启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众多研究表明,沉闷的课堂氛围会抑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知识的生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紧扣教学主题,结合实际精心设计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輕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内涵的论述中已明确指出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可以引起、维持并促进学生成功学习,从而达到相对有效的教学结果。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知识的膨胀、学科的不断分化、知识传播的多途径,教师和学生获取、理解和应用新知识的方式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这都要求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群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除了本文已论述的项目式教学策略之外,国内外学者还提出了许多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其中,启发式教学[5]是一种旨在改变独白式、灌输式教学方式,通过不断提出问题,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教学目的的教学策略;讨论式教学方法[6]是一种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有效方法,也是国内外高校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翻转课堂[7]教学策略的核心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这些教学策略各有优缺点,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群体,综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有效性。

(三)优化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内容的核心思想是减少教师的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留下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倡导师生共同讨论的发现式和探究式学习,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围绕其核心思想,教师应通过对教学材料的分析整合,选择系统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堂讲授,合理分配课堂讲授比重,力求在有限的课时内给学生更多的讨论和独立研究的时间。同时还要求老师要不断修炼自己的个人表达能力,能够将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清晰、精炼、生动形象地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

(四)做好教学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是有效教学的必要补充,良好及时的课后辅导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后辅导要坚持及时性原则,针对课堂所授內容一定要及时进行练习、辅导、反馈,这样不仅有利于检测学生对课堂所授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有利于检测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策略

应用型本科教学中合理的教学评价策略要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多样性特征之上,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评价内容不能仅仅涵盖学生的认知能力,更应该包括态度、品质、意志、创造力等非智力因素,制定多元的、开放的、具有差异性的评价标准。合理的教学评价策略,能够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等,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及时改进,进一步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提升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分别阐述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内涵,以及项目式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对有效教学的几点感悟。随着有效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应用型本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研究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加英.浅谈有效教学的几点做法[J].教育教学方法,2010(12).

[2]姚利民.有效教学含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3]刘立明.再论国内外有效教学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

[4]邓作杰,谭小兰,莫海燕.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与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20(3).

[5]杨丽,温恒福.启发式教学与对话式教学辨析[J].教育探索,2011(2).

[6]周剑雄,苏辉,石志广.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大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

[7]董黎明,焦宝聪.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7).

猜你喜欢

项目式教学法应用型本科有效教学
项目教学法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商业插画项目式教学法在现代高职教育中的实践运用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