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2017-05-30李小霞

高教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解决途径走出去问题

李小霞

摘 要: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在这种语境下,英语专业教学存在中国文化缺失、高校英语教师文化储备不足、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低下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理性处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丰富高校英语教师自身文化储备,创设中国文化学习环境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解决。

关键词:文化“走出去”;英语专业教学;问题;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5-0082-02

Abstract: Chinese culture going-out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act to improve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ere exist some prominent problems for English major, such as the ab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teachers' insufficient master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students' po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should rationally handle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enrich their Chinese culture and create culture-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the students.

Keywords: Chinese culture going-out;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 problems; solution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根据国家发展的整体利益、顺应全球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而提出的一项综合性的国家战略。所谓文化走出去,就是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不斷提高文化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外向型的文化产业,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从而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的认识,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我国的国际话语权,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1]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外交、教育、人才等战略结合起来,形成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合力的一项国家综合战略。文化“走出去”战略给英语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外语人才的中国文化素养要求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培养能切实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需要的外语人才,首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文化走出去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提出恰当的解决途径。

一、文化“走出去”语境下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文化教学缺失

培养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早已被写入众多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可见文化教学对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文化教学具有复杂性和互动性,是一种双向教学活动,不仅包括教授和学习外语文化,也包含教授和学习中国文化,而事实通常是过分强调外语文化的导入,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学习。

中国文化教学的缺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几乎没有关乎中国文化的专门课程。作者仔细研读了湖南省近20所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后发现,与文化教学有关的课程无外乎《西方文化导论》《欧洲文化入门》《中西文化比较》《大学语文》《英语国家概况》《美国文化与社会》《英国文化与社会》《英美社会与文化》等。可见,在众多的文化课程中,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只有《中西文化比较》和《大学语文》,而《大学语文》又是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开设,开设时间为一学期。作者以为,上述课程设置方式极易导致中国文化教学的缺失。其次,在英语专业听、说、读、写、译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含量稀少。以作者教授的《综合英语》课程为例,很难找到与中国文化直接相关的内容。再次,文化教学时间不充足。英语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内容多,很多时候,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给予文化教学,尤其是中国文化教学重足的时间。

(二)高校英语教师传统中国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英语教师身负传传承中华文化,教授中华文化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责任。高校英语工作者是否具备丰富的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储备对于培养和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英语教育中融入汉语文化教学早已得到国内英语教育界的广泛认可。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在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中开设《中国文化概论》,帮助学习者掌握母语文化的精髓。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英语教师自身缺乏充足的中国文化知识储备,即便想向学生传授一些中国文化知识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低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学习者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否则便无意义。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双向过程,包括汉→英和英→汉交际能力。然而,实践中很多英语工作者和英语学习者过度强调英汉交际能力。“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大都变成了单向、‘被动的交际者,即在跨文化交流中多被动地提供交际对方所需的一般信息,或多单向地了解、获取英美文化知識,而不能够实时主动、有效、对等地向外‘输出,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例如,一些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英美文化夸夸其谈,当被问及中国文化的话题时却哑口无言,这的确是一件令人尴尬和扼腕的事情。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缺失正是导致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低下的罪魁祸首。

二、解决途径

(一)理性处理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关系

二十世紀,西方经济飞速发展,于此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东西方之间的经济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形式下,西方文化通过国际贸易、文化交流、旅游、外交和大众传媒等渠道,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强势进入中国,英语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并发展,一时间好像中国所有高校都开始开设英语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也是在這种形式下,英语专业教学势过度强调英美文化知识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久而久之,中西文化的输入比例严重失衡。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已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变得更加开放和友好,与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为了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文化影响力,全面客观地展示中国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民族文化,政府提出了文化“走出去”战略。

在文化“走出去”语境中,一味强调英美文化的英语教学很难培养出优秀的、能胜任传播中国文化的英语工作者,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传播中国文化的需求,而过度强调中国文化知识必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英语工作者,尤其是高校英语教师必须要理性处理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教授英美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中国文化知识。只有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切实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英语工作者。

(二)提高中国文化意识,丰富高校英语教师自身文化知识储备

国内外语界已经充分认识到提高自身教师中国文化储备的重要性。宋学智、张杰[3]认为“中国的外语专业教师和外语工作者要能够在国际学术界和高效的讲坛上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必须具备相当扎实的中国文化基础。中国文化都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戴炜栋、王雪梅[4]7提出“在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外语教师培训或研修均要强调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掌握”。以上几位学者分别从国际话语权和外语教师培训的角度强调了外语工作者掌握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作者以为,在中国高校外语工作者中国文化意识淡薄的情况下,提高中国文化意识是首要工作。意识支配行为,头脑中没有中国文化意识,何来自觉学习中国文化之行为。高校外语工作者应定期参加与学习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培训或研修,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他/她们中国文化知识欠缺的现状,也是短期内见效最快的途径。可是,从根本上提升一个人的中华文化素养,绝非一蹴而就。文化素养是人内在气质的表现,良好的文化素养需要通过博览群书和日积月累的学习沉淀才能得以提升。“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这个道理。因此,高校外语工作者只有通过自身长期饱览中华文化群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

(三)创设中国文化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除了理性处理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关系和丰富高校英语教师自身文化知识储备,为学生创设中国文化学习环境也很重要。目前,国内很多院校的英语专业没有开设与中国文化有关的专门课程,即便有也都是选修课。在这种形式下,老师想法创设有利于中国文化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真实语言环境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学生学习英美文化的过程中,创设文化学习环境的方法已经被普遍运用并得到了较好的学校效果。例如,很多学校都有丰富的社团、剧社、英语角,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参加与英语文化有关的社团活动提升自己的英语文化感和知识储备。其实,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运用到中国文化的学习中。

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教育界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为学习中国文化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灵活的途径。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发慕课、微课、微信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海量资源,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帮助学生学习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郑雅卓.走出去战略的文化内涵[N].人民日报,2011-12-2.

[2]肖龙福,肖迪,李岚,等.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39-42.

[3]宋学智,张杰.外语专业国际化办学模式的新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3):9-11,15.

[4]戴炜栋,王雪梅.“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战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4):1-10.

猜你喜欢

解决途径走出去问题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社会保险争议解决途径探究
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