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践探索

2017-05-30陆小荣陆旻瑶

江苏陶瓷 2017年6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职业院校

陆小荣 陆旻瑶

摘 要 职业院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阵地,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形式与作用,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在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作用为例,探索职业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路径与措施。

关键词 职业院校;宜兴紫砂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5JDXM034)、江苏省高校品牌建设专业建设项目“陶瓷艺术设计专业” (PPZY2015B20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 职业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形式

职业院校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因此,职业院校应主动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责任,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职业院校模式,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地方职业院校更应积极地介入到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当中,许多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更适合在职业院校中进行保护传承。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推动地方职业院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相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護传承主要有大众化教育和专门化教育两种形式。

(1)大众化教育

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向学生传播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在遗产知识的普及、传播与推广上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掘一些苗子,培养出一些可挑选的后继人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补充。但大众化教育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辅导,缺乏生产经验与技能之外的行业知识的学习,也很难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绝大多数传统手工技艺都需要特定的工作场地,非常专业化的机械设备,而这些都是学校大众化教育无法提供的),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难获得传承人的真传。

(2)专业化教育

在学校里建立相关研究机构、开设相关专业,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培养专业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技艺的传承通常要靠师徒口耳相传、手手相授的传统方式。系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结合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学院老师与手工艺人的共同传授,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 职业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不断重视,职业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已逐渐成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职业院校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活动中,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推动了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1)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认同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态,它凝聚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职业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导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并从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品质。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工艺十分复杂,往往是材料与工艺、技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学校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授业解惑”与“教书育人”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与熏陶,有利于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2)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推动学生开展创新创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民间传统手工艺,其传统的传承模式多为父子师徒口传身授、世代相继。职业教育通过改革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模式,使其传承更加地规范、系统和科学。进一步推动传统手工技艺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科技进步相结合,与国际市场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传统手工艺品的品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高端手工艺品产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下,通过职业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活动,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促进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服务相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通过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3)培养工匠精神,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尤其应注重培养传统手工艺中所蕴含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学生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活动中,亲身感受传统手工艺人对工作的精益求精、追求完善与极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4)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增强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

依托宜兴陶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学生社团,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增加学生保护的传承意识。通过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宣传,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丰富活动形式,加强建设校园特色文化,丰富社团活动的内容,增加社团的凝聚力,实现社团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文化艺术活动、社会服务实践、技艺比赛,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3 学院在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做法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与突出的价值,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宜兴地区的高等院校,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利用学院的人才优势、专业优势、教育传承优势、资源汇集优势,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具体做法如下。

(1)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

我院陶瓷艺术设计(传统紫砂工艺)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丰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卓越的技师班实施小班化教学、采用现代学徒制和双师教学培养传承人,并构建了中高职、高职本科衔接的现代职教体系。开展“学校+工作坊+大师工作室”联动培养,学生进入大师工作室,学习传统工艺与文化,了解文化背景,欣赏大师艺术作品,系统收集整理相关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开展“传承人+专业教师”联合教学,聘请民间艺人和工艺大师参与人才培养。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实践活动和教学研讨,培养一批集教学、科研、保护、传承为一体的教师团队。2016年6月,在第二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名单中,我院的陶瓷艺术设计(传统紫砂工艺)专业入选,这是我院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建设对接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既推动了我院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也是发挥我院在宜兴紫砂陶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中的作用,为地方特色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学院组建了传统紫砂工艺教学团队,对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深入地调查研究,收集、整理、编纂相关图文资料,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将紫砂陶制作技艺要点和过程记录下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的一种辅助形式,同时作为专业教学的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2015年,百工录资源库工艺美术子库(传统紫砂工艺)建设获教育部教学资源库建设立项,2017年通过验收。组织相关专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人,结合教学实际,编写相关教材。“传统紫砂工艺”获江苏省精品课程、“传统紫砂工艺”获江苏省精品教材,陶瓷专业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获教育部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并通过验收。

(3)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活动,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针对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与时俱进地开展创新设计,近年来师生申请紫砂陶外观专利200多项,积极组织参加技能大赛与作品比赛,每年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均取得较为优秀的成绩。成立紫砂陶社团、设置紫砂陶工作室,开展各类专业实践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开设紫砂陶卓越技师班,通過培养,系统了解、学习和制作紫砂陶,全面掌握制作过程,实践作品制作,学生达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技能考核要求。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紫砂陶制作”选修课程,让全院学生了解“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过程及文化艺术特色,营造紫砂陶制作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氛围。

(4)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近年来,学院与宜兴市人民政府共同建立宜兴陶瓷艺术研究中心,该中心也成为宜兴紫砂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研究基地。通过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开展艺术交流等活动,促进宜兴紫砂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如参与国际陶艺交流活动、主办江苏省陶艺高级研修班、主办国际陶艺教育论坛、参加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等组织的陶艺作品展览和评比等活动。开展紫砂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开展相关理论研究,推动产学研创,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

参 考 文 献

[1]李术蕊.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3):19-27.

[2]思哲.职业院校全面参与非遗保护进程[D].中国文化报,2013.05.14.

[3]胡发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艺术院校学生工作新模式探索——以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社会实践为例[J].出版与印刷,2016(02):42-44.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综述
试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的对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