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野下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倾向变化研究

2017-05-30沈斌解冰刘亚奇

国际传播 2017年6期
关键词:金融时报议题负面

沈斌 解冰 刘亚奇

【内容摘要】 英国《金融时报》于2015年被日本经济新闻社全资收购,其是否能够坚持自身宣称的“编辑独立”原则引起新闻业界和学界关注。本文通过对《金融时报》被收购前后(2014年7月23日至2017年7月22日)涉华、涉日报道的大数据分析发现,《金融时报》在部分议题上负面报道中国、美化日本的趋势初步显现,且这种变化已对受众态度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 键 词】 《金融时报》;大数据;涉华报道;涉日报道

根据2015年7月24日《朝日新闻》报道,日本经济新闻社(下称“日经”)于7月23日宣布全资收购英国《金融时报》。11月底,日经以8.44亿英镑(约合81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原由英国培生集团持有的全部英国《金融时报》集团股份,创造了当年日本媒体企业海外收购价格的最高纪录。对于这家全球知名主流媒体的易主,国际舆论密切关注。《金融时报》总编辑莱昂内尔·巴博(Lionel Barber)曾表示:“编辑独立是我们的文化中固有的一部分,它代表着英国《金融时报》的真正价值。”①那么,被日经收购两年来,《金融时报》涉华、涉日报道倾向是否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否对受众产生了影响?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方法

本文依托中国日报社新媒体实验室自主开发的“全球媒体云”大数据平台,分别以“China”和“Japan”为关键词,以2014年7月23日至2017年7月22日(即从被收购前一年到被收购后两年)为周期,抓取《金融时报》英文网站(www.ft.com)及其脸书、推特及优兔三大社交平台主账号上的涉华、涉日报道为数据样本,在监测周期内,共抓取到15224条涉华报道、7190条涉日报道和8759条社交媒体帖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报道数量和议题上的比较分析,解读《金融时报》被收购以来在相关报道上的变化趋势。

二、《金融时报》网站涉华、涉日报道数量变化趋势

(一)报道数量变化趋势

从图1来看,被收购后《金融时报》对中国和日本的关注度都有所提高,涉华、涉日报道量均出现攀升。其中,涉华报道在被收购前一年(2014年7月23日至2015年7月22日)共计4277篇,被收购后第一年(2015年7月23日至2016年7月22日)增至6407篇,增幅达49.8%,被收购后第二年(2016年7月23日至2017年7月22日)为4540篇,报道量有所下滑,但仍高于被收购前。涉日报道在被收购前一年(2014年7月23日至2015年7月22日)共计1800篇,被收购后第一年增至2940篇,增幅达63.3%,被收购后第二年为2450篇,报道量有所下滑,但仍高于收购前。

其中,涉华报道峰值出现在被收购后前6个月,即2015年下半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中国股市”等热点议题共同推动涉华报道总量升高。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涉华报道量逐渐趋于平稳。与涉华报道相比,《金融时报》被收购后,涉日报道升至峰值的速度慢于涉华报道,峰值出现在2016年上半年,之后报道量变化趋于平稳。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8月至9月,涉华报道受“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影响,数量出现大幅攀升,达1146篇。对同样和该事件有关的日本,在各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热点时段内,其报道量却并未出现相应攀升,仅为283篇。这从侧面表明,《金融时报》在报道该议题时,有意将焦点放在中国身上,而对日本则进行了淡化处理。

(二)议题变化趋势

从图2来看,被收购后《金融时报》的涉华经济议题占比从45.19%上升至47.78%,重点围绕中国股市、海外收购、金融监管等议题进行大量报道。尤其是在海外收购议题上,报道占比从2016年初的9.86%升至2017年的17.82%。此外,《金融时报》作为一家以财经报道为主的综合性媒体,其涉华政治报道占比在被收购后也同样扩大,从收购后第一年的8.61%上升至第二年的9.91%。此外,军事、外交、社会及科技议题也出现小幅增长。

在涉日報道上,从图3来看,经济报道增幅最为显著,从被收购后第一年的41.3%上升至46.89%,政治报道从8.15%升至9.46%。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原本在《金融时报》报道议题中占比较小的涉日军事报道的比重也出现较为明显的增加,从收购后第一年的2.82%升至3.38%。外交、社会类议题也出现小幅增长。

三、《金融时报》网站涉华、涉日报道倾向变化趋势

为探讨《金融时报》被收购以来在涉华、涉日议题上的报道倾向变化,本研究根据境内外媒体的报道热度,选取了监测周期内涉华、涉日社论文章。监测发现,《金融时报》自被收购以来,其报道倾向出现了以下变化:

(一)报道倾向变化趋势

一方面,《金融时报》涉华报道倾向负面趋势明显。数据显示,被收购两年来,《金融时报》涉华社论报道量最高的四类议题中,“金融监管”、“海外投资”及“香港问题”这三类议题负面倾向报道占比均在80%以上,仅“中朝关系”一类议题报道倾向较为中立。而在涉日社论报道量最高的四类议题中,仅有“安倍经济学”这一类议题呈现较为明显的负面倾向,在“日本与TPP协定”、“日本修宪”及“日美关系”三类议题中,秉持正面或中立态度的比例均在75%以上。

另一方面,在同时涉及中国和日本的议题上,《金融时报》明显表现出对日本的偏向。如图4所示,被收购前,《金融时报》在涉钓鱼岛问题的报道中,不时出现批评日本的声音。但被收购后,批评声音逐渐减少,从15%降至2.6%,而偏向日本的比例则从8.8%上升至23.7%。可见,《金融时报》被收购以来在涉日议题的报道上出现了倾向转变的迹象,尤其是在涉及历史、政治、外交等敏感问题的报道上,立场趋于温和,由批评质疑逐渐转向中立。

由上可见,《金融时报》自被收购以来,其涉华、涉日报道立场均出现了明显转变,在常常批评甚至指责中国的同时,开始在一些备受争议的涉日议题上不时为日本“说好话”。

(二)网民态度变化趋势

媒体能够通过议程设置影响受众的认知。由于传播效果的产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认知层面的变化也可能在态度及行为层面产生联动效应。

本研究通过抓取2014年7月23日至2017年7月22日《金融时报》涉华、涉日报道评论量最高的10篇文章的网民评论发现,该媒体在涉华报道议题及倾向上的变化已在受众态度层面产生影响。

数据显示,《金融时报》被收购前,网民对其涉华报道多发表中立倾向的评论,约占60%,负面评论占30%;被收购后,网民中立评论降至20%,负面评论比例升至80%。值得注意的是,网民的负面评论除与“中国股市”“债务问题”等经济议题有关外,在“中美关系”“南海问题”等外交、政治议题上也有大量体现。在涉日报道中,中立评论从收购前的80%降至50%,负面评论从收购前的10%增至50%。可见,《金融时报》被收购后,网民对于其涉日报道看法中立的比例明显大于涉华报道,虽然对涉日报道的负面看法比例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但明显小于涉华报道。这表明,《金融时报》议题设置的变化不仅在受众的认知层面产生了作用,在受众的态度层面同样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在涉华报道上,对受众态度的转变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作用。考虑到《金融时报》被收购后在报道中多批评中国,却常为日本“说话”,这样的受众态度变化值得警惕。

四、《金融时报》海外社交平台变化趋势

被收购前,《金融时报》的社交媒体平台发展较之纸媒而言,一直较为滞后。为考察《金融时报》易主是否对其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发展战略带来影响,本研究分别以“China”和“Japan”为关键词,抓取《金融时报》脸书、推特及优兔三大海外社交平台主账号中2014年7月23日至2017年7月22日期间的涉华、涉日相关英文帖文,并以此为样本,进行发布数量、议题分类、互动情况等方面的对比分析。

(一)涉华、涉日帖文发布量变化趋势

监测发现,在脸书、推特和优兔三个海外社交平台上,与收购前相比,《金融时报》收购以来对涉华、涉日议题发文量均出现上升。其中,涉华发文量在被收购前一年(2014年7月23日至2015年7月22日)共计1261篇,被收购后第一年(2015年7月23日至2016年7月22日)增至2885篇,增幅达128.8%,第二年(2016年7月23日至2017年7月22日)为2906篇,增幅0.73%。涉日发文量在被收购前一年(2014年7月23日至2015年7月22日)共计320篇,被收购后第一年增至615篇,增幅达92.2%,第二年为772篇,增幅达25.5%。《金融时报》在社交平台发文量变化趋势与其纸媒涉华、涉日议题报道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为收购后第一年有显著增加,第二年变化趋于平缓。

具体来看,《金融时报》涉华帖文发布量峰值出现在被收购后前6个月(2015年7月23日至2016年1月22日),其脸书、推特、优兔三个账号发文量总计1691篇。2016年上半年开始,《金融时报》海外三大社交平台涉华帖文发布量逐渐趋于平稳,但仍显著高于收购前水平。以6个月为1个监测周期,被收购前(2014年7月23日至2015年7月22日),《金融时报》社交平台单个监测周期最高发文量为722篇。被收购后,《金融时报》社交平台单个监测周期发文量均超过1000篇。与此同时,《金融时报》海外三大社交平台涉日帖文发布量变化趋势与该报纸媒涉日报道量变化趋势也较为一致,峰值出现在2016年上半年,之后报道量变化趋于平稳。

(二)涉华、涉日帖文互动量变化趋势

社交平台互动量即网民评论、转发、点赞数的总和。与网民互动,是把潜在受众(特定平台目标用户群)变成真正受众(实际覆盖用户群)的重要一步。通过与网民的话题互动(评论、转发等),形成粘连度,有利于提高用户对媒体的忠诚度,更对用户接受媒体所传播的观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监测发现,与被收购前一年对比,被收购两年来,《金融时报》海外三大社交平臺主账号上涉华、涉日帖文的互动量均有所增加,但网民对华、对日态度变化不大。

具体来看,与被收购前相比,《金融时报》在三大社交平台的涉华、涉日帖文互动量均出现了大幅提升,尤其在优兔平台,被收购后一年的互动量与被收购前一年相比提高了3.34倍。但就网民态度来看,监测周期内网民对涉华、涉日帖文的评价基本呈中立态度,与被收购前相比变化不大。这表明,《金融时报》在社交平台上对涉华、涉日议题关注度的提升目前尚未对网民情感倾向产生显著影响。

与《金融时报》英文网站的用户相比,脸书、推特、优兔等海外社交平台无疑吸引了更多年轻受众。与年长受众相比,年轻受众一方面生活在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时期,对于全球化抱有更为开放的态度;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对外传播媒体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发力迅猛,也博得了大量海外年轻受众的关注。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的调查显示,在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年轻人对中国的态度更为正面。① 但是,日本政府近年来在新闻监管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借“记者俱乐部”制度垄断新闻资源、统一报道立场,对媒体施以直接或间接压力。相关措施已对日本媒体产生了“寒蝉效应”,使其对安倍政府的报道不断趋于缓和。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交平台能否“独善其身”是个未知数,同样需要加以警惕,以防止《金融时报》报道方针的变化对年轻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 结论与思考

《金融时报》作为一家全球性金融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其报道立场和倾向的变化,将或多或少影响国际社会的看法。通过分析《金融时报》被收购前后报道数量、内容和倾向的变化可以看出,该报在部分涉华、涉日报道议题上负面报道中国、美化日本的趋势初步显现,且这种变化已对受众态度产生了一定影响。

综合分析研判《金融时报》被收购前后的报道倾向变化,将对中国国际传播环境形成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一)中国可能将面对更多负面舆论的干扰

从时间上看,日经收购《金融时报》发生在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期内。近年来,奥巴马政府将亚洲作为美国战略“首要任务”,利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布局亚太,同时主导战略同盟围堵中国。特朗普上台以后,虽可能对“重返亚洲”战略的内容与方式进行调整,但依然不会抛弃和传统亚洲伙伴的盟约关系。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的盟国,为配合美国的亚洲战略,必须提升自己的国际话语权。当前,日本报纸发行量虽高,但受语言等因素限制,其影响力多集中在日本国内,国际影响力远不如欧美同类媒体。《金融时报》作为一家具有超过百年历史的老牌媒体,在国际舆论场拥有良好的声誉和强大的影响力。日经此次收购将有助于提升日本声音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为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提供辅助。

从监测数据来看,《金融时报》被收购以来,对于“日美关系”“TPP协定”等涉及美国的议题,已经发表了大量正面报道。未来,随着安倍政权对媒体干涉力度的逐步加强,右翼分子的频繁施压有可能令《金融时报》报道立场的转变更为彻底,进一步成为美日同盟的利益代言人,将其在经济报道上的优势泛化至政治、外交报道等领域。尤其是目前变化尚不明显的社交平台,未来有较大可能成为日本与中国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前沿阵地,中国的国际形象、人民幣的国际化、中国的周边外交和“一带一路”倡议,等等,都可能面临负面舆论的困扰和影响,这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二)《金融时报》读者对中国的好感度可能下降

在欧洲危机四伏、美国难以摆脱增长缓慢之痛的现状下,全球经济重心东移之势已愈发明显,中日两国作为亚洲经济大国,势必成为这场角逐的焦点。当前,中国GDP规模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缘政治影响力不断扩大。

作为一家在财经及商业领域公信力享誉全球的媒体,《金融时报》在经济报道上的立场转变,一方面可能会逐步消解其读者对中国的好感度,并与其他对中国不友好的国际媒体产生“唱衰中国”的协同效应,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日本经济在全球的声誉。这一点从日本官员对于收购一事的看法即可看出端倪。收购初期,时任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的甘利明在接受媒体提问时曾表示,被收购后,《金融时报》“对于安倍经济学的报道就能从正确的角度进行正确的评价与批评了”①;日本地方创生担当大臣石破茂也曾称:“希望(《金融时报》)能做出拉动日本经济的报道。”②

(三)日本媒体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或将提升

一方面,日经通过此次收购,成为全球受众人数最多的财经类媒体。《纽约时报》评论称,日经收购《金融时报》,买的是全球影响力。日经和《金融时报》的结合,将在世界财经媒体中显示出巨大存在感,其电子版的付费读者人数(合计93万)将超过美国《纽约时报》(91万),跃居世界第一,同时报纸发行量将达到《华尔街日报》(146万份)的2倍以上。③另一方面,日经收购《金融时报》,加紧同中国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意图十分明显。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一直通过各种制度干预媒体,压制日本媒体的批评声音。日经出面收购《金融时报》来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不仅是媒体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日本更宽泛的政治外交战略的一部分。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第三方传统”。这种理念萌芽于古罗马时代,经过长期的发展与融合,不仅影响着西方人的价值观,更因为当代西方在国际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地位,成为一项通行的“惯例”。通过引入《金融时报》这个所谓的“国际第三方”视角,巧妙使用国际传播中“双向议题”设置这个杠杆,有助于达到美化日本、歪曲中国的目的。

面对《金融时报》被收购以来的诸多变化,中国媒体需进一步创新国际传播方法和手段,与负面舆论形成对冲。近年来,中国媒体扎实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整体实力稳步提升,海外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得到增强,但与国际一流媒体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日经收购《金融时报》之举提醒我们,在对外传播时需要采用更灵活的方法和创新的手段,除了继续加大“借船出海”力度和加快境外社交媒体建设等有效措施外,建议研究加快实施“买船出海”的策略,对国际传播重点地区和目标媒体实施多种形式的舆论对冲,以带动潜在的舆论影响和转变。

(责任编辑:胡洁)

猜你喜欢

金融时报议题负面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论负面教育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
沪江BEC带你精读金融时报:伦敦金融城年龄歧视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