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音乐表演教学模式探析

2017-05-30廖家齐

大东方 2017年7期
关键词:音乐表演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摘要:人才培养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人才的培养应当基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高等职业教育是促进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自身素质发展的教育,而实践是学生更好适应教学的途径。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是学生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關键词:音乐表演;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艺术表演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当如何开展教学?如何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专业学习中找到职业的突破口?这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在进步,教学模式不能继续“啃老”,探索适应现代生存的教学模式是刻不容缓的。

一、音乐表演课程现状

(一)教学定位模糊

高等职业教育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首先就解决职业问题。音乐表演又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学生在学习理论教育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音乐表演的最终目的的要将音乐以大众所能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个基础上不难看出高等职业音乐表演不同于其他教学,只有设身处地的為学生的就业生存着想,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专业中得到回报才是高等职业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

(二)教学方法陈旧

高等职业教育的音乐表演的教学根本目标是培养合格的音乐艺术工作者,然而音乐表演课程以理论学习为主,反复的磨练音乐技巧,这种长期枯燥的学习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效果只能事倍功半甚至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学生负担重,老师教的累,渐渐陷入死循环。

(三)师资力量单一

这里的师资力量单一并不是指学校老师不够,联系第二点教学方法陈旧可得学校教育注重理论教学,师资的安排也偏向于理论课老师,而音乐表演最终是要已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从理论到表现着当中学生面临的许多问题并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也导致最终教育结果的不完美。

二、教学模式改革案例

(一)“演学结合”作为培养模式

河南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采用“演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音乐表演以“演”为根本的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中演,在演中学。在课堂学习中一堂课的教学就是一场演出,老师安排一场演出计划,学生自己演出节目和作品。一堂课下来学生印象深刻,既学习到了专业知识,又有了舞台表演经验,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塑造了扎实的竞争力。在考核方面放弃传统的考评模式,让学生进行汇报演出,由专业的团体指导不足之处,并且围绕制定的表演主题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演方式和表演风格。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和社会对接还设立文艺社团,寻找企业赞助进行演出,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也帮助学生累积了宝贵的活动经验,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互动教学

江苏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中提出互动教学法,学生和老师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探讨,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融合。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教加上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抛弃了传统教学当中存在的缺少沟通的问题。互动教学将学生和老师融合成一个整体,营造一种新的师生关系。音乐表演是艺术学科,不需要墨守成规,应该打破传统的瓶颈,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学,在学习中通过学生和学生的交流,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攻破难题。在模拟实践环节,学生合作共同制定舞台演出计划,每个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通过实战更加巩固学生的技能。

(三)培养具有应用能力的表演人才

南昌职业学院贯彻“面向市场,打好基础,注重修生,强化技能”的办学方针,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面向社会,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南昌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向。学生的教育以就业为主,紧密围绕社会需求,针对性提高每个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余必须自己选择选修课。教师和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自身的专业修养,以学生为主体,有目标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技能修养,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四)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实理一体”教学模式

河北科技学院提出“实理一体”教学模式,实际和理论必须相结合。实际和理论的分离导致培养的人才与岗位需求不吻合,教学方法与职业特点不一致。这个模式提倡学生应当在尽可能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手脑并用,学做结合,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掌握一定的实战规律,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紧密有效的结合。只有将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才能够实现效率最大。

三、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

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不是培养音乐家,也不是培养音乐教师。高职人才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解决就业生存问题,应当面向社会需求进行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目前我国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但是一线技术工人和一线服务人才的需求量大,并且社会对一线人才的青睐并不亚于本科生硕士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促使很多本科生走上考研的道路,试图通过考研来规避就业的浪潮,也试图通过考研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培养更应该注重社会一线技术人员的培养。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提高自己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强调表演能力的培养。所以这就面临着陈旧的教学模式是否能够满足现代高职教育的需求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这个问题中找到平衡才能够培养出合格的音乐表演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表演人才的教学模式需要推陈出新,全国各地对于社会变革带来的改变做出应变方式。我们应当积极应对改革浪潮,结合其他院校的成功模式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寻求正确的教学目标,优良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内容,培养合格的音乐表演人才。

项目名称:高职音乐表演教学模式探析---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申报类别:C,项目负责人:廖家齐

参考文献:

[1]唐慧霞.“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音乐表演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教育,2014,(4)57-58

[2]仰峰.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J].电子测试,2017

[3]肖灵,朱贺.全面发展的高职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与改革实践[J].大众文艺,2013,(9)243-244

[4]刘延翠,路宝利,盛子强.高职院校“实理一体”教学模式研究——以音乐表演专业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2)100-104

作者简介:廖家齐(1980.8—),男,汉族,湖南醴陵人,讲师,大学,主要从事音乐教育。

(作者单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学院)

猜你喜欢

音乐表演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的培养
优秀的音乐表演具备的几大特点
论血型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