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话、写话,要“像话”

2017-05-30胡元华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段言语话语

胡元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第一学段的表达界定为“写话”。有别于二、三学段的“习作”,明确地指出小学一、二年级的表达教学以口语交际、口头表达、表达后记录话语为主要内容。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说话、写话”。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场合中,儿童和对话方相互间说的就是“话”,把“话”写下来,整个过程以及最后呈现的结果统一起来就是“写话”。叶圣陶说的更简洁明白:口头为语,下笔为文。当有人问叶圣陶如何评价话语表达质量时,叶老出的主意居然是:让小孩子在一个屋子里高声读自己的文章,父母亲在窗下听,感觉“像话”就好。“像话”的评价可谓绝妙,还原说话、写话的本真,让评价与教学合拍。可见,说话、写话,与儿童生活密切关联;可想,把生活中常见、常练的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想来并不困难。

儿童在母语环境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说话、写话的能力提升,在生活的每一个场景中,结合具体而鲜活的交际交往事件,展开高频率的交流,这就是最好的教学。母语表达,天然有三个无与伦比的优势:其一为顺畅。交流时使用母语,与对方你来我往,毫无阻塞,沟通是极为顺畅的。其二为趣味。儿童之间言说的内容、形式,传递的信息,都是充满童趣、双方感兴趣的话题。成年人与儿童对话时,也能顾及需要,迎合表达,“拣有意思的说”,趣味性得到充分保障。所以,儿童话语中常有诗意,常显哲理。我们将其称之为“天生的诗人”“天生的哲学家”。其三为本真。在无防备状态下,儿童处于自由平等的交际交往的语境中,与他人对话时能够最直接、最真诚表露心意,表达思想,提出诉求。同时也能够接收来自话语另一方的信息,实现信息处理、加工、互换。所谓“处理”,就是自己做出直接判断;所谓“加工”,就是自己给出理解的答案;所谓“互换”,就是再次传播出去,在对话场域中话语实现多次流转。不论是以“说”还是“写”的形式表现,在呈现结果之前,都有着优质的基础,还有这庞大的生活为素材库、纯真的童心为生发地、交往的需求为动力源。如此教学,水涨船高,轻松实现高效。

但不可回避的现实是,说话、写话进入教学体系后,优势荡然无存,教师为难、儿童害怕。基于我们对说话、写话“原生态”的认识,造成败局的原因归结为“教学产生干扰”。从本质上看,“教学”都是一种干扰。只是,有的干扰是正向的、促进的,有的干扰则是负向的、阻碍的。结合说话、写话的常态教学内容,负向干扰明显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放弃话语的“自由”而依托“样板”,教学反其道

而行

学习走路,先让儿童走起来,走着走着,就会走了;学习说话、写话,先让儿童参与说、写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满足其“安全感”,自然而然就会进步。而教学干预下,起步就很艰难。我们观测到的教学现场是,教师在说话、写话教学中常常提供一些句式作为模板,让儿童添加内容,和模板组合成句。有了“套路”后,自由表达成为模仿“填空”,话语的灵性不见了,说、写出来的是硬邦邦的“造句款”。我们并不否认“模仿”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实际上我们也非常主张模仿,因为这是任何学习起步的必经阶段,其实也是学习的主要策略。而当“模仿”将“创意”、将言說的“快乐”“自由”拒之门外的时候,“模仿”本身就构成障碍。言语表达是思维的体现,思维崇尚自由。所以,表达的灵性源于自由,表达的核心信念就是自由。起步教学,更应该让儿童自由自在地参与实践,不着急为其“套上模具”。

第二,丢失话语的“真诚”而崇拜“浮华”,教学类似缘木求鱼

生活中的交流,每一次的发生都源于真诚的需要;进入教学体系中的说话、写话,我们搭载着太多功利化的需要。特别是根深蒂固的“美文”观,狭隘且偏颇,但非常流行与顽固。在说话、写话教学中。我们常见教师指示儿童用上各种修辞手法,鼓励其多比喻,多拟人,多夸张,多用“好词好句”。导致儿童对表达本身产生曲解,认为“无修辞不表达”“为了修辞而表达”。所以,我们看到儿童乐于写出类似“星期天,我们在像蓝宝石一样的蓝天下玩耍”的语句,修辞的运用不但没有提升表达效果,反而丢失了童言中最本质的真诚。空洞堆砌的修辞、华丽的辞藻,是对言语生命的亵渎。即便是成熟的作品,也是要追求返璞归真的。真正高层次的表达就是复归自然。朱光潜说,语言的德性在于精准妥帖。“妥帖”就是符合话语情境,贴近对话者的内心感受,实现真诚、自然、平等的交流。相比之下,各种的修辞都是无奈的选择。而如今,我们却奉为圭臬。

第三,拔高并统一审美标准而忽视差距,人为设置屏障

在教学中,影响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评价。即便是面对第一学段儿童,不少教师依然以成年人的审美视角,用三个学段基本雷同的标准来衡量表达,做出评价。童心的隔膜、童趣的忽视、童真的遮蔽,都使得儿童话语中欠缺了真、善、美,教师也无法借助评价走进儿童世界,领悟儿童的精神哲学。当我们忽视了现存于身边的美,给予了不当的评价时,无疑为说话、写话教学构铸起一道坚厚的堡垒。对童言稚语的成人化评价,更是言语教学中的霸权体现。例如,一个小孩写电视机的前世今生,妙不可言:

电视机分三代。古代电视机是又瘦又小的,是黑白的;中代电视机,正面是玻璃的,后面背着一个大包袱;现代电视机就是一块黝黑的大玻璃。

但评价意见却认为写成这样很不应该。一来字数不够,怎么说都应该达到基本的“字数要求”。第一学段原本没有要求,但一线教学中,老师们无形中都在字数上做“军备竞赛”。二来强调应该用上各种修辞手法,此文显得单薄。三来不够严谨,保底的要求应该是准确规范。例如电视机前面叫“荧光屏”而不是“玻璃”,例如电视机后面叫“显像管”而不是“大包袱”等。儿童的名词积累不足,但正是这样“形象化的阐释”更显得妙不可言,而成人硬生生的破坏,让原本有趣的表达变得一无是处。可以想象:下一次,小作者一定会乖乖地写样板文了。

说话、写话,经历教学后,对原本能顺势上升的表达能力构成效果倒退,这也倒逼我们思考:如何提高第一学段说话、写话的教学质量,让儿童表达“像话”。我们给出四条建议:

其一,还原语境,让富有童趣的言语意境成为学习的环境

教学语言,不能脱离语境。第一学段儿童说话、写话教学,要特别注重营造适合于年龄特征的学习环境,因为这都将成为表达交流的语境,让其有非常真切的具身介入感。只有儿童体验到“我是在与人交往”,就会唤醒生活中自然交往的状态,在教学推动下进行适合语境的表达,在实践中获得能力提升。例如,我们常见低段教学要戴头饰,要放音乐,课件页面鲜活,故事情节讲述要先行预热……不少人认为这是教学干扰,确实不能过头,但绝对不能少。此外,我们更强调“意境”是结合着外在环境,设计成具有内驱力的“任务型”意境。如,不要单纯练习“借东西”,设计为“替伙伴借到学习用品”。看上去一样,但一个“替”字,让表达有了具体明确的任务感;“服务伙伴”则激活了儿童与生俱来的良善之心;具体的“学习用品”细节设计,则复现了生活场景。几個因素组合起来,就会让教师和学生享受整个说话过程。说得充分,写下来就简单。

其二,搭建支架,让能力提升变得可视,把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

关于支架搭建,是教学产生实效的核心要素。第一学段说话、写话教学也不例外。支架,就是攀爬的“脚手架”,是儿童不断迈向“最近发展区”的抓手。教学,就是为儿童搭建一个个发展的进步的依靠。例如,以对话为支架,教师通过与儿童对话,在话语进行中“引产”。如:抓住话头,进一步引发表达,及时总结话尾,过渡至下一处……一次教学中,让儿童以“会”来夸奖爸爸。一个小孩说:“我爸爸会做饭。”没想到这句话引得其他孩子一阵哄笑。另一个孩子评价说:“会做饭算什么本事呢?”我正色说:“会做饭是爸爸最重要的本事。这样的爸爸,孩子喜爱,妈妈最爱。大家继续说,这样的好爸爸在哪里?”接下来,说话的孩子使劲点头,表示认可,所有孩子为这位“会做饭的爸爸”热烈鼓掌!其他孩子纷纷说出日常生活中爸爸的真正本事。这远比之前的“会开飞机”等高上大的表达更接地气。当儿童节选日常生活的观察所得,按照自己的心灵体验进行表达时,教师要学会“接话”,让话语成为支架,引导大家一起给予鼓励,这是让课堂回归真实,让言说趋于真、趋于美的理念和方法。又如,以活动为支架,结合具体活动的“情境”,借助活动推进一个个的“需要”,将说话、写话植入其间,说、写“有用”的话、交往真实感强的话。再如,以范文为支架,让儿童从范文中学习优质表达的样式,模仿后创意,为自己的表达进步助力。

支架的运用让教学的过程清晰可见,具体形象,让儿童的言语表达水平提高,有法可依,让说话、写话教学成为一种与课堂粘合、与生活融和、与儿童和谐并进的一体化无裂缝流程。

其三,发现儿童,让教学成为重温童年,开启言语生命的钥匙

第一学段说话、写话教学的问题到底在哪里?追溯到对语文学科的属性的认识,原来,狭隘和局限导致我们一厢情愿认定语言文字是思想交际的工具,语文是带有工具性质的学科。因此,我们越来越注重在教学上体现语言作为工具的运用功能,发挥其工具性,以“用好”工具为目的。因此,“训练”成为言语教学的核心,“知识”成为教学的重点。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主张以训练巩固知识的建构,试图通过日积月累式的“讲”与“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完成儿童语言表达整体面貌的转变,形成健美丰富的语言素养。看上去一切完美,但在这个逻辑中恰是忽略了最关键的要素——儿童专属言语教学界域,以及在此界域内的儿童言语“无理而妙”的特质。这一切,都昭示着我们要“重新认识儿童”。

教学,从认识开始,因认识开启。

儿童从相对自然的状态到进入课程化集中学习,在第一学段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童质”。此阶段表达中的“惊奇”,就是他们言语生命的珍贵亮点。儿童无时无刻都能发现“惊奇”。例如入学前口语表达中惊喜不断,将切身感觉肆意表达,无拘无束,形成特有的“童话”意蕴。而“训练”对“惊奇”是无计可施的,暮气十足的匠心是无法与天马行空的艺术自由相提并论的。因此,用僵化的知识配合训练,就是在“惊奇”的反向上做文章——删除诧异,恢复平庸。“知识”凌驾于“惊奇”之上,无异于套上枷锁,还要把“铁链”裁短。“训练”中的格式化表达,无异于封堵想象空间,捆绑触角。潘庆玉教授在其《语文教育哲学导论》一书中说:传统的教学,把“惊奇”仅看作开端,而把消除“惊奇”作为教学的终点目标。在“知识主宰”的语文教育思想中,通过学习消除陌生语言所带来的“惊奇”和所谓的“误解”,成了教学神圣的使命。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教学意识中,伤害了学生与生俱来的、对外部世界所产生的强烈“命名渴望”和诗意想象,也让对奇异的发现与表达变得高不可攀。这些与语言精神息息相关的语言生命元素,被一个又一个所谓的“专家语法规则”所弹压、掩盖、阉割。教学,就是一直在引诱或者强迫儿童接受既定的成人世界的语法规则,接受成人世界的价值观,接受成人灌输的需要他们去努力实现的愿望与理想。当教学一点点剪除“惊奇”的发现历程,遮蔽“惊奇”的探求渴望,消除儿童天性中已然具备的对陈旧规则的破坏性时,这些做法的背后,就是藐视一切个体差异性、言说多样性,一切源于内在动力的言语生命成长。所以,重温童年,重识儿童,就是我们教学的制胜利器,也是教师的必修功课。

其实,也可以把复杂的事做简单。提升儿童说话、写话的质量,核心密码在于“高频”,每周或每天都安排固定时间进行说话、写话的教学,既有专业课堂,也随时结合学习生活情境进行,还可以渗透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一句话,再好的教学方案构想,都不如随时随刻说起来、写起来、用起来。顺其自然,顺了,就“像话”了。

(作者单位:福建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学段言语话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