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及评析
2017-05-30顾丽芳吴忠豪
顾丽芳 吴忠豪
顾丽芳, 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校长。倡导“童心语文”, 出版个人教育专著《请靠童心更近些——我的童心语文探微》。教育成果获评苏州市首届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常熟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第一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词,积累词语和句子。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感悟“‘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并努力践行。
3. 品味人物形象,理解体会高尔基对孩子深深的爱。
4. 复习回信的写法,选择自己生活中与“帮助”有关的事,选择一位自己愿意交流的对象,给对方写信。
【教学过程】
一、学情导入,点评回信
1. 出示一封学生代表写的回信(略),阅读并点评。
2.生交流并汇总。
复习书信格式:“您好”前应该空两格;“祝您生活愉快”应提前两格。
关于文字表达:有几个错别字,比如“祝福”的“祝”。
关于书信内容:回信应该针对来信的内容进行回应,但这封信只是简单提了一下,没有作认真的回应。
【讨论:这个导入环节相当好。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能够读懂课文内容。预习时让学生代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然后通过点评回信的方法导入这一课的学习,既能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同时也为后面写回信的教学提供了真实的学情起点。特别是教师提出的关于书信内容的点评,应该是学习写回信的一个
重点。】
二、重温来信,品读内涵
1.出示来信内容。
那么,回信应该如何回应来信的内容呢?我们先来读一读高尔基信的内容。信里说:
“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2.发现语言特点。
自由读读来信内容,有没有发现这段文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发现引号的特殊之处并解答)
3.理解文本内容。
再读来信,大家觉得这封来信表达的最主要的意思是什么?(出示句子:“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1)这句话中,“给”和“拿”是一组相对的词。你能否找到其他可以替代的词语呢?(师板书:“给”—“拿”)
(2)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讨论,最后全班交流。(请学生将找到的可以替代的词写到黑板上)
(3)课堂辩论:“给”“付出”“给予”都是“失去”,怎么会愉快呢?而“拿”“索取”“回报”才是真正的“得到”呀,是不是弄错了?现在老师担任反方,你们都是正方辩手,咱们来个即兴辩论。
师:有一次我借给好朋友一本绘本,没想到她到现在还没还我,我失去了一本心爱的书,一点也不愉快。
生:但是你的同桌读到了这本书,她的收获很大啊,而这样的收获是你给她的!
师:哦,原来看起来我失去的是一本书,但实际上给别人带去了快乐,我是应该感到快乐的。
生:对呀,老师,我上次帮助一个同学打扫卫生,后来他给了我一颗酒心巧克力糖,很好吃,我很高兴。
师:那么如果我帮助了别人,别人没有给我巧克力糖吃,甚至连谢谢都没有说,那我还快乐吗?
生:我认为应该是快乐的。快乐不在于别人有没有还给你什么,而是因为看到别人快乐,你也发自内心地感到
快乐。
师:好一个“发自内心”!看来你们真的理解了高尔基信里说的意思。这轮辩论老师甘拜下风。
【讨论:这个环节设计得有趣。先随手带过课文中引号的特殊用法,这一知识点教学很有效。然后通过“拿”和“给”两个词语的比较,找出可以替代的相关词语,既激活了学生积累的词语,又能很好地理解高尔基信中所包含的做人道理。最后教师设计了辩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将自己的理解感悟通过组织合适的语言来表达。从课堂效果看,学生对课文中说的道理理解得不错,只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如何写回信”这一目标似乎转移了。教师开始时提出了“回信应该如何回应来信的内容呢”这一问题,紧扣教学目标,提得很好。但是学生在读了高尔基的信的内容以后,教师将话题转移到品读词语和辩论方面,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前后不一致,又回到了泛泛的品词析句的老路上去了。】
三、潜心会文,感悟形象
1. 导入话题,阅读辨析。
同学们理解得真不错。那么高尔基的儿子在收到父亲这封信之前是否懂这个道理呢?想一想并说说理由。
(生回答。第一种观点:儿子已经懂了。联系上下文理解,假期来到父亲休养的小岛上后顾不上休息就忙着种花。第二种观点:可能只是因为好玩才跟着妈妈一起种的。第三种观点:儿子可能只是想让父亲看到花以后开心,未必懂得“给”比“拿”愉快的深刻道理。)
2.聚焦人物,感悟形象。
老师比较赞成多数同学的观点——高尔基的儿子“似懂非懂”。就在這个时候,高尔基给儿子写了这封信,把他对儿子深深的爱也写入了信中。现在,我们再一次进入课文,重点读一读这封简短的信,看看父亲是怎么和儿子交流的,这封信里究竟藏着父亲对儿子怎样的爱。老师有一个要求,我们不说“爱”这个字,去用心发现父亲爱的方式。
(1)生独立思考,圈画批注。
(2)四人小组分享交流。
(3)全班交流。(要点一:高尔基给儿子分享快乐,让儿子充分体会到因为自己的付出而带给别人的快乐;要点二:顺势顺时启发,自然亲切,耐心引导。要点三:循循善诱,不直接把道理讲出来,而是让儿子自己从文字中去领悟。另外还有其他合理的思考。总之,高尔基对儿子的爱是智慧的引导,是及时的点拨,是耐心的启发,是快乐的分享……)
(4)感悟“美好的东西”。如果说第一个“美好的东西”是鲜花,那么第二个“美好的东西”是什么?(能对别人有帮助的物质或者精神上的给予,比如给希望工程捐助的文具、图书;比如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助的一臂之力;比如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一次礼让。)
【讨论:这个环节以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来感悟父亲的形象,从学习方式上来看强调学生的自主阅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提炼出高尔基的人物特点,也感受到了高尔基独特的父爱。只是这里花大量时间讨论思考“高尔基的儿子在收到父亲这封信之前是否懂这个道理呢”“这封信里究竟藏着父亲对儿子怎样的爱”,其实这些都不是学生阅读时提出的问题,而是教师文本解读时的个人认识和体会。需要质疑的是,在语文课上用这么多时间引导学生去讨论、去圈点批注并且小组交流、全班分享教师这些个人感受,其价值究竟何在?语文课需要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也应该领悟人物的精神品质,但这不应该成为一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也不应该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建议这个环节应该下大力气“转向”,让课堂教学紧扣“语文”而行。】
四、深化理解,拓展实践
1.联系生活,激活经验。
让我们来想一想,你有没有因为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大方地把你的快乐回赠给对方的情形呢?有没有主动帮助过别人并且接受别人给予的回赠呢?把这样的“有一次”记录下来。
好标题大放送:“原来这就是快乐呀”;“失去有时就是得到”;“高尔基,请允许我成为您的粉丝”;“妈妈(爸爸),建议您向高尔基同志学习”。
2.课堂练笔,学写回信。
3.小组交流,总结全课。
【讨论:最后环节的定位从小标题“深化理解”来看主要是深化对课文主旨的认识,将课文的内容延展到学生生活中。当然,要求学生用书信的方式来写是个比较“语文”的目标,不过这个目标和课堂一开始的“回信”似乎缺少呼应,成为本课教学的另一个“作业”。表面看这个练习也是学生动笔实践,没有偏离语文课程本体教学内容,也能够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但不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写回信”目标的深化。从教师给出的标题看,更像是要求学生写这篇课文的读后感,而不是写一封回信。】
【修改建议】
这堂课从讨论学生的回信导入,学完后,再要求学生给自己愿意交流的对象写一封信。这一教学设计夺人眼球,很有实效,反映出顾老师高人一筹的设计水平。但是读完整篇教学设计以后,感觉这堂课还是侧重在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大量时间还是在讨论高尔基这一人物形象上,因此,在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回
信这点上,还有不少值得改进
之处。
写回信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但是从学生预习时写的回信中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其实并不会写回信,不知道回信要写什么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将学写回信作为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这一目标设计教学过程,重点放在如何针对来信内容作出回应的指导上,以课文为例指导学生学写回信。
这堂课最后一个环节设计“用书信的方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练习。以练笔的方式写出自己学完这篇课文的收获体会,增加了一次练笔表达的实践机会,这值得肯定。但如果这次练笔能与写回信的要求结合起来,修改好自己在预习时写过的回信,那么学生不仅可以畅谈学完这篇课文的收获体会,还能在真实情境中学会如何写好回信,使得本课教学目标中的“写回信”这一要求得到进一步
落实。
建议顾老师尽可能减少对课文思想情感和人物形象方面的讨论,压缩第二、第三两个环节的教学时间,放大如何写好回信的指导环节,把省出的时间放在学生写完回信以后的交流、点评以及修改上,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对写好回信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而且通过同伴们回信中不同内容的交流,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也会得到进一步升华。
第二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复习回信的写法, 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高尔基对儿子独特的爱,“给”比“拿”愉快的道理)通过书信的方式写给对方。
2.学会生字词,积累词语和句子。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评析:第二次设计的教学重点将“理解感悟”课文思想内涵改为复习回信的写法。学习写好“回信”,不仅是对这篇课文教学重点认识的重大转变,也反映出顾老师语文教学观的突破。语文课当然需要重视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感悟,因此让学生通過“回信”的方式来表达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感悟,这应该是非常准确的“语文课”的目标定位,也更符合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目标定位的转变是教师语文观、课堂观转变的标志。】
【教学过程】
一、学情导入,点评回信
1. 回信导入,引导点评。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之前大家已经自己学习了课文,每个同学都以高尔基的儿子的身份给高尔基写了回信。老师从大家的回信里选了一封,看看有什么赞美的话或者建议的话。(出示一封学生的回信。略。)
2.小组代表交流。
主要优点:回信口语化,就像在说话一样自然、亲切,能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感情。
主要不足:要先署名后写日期; 有两个“的”用错了;最重要的是缺少了对父亲信里重要内容的回应。
3.那么,要怎么才能写好一封回信呢?提炼回信的基本要求:
(1)凸显“回”意。回信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最重要的是回应来信的内容。
(2)表达“情”意。回信也是交往,可以在说正事之前有一些问候与寒暄。
做到这两点,如果你觉得还有其他内容需要谈,再写自己觉得有必要写的内容。
那么,对于今天这封信,大家觉得凸显“回”意最主要的是要写什么内容?——对高尔基来信中最主要的部分进行回应。
【评析:导入基于学生写信的真实学情,很自然很接地气。点评的时候能以学生的回信为例,委婉又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回信在格式和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可贵的是非常自然地提出了本节课最重要的目标:写好回信。引导学生从“凸显‘回意,表达‘情意”两方面去努力。聚焦主要教学任务,凸显课堂学习目标。】
二、重温来信,理解内涵
1.出示来信内容。
那么,回信应该如何回应来信的内容呢?我们先来读一读高尔基信的内容。信里说:
“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東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2.发现语言特点。
自由读读来信内容,有没有发现这段文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发现引号特点并解答)
3.理解文本内容。
再读来信,大家觉得这封来信表达的最主要的意思是什么?(出示句子:“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1) 这句话中,“给”和“拿”是一组相对的词。你能否找到其他可以替代的词语呢?(师板书:“给”—“拿”)
(2)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讨论,最后全班交流。(请学生将找到的可以替代的词写到黑板上,学生写出了“给予”—“索取”、“付出”—“得到”、“送”—“要”等。)
(3)课堂辩论:“给”“付出”“给予”似乎都是“失去”,怎么会愉快呢?而“拿”“索取”“回报”才是真正的“得到”呀,是不是弄错了?现在老师担任反方,你们都是正方辩手,咱们来个即兴课堂辩论。
(辩论同第一稿。略。)
【评析:在第一次设计中,针对这个环节的讨论,我指出教师设计的这次辩论与教学目标“写回信”无关。再次读修改后的设计并且联系后面的环节,我意识到顾老师设计的辩论环节并非多余,其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理解高尔基所说的道理,也在为后面写回信准备内容。这样的设计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
三、拓展思路,回信“悟理”
1. 引导思考回信的内容。
师:预习时有的同学在回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爸爸,你的来信让我感受到了莫大的爱和深刻的道理。”这句话似乎没错。但是,怎么才能让爸爸知道你真的已经懂了“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个道理呢?
生:这封回信可以写刚才我们辩论时对高尔基这句话的理解。
师:除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写自己懂得的道理外,他还可以写些什么呢?
生:儿子开始可能只是无意识地种花,但是父亲在来信中告诉了他花香带给人的快乐,儿子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还有别的方式能带给别人快乐,若能被人需要,自己就是有价值的。
师:儿子原来没有意识到种花的意义,父亲的来信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种的花给别人带来了快乐,这是从种花这件事生发开去写,这也是写回信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谈得
真好!
生:回信中还可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师:不错。这样回信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了。
2.当堂写作。
现在请大家结合刚才的讨论,代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
(出示写作导语:亲爱的爸爸,读着你的来信,我……)
3. 课堂交流。
请大家先和自己的同桌分享,然后我们全班分享。
(生同桌交流后分享)
生:亲爱的爸爸,读着你的来信,我慢慢懂得了这个道理,当你给予别人帮助的时候,比如,你借给同桌一支铅笔,虽然你现在失去了这支笔,但是同桌能顺利地写完作业,我帮他解决了一个困难,相信他在心里一定是感激我的,因此我也会快乐起来。
师:大家觉得他写的回信好不好?
生:我觉得他已经真的理解了父亲所说的道理。
师:他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明自己懂得的道理,比预习时写的回信具体生动了,有真情实感了,就像面对着爸爸在说话。相信如果高尔基读了之后一定会为你这个懂事的儿子感到欣慰的!
生:亲爱的爸爸,我反复地读着您的信,一遍又一遍。忽然之间,我被您深深地打动了。你写信就是告诉我花开了,您很快乐。您让我感受到我种花带给您无比的快乐,您就是在和我分享这份快乐!是的,爸爸,如果您不说,我差不多要忘记这件事了。知道您那么快乐,我特别高兴。这种高兴,真的不是其他物质的东西所能替代的。我下次还会给您种花,不,我会在其他的时候、其他的地方“种花”——带给别人美好的东西。您这是用心良苦,您让我自己去悟得人生的道理,这比得到一样具体的礼物珍贵多了!它可以让我一生受益!再次感谢您,爸爸,我爱您!
师:这位同学没有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而是从爸爸写的这封信本身展开,谈了自己读信的体会,写得真好!预习的时候他一共才写了三行。但是讨论后,他居然一口气写了这么多——最重要的是,每一句都是由衷地发自内心的!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评析: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回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高尔基所说的道理的理解,这样就把教学内容聚焦在“学写回信”这一目标上,指向语言表达实践。教师着力在回信内容上进行指导: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从爸爸写的这封信本身展开,谈自己读信的体会;可以对爸爸表示感谢……这样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丰富了回信的内容。从学生预习时写的回信可以看出,学生写这封回信的最大困难是缺少内容,不知道从哪些角度去写这封信。可见这个环节的指导针对性强,很有实效。从学生当堂写作的回信看,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认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不再笼统空洞地谈,而是有针对性地、具体地说自己的想法,表达的是每个学生思维参与下独特的感受和个性化的语言。这是看得见的、最有价值的改变。这里只交流了两位学生的回信,如果能再多交流几封回信,可以发现更多学生写回信时不同的思路,不同的理解,通过不同回信的比较,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怎样写好一封回信。】
四、修改回信,前后比照
对比预习时写的回信,大家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从刚才两位同学交流的回信中,大家对怎样写好回信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体会。请每个同学再修改一下自己的回信,提高自己回信的质量。还要注意书信的格式要求。信的开始问候父亲,表达想念;最后还有祝愿健康,期盼团圆等。
【评析:学生有过一次写回信的实践,并且通过师生交流点评,对如何写好回信一定會有新的认识,教师及时设计了修改回信环节,引导学生将自己新的收获和体会在自己的回信中体现出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小改小进步,大改大进步。这一次修改环节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回信的质量。语文教师比较重视的是作前指导,其实学生习作实践以后的交流点评,是更有针对性的作后(或作中)指导,如何使作后指导的效果最大化,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有修改习作的环节。这个环节看似平常,其实是这堂课的神来之笔,值得借鉴。】
五、拓展回信,布置作业
有一个美国作家给全世界的大小朋友们写了一封信:《爱心树》。大家有没有收到过?
这就是著名的绘本《爱心树》。不管你有没有读过,我们现在一起来浏览一下精简版。(出示。略。)
下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给谢尔·希尔弗斯坦写一封回信,告诉他你从《爱心树》的故事里读懂了什么,也告诉他你从故事里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作者,当然,也可以表达你的阅读心情。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这个绘本,并且构思如何写好这封回信。
【点评:《爱心树》绘本的引入既让课堂结尾处柳暗花明,很好地拓展了课文的主旨,又进行了延伸阅读,更为巧妙的是布置了下次作文的题目——给绘本作者写一封回信。这个绘本提供了作者“来信信息”,给作者回信是学生阅读后与作者进行交流的很好方式。语文学习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强化学生的阅读写作实践,学生在读读写写的过程里浸润,濡染,实现语言素养的提升,人格品质的涵养也就在其间自然达成了。我们希望的语文教学境界就是:读着读着就会写了,写着写着就长大了。】
【执教者磨课体会】
听课的时候我常常会想:换作我,应该怎样上?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老师教学的时候一般会围绕“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事,让学生读读课文,找找词句,体会儿子的懂事孝顺,感受父亲的慈爱智慧,然后有感情地朗读。每当看到年轻时尚的老师,上出传统甚至“陈旧”的语文课,我就会表现出小小的焦虑与着急:怎么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也变得时尚起来,变得像真正的语文课?
于是,我就有了对这节课的一些思考。
我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置教学起点,设计教学流程。我确定了“源于学情,基于问题,融于情境,聚于核心”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先进行自学,根据高尔基来信的内容代高尔基的儿子写回信;接着在研究学生作业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回信作为教学起点;然后进入到对高尔基所写的道理的理解感悟和人物形象的品味中;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生活中的一件事情,给自己喜欢的人写一封信。第一次上过之后还挺有点小得意,以学生回信作为起点的教学一改常规课堂的导入方式,学生在评析中思辨,在思辨中聚焦文本主旨,既很好地复习了书信的格式,关注了学生语言的表达,对文本道理的领悟也很深刻。而且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也亮点频频。最后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相关“给予”的经历写回信的方式也能很好地体现内容的延展性和语文的实践性。
偶然的机会,我向吴忠豪教授说起了这节课。他认真耐心地听完,笑着说:“这节课开头部分还不错,用学生自学完成的回信来导入,让他们点评和复习书信的格式并提出修改建议等,非常有语文课的味道。但是你后面部分就有点‘走偏了,都是在理解道理,感悟人物品质,有点走向‘思品课啦!”我恍然发现,原来自己认为挺不错的语文课居然也不知不觉地“非语文”了!细细想来,还真的是。你看,课堂辩论阶段,尽管有一些学生也在用语言表达,但是这些表达都是对道理的理解,都是关于文本内容的价值观层面的理解。多数学生都只是旁观者,他们几乎只是在听,很少参与课堂的思辨,更没有语言实践的机会。再看,感悟父亲形象环节,就是回到“读悟”式“教课文”的老路上去了。真是汗颜!
吴教授又说:“你这节课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一开始你让学生写回信了,那么回信到底怎么写,写什么,你这节课有没有很好地落实呢?你只是把回信点评当作了一个教学切入点,但是没有很好地继续作为教学情境一以贯之,目标不集中,导致教学内容的选择、学习活动的设计出现了偏离。”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只关注到回信要针对来信去回应,但是当学生理解、感悟了来信的内容之后如何更好地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呢?而“如何表达”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呀!就像我带着学生在语文的门口看风景而没有进入语文之门去实践,真是可惜!于是,在第二次设计的时候,我把重点就放到引导学生“将理解的写出来”,课堂上安排了两次“当堂写”,分别是“悟理”和“领情”。当看到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化作生动有个性的语言的时候,我真是不得不佩服吴教授的智慧!尽管课堂上因为时间关系学生交流得不多,但是,学生课前和课上回信内容语言的提升和思维的进步令我赞叹!
一堂语文课,是所有语文课的影子,所谓窥斑见豹。吴教授说:“我们不要贪多求全,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我们就来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学习怎么写回信,如你课中所说,要有‘回意,让他们知道回信要根据来信的内容进行回应,要把自己对来信内容的理解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要有‘情意,要把自己对对方的感情表达出来,要领会对方对自己表达的情感。当然,写信也是一种交流,要学会恰当地在信中‘聊天,学会与人交往。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
说到课后作业的时候吴教授还建议,如果可以和阅读结合起来,又能体现回信的实践,那真是再好不过了。于是才有了最后请学生给《爱心树》的作者写一封回信的作业。
【教授感言】
我在谈“语文课到底教什么”问题的时候明确地提出了“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话题。如何才能让语文教学走出“教课文”的窠臼,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清醒地分辨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
顾老师在第一次设计《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的时候,我关注到她对语文的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有一定的理解和实践的。她关注到了“回信”写作的话题。《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文后有一道练习: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醒:我们可以理解成是编者提供的教学视角。顾老师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抓手,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进行回信的撰写。在第一板块导入的时候就选择性地呈现了学生的回信,然后点评回信、重温书信的格式要求。这是具有选择本体性教学内容的眼光的。不过第一次教学从第二板块开始,就不知不觉地“往回走”了,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在感悟高尔基是个怎样的父亲。尽管理解道理的时候采用了现场辩论的方式,似乎也是语言实践的活动,但也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参与,谈不上是很有质量的全体性的语言实践活动。
因此,我建议顾老师一定要改变:改变感悟理解为语言实践。建议她把“写回信”“修改回信”的情境一以贯之地加以落实,让学生当堂将自己的理解变成“书信的语言”表达出来。从经过修改以后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到,两次当堂写回信,学生用非常生动的个性化语言将自己对道理的理解、对父亲的良苦用心(实际上就是对人物形象的感悟)表达出来了,既“悟理”,又“领情”。而这就是写好回信的基本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可理解的消极语言,向能运用的积极语言转变,把课文中的语汇转化为自己的语汇。大家不妨再读读课堂上展示的第二位学生的回信,鲜活的事例,真实的心情和想法,生动个性有质量的语言,都标志着修改以后的教学学生的语言收获是很大的。在语言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谁能说没有其他维度的收获呢?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认准本课“指导写好回信”的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能认准方向不偏离。不要担心其他的目标怎么落实,当下的语文教学需要一点舍弃,不可能在每一篇课文里都面面俱到一把抓。那么其他课文如何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呢?我认为基本的原则是“四个要”:要突出重点,要把握年段目标,要针对课文的主要特点,要处理好基础性和发展性要求。
为顾老师高兴。一节课的打磨过程就是厘清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的过程,也是對语文教育本质的探寻过程。相信这样的思考能使我们更好地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真实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常熟市石梅小学/上海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