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图习作”的教学指要

2017-05-30胡元华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小姑娘细节习作

胡元华

小学语文低段常见“看图写话”,到了第二、第三学段也常见“看图习作”。看图之后写,并不是低段专利。无论是“写话”还是“习作”,图仅是参照,是凭借。特别是高段习作,图画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其多采用色彩、内涵都相对丰富的优质画面,画面中透露着情节,画外之意更加多元,有待阅图者揣摩、领悟。当图画内容变得复杂,可供启发习作的思路变得灵动时,看图习作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查与检测功能变得更加强化。如何写好,需要指导。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6”的看图写作《胜似亲人》(如右图)为例,与大家分享笔者在第二学段看图习作中的指导思路。

其一,看图,发现不易察觉的细节

低段看图重在图上“有什么”,只要把图上的物件、人物等展示出来,再发挥想象编排故事,就大功告成了。中年级看图则不能满足于图上“有什么”。教师教学指导的意义就在于引导学生发现他们容易忽视的细节。例如,上图中,倚靠在门边的手杖很容易被忽视;已经晾洗和准备晾洗的衣服的数量很少有人统计;衣服袖口的绣花以及衣服的款式几乎没有引起关注;晾晒的方式有所不同无人察觉;小姑娘头上戴的花也少有人写;相对于奶奶捧着小姑娘脸蛋的手,小姑娘搓着围裙的手很少有人提及……这些细节,单单是列出来就足以引发大家的关注。如果能在看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发学生自主发现,便可增加看图的趣味,又能增加表达的效果。

引导“发现”的方法有三种:对话法,通过师生对话,共享发现资源;竞赛法,组织“发现竞赛”,比比看谁发现的细节多;指示法,直接展示教师发现的细节,要求学生逐一标注。发现的过程也是教给学生看图方法、培养与提升学生看图能力的过程。

其二,习作,将细节转化为亮点

看图后就要写,写的时候要将之前观察到的细节用上。这些细节用在文字中,就成了最值得咀嚼的亮点。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故事的灵魂。指导,就要落实在让学生将观察发现的细节进行恰当的设计,并将这些细节在故事叙述中合理地安排呈现。例如,从倚靠在门边的手杖能够联想到奶奶的身体状况,写的时候可以安排一段插叙,为这感人的一幕的出现做好铺垫;已经晾洗和准备晾洗的衣服数量的统计,很轻松地就衬托出小姑娘勤劳的手、善良的心,可以安排一段特写。在此基础上,如果增加“小姑娘搓着围裙的手”的描写,那种羞涩、清纯、无邪的童真便自然而然地、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绝对不需要贴标签、喊口号。

可以这样设计情节指导:1.搭建框架,构思先行。整个故事的情节要先设定,就如同盖房子,框架要先搭建好。写前多想想如何安排细节素材,整体构思完成后再动笔。2.将细节做成习作看点,进行细致描写。既然是细节,就让学生细致描写,让细节“足够细”。3.细节与其他部分的融合,需要精加工。一段段细节写完后,还要与其他部分相融合,细节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可以通盘考虑,加工调整,采用插叙、补叙等方法,让细节穿插其中。

其三,让“画面感”成为习作看点

“看图习作”和“习作”的区别就在于“图”,因此在写作结果上,“看图习作”的最终作品应更具画面感。之前强调关注细节,主张细节的处理,如今就要让细节发挥出的作用最大化,成为全文闪耀的亮点。

列举一个看似很不起眼的细节——晾晒的不同方式。从图中可以发现:类似床单的大件,挂在用短枝丫撑住的棍子上;几件单衣则展开悬挂起来。有洗衣服经验的都知道,这是“行家里手”干的活儿。床单洗后重量陡增,悬挂容易扯断绳索,因而必须用结实的短枝丫支撑住。而单衣为了尽快晾干,采用展开悬挂的方式最佳。这个细节的描写足以说明小姑娘不是一时兴起来帮忙,而是有着丰富的经验。于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的形象自然就树立了起来。读者也能推想:她平常没少干家务;她也不是第一次来老奶奶家献爱心。有什么样的表述效果能比细节放大后更具有说服力?读者通过细节体悟到的印象必定深刻,遠远胜过作者声嘶力竭地、生硬地表彰。

看“点”的指导就是“把细节放大”,可以提示学生对细节做工笔细描,直接将其写得细致周详;可以用链接的方法在适当的地方插入细节描写,采用回忆、引用、佐证等笔法,让细节成为有益的辅助;还可以从细节破题而入,直接将鲜活的细节优先推到读者眼前,给人带来震撼。

中高段的看图习作,只要指导到位,依然可以出彩。

(作者单位:福建福州市教育学院一附小)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小姑娘细节习作
采茶小姑娘
春天的小姑娘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采蘑菇的小姑娘
细节取胜
采蘑菇的小姑娘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