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科技谣言的传播机制与防范

2017-05-28何丹晨

新媒体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传播机制新媒体

何丹晨

摘 要 通过分析科普网站果壳网近四年的年度十大科技谣言,得出新媒体背景下科技谣言类别主要有:夸大事实类、过度联想类、编造信息类与证据不足类等四种。分析出科技谣言呈现三级传播的传播机制,探讨科技谣言在新媒体背景下“易被相信,不易被证伪”的传播特点,并根据传播动机和手段总结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科技谣言;传播机制;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8-0010-02

1 研究背景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流巨大且真假混杂。许多谣言在新媒体的“帮助”下进行着广泛传播:往往加上一两个研究机构和数据图表,就能引起意见领袖的转发。而互联网的瞬时性,会让谣言迅速抵达用户的终端,从而引发公众热议甚至是不理性的行为。

学界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研究:在牛伟坤的《科学谣言的传播与对策》中,主要是从新闻业界的实践经验中,分析科学谣言的传播与对策。在陈喻和徐君康的《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传播探析》中,研究了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成因和举措。在陈曦的《新媒体时代“科学”谣言的传播与控制》,研究了谣言在新媒体时代打着“科学”旗号传播的谣言。目前的角度集中于新媒体上谣言传播的特点和成因,对于科技领域的谣言研究比较少。

2 科技谣言

谣言,是指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1]。科技谣言指的是与科学技术领域相关的谣言。笔者对大型科普网站果壳网,2013—2016年年度十大科技谣言(共计40条)内容进行分类分析,对具体事例进行深度解读。

1)夸大事实类。夸大事实类主要表现在对科学技术中研究数据、物品效用等进行夸大的不实宣传。例如,在2016年的科技谣言“海燕窝”中,商家将普通的珊瑚草称为“海燕窝”,号称能够排毒美容。其实“海燕窝”是一种红藻,主要用途是提取食品添加剂卡拉胶,与保健养生并无联系。

此类科技谣言,高发于医疗保健领域。谣言制造者利用公众对健康的关心,将普通物品的成分上升到延年益寿的功效,在微信公众号的推送中写类似科研结果的“软文广告”达到营销目的。或者忽视它的存在剂量,以“存在就是有害”的观点来忽悠受众。

2)过度联想类。过度联想类指的是对无关的事物进行过度联想,以不能验证的逻辑关系把事物相结合。如在2015年的科技谣言“药水荔枝”传闻中,声称“市面上的荔枝都是用药水浸泡的,医生说吃后会引起发烧,还有可能引发手足口病。”实际上荔枝浸泡剂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手足口病是由一些肠道病毒(例如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与处理荔枝的药水没有任何关系。

以“医生称”“科学家说”来掩盖逻辑上的漏洞,增强谣言的可信度。与热点新闻相关联,例如“寨卡疫情怪转基因”(2016年)、“天津爆炸,毒物将影响北京”(2015年),是新媒体时代中部分传播者为了获取点击量而惯用的传谣手段。

3)编造信息类。编造信息类指的是无根据地杜撰科技事件、科研数据等信息。如在2016年的科技谣言“吃酸菜鱼感染SB250病毒”中,通过微信等渠道大量转发“一孕妇感染SB250病毒死亡,年龄31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经被隔离,据悉孕妇是在市场买草鱼回家做酸菜鱼,吃后发觉呕吐头晕送院。因汕头市到揭阳市250x10个鱼塘已感染。收到马上转发。”

编造信息的谣言营造出了地域、情绪上的接近性。同时,在编造过程中加入病毒名称、医院等元素,使谣言“有根据”,具备迷惑性。在结尾附上“收到马上转发”“赶紧群发”等诱导性词语,利用受众的同情心进行扩散。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受众间的人际传播,例如微信群聊、个人私聊等。

4)证据不足类。证据不足类常以不严谨的实验、案例等科研结果作为结论的证据支撑。例如2013年科技谣言“转基因饲料影响猪健康”:《有机系统》杂志6月刊报告,科学家通过对168头猪为期22.7周的研究,发现转基因谷物喂养的猪患严重胃炎几率为33%.根据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的辟谣公告:实验中喂食的对照组设计存在重大漏洞,结论不可信。

这类科技谣言内容与常识相悖,如2014年的“孕期喝点酒,孩子更礼貌”与妊娠期禁饮酒精常识相反;或是对长久未有定论的疑惑的解答,例如“Wi-Fi辐射会杀精”(2013年)。传播时因震惊内容吸引受众注意,深究时才发现支撑证据是不足信的。由于这类谣言的辟谣需要实验证明或权威机构的声明,普通公众难以自行辨伪,传播危害不容小觑。

3 传播机制

1)传播途径。新媒体背景下,传播链角色主要包括谣言初始制造者、主流媒体、新媒体意见领袖和普通公众。科技谣言在新媒体上的传播呈现三级传播,典型的传播途径为:初始制造者在第一级传播的过程中,以微博发布、公众号文章等形式,在个人社交圈形成一定规模的舆论场;经第二级传播的新媒体意见领袖——大型微信公众号、微博大V进行转载,同时有主流媒体进行参与和扩散;第三级的普通公众既是这段谣言链的最终接收者,也是另一段传播的开端。

2)传播手段。传播手段以移动端的碎片化社交动态为主:微博、微信文章、短视频等。因“容易被相信,不容易被证伪”的传播特点,科技谣言更容易被受众所相信。新媒体求快、求点击量的传播思想,使部分编辑来不及或是懒于核实消息的真伪,看到其他机构信息也急忙发布。普通公众则在已形成的舆论潮中选择相信此类信息。如在谣言“喂养婴儿需要无菌水”(2015年)传播过程中,文章标题加上了“著名科学家”“大量科研结果”等字眼,普通受众没有精力去核实真实性,即使无菌水喂养是证据不足的伪科学,也可以轻易地获取受众尤其是家里有嬰儿的人的信任。在谣言传播到正式辟谣形成的时间差中,谣言往往已深入人心。

3)传播动机。信息爆炸的浪潮中,不乏为了点击量、关注度而传谣的传播者,但大多数普通传播者的动机并非要制造恐慌。根据“第三者效果”,当人们接触到信息时,不管信息本身在意图上有没有劝说性,或者信息只是在符号或者其他表达形式上具有一定劝服性表现时,人们都会预期此信息对其他人的影响力大于对自身的影响力[2]。比如,长辈可能会认为Wi-Fi对年轻人的影响要大过对自己的影响,就会将此类科技谣言转发到朋友圈或是发送给晚辈,以达到提醒和关心的目的。公众才会把认为对朋友圈的“他者”有重要影响的文章转发出去,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伪科学传播的范围。

4 科技谣言的防范

1)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知沟”假说中提到,“随着大众媒体注入到社会中信息的增加,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群获取这些信息的速度要比地位低的人快,所以这些部分之间的知识差距往往不是减少而是增加。”

在新媒体时代,“知识鸿沟”逐渐发展成为“数字鸿沟”,表现为接触和使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上的差异[3]。低学历、低收入人群对互联网的信息判断能力弱,易成为谣言链上的传播者。通过基础教育的加强,在义务教育阶段强化科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切实提高国民科学素质。

2)数据“把关人”,减少谣言产生与传播。在传统媒体(例如电视、报纸等)中,信息的发布需要经过记者、编辑等专业把关人的重重把关,因此传统媒体中信息的可信度比较高[4]。在新媒体中,信息的发布更加私人化、自由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发布的随意化、虚假化。

微博、微信等大型发布平台可利用对谣言的内容进行分析整合,和科研机构共建数据库。用户发布科技信息时,需要带上真实标签。标签信息将通过数据库进行对比,审核通过后方可发布。同时对已发布的信息开设举报机制,若举报达一定数量,则重新人工审核。若确认为不实消息,则加上谣言标签和判定解释。

3)专业媒介兴起,提供优质科技信息。《科技日報》《中国科学报》等科技专业媒介更新频次低,传播范围有较大的局限,非科技专业的普通受众少。而今,“果壳网”(网站、微信公众号)、“赛先生”(微信公众号)、“博物杂志”(微博)等新媒体上的科技专业媒介不断兴起,不仅能及时发布前沿知识,如果壳网对引力波事件的报道;还可以结合新媒体的语境和传播特点,如“博物杂志”回答网友们的昆虫鉴定疑惑,让受众对冷门的科技领域产生关注兴趣。

及时的优质科技信息,让受众在科技谣言面前保持冷静的头脑,而不是盲目地转发扩散。

参考文献

[1]陈曦.新媒体时代“科学”谣言的传播与控制[J].新闻研究导刊,2016(1):43-44.

[2]庄瑜虹.“第三人效果”假说的理论变迁与发展探讨[J].中国报业,2013(2):34-35.

[3]曹羽.新媒体时代下的知沟现象分析(2010-2015)——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J].东南传播,2016(4):73-75.

[4]谢柏林,蒋盛益,周咏梅,等.基于把关人行为的微博虚假信息及早检测方法[J].计算机学报,2016(4):730-744.

猜你喜欢

传播机制新媒体
全民新闻报道背景下互联网朋友圈谣言传播机制探讨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网络暴力的法理学透视
浅谈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