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犯罪现场夜景拍摄技术分析

2017-05-27谢蓉梅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22期
关键词:犯罪现场技术分析

谢蓉梅

【摘 要】夜景拍摄由于天色黑暗,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被破坏的画面景物容易被黑暗隐没,甚至有很多镜头前的画面也容易被忽视。犯罪现场方位的拍摄是为了要说明犯罪场所,还有环境的特点、季节、气候、犯罪地点方向、位置以及现场与周围的关系列表,并将其拍摄下来的工作方式。之前的现场拍摄方式一边是选择高处,或者是较远的位置,显示出现场还有周围环境特点来进行拍照,但是在夜间环境下,这种远距离拍摄方式就不可取了,图像不清晰且涵盖不全面。本文在研究和分析了很多案件犯罪现场的拍摄之后,主要针对夜景拍摄的技巧和实践入手,探讨分析一下犯罪现场夜景拍摄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犯罪现场 夜景拍摄 技术分析

在违法犯罪事件发生之后,第一时间要赶赴现场执行紧急任务的除了警察、消防队、犯罪现场勘查人员之外,还有犯罪现场拍照人员。犯罪现场拍摄是运用照相的方式对于案件发生的地点和遗留有犯罪痕迹和物质的场所,按照法律规定的现场侦查工作要求,把真实的犯罪过程进行一一拍摄记录的专业手段。如何把夜景拍摄清楚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重要工作目的。现场的夜间拍摄是一种难度比较高、技巧性需求强的技术,摄影时要把握好光线,准确无误的反映出真个现场和痕迹物证,其中要求需要利用风景摄影的拍摄技巧,还要对于现场的拍摄提供客观真实性。当前我国的夜景拍摄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1]。

1 目前犯罪现场夜拍技术的现存问题

1.1 现场方位拍摄不规范

方位拍摄是指对于整个现场和现场周围环境作为拍摄对象,要真实的反映出現场所处环境的位置和周围事物之间联系的专业拍摄工作。方位拍摄要求客观真实的体现出犯罪现场的所处地形、地貌,拍摄者需要站在高处对于现场进行全景俯拍。不过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受到夜间、雨、雾灯天气因素的影响,而现场也没有大型的照明装备,没有完善的拍摄条件。另一方面,受到了现场的条件限制,很多案件发生在户外,比如桥梁,或者是平原、山坡、山林之中等,没有办法具备能够全景俯拍的便利条件[2]。

1.2 没有反应出现场各个元素的相互关系

不管是概览拍摄还是中心拍摄,都要求必须反映出犯罪现场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关系。由于各个元素之间的距离可能比较远,而且景深和光线的影响导致了近景清楚而远景黑暗的现象,室外现场例如,交通肇事案件现场的发生地点和肇事车辆停放之间的距离,路面的痕迹、散落物等,痕迹物证长度通常都是以几十米为单位进行计算的。在夜间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没有大型照明设备的情况下进行拍摄,如何拍摄出合格的概览图片和中心图片是目前的一个困难问题。

1.3 细目拍摄不够客观真实

细目拍摄的要求是一定要及时、全面、客观、准确的反映出被拍摄物体的属性,例如被拍摄物的颜色、形状、具体大小等。在研究分析了众多案例后发现,不少的细目拍摄图片根本没有客观真实地反映出物体的准确属性。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拍摄工作,例如在用于检验鉴定的细目拍摄过程中,没有与焦平行平面,光轴与物体垂直。反应痕迹无证形态与特征的细目拍摄没有应用比例尺等任何参照型工具进行测量拍摄。其次拍摄者的经验不足或者是拍摄技巧掌握不够丰富,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最主要的表现是无法根据图片推测出具体拍摄物的尺寸和色彩真实度[3]。

2 犯罪现场夜景拍摄技术优化策略

2.1 掌握有效的拍摄技巧

在受到天气等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能进行方位拍摄时,需要在天气情况等限制条件消除之后及时进行补充拍摄,或者可以在现场使用三脚架。由于夜景拍摄需要摄像机处在长期的曝光状态,不断的使用小光圈加大景深,可以避免拍摄物因为景深而变得模糊[4]。可首先使用大光圈来进行镜头取景,大光圈能够让镜头出现更多光线,也可以使拍摄的画面更加清晰。如果是室外的现场拍摄,摄影师需要充分的利用现场的各类光源,首先要使用比较低的ISO值,在夜景拍摄时,长时间的曝光会让照片的噪点变得非常明显,所以如果是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尽量还是要选用比较低的ISO值来拍摄出最佳清晰度。在拍摄过程中可以参考“直线连续拍摄手法”,首先将相机焦与拍摄物进行调整,达到平行等距的效果,然后沿着被拍摄物体进行直线移动排除若干图画,就是分段拍摄。很多的摄影师喜欢在高处拍摄,容易导致拍摄的图片失真,可以使用“回转连续拍照方法”固定相机相位然后转动镜头,站在高处分段拍摄图片。目前我国的犯罪现场拍摄使用相机一般为尼康系列,对于上文两种拍摄方法也都作出了严格的要求:照相机视场角不能大于55°,并且应用具有旋转功能的三脚架来固定相机拍摄。两种方法都是需要拍摄两张以上的图片,所以后期剪辑之后,能清晰地呈现出全景立体的犯罪现场图片。

2.2 三脚架的有效利用

不能客观的体现现场个元素的相互关系是概览拍摄和中心拍摄目前存在的问题,而概览拍摄尤其严重。首先在进行曝光时一定要准确,一般进行一次曝光时,要严格掌握曝光量。多次曝光之后,曝光艰巨的伸缩余地较大,摄影师如果在发现针对某些任务或者是拍摄物的部分感光不够时们可以再开一次快门进行补救措施。三角架是不管一次曝光还是多次曝光都要使用到的,夜景拍摄需要长时间的曝光拍摄,所以更需要相机的稳定操作才能拍摄清晰,为了避免出现振动图像,三脚架可以有效地维持相机平衡拍摄清晰图片。一般场外的犯罪现场都是需要车载探照灯以及相机的闪光灯作为光源进行拍摄,所以摄影师需要充分的来了解手中的现有设备。车载探照灯作为光源使用一般的照明距离是五十米左右,如果是指数为28,那么照明距离就是七米。摄影师在拍摄时首先需要将相机放在三脚架上,并且设置好相片个事、曝光模式和闪光模式,根据车载探照灯所照明的距离调整好各项相机设定,以此来达到拍摄出来的图片为最佳状态[5]。

2.3 细目拍摄的注意事项

在细目拍摄过程中,需要做到真实客观的拍摄出被拍摄物体的属性。在西木图片进行拍摄时,需要相机焦与物体平行、平距、平面,光轴要与拍摄物体垂直,在进行细目拍摄时,需要反映出痕迹物证的形态和特征,所以必须要有比例尺等作为参照物来进行测量拍摄,其中还存在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就是,被拍摄物体反光而导致图片不清晰,应该如何处理呢?在参考了众多卷宗之后发现,大部分的摄影师都是采取了相机和被拍摄物体选择了一定的夹角摄影,避开了反光点,虽然解决了反光问题,但是却未被了现场拍照的基本规定。所以如果单位目前配备了离机闪光灯,那么拍摄时就可以利用闪光灯与被拍摄物体的45°夹角垂直于被拍摄物体来进行摄影工作。而如果现场没有离机闪光灯,可以使用车载探照灯按照45°夹角垂直拍摄的方法进行拍摄。由于夜间的光源很不稳定,容易造成的现象就是被拍摄物体颜色不真实,夜间的色温也有差距,所以夜间拍摄的图片需要把暖色调改为白平衡,夜晚中需要选择不同的白平衡,因为其冷光灯产生的光线能在相机上呈现出更加艳丽的色光。NEF格式的图片可以对于色温进行后期调整,如果摄影师对于后期的色温调整不是很明确,可以将一张白纸放在现场进行同位置拍摄,后期调整色温时可以作为参考数据[6]。

3 结语

摄影技术要求:懂的曝光,理解对焦、光圈、快门、景深的概念,还要有捕捉抓拍瞬间的能力,所以要求摄影师一定要懂得手里的拍摄工具。犯罪现场的拍摄不需要存在艺术创造成分,摄影师更多的就是要去还原真相,所以摄影师需要确保没有遗漏任何有效证据的拍摄,并且曝光正常、焦点明确、控制住影像变形、保证证据的真实清晰度。而且在特殊情况下,也有罪犯还在现场的可能(据采访某摄影师我们了解到,有摄影师曾经被罪犯袭击,但是仍然抓拍住了罪犯的脸部图像)在这种情况下瞬间抓拍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套完整的现场图片,能够为案件侦查过程提供说明出有效的案件性质分析方法,为现场模拟实验提供了真实资料,为案件诉讼提供重要的证据,为打击破坏社会安全行为献出一份力量,为社会的稳定和平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华弟,黄梓汉.犯罪现场夜景拍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41.

[2]刘晶.犯罪现场重建与现场物证管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

[3]陈昭.虚拟现实技术在犯罪现场重建中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4.

[4]吴跃冰.基于图形和图像的虚拟场景绘制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5]宋军.公安院校《刑事影像技术》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0.

[6]闭晓勇,唐可娜.案件现场拍摄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S1):54-55.

猜你喜欢

犯罪现场技术分析
论犯罪现场摄影构图
论犯罪现场重点部位摄影
论结构主义视角下犯罪现场的重建与再现
犯罪现场保护概念新论
动物犯罪现场2
刍议犯罪现场重建的价值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