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建设刍议

2017-05-27潘小慧

魅力中国 2016年29期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语文对策建议

摘 要:大学语文是是母语教育的延伸,是人文教育的拓展。当前民族院校载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语文水平参差,教师教学不重视,学生学习不积极,课程教材体系建设落后等问题,应从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民族院校 大学语文 教学建设 对策建议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选列的公共必修课之一。高教司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开设此课程的目的:一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功能,致力于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二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基础性、工具性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这是全国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定位的基本政策依据。2笔者作为民族院校的一名普通大学语文教师,结合民族院校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加强民族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思考。

一、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溯源

1、大学语文是母语教育在高等教育层面的延伸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汉语作为各族人民之间沟通交流、传承文化的共同媒介,是凝聚民族精神,强化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越来越来大,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面临严重危机。因此,在高等教育层面注重母语的使用表达,加强对母语文化的体认和感悟显得尤为迫切。

2、大学语文是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层面的拓展

大学语文是在高等教育层面上进行人文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3大学语文教育应该是集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形式,既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写作和交流沟通能力,又要注重提升对文学经典的阅读理解和评价鉴赏能力,还要注重塑造大学生的人文情怀与素养,激发独立自由的思想精神。大学语文教学是以工具性为基础,提升母语方面的文化素养,提高其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一门课程;是以审美性为补充,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与感悟能力,培育积极健康和纯正高雅审美观念的一门课程;是以人文性为归宿,经过各民族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充实心灵世界,提升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的一门课程。

二、民族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

民族院校各民族学生众多,民族成分复杂。因受母语非汉语、或入学前民族地区语文教学条件、水平和双语教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民族院校内各族学生的语文水平总体上参差不齐,有些差距甚大。这种情况给正常授课带来较大难度,无法从总体上满足各层次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出现教与学不在同一水平上的尴尬局面。

2、教师教学不重视,学生学习不积极

大学语文是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承担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很多并非是科班出身的中文教师,而是由相近专业的教师兼职承担。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高校本身对大学语文的教学不够重视,师资队伍良莠不齊,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涵;二是大学语文教师本身对该课程的认识定位模糊,常抱有不是专业课、根本不重要、上好上差都一样等得过且过的心态,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当然,这些现象并非民族院校所特有,而是高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学生也大多抱着“无用论”或“应付期末考试”的态度来对待大学语文,学习兴趣低,态度不积极。

3、课程教材体系建设落后

大学语文的教材体系建设滞后,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传承文化的纽带作用,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踏入社会后的实际需求。高校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阵地,语文是展现并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的文化是由56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共同构成的,如果大学语文的教材没有包括其他民族的杰出文学作品,那是不完整的。同时,大学语文的教材内容应和中学语文有所区别,不能简单地重复,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应用需求,设置相应版块来突出其应用型功能,真正让各族学生做到愿意学、学得好、用得上。

三、民族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民族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

在民族院校,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材建设,应着重突出民族性和应用性。虽然目前用民族语言来编写大学语文课程教材的条件还不具备,但可以通过选录各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以体现其民族性。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不乏经典传世之作,通过选录优秀作品以适应民族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需要,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同时,要以迎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导向作为教材建设的重要参考标准,要从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站在满足社会需求且能学以致用的立场,引入并完善应用文写作等实用版块的设计。

2、加强民族院校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层面要重新审视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从战略上强调扎实开展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来抓牢、抓实。建立健全大学语文教师任教准入机制与监督考评机制,敦促大学语文任课教师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

3、加强民族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

针对民族院校学生语文水平的极端差异性,可参照入学时的语文成绩或在入学初通过语文水平测试,尝试进行分班教学,因材施教,这样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水平同学的需要;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低、态度不积极的情况,要主动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参与式、互动式、翻转课堂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结

和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民族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有其特殊性,问题较多,任重道远,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审美性与人文性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汪文学主编.《大学语文》(第二版)[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岳永.边疆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初探[J].教育观察,第5卷第7期,2016年4月.

[3]张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文学教育,2016年第3期.

1潘小慧,女,水族,贵州民族大学水书文化研究院教师。

2岳永. 边疆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初探[J].教育观察,第5卷第7期,2016年4月。

3汪文学.《大学语文》(第二版)之前言[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猜你喜欢

民族院校大学语文对策建议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民族院校英语口语预料库建设初探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就业生态位理论的班导师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