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西坦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7-05-27张桂燕王存瑞
张桂燕 王存瑞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奥拉西坦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奥拉西坦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89%与对照组75.47%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奥拉西坦;高血压脑出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6.0.01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严重的并发症,中老年患者多发。且此病死亡率较高。主要是由于脑底小动脉的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性和出血、缺血和坏死,血管出现局限性的扩张,一旦患者由于受到刺激或者剧烈的运动后,血压快速升高进而脑部动脉壁破裂。此外,若未能及时控制,脑出血后所致的脑血肿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主要表现出记忆力下降并且判断力、自制力降低等[1-2],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给家人带来极大痛苦。治疗此病的方法多采用控制高血压,止血药物并且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我院针对常规治疗和应用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48~72岁,平均(58.7±8.73)岁;平均出血量(52.3±4.03)mL。观察组男32例,女21例,年龄47~71岁,平均(58.2±8.54)岁;平均出血量(51.8±4.11)mL。全部患者均已经过CT检查确诊,无严重并发症以及生命体征异常的患者。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应用降压药物以及抗感染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奥拉西坦治疗,患者静脉输入奥拉西坦葡萄糖注射液,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5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1.4 疗效判定显效
患者临床症状或生命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或生命体征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或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89%与对照组75.47%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群多发病之一。高血压会引起脑部小动脉的痉挛,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表现为头疼剧烈、嗜睡、恶心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偏瘫,给家人和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引发脑水肿后,颅内压升高,出现脑疝,严重的可致死亡。如果血压得不到控制,持续的升高可加重脑水肿。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主要是吸氧休息,应用药物防止出血、降低颅内压、以及防治感染等。
近年来,奥拉西坦应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越来越广泛。奥拉西坦属于一种促智药,可以有效保护受损神經细胞,提高大脑内乙酰胆碱的运转,改善大脑的认知功能,提高ATP的转化,促进脑代谢,此外,奥拉西坦还可以恢复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修复神经功能[3-4]。据相关研究报道[5-6],通过应用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结果证明可以有效的改善神经症状,提高脑内ATP的能量。患者通过治疗后认知能力得到改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本研究通过对常规治疗方法和应用奥拉西坦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效果对比,结果显示应用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方法治疗,且患者恢复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奥拉西坦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 利,姜树军,牛俊英.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8):977-979.
[2] 胡艳红.尼莫地平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9):21-22.
[3] 沈 伟,杨先清.针刺结合奥拉西坦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19-120.
[3] 尹 浩,游 潮,李国平,等.奥拉西坦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J].四川医学,2008,29(4):32-394.
[4] 李万峰,任徊明.奥拉西坦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2):72-73.
[5] 赵金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奥拉西坦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4) :88-89.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