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体育教学
2017-05-27杜润升
杜润升
(莱州市土山中学,山东烟台,261400)
摘 要:众所周知,情绪在人们的活动中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主观能动性,抑制不良情绪在教学中的消极作用,努力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愉悦的教学氛围,始终让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投入到活动中,并保證学生的创造性活动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情绪 主观能动性 兴趣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把情绪归纳为最基本的好与恶两种,认为“喜生于好,怒生与恶,……好物乐也,恶物哀也”。可见积极向上的情绪能使人精神焕发,体力充沛,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充分体现当代教育教学中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意识,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实践证明,如果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情绪投入到体育课中,教育教学手段就不可能发挥积极作用。体育课上外界影响大、干扰多,要想有目的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身教胜于言传。
1.体育教师上课时,着装整齐、精力充沛、精神饱满,这本身就给学生做出了样子,用自己的形象感染学生。
2.教师上课时语言准确简练又不失幽默,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组织形式灵活,示范动作优美,场地布置新颖得当,这样,就使学生容易与教师产生“情绪共鸣”,为上好一节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逐渐提高身体素质的练习为主。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上球类课时,男生女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远远超过其它项目,而这项运动又能充分表现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对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弹跳、速度、力量等各项身体素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有非常好的作用。在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后,再对他们进行提高身体素质的知识传授,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练习方法,对学生进行心肺功能的练习(如慢跑,跳长、短绳等),力量(如俯卧撑、直体悬垂、投掷、举重等)与柔韧性练习(压腿、耗腿、劈胯及摇环练习等)。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
二、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物质保证,也是激发情绪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良好的场地器材不只能影响到兴趣、感情、信心、意志和运动能力。松软平整的沙沙坑会引起学生练习跳远的极大兴趣;篮球筐上挂上球网,同学们就会争相前往;排球场上挂上球网,学生就会想到排球比赛的激烈精彩,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排球练习中;田径课上,划出一个独特的练习场地,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练习中……以上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主观能动性。
三、把技术动作归纳成学生易于的理解的简单语句,如:把篮球中的“三步上篮”归纳为:运球,跨步接球,迈步起跳投篮。把三级跳远归纳为:一单二跨三跳跃,一步要平,二步腾空好,三步尽量高跳,落地顺势侧到,刨地式落地要记牢。
四、体育课的组织形式多样化,练习内容选择。这也是调动学生情绪的重要措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例如:有的爱好篮球;有的爱好足球;有的爱好排球;有的爱好田径;有的爱好羽毛球;有的爱好乒乓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在体育课上采用先综合后分组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即先配乐进行一些基本内容的练习,如:素质练习、达标练习等。剩余时间,按学生的爱好进行分组练习。这也就正好体现了体育课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丰富了学生的活动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特长发展。这种教学方法,我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得到证明。这种教学方法,适合农村中学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生理运动规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水平。
总之,情绪是随着人的生活实践的变化而变幻,并对人的实践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积极情绪对人的生命活动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充分体现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主体性。
参考文献
[1]阮美飞.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对保健班学生身体自尊、体育锻炼态度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胡克祖,郑和钧,张桃.通过认知训练培养初中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实验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01)
[3]王玉秀.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