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三朝书”的装帧技艺及传承保护策略
2017-05-27牛慧鑫杨兰刘裕雯
牛慧鑫+杨兰+刘裕雯
内容摘要:女书的独特之处不仅体现在她是一种具有地域性的展现女性生命历程的特殊文字符號,也体现在她的书写载体与女红密不可分,而“三朝书”作为女书最珍贵、最具有装帧意义的书写载体,现存的研究却很少。本文结合实地调研中的走访和记录,深入探寻“三朝书”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装帧艺术,对“三朝书”的现状、“三朝书”传承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同时对其解决对策提出一二拙见。
关键词:女书 三朝书 装帧技艺 传承保护策略
上世纪80年代至今,学术界对女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女书文字本身,研究女书文字的文献有1700多篇;而对于女书形式和载体的关注,研究文献却相应少得多。 在已有的对女书文字的保护传承和应用中,某些书法家把女书字写成书法作品使其得以传承,而对于女书字运用最多的又是她的外形,如运用女书文字为原型而设计的首饰,还有把女书文字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图案,设计成家具的装饰以及产品的外包装,但这些设计还处于尝试阶段,运用和推广尚不够普遍。女书的载体具有浓厚的本土文化底蕴,是女书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女书研究来说,这一领域可开拓的空间很多,亟待有志愿者深入探索。
一、“三朝书”是女书文化最重要载体
“三朝书”是流传在江永等地的由新娘的母亲或女伴亲自制作、用女字书写送给新娘的婚嫁礼仪用书,收受“三朝书”的新娘终身拥有,可以婚后自己书写。“三朝书”既可以书写女书作品,也可以夹放女红针线、绣花剪纸图案和绣花时垫底的蚕丝片等,既是书,又是“箱”。“三朝书”专用于新婚贺三朝即“三朝礼”,其由来植根于江永女性婚嫁习俗的传统,“三朝书”包含着新娘与赠予者浓浓的情谊:或离别不舍、或倾诉苦情和友情。“三朝书”装帧精致秀美,其制作过程的每道程序也极其考究,充满着女性的情感与智慧。
“三朝书”内页的设计由女书正文、剪纸包角、吉祥八角花装饰、空白页等部分组成。内页的数量取三的倍数,一般为9—15 页。红色的剪纸和吉祥八角花的装饰设计均彰显着“三朝书”“三朝回门”的特殊喜庆之意。 有的“三朝书”页芯精心绘有特定的“八角花”图案作装饰,题材内容由民间绣样石榴、莲花、佛手、金瓜、蝴蝶、凤鸟、万字符等多种基本图案构成,这些图案多采用白描的形式,可在八角之内随意变化不受限制。
“三朝书”用于封面设计的材料与当地女红常用的材料、颜色及当地民众的着装色彩相关,多用蓝、红为主色调的土织布,蓝色象征着沉稳内敛,红色象征热情,当地居民对于这些颜色的选择,体现了她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沉静质朴的审美取向。还有的“三朝书”更是在每一页的页眉和页脚都饰有红花剪纸抱角,一来可以保护书页,二来有呼应内芯花纹装饰之意,突出了其应用于喜庆场合的气氛。
“三朝书”书脊装帧的形式在用线上较为讲究。它右侧的书脊采用手工缝制装订,一般是大小相等的六个呈“回字纹”图案排列,其线脚细致、考究,一半在封面、一半在封底上。装订须穿双线,双线须平直整齐,体现“好事成双”的吉祥寓意。在装订的过程中线不能重复,一条线分两个方向来订。“回字形”的书脊装订设计巧妙,其走形是一去一回,恰好隐喻当地新娘“三朝回门”的习俗。
“三朝书”的装帧及纹饰都采用民众熟悉的吉祥图符,极具乡土人情味,它充分表达了赠予者的深情厚意,集中体现了当地民俗文化的本土特点。
二、“三朝书”的制作流程
“三朝书”长度略小于 16 开,宽略小于 32 开,这样的开本尺寸刚好迎合女性心理,同时也有利于文字的书面布局。“三朝书”封面设计的材料多用红色蓝色为主色调的土织布,采用“回字形”的书脊装订设计。三朝书的制作流程如下:
(1)内页制作。将一张宣纸裁剪成多张长宽23厘米的正方形内页,再对折长略小于16开,宽略小于32开的合页纸。内页一般为3的倍数,一般9-15页。内页上包括八角花图案和女书文字。“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八角花图案都是吉祥图案,充满求吉祈福的美好寓意,以恭贺新娘美满婚姻。
(2)封面也叫做“书衣”。封面一般采用黑色、深蓝色自织或机织土布制成。将封面材料裁剪至大约是一页合页纸的2倍大小。制作者将提前制作面浆,把大小相同的土布粘在一起,并且在中间夹入质地较硬的纸片。
(3)上下红布包角制作。将红色棉布裁剪出两小块,长度约为布料长度的1/6长,宽度约为布料宽度的1/5宽,缝到之前做好的蓝色粗布上下两边的中间位置,先用平针将小块红布四面缝好,再在内圈沿着事先用粉笔画好的笔迹缝上特殊足形针法。
(4)缝上装饰花带,在封面和封底两面的外1/3处缝制各装饰花带一条。花带与女书载体织带在图案和织法的各个方面都是一样的。
(5)封面内层制作,也称衬里。做里子的布料多为蓝绸缎布或蓝、黑、红色棉布,中间还夹有一层较硬的垫布,其缝制方法跟当地妇女做“统被面”的方式相似,将线藏于布内。
(6)书脊“回字纹”缝制。先用划粉在封面(平摊书衣)的中缝画出“回字纹”,一般是6个大小相等的“回字纹”图案。再沿着笔迹缝制“回字纹”,采用是手工缝制的特殊双线,将布与事先裁剪好了的宣纸按“回字纹”缝订在一起。下针的线脚考究,一半在封面、一半在封底上。线在订的过程中不能重复,一条线分两个方向订,第一次只选择缝一个方向一半的线形,先在封面缝“去线”后再在封底缝“回线”,然后再从另一个方向回针,于两边缝至中间完成。
三、“三朝书”的传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6年7月,本团队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及周边村庄上江圩对女书及其载体三朝书进行了田野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
(1)“三朝书“原有的社会功能逐渐衰减。在旧时代,当地女性把自己对要好的姊妹“老同”的思念和祝福写在亲手缝制成的“三朝书”上。如今因为信息时代的发展、交流和通讯媒介的不断更新,当地女性表达情感所寄托的媒介有了新形式,“三朝书”传情达意的形式逐渐被现代通讯媒介取代。
(2)社会关注导向的偏差。许多研究学者只关注女书文字内容本身,对女書载体等形式特征缺乏足够的重视,将女书的载体和内容拆分开来,很少有人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研究视野。
(3)民众保护意识淡薄。一些保存有“三朝书”的人家意识不到“三朝书”的价值所在,学者及研究人员来到女书流传区进行走访研究,并且带走很多宝贵的原始的“三朝书”资料,以至于现在很难在当地找到原始的“三朝书”;此外,一些当地人民为了生计致使一些“三朝书”以转卖等方式流失。
(4)制作材料难寻。“三朝书”的封面设计简洁朴素而大方,材料一般是采用黑色、深蓝色自织或机织土布。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的解体改变着人们的衣着现状,因而土布难寻。在调研地,课题组在江永县几乎所有的布店以及缝纫店都难以寻到土布,好容易才在女书园所在的农民家里找到了一块土布,但其面积不是很大,无法满足做成一本“三朝书”封面的需要。
(5)制作成本较高。三朝书的制作工序包括内页,封面,上下红布包角,缝装饰花带,封面内层,缝制书脊“回字纹”,这个过程繁琐,每一道工序的制作都很考究,制作耗时长且对技术要求高,制作成本也较高,以致人们不愿学习制作。
(6)制作人员较少。当地懂得制作“三朝书”的人不多,擅长者多是女书传承人和女书传承世家;且擅长者年龄偏大,其中还有些人因为长期不做的缘故已经有些生疏,年轻的女书传承人制作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三朝书”的传承及保护对策
女书文化是当地女性的智慧结晶和手工创作,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笔者依据上述“三朝书”所存在的现状,提出一些传承保护策略的建议,希望能为“三朝书”的传承及保护尽绵薄之力。
(1)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女书载体的保护力度,如在女书载体保护方面播出专项资金,用于对女书传承人进行技术培训以及方法学习,并对女书传承人在物质给予支持,避免女书传承人因生活压力而放弃对女书的传承和保护。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加强对“三朝书”传承人的关爱和帮助,避免目光短浅、竭泽而渔地对“三朝书”掠夺式的搜刮。鼓励传承人在传承三朝书内容的同时,也将三朝书的制作工艺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
(2)善用多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正确利用多媒体,对女书文化的价值进行宣传介绍,增加当地民众和往来游客对女书文化的保护与宣传意识;对于女书重要载体“三朝书”,可以利用媒体进行介绍,详细展示其制作流程制作方法,使人们了解其中细致的制作要求,领略其独特的装饰艺术。展馆陈列与多媒体展示将静态动态“三朝书”呈现于人们眼前。
(3)举办培训班
“记忆”可以使女书文化保存下来,写入历史档案;但是将其写入教育,写入民族记忆是另一种“延续”的方式,让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得以活态延续。1让女书文化进课堂、进教材,可以有效地使女书文化得以延续;女书传承人亲近学者亲近学生。让女书传承人走上讲台可以很好地保证女书文化“原汁原味”地传播和传承。
(4) 开发“三朝书”衍生品
①将“三朝书”设计元素合理“嵌入”到应用产品中。关于女书文化产业可持续化发展的建议,陈红初教授(2013.05)指出“拓宽载体;元素重组;分解再造。”在实践中,可以将“三朝书“精致的装帧艺术和设计元素提取出一部分,将体现女书文化内涵的女性习俗,女红技艺,女性节日等书面视觉化,二者相结合,应用于产品之中。
课题组在何红一教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尝试,制作了一组女书剪纸作品,于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展出。其中一组为对轴卷轴,卷轴之外为颉长的菱形边框,菱形四角配以剪纸图案,该图案来自于八角花图案组成元素(蝴蝶),内阴刻女字,两组四字女字成语一对,装裱为一幅(中华女书、传世珍宝),展览在去年山东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展出,受到民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除此以外,笔者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②注重产品文化价值。“三朝书”衍生品的开发要承载其所蕴含的独特女性文化内涵及装饰理念,从中创造出新价值。
③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可以将其应用于装饰摆件、创意家居、生活用品,尽量做到大众化普及化,试着将“三朝书”“请出来”。
④注重不同群体的选择。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年龄段以及文化程度的差别在“三朝书”应用领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所以在考虑可行性的前提下可以在“三朝书”衍生品的设计过程中考虑进去该差异性。
“三朝书”是女书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装帧精美,简单大方却独具民族文化内涵,为“三朝书”增色不小。在女书文化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尤其需要加大对“三朝书”的保护力度。如何让其更好地传承与推广,让其走向大众,还需做更多更进一步的研究。
[注:本文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之《女书装帧艺术的抢救性整理和现代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参与本文写作还有樊宇婷,侯茂源,课题指导教师为何红一]
(作者单位:中南民大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