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理说明文

2017-05-27宋玲玲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事理说明文对象

宋玲玲

事理说明文,是说明事物所呈现的某方面现象产生的原因、功能及原理、使用方法及构造特点,或者事物的演變过程等的文章,是对事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说明。

要判断一篇说明文是否是事理说明文,可速读全文后回想一下,如果文章介绍的是一个有形体、有特征、有作用、有意义的事物的话,就是事物说明文;反之,如果文章讲了一个抽象的道理,说明对象无具体形态,那么就是事理说明文了。

事理说明文重在说明“为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时,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初步感知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同学们可以借助文章中的科学术语、举例和数据,读懂文章讲了什么。要想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同学们也往往需要从分析标题入手,可以通过分析标题的语法结构来判断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在无标题或标题不明显的情况下,同学们可以通过对文章进行整体阅读,逐段梳理,综合分析,找出重点,从而把握说明对象。

2.深入分析文章的表达,可以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入手。事理说明文一般的行文模式是先说某种现象,然后分析和阐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即逻辑顺序中的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此外,逻辑顺序还包括从一般到特殊、从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等。同学们要能识别说明方法,并分析说明方法在阐释事理时的作用。说明文语言表达准确、明确、严密。

3.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即感受作者整合信息的能力,注意到作者严密的思维和表达,以及事理说明文传达的关注环境、人类发展等问题。

人们为什么

喜欢在网上晒幸福

□元 元

晒恩爱、晒宝贝、晒心情、晒发型、晒美食……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朋友圈,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晒”。

“晒”是一种自我表露

从本质上讲,所有这些“晒”的行为,都是在向他人传递关于自我的信息。人们似乎天生就热衷于将自己的信息展示给别人,心理学家将这种行为称为自我表露。自我表露是一种进化而来的本能,它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生存优势,比如拉近和他人的关系、获得反馈,让我们可以改进自己的表现。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当人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描述自己的性格时,会激活大脑中名叫伏隔核和腹侧被盖区的区域。此前的研究已经表明,这些区域与心理上的奖赏机制有关,当人们从品尝食物中获得快感时,也会激活相同的区域。为了有机会获得这种快感,研究中的被试者甚至愿意放弃更多的金钱诱惑。可见,自我表露与食物类似,都是一种本能的需求。心理学家很早就发现,自我表露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当我们向别人透露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分享自己的想法时,彼此的关系就拉近了一些。而作为回应,对方也会透露一些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如此往复,形成良性循环,让彼此的关系不断深入。

“晒”可以减少现代人的孤独感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社会越发展,人与人内心的距离似乎越疏远。有研究数据表明,社交网络其实可以减少人们的孤独感。比如在柏林大学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将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要求他们增加Facebook(社交网站)的状态更新频率,另一组则保持不变。一周之后,那些增加了状态更新频率的大学生,孤独感出现了显著下降,另一组则没有变化。更有趣的是,孤独感的下降与是否有人回复无关,只要增加了状态更新频率,孤独感就会下降。归根到底,人类是一种聚众的动物,实际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越是疏离,想把自己拿出去“晒一晒”的渴望就越是强烈。除了互窥、攀比等表层原因外,通过另一种途径让自己重新感受生活在“人间”的感觉,就成了很多人“晒”自己的理由。

“晒秘密”可以缓解心理压力

在当今社会,“暴露隐私”似乎成了现代人的一种“时尚心病”。人的心理可以分为3个领域:一个是可以让别人觉察到的部分,即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层面,叫作“透明区”;另一个是不能让别人发现的层面,即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部分,叫作“隐匿区”;还有一个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的部分,被称为“潜在区”。研究发现,这3个领域在一个人的心理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生活中产生幸福感的能力。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中,透明区应该最大,隐匿区较小,潜在区最小。如果隐匿区大于透明区或者潜在区过大,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由此可见,秘密越多,压力越大。所以人们在不停地寻求宣泄的途径,把秘密以某种方式说出来,就是对压力的一种释放。

英国知名心理学顾问迈克尔·辛克莱博士说:“我们努力地把自己呈现给网上的世界,假装自己一直都很开心并尽力保持这一状态,这不但让人精疲力竭,而且最终会让人感到空虚。”所以,“晒”得太多不是“幸福”,而是内心的虚弱。如果能避免这些误区,将真正有趣的东西分享出来,注重平等而高质量的交流,形成自我表露的良性循环,那么各种“晒”将为我们的社交生活提供有益的补充。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13期,有删改)

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为什么人们会对“晒”这种行为乐此不疲?

2.第三段中的“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发现”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四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阅读全文后,你对各种各样的“晒”有一个怎样的认识?

猜你喜欢

事理说明文对象
说明文阅读专练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阅读教学中的人文事理解读
剧有诗书气自华
联意义 析事理 用思想
个性签名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