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建构式园本课程研究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17-05-26王民君
王民君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成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园本课程建设和实践中,我园立足于教师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培养教师选择驾驭主题和吸收新经验的能力
1.教师分析和选择主题的能力
教师是主题探究活动的引发者、组织者和决策者。在探究建构式活动之初,教师与幼儿进行有效会话,在不断与幼儿沟通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了解和分析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感兴趣和有价值的活动,让主题活动得以延续。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主题的共同点,与幼儿商榷研究的内容,根据讨论情况,教师可组织幼儿对感兴趣的同一主题,或不同兴趣、不同主题,开展各种游戏和研究。教师吸纳幼儿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推断、反思和决策,较准确地把握和选择主题,使幼儿兴趣得以彰显,使教学内容既丰富又有价值。
2.教师驾驭和发展主题的能力
教师是主题教育活动的发起者和领航人。在主题探究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活动的开展情况,与幼儿共同商榷下一步的主题行动计划,并适时地参与活动,教师以参与者和支持者的身份与幼儿一起发展主题,寻找活动的内容、材料、形式等,帮助幼儿自主地发展主题,使主题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3.教师学习和吸纳新经验的能力
在探究建构式园本课程研究中,教师阅读国内外的课程理论,查阅、翻译和搜集大量的国内外先进学前教育目标等文献资料,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教育比较理论,采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观看特级教师优秀活动课例,利用微格教学培训方法),促进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培养教师观察、记录和分析决策的能力
观察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待幼儿活动中一切言行、情感态度的表现情况。瑞吉欧方案教学认为,记录就是教师走进幼儿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声音,观察他们的操作,记录他们的思维、观察、想象和表达。在主题探究活动中,教师作为观察者,注重对幼儿的活动表现进行观察,从行为表现、心理活动、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给予分析和评价,教师对观察幼儿活动的时间、目的、内容、方式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观察幼儿的活动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了观察的能力。
在主题探究活动中,记录是基础工作,有效的记录能真实反应幼儿的活动状况,分析幼儿的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继续活动和发展主题,对促进探究课程的不断深入有着积极作用,最终有利于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和发展。首先,记录能够帮助教师作出教育决策。记录幼儿的活动过程和表现可以发现:什么吸引他们,什么是他们不喜欢的;他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目前他们的兴趣点是什么;材料是否合适;学习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解决……从而促使教师作出教育决策。其次,记录能为幼儿下一阶段的探究提供依据。记录作为一种符号,教师对其认真分析和反思,可以作为下一阶段探究活动的依据,并有效决策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最后,记录有助于教师建立评价幼儿的完整体系。教师对幼儿活动过程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教师通过系列的观察记录表和对幼儿学习过程的拍摄、对幼儿作品的分析等记录信息,能让自己对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态度、情感等方面作出正确的评价,这些评价将促使教师努力去发现问题背后的含义,为培养幼儿的完整人格提供宝贵的依据。
分析是根据教育中的所有现象、数据,用有关理论对问题进行客观解释,并建构一种新的可行的教育策略。在探究建构课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确立主题;创设一个支持幼儿探究的物质环境,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幼儿的活动进行不下去时提供支持;记录主题进行所发生的一切有意义的过程,通过表格、文字记录、影像记录等形式,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有助于教师正确地评价幼儿,作出各种经得起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决策。
三、培养教师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能力
在园本课程实践中,教师根据幼儿兴趣、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
支架式教学。所谓支架式教学是指这种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而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学习者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支架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例如“恐龙”的主题。教师根据分析,了解幼儿对已有恐龙种类初步的概念,为给幼儿创设新的“最近发展区”,决定继续研究恐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这样层层递进,螺旋式发展主题,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板块知识,使幼儿容易理解和接纳。
情境性教學。建构主义以其对学习这一建构过程的理解为基础,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事实问题的基础上。在《火山爆发》这一主题教学中,教师通过录像,真实再现了火山喷发的情景,幼儿对这一现象十分好奇,于是,师生决定进行实验。在实际情境中,幼儿的需要得到了满足,知识和能力随之也得到了提升。
基于问题的教学。它又称为课题式教学,是一种教师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解决实际情境或接近实际情境中的复杂问题的教学策略。例如小班《蚯蚓》的主题。一天,幼儿发现了一条小蚯蚓,一个男孩儿用脚把它碾死了,小朋友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教师提出问题:知道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些什么,它会做什么?小朋友对蚯蚓产生了较大兴趣。于是,教师带领幼儿到草坪上观察蚯蚓,展开了对蚯蚓的研究。
教师选择不同活动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让幼儿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建构新的经验和知识。教师对不同教学活动形式和方法的把握,丰富了自身的教学经验,历练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培养教师总结经验的能力
在园本课程研究过程中,教师善于思考、勤于笔耕,不断提高总结和撰写经验的能力,以研究促成长。
行动研究,就是通过真实的教学案例,使教师们对探究建构式课程有详细的了解和认识。在专家的指导下,按照研究的目标设计主题探究活动,由课题小组成员和专家进行点评,执教教师进行反思,找出问题,共同制定策略和解决方法。通过寻找理论基础—探索活动方法—制定活动方案,提高制定教学方案和执行方案的能力。
教育实验,就是教师对所开发出来的探究建构式园本活动课程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认识,清楚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等。然后根据目标和宏观内容,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环境创设。同时由专家进行指导,并对每次活动进行评价、反思,找出问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不断探索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在课题展开后期,对课题进行总结,在全园推广并撰写研究报告,发表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教师总结经验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探究建构式园本课程研究的过程中,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不断修整和反思中,使自己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决策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也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启雅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