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三“点”,做三“调”

2017-05-26汪清娅周霞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表演区风铃调整

汪清娅+周霞

每一名儿童都是不可复制的奇迹和独特存在,是有独立人格的、生动活泼的生命个体。基于儿童立场,就是指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经验和情感需求,站在儿童的角度,为儿童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丰富的资源,使之在活动中愿学、乐学、会学、学好,从而获得适宜的成长。

基于以上思考,在小班区域活动“声响大聚会”的设计与实施中,我们从儿童立场出发,坚持“尊重儿童,珍视儿童,呵护儿童;研究儿童,发现儿童,引领儿童”的核心价值引领,从儿童天性、需要和兴趣出发,坚持立三“点”, 做三 “调”。三“点”即:儿童的兴趣点、需求点、发展点;三“调”即教师调整区域、材料、行为。以此建构多元、开放、自主的区域活动支持性环境,为儿童自由自主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捕捉兴趣点,合理调整区域

活动案例1:声响大聚会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声响大聚会》主题活动开展前一周,班级教师根据主题目标和内容,基于幼儿年龄特点、核心经验和实际情况,梳理出了预设的区域活动目标,并根据区域活动目标,制定了预设投放的区域材料清单,尝试在美工区、图书区、表演区、玩具区投放一些与主题目标有关的材料(详见表一),以此来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和已有经验,建构满足幼儿兴趣的区域活动环境。

解读分析:

在一周的观察中,教师主要针对幼儿对走进各区域的人数、感兴趣的内容、相互交谈的话题等进行了详细记录,发现以下几种情况:1.人数。幼儿走进投放了新材料的区域人数呈稳定或增长的状态;2.关注内容及相互交流的话题。多数幼儿对新投放的材料有兴趣;喜欢运用成品或半成品材料制造各种可发出声响的物品,体验发现不同声响的快乐,尝试使用象声词描述自己读到或听到的声音(详见表二)。

跟进调整:

基于孩子的兴趣,我们做了以下调整。调整一:在原有基本区域(美工区、图书区、娃娃家、积木区、玩具区)的基础上调整或增设兴趣区,以满足幼儿现在的兴趣点。调整二:将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与主题融合,调整为背景下区域活动的学习内容。如在晨间活动时间,利用回放孩子们在学习区内探索新材料的照片和视频,让孩子们说说他们用这些材料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接下来还想干什么?在孩子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后,教师提出想增设區域的建议。调整三:在原有的玩具区空间上层,增设了科学区;在娃娃家的旁边,增设表演区;在美工区和图书区里分别设置一个小区域,并和孩子们一起为这些小的区域命名。如美工区的“叮铃铃加工厂”,表演区的“嗒嗒响小舞台”,图书区的“哗啦啦听赏区”。小区域的增设,既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又能很好地体现主题教育内容和教育价值,更好地支持和满足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发展需要。

追随需求点,适宜调整材料

活动案例2:美工区的变化

美工区内,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对叮铃铃加工厂的材料还比较感兴趣,通常利用提供的铃铛、各种颜色的软绳,将铃铛穿成串做成风铃。一周以后,孩子的兴趣减小了,进入美工区选择制作风铃的孩子也少了,而且在制作中没有新的想法和创意。

解读分析:

儿童的兴趣各异,他们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来进行游戏和学习。叮铃铃加工厂只投放了各种大小、颜色不同的铃铛与软绳,材料的品种和功能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不能很好地帮助幼儿运用这些材料来促进关键经验的发展。

跟进调整:

1.投放开放性材料,满足幼儿发展需求。开放性材料没有特定性功能,能为幼儿提供无限的使用方法,能够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我们经过观察和分析,在叮铃铃加工厂内投放了充足、丰富的开放性材料(详见表三)。

我们利用计划时间,向孩子们简单介绍这些投放的新材料,鼓励计划进入美工区的孩子说出使用这些新材料的想法;工作时间,我们支持幼儿积极探索,大胆使用新材料;回顾时间,及时肯定孩子的新点子,以便激发幼儿使用新材料进行想象和创造的兴趣,帮助幼儿建构新的经验,满足和支持幼儿开展探索、建构等游戏的需要。

2.创设支架性立体环境,推进幼儿游戏发展。在叮铃铃加工厂的区域墙面上,通过布置各式各样的风铃成品图片、幼儿操作探索制作风铃的过程照片以及展示的幼儿自制风铃作品,引导幼儿通过模仿、向同伴学习等方式,激发幼儿创作兴趣,推进活动发展。

经过以上材料调整,我们发现每一样材料都发挥了神奇的作用,激发了幼儿的想象与创造,许多精彩的作品也应运而生。如用压花器压出不同纹样,对制作的风铃进行细节装饰;利用软铁丝变形的特性,制作了可送到表演区进行表演的串铃;将纸杯或纸盘变成了悬挂风铃的托盘;甚至还创造性地制作出可发出声响的装饰头环、手环等。每一次回顾环节,进入美工区的幼儿都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的作品,而幼儿制作风铃的兴趣一直持续到学期结束。

深化发展点,调整鹰架行为

活动案例3:豆子的舞蹈

早上开始进行活动区计划的时候,兮兮就计划在科学区去玩投放的豆子材料,听听它们是不是能发出不同的声响。活动一开始,兮兮就来到科学区,先看了看架子上不同的豆子材料和不同的容器(塑料瓶、铁盒)等,然后打开铁盒,开始往铁盒里放大白豆。兮兮一边放一边听豆子砸在铁盒里发出的声音,快要装满的时候,兮兮把铁盒盖上了盖子,用劲地摇了起来。兮兮一边摇一边说:“老师你听,轰轰的声音,好像打雷呀!”接下来,兮兮将大白豆倒出来,又把绿豆放进了铁盒里,小心地盖上了盖子,又摇了起来。兮兮激动地说:“老师,这次是哗哗哗的声音,像海浪声呢。”然后,兮兮又换了米放进铁盒里,“老师老师,听,沙沙沙的声音,像下雨一样。”

解读分析:

小班孩子在科学探究中,开始对感兴趣的事物仔细观察,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并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发现其明显特征。 我们在观察中发现,兮兮已经能熟练地使用不同材料探索制造出不同的声音,并能用象声词描述听到的不同声音,甚至能将其与生活中的自然声音进行联系。而在日常的观察中我们也发现,孩子们喜欢用涂涂画画来表达一定的意思。

跟进调整:

材料鹰架,推动幼儿学习。

情境再现:当第二天兮兮走进活动区继续用不同材料玩声音的游戏时,教师在科学区投放了记录纸和记录笔,并坐在兮兮的旁边,将兮兮说出的不同声音用符号记录了下来。兮兮问:“老师,你在做什么?”老师:“我听见你说的那些声音,我就把它画下来了。”兮兮:“我也要画。”老师:“好吧。”在回顾时间,兮兮借助自己的记录表,向同伴介绍了自己在科学区的发现。而在接下来的科学区和音乐区里,孩子们已经开始尝试用记录表记录自己对声音的不同发现。

这样的材料鹰架,帮助小班孩子在科学探究能力上,从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的核心经验,顺利过渡到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或图画记录自己发现或收集到的信息,有效地推进了孩子的发展。

活动案例4:爱玩打击乐器的丁丁

区域活动时间,丁丁自主计划进入表演区去玩打击乐器。活动中,丁丁选择了门铃和扬琴。她先用扬琴敲打了2分钟,然后又换了门铃进行拍打。在区域活动的前10分钟,丁丁在表演区里一共换了6次打击乐器。

解读分析:

丁丁喜欢玩不同质地的打击乐器,并对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非常感兴趣,但对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的经验非常缺乏。从观察及幼儿回顾情况来看,幼儿这种状况非常普遍。

跟进调整:

活动鹰架,建构幼儿新的经验。我们决定根据幼儿需要及主题活动内容,开展小组活动——打击乐《大猫小猫》。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利用图谱教学的方式让幼儿理解两段乐句中强弱的力度差异,掌握最基本的打击乐器碰铃和铃鼓的演奏方法,探索用打击乐器表现动作幅度大小与声音力度强弱之间的关系。活动后,我们将《大猫小猫》的音乐图谱投放在表演区,并去掉了多余的打击乐器,只提供了数量充足的碰铃、铃鼓和扬琴,以便帮助孩子们运用已有经验进行打击乐演奏。当然,随着活动的推进,我们逐渐增加新的打击乐器。从固定乐器的图谱到动态的、以及后期的简谱图谱,幼儿可自主换取打击乐器的音乐图谱。这些调整帮助幼儿从熟悉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到学习用打击乐器展现音色、音量表现力的核心经验发展。

总之,在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只有基于幼儿立场,才能真正地做到研究儿童,发现儿童,引领儿童,促进幼儿核心经验的发展。我们以小班“声响大聚会”主题为例,进行了“立三点、做三调”的尝试,把“基于儿童立场”这个点挖深、做实,力求给幼儿提供支持性、开放性、变化性的支持性環境,支持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实验幼儿园,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

猜你喜欢

表演区风铃调整
从表演区游戏中反思教育行为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工位大调整
小导演诞生记
摇曳的风铃
风铃
幼儿园表演区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对幼儿园表演区活动开展的初探
吹闹心中的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