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适区:儿童在前,我在后
2017-05-26唐隽菁
唐隽菁
摘 要 作为儿童的陪伴者、同行者和领路人、引导者,品德课教师要走出教学惯常的舒适区,善于“退后”,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贴近儿童需要,激发儿童潜能,激活儿童思维,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需要。
关 键 词 小学品德课;平等首席;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5-00-04
原本我可以年年涛声依旧,用手中的那张老船票登上一艘艘新船;原本我可以冲在第一线,让孩子们按照我的设计亦步亦趋学习;原本我可以躺在舒适区,自在轻松。但我选择了离开,离开自己的舒适区,挑战自我,突破边界,探寻教育的本源。渐渐地,儿童走在了我的前面,我走到了他们的身后,于是,每天的太阳对于我来说,都是新的;每天的课堂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新的。我和我的孩子们共同沉醉其间。
为何在后?
2002年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是平等的首席”这一理念已經深入人心。这一定位中有两个关键词:“平等”“首席”。从语言学上来说,两者相较,首席为重。
什么是首席?管弦乐队中,第一小提琴组的第一小提琴手是首席,小型乐队中不设指挥时,他就是指挥了。如此说来,我选择退到儿童身后,不是有悖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一师生关系?
感谢“首席”的前缀“平等”。教师这一首席须建立在与儿童平等的基础之上,没有师生间的人格平等,教育就不可能实现。毋庸置疑,师者,不可高高在上,在其眼中,儿童应该是和他并肩站立的!而“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我们不仅是陪伴者、同行者,还应该是领路人、引导者。
我把学生推上前台,也是平等。因为我始终认为,平等不是替代。人都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学习亦然。只有让他们充分展现已知,独立解决问题时,我们才能知晓他们的困惑、盲点和缺憾,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才得以显现,教育也才能真正发生。因为我始终认为,平等不是禁锢。成长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力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陶行知语)。每个孩子都拥有无限的可能,虽然他们年纪尚幼,但已储备了巨大的能量,正蓄势待发;因为我始终认为,平等不是平行。一位老师,几十位学生,每个人的步伐不尽相同。当我与某些孩子平行时,也就意味着有的孩子还在我的前方,而有的则落在了我的身后。教育是面向每一个的,怎可把快的拉慢,又怎可放弃后进?
儿童在前,我在后,就是希望给他们一片敞亮的世界去开拓、探究,而我是他们的智囊宝库;儿童在前,我在后,就是希望让他们能毫无顾虑、无所顾忌地试错、解惑,而我是他们的安全港湾;儿童在前,我在后,就是希望他们能在真实的情境中直面困难、挫折,而我是他们的坚强后盾。
当然,我只在他们需要时出现。我希望,我们能一直这样走下去。
怎样在后?
怎样在后?很简单,让儿童走上前台,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儿童站在教育的中央。而要践行这一理念,我一直在探索。
再上一次:不断贴近儿童需要
许多老师和我一样,往往教学同一个年级3个班的品德与社会课,同一内容每周都要教学3遍。翻来覆去地说,一般早该厌倦了。但是,我非常喜欢“再上一次”。在一个班级上完课,我马上就会想:我是不是还可以……如果那样……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所有思考都围绕着一点:我有没有真正退到儿童身后。于是,对我来说,每一节课都是新的。
在学习“文明古国”(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我国历史悠久,同时也为了让历史“好玩起来”,我以教材提供的《历史朝代歌》为蓝本,找到了台湾孩子及哈佛大学两位教授演唱的不同曲调、版本的《历史朝代歌》。课堂气氛果然轻松愉悦,笑声不断。
上课结束后,我却陷入了思考:我这样做给孩子们留下了什么?仅仅是读读、听听、唱唱罢了。他们只是被动接受,没有主体参与。怎样才能让《历史朝代歌》成为他们自己内心的需要?
于是,在另一个班再上这节内容时,我作出了调整。在孩子们合作板书四大文明古国后,我请他们看黑板:“你有没有什么问题?”马上就有孩子质疑:“为什么3个文明古国都有‘古字,中国没有?”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精彩的问题。我把问题还给孩子们:“你们认为呢?”“巴比伦已经消失了,所以要加一个‘古字。”有理有据。“古印度、古埃及比我们历史更久吧。”有的孩子开始猜测了,回答模棱两可。“你们有没有听过《历史朝代歌》?”“听过。”有个孩子一口气背出来了!他喜欢历史,情有可原。他的展示,立刻引来赞叹一片。赞叹的同时,有孩子开始跃跃欲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历史朝代歌》的推出水到渠成。
“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朝代?”“能不能标出大一统的朝代?”“有什么发现?”原来,整个中国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世界历史亦如此。这是孩子们可贵的发现。
此时,再来欣赏两首朝代歌,孩子们就不再旁观了,他们主动参与,开口演唱,还有孩子想换曲谱,编创属于自己的朝代歌呢。
孩子们的思考到此并未结束。“为什么只有中国没有‘古?”“因为我们的历史绵延五千年。”“通过朝代歌,我发现我们的历史没有中断过。”这就是中国历史的伟大之处,它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从这一点上来说,其他3个文明古国都无法企及。
再上一次,让我得以弥补自己的缺憾;再上一次,让我得以和孩子贴得更近;再上一次,让我能够更加笃定地向后退。
授之以渔:不断激发儿童潜能
近期,在一篇质疑“探究式教学”的文章中,我看到学者的研究报告:使用“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来变成教学法是一种错误的做法[1]。“探究式”的学习,只能在参与者已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甚至是“专家”级的基础上,才会有效。
因此,若想实现儿童在前,我在后,就必须让他们具备基本能力。如果赤手空拳地上阵,只会兵败如山倒。而一旦兵败,再想重振旗鼓,就难于上青天了。
如果说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其他内容是当下社会生活,那么历史部分就是过去的社会生活,而社会发展是有其轨迹和脉络的。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历史内容的教学目标即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
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有许多:统计法、对比法、分析——综合法等。但是,在起步阶段,帮助孩子建立清晰的时空意识才是关键。我向孩子们推荐了“历史时间轴”。
历史时间轴比思维导图简单,有了数学数轴的基础,孩子们对此驾轻就熟。“可以是横轴,也可以是纵轴。”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我们一起来看第三单元,书中最早提及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哪一年发生的什么事?”很快,孩子们就找到了: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销烟。好了,第一个点确定,其余就靠他们自己了。计时5分钟。
5分钟结束,孩子们开始上台板书。下来一拨,又上一拨。不一会儿,黑板上就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孩子的智慧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有了珍贵的蓝本,我们就可以继续描画:“这些是不是重大历史事件?有没有需要删除的?”无论是思维导图还是历史时间轴,删繁就简,去粗存精,这也是一种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方法。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富矿,有的是露天矿,明眼可见,这类孩子很快就在团队中脱颖而出,光彩四溢;有的在浅表层,很快就能探测到,实施开采也非难事;而有的则深藏于地下数百米,可能一般的钻头都无法触及,需要我们锲而不舍,向下向下再向下。这个过程自然是非常艰辛枯燥的,但是当我们发现矿源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而探寻的过程,不也是我们自己精进的过程吗?
闹钟伴行:不断激活儿童思维
现在我上课都会带一个闹钟。我原本用它只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没想到歪打正着,我竟然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前不久,朋友推荐了《番茄工作法图解》一书。“番茄工作法”用以解决“事情太多,时间太少”的问题。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因为发明人使用了番茄形状的厨房计时器。操作起来并不繁琐,设定25分钟,全神贯注就做一项特定任务,闹钟响铃,不管任务是否未完成,立刻停下,休息3分钟后继续[2]。
先见森林再见树木。秉承这一理念,开学初,我就让孩子们分组绘制了单元思维导图。那次,算是浅尝辄止。真正的交流,还要从正式进入单元学习开始。在第一单元学习中,孩子们掌握了从单元题目的关键词入手,经过课题,再到课文的思维方式;而第二单元核心概念非常明确,探寻的问题非常清晰,我们便直接从单元进入课文。
没有交流,没有碰撞,5分钟计时开始。孩子们根据各自的理解,独自绘制思维导图。小组交流、全班互动,一定要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之上。时间到,我随口报了3个学号:7号、17号、27号。通过投影,他们逐一进行了展示。我将3份思维导图分别标上序号:“你喜欢哪一份?请举序号。”教室里小手如林,很多孩子选择了2号和3号。
“2号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他发现了《儿童权利公约》。”“他理清了权利和责任之间的关系,权利伴随责任,责任也伴随权利。”不仅如此,权利和责任还伴随人的一生,可谓“一语双关”。
3号的思维导图明显比2号复杂,它的优势又在哪儿呢?一个孩子另辟蹊径:“他找到了两个责任:纳税义务、保卫祖国的义务。”当然义务不仅仅是这些。不过,3号已经开了一个好头。
多并不一定代表好。面对那么多的权利,我们究竟该如何下笔呢?我还是退在最后,把孩子推上前台:“有没有同学和3号不同?”有个孩子怯生生地举起了手,好,掌声欢迎,上台分享。
当思维导图在大屏上一展示,我都被震到了!“你们有什么发现?”孩子的眼睛非常雪亮:“她写出了什么时间享受什么权利。”高手在民间呀!智慧在民间呀!我不禁为孩子们的出色研讨而欢呼!
又给了5分钟,孩子们继续独立绘制,他们有的原图修改,有的另起炉灶。教室里静悄悄的,掉一根针都能听到。而此时,思维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运行着……
无论是研讨还是阅读,无论是汇报还是绘图,我都以5分钟为限。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在5-10分钟之间。最新的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不喜欢在同一内容上停留超过10分钟。由此,课堂用时可以有2种划分方法:4段,每段10分钟;8段,每段5分钟。通过实践,我发现小学品德课堂更适合后者。一来适合各种学习活动的用时,不会出现为了达到要求而无效拖延的现象,二来也给孩子形成固定的时间概念,有利于他们立刻投入,思维高效运转。当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
只能在后吗?
在教学“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一课时,我给孩子们5分钟时间,让他们给爸爸、妈妈写几句话;并请他们课后带回家,给爸妈看看。同时,我也在家长群里发了一条留言:
第2节课,我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统计。统计的目的不单单是让孩子学习如何计算百分数,不单单是作业反馈,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了解如何解读这些数据,或者说,透过数据我们知道了什么。
孩子们的解读当然都是积极层面的。比如说,不少家长能够和孩子书面沟通,敞开心扉;只要我们主动沟通,很多家长是会理解我们的。
而我看到的却是“对峙”:有家长与孩子的对峙,比如说看了之后,一言不发;有孩子与家长的对峙,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14个孩子选择向家长关闭心门。淡淡的隐忧涌上我的心头。
我和孩子们谈起了青春期的特点,每个人的身体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大家不再是小朋友了,越来越像成人了。与此同时,我们的心理成长远远滞后于身体发育。于是,大家就会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却没处使;会觉得突然各种想法层出不穷地喷涌,无法遏制;谈到了青春期特别需要指路明灯,能当此重任者唯有家长。
课后,我给家长先后写了两封公开信。在《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中,我说了开门与关门:“开门很难,而关门就在一瞬间……但凡是能够收到我转送信息的家长一定要偷着乐。别小看这开头的称呼,当孩子下意识写信给你时,就已经把你当成他们最信任的人、最亲近的人、最想以心换心的人。……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没有趁‘虚而入,如果我们煞有介事地找孩子谈心、为自己辩解、继续将意志强加于他们身上,那么,我只能深表遗憾了。”在《对峙就是胜利吗?》中,我追问: 对峙是否有理性的边界?所谓的胜利是单边的压倒还是双方的妥协?青春期的建设性与破坏性是否可能合为一种力量?
那几日,我一直忙着梳理,把孩子们想对家长说但又没给家长看的话,逐一拍下,点对点发送。发送的同时,我不忘附上一句话:“这次发送,就是希望让您能透过这短短的几句话,重新认识正在长大的孩子;就是希望能够以此为契机打开孩子的心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是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相亲相爱,彼此关怀,彼此体贴,彼此谅解。”
课上,儿童在前,我在后;课下,我在前,儿童在后。但我一定不会让他们知道。走在他们的前方,我们教师就是一座桥,架在方法与孩子之间、家长与儿女之间、生活与儿童之间。而我们站在当下,又是过去与未来之间的一座桥。要成为一座合格的桥梁,唯有贴着儿童、贴着生活不断飞行。
舒适区是由我们的习惯构成的。如果想有所突破,想不断挑战,想变革创新,会让我们离开“舒适区”,感觉很不好。尽管如此,我依旧愿意走出来,因为,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方老师2007的博客.http://edu.sina.com.cn/a/2015-04-13/1216259024.shtml.
[2]Staffan N·teberg.番茄工作法图解[M].大胖,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
(作者单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8)
責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