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反腐形势成因及对策

2017-05-24杨馨媛

现代交际 2016年23期
关键词:反腐中国新形势

杨馨媛

摘要:腐败是一种跨越历史界限、跨越国家界限而存在的现象。当前我国的反腐形势严峻,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本文试图从当前的反腐形势分析入手,层层剥离,在找出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在反腐新形势下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中国 反腐 新形势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97-01

反腐是每一个国家和政府任何时期都高度重视的问题,这是一个关系到政权和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问题。我们要看到当前反腐形势的严峻,打击虽厉,腐败却总是有缝隙可钻,且有愈演愈烈的态势。不断地反思,在崇尚物欲、市场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件的今天,我们的党和政府该如何有效反腐?

一、我国反腐形势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全党动手,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在反腐倡廉工作中要经常抓、长期抓,认识到反腐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至此反腐的形势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一)网络反腐的到来

互联网时代极大地调动各项信息资源的共享,群众监督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这种新反腐方式的应用,不仅可以对腐败分子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拓展监督范围和提高监督效率,而且从其自身来讲,多媒体涵盖了音频、视频、图片等,能够更好地保存证据,通过网络,举报信息能迅速地扩散,提高群众监督的话语权。

(二)反腐领域的拓展

腐败的领域已经从建国初期的经济部门逐渐向党政领导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等要害部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渗透。这种渗透,犹如堤坝上越来越多的蚁穴,如果不及时加以制止,最终只会导致“灭党亡国”。

(三)反腐阵地的复杂

随着反腐工作的有序开展,官场上的腐败行为在收敛的情况下显露出更多的复杂要素。首先是腐败行为愈加隐蔽。其次是畏罪潜逃现象的增多。最后是腐败行为已形成“潜规则”,常采取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的手段。

二、腐败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权力的集中过度

集权导致专制,专制导致腐败,正如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很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1]这样就可能导致民主成为空谈,或是沦落为少数人集权的工具。其表现之一就是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统一领导和高度重叠。

(二)权力的监督缺失

就国家监督而言,审计部门对国家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检查与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对于社会团体而言,其权力监督过程中,对社会利益集团实现的权力制约不强,同时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作支撑。市场经济下,许多的监督机制处于“人情”与“制度”的双重矛盾中,以至于最终导致监督的缺失。

(三)权力的制约失衡

平衡是司法工作者所追求的法律天平,权力的较量是相互制约。当前国内现行的司法、审判权独立运作尚未真正的实现,因此无法确保司法、检察机关独立运作审批、监督权;同时行政主体改革相对比较缓慢,难以有效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且行政干部自身的权力难以有效地发挥出来。[2]

三、新形势下反腐对策

(一)加強廉政文化建设

通过文化的熏陶来提升公务员队伍的道德素质是十分可行的。如在各级党政系统中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同时运用媒体拍摄廉政教育片,打造典型,积极宣传,在社会上形成一股良好的廉洁奉公之风。

(二)完善廉政法律体系

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真正地实现反腐工作的重大突破。一方面,加快监督制度的完善,从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三个维度进行条文的制定,把制度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之中,包括党纪处分、刑事处罚在内的一系列违法违纪行为惩处实体法规。[3]另一方面加大腐败的违法成本,从国家意志层面对所有有意向腐败或正在腐败的犯罪分子予以威慑。

(三)切实保障公民监督权

监督力度的强弱,不在于监督机构的多少,而在其能否切实保证监督机制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健全保障公民监督权的法律法规,同时又要切实保证公民在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利时的人身安全。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才能在反腐的道路上不失去民众的支持,才能让中国的反腐道路越走越通畅。

四、结语

当前中国的反腐形势是异常的严峻,腐败领域日益扩展、腐败方式日益多样化,反侦察能力的增强更为反腐工作带来了莫大的困扰。本文论述的这三个要素成为了腐败分子赖以生存的利爪,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工作艰难开展。笔者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在王岐山委员的重拳出击下,通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完善廉政法律体系和切实保障公民监督权等方式,中国未来的反腐形势一片大好,社会主义建设的蛀虫一定会被消灭。

参考文献: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1).

[2]高新民.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反腐倡廉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2014(2).

[3]李昕.努力保持党的纯洁性,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J].科学时代,2014(1).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反腐中国新形势
浅析公务员心理成长与健康建设的反腐意义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中国经济不存在“东北化”可能
反腐报道娱乐化之忧
官员勿被“权力”扭曲心理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