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辅导员媒介素养研究

2017-05-24

新媒体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辅导员新媒体

摘 要 在当前新媒体广泛应用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用新的形式来开展,在使用新媒体辅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高对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需要在对于媒介的认知、使用新媒介的意识和能力方面不断提高。在当前新的环境下,高校需要不断加强辅导员媒介素养,加强辅导员媒介应用的能力和意识,不断提高辅导员对于校园新媒体建设的参与度,用新媒体环境建立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让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助力。

关键词 新媒体;辅导员;高校;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7-0158-02

当前各种网络平台的应用,在社会各个群体中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高校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能力最强的群体之一,对于新媒体的应用十分广泛,这种大量信息通过不同渠道迅速流入学生群体的状况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辅导员群体需要迅速适应新的变化,改变、调整工作方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提高自身媒介素养。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主要是在对于媒介的认识程度、应用能力和对于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等方面的提升。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高校学生的人际关系由小范围、现实空间逐渐转变为大范围、虚拟世界。学生所接触到的人和事已经不局限于自身所处的现实空间,接收的信息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使得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提升媒介素养,以适应这种变化,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顺利开展。

1 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提高的现实需求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各类信息涌入高校学生的视野,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也正通过这种新的形式不断蔓延,这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高变得十分迫切。高校辅导员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责任,提高辅导员的媒介素养,将有利于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辅导员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1 提高辅导员媒介素养,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用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了挑战和机遇,高校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在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信息中进行筛选接收,同时也要通过应用新媒体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贯彻到学生中去。基于这样的工作要求,提高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必要手段。

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有利于辅导员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时能够迅速做出工作方法上的调整,转变工作思路,用更加快捷、广泛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更加深入地走进学生的生活中,了解学生、引导学生。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高,也使得校园文化能够通过新媒体展示出来,让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载体,让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停留在课堂上,而是真实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1.2 提高辅导员媒介素养,正确引导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较强,是新媒体应用最为广泛的群体之一,但是大学生由于其自身媒介素养的欠缺,并不能独自完成对新媒体信息的甄别。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媒介素养就成为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要任务。

首先,辅导员自身的媒介素养不断地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庞杂信息的鉴别能力。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节点,对于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尚不足以独自应对不良信息的冲击。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掌握新媒体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对媒介信息进行例行的分析和判断,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其次,有助于大学生使用媒介传播信息的自律性培养。多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迅速和信息发布者身份的隐蔽,使得信息传播随意性很强。提高辅导员媒介素养,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信息传播的规则,加强学生在传播信息时的自律性,构建真实、负责的信息传播网络。最后,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觉抵制西方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的侵蚀。新媒体的应用也为西方一些国家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侵入提供了新的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增强意识形态安全的觉悟,提高大学生分辨信息的能力。

2 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现状

目前在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新媒体已经在日常管理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应用的程度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程度,对新媒体的功用也缺乏深入的了解,这也就影响了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2.1 媒介认识程度较低

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已经能够较为广泛地使用新媒体,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新媒体的各种功用却不能充分发挥,这主要是由于辅导员对于新媒体认识和了解还不够深入。例如微信的使用,大多数辅导员只是将微信作为联系学生的一种手段,通过微信发送通知,了解学生情况等,而没有认识到微信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上的优势。新媒体的传播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便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跳出课堂上面对面的时间空间的制约,辅导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这一特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新媒体中。当前部分辅导员由于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等原因,还不能完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新媒体,这严重制约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2.2 媒介应用能力不强

新媒体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时代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对新媒体应用能力的不断加强,辅导员才能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网络环境,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避免和学生脱节。在这样的要求下,高校辅导员的媒介应用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具体需要在信息鉴别能力和信息重新构建能力方面不断加强。一方面。当前网络环境下信息量十分庞大,而且其中所包含的深层信息也较为隐秘,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和鉴别能力的培养,在庞杂的信息中分清黑白;另一方面,辅导员也要在庞杂的信息中进行筛选和重建,將网络信息中的精华进行提炼和重新构建,以适合学生的接受方式。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将重新构建的信息传达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接收能力。

2.3 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不够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逐渐成为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当前的高等学校教育在这一方面仍然没有系统的开展。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与学生的联系程度最为紧密,与学生在媒介上的接触也最为频繁,辅导员在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中也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辅导员在学生媒介素养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学界在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体系,对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形式和内容目前仍处于讨论阶段。理论指导方面的欠缺,就导致了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滞后。而辅导员方面,其自身媒介素养仍然处于逐步完善提高的状态,对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要求还有差距。由于上述原因,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辅导员要不断加强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探索和实践,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教育能力,以保证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工作的进行。

3 高校辅导员增强媒介素养的途径

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不断加强辅导员对新媒体的学习和应用,通过开展专家讲座,现场培训等不同形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逐渐提高辅导员对新媒体的应用能力,使媒介素养不断得到加深和巩固;其次,在日常工作中,建立辅导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让辅导员能够与校内外的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和学习,尤其是让不具备新媒体传播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能够充分学习和了解传播学相关知识,提高对新媒体的认知和应用;第三,要不断提高辅导员应用新媒体的自主性,让辅导员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应用新媒体结合学生特点开展教育工作。

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也应该在制度上保障辅导员媒介素养的不断提高,建立起辅导员的学习培训机制,为辅导员提供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机会。同时,高校也应加强新媒体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管理系统建设的同步进行,从工作条件和辅导员自身媒介素养两方面同时入手,共同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媒介素养,以适应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索秋平.辅导员新媒体素养及提升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3):79-81.

[2]范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问题探讨[J].中国报业,2014(1).

[3]陈纯柱,敖永春.网络环境下高校舆情的传播及引导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2):154-159.

[4]王夏露.新媒体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研究[J].高校輔导员学刊,2014(3):29-33.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辅导员新媒体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