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2017-05-24范生姣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价值分析保护

范生姣

摘 要: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再生产的社会空间,承载着农耕文明创造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及受到经济发展、旅游业冲击、现代生活方式的诱惑和自然力的破坏等因素影响,大批优秀的传统村落连同其所承载的文化正逐渐消失,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贵州省锦屏县隆里所村为例,分析其保护和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传统村落;隆里所村;价值分析;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6)02-0114-06

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再生产的社会-文化空间,承载着农耕文明创造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创新的社会场域,积淀着丰富、深刻、独特的历史价值与美学价值。但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受到经济发展、旅游业冲击、现代生活方式的诱惑和自然力的破坏等因素影响,大批优秀的传统村落连同其所承载的文化正在迅速消失。据相关资料记载,2000年我国约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锐减到270万个,10年间减少90万个,平均每年消失9万个[1]。黔东南传统村落如同全国的一样,其衰败境况也令人担忧,既有任凭雨打风吹去的没落村寨,也有一场场大火带来的“天灾人祸”,还有建设性破坏带来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本文以贵州省锦屏县隆里所村为例,分析其保护和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基本对策。

一、隆里所村基本概况

(一)隆里所村地理区位

隆里所村俗称隆里所或隆里古城,简称隆里,属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管辖,是乡政府所在地,东与新化乡新化寨村相连,西与王家榜村相接,南邻黎平县敖市镇,北抵钟灵乡阳艾村。地处锦屏通往黎平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时为兵家必争之地。交通便利,距县城45公里,距黎平支线机场21公里,距三穗—黎平高速公路匝道不足8公里,202黎锦公路绕东南部穿境而过。隆里古城占地面积48 174平方米,全城周长1 500米,南北长217米,东西宽222米,有760余户,3 200余人,是锦屏县最大的一个自然村寨。住有王、胡、江、杨、陈、李、陶、姜、童、夏等姓,其中王姓为大姓。

(二)隆里所村历史沿革

隆里,原名龙标寨,因元朝至治七年(1322年)开始在此设置龙里蛮夷长官司,因而又称龙里。明洪武十一年(1377年),明太祖朱元璋派第六子朱桢率领安徽、江西、福建等江南九省官军镇压吴勉领导的苗侗农民起义,酣战八年,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剿平,事后留兵屯垦,随时弹压。龙里地处要冲,盆坝宽阔,地势山环水绕,物产丰富,被选为屯军之地。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开始修建隆里古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朝廷在此设龙里守御千户所(简称龙里所),隶属湖广都司五开卫(今黎平),是为所城之始。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因不满朝廷军队占其田园,锦屏婆洞(今启蒙)林寬率领苗民起义,攻陷龙里所,杀死千户吴德和镇抚井孚,军民逃散,所城荒废。永乐二年(1404年)朝廷从五开卫派13名军官和360名士兵驻扎龙里所,按官职分给田地,亦兵亦农,从此他们便担负着明王朝“南征北调”驻兵屯田的重大使命,子子孙孙世代为兵。清顺治十五年(1685年)清廷废除卫所制度,“龙里守御千户所”更名为“隆里所”,谓之“隆盛之理所”,取“隆盛更新”之意[2]34,从此至清末,隆里这一军政建置基本不变,只是其军事职能有所削弱,逐渐演变为一个汉族聚居的传统村落,但由于地处少数民族腹地的边缘,所处社会环境的特殊,军备一直未予废除,直至清末民初仍驻有少量军队,一直为黔东南重要边防城镇。20世纪90年代隆里所因旅游发展的需要,被定位为隆里古城而进行开发。

近年来,隆里所村的保护、建设工作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先后注入资金2亿多元进行保护修复工作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陆续完成了中挪两国合建的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的建设;完成了古城300多栋民居、宗祠、城门、鼓楼、彩绘、千户所衙署和龙标书院一期工程及部分古墙垣、护城河的修复工作;完成所有花街、水沟、引水渠及部分吊井的整修;完成主街道“三线一管”地埋;建立垃圾处理场、旅游公厕、旅游停车场、旅游服务中心、自来水工程和引水入城工程;完成了消防、电改、厕改、污水处理及一批古建筑修缮、房屋立面修缮、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设施和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了对37名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工作,从而使古城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街道环境、传统民居等从岁月的尘垢和损毁中向世人重现“古韵”。古城的发展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正如一列疾驰的火车飞速前行,因此也赢得了诸多殊荣和称号:1999年确立为全省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民族文化村,2000年被列为中国与挪威合建的生态博物馆,200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列为贵州省首批优先发展的3个重点综合旅游区之一,2006年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2007年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进行保护,隆里古城建筑群于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里花脸龙习俗也于2005年1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隆里所村的价值分析

隆里所村自明代以来就是军事屯兵重镇,虽然经过数百年的岁月侵蚀和几遭兵焚,但基本仍然保留着原古城的格局和肌理,整体结构没有大的破坏和调整,其所内聚的价值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悠久,遗风犹存。隆里所村是一座具有600余年历史的、亦兵亦农、能战能防的汉文化军事城池,整座城堡略成长方形,现仍完整保存着明清时期的规划布局和建筑特色。有的虽然历经沧桑,几经修复,却仍继承初建时的风格,仍可见到完整的书院、宗祠、戌楼、城门、庙宇、石桥、街道、古井和民居等。此地处处留遗着的唐宋遗风、明清风采,至今仍保留着江南汉人古建筑特色的古城无不一一记录着其历史的轮换与世事的沧桑变迁。

2.城防设施,精密布局。古城设东南西北四道城门,每道城门设有易守难攻的“勒马回头”(现在只有南门和西门保存),城门上建有戍楼(现改为鼓楼),架设炮台,便于战时守哨、瞭望。街巷交叉成“丁”字型而不成“十”字型,除了因“十”与“失”谐音,为军事城池所忌讳外,还因“丁”字寄寓人丁兴旺、城池永固的含义,同时“丁”字路口令街巷错综复杂,利于巷战[2]44。民居户户设后门相通,便于战时通风报信及转移。北门设有暗道通往城外,便于战时转移人员。古城周围修筑城墙,城墙上设有跑马道,城壁设有“天灯座”,以便传信夜巡。城墙外设城壕,四周挖掘护城河,等等。这些“明通暗塞,暗通明阻,虚实结合,暗设机巧”[2]44的城防规划体系,均为加强古城堡的军事防备功能。

3.规划严谨,自然和谐。古城建设一方面考虑到军事的需要,另一方面强调人居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城内除了有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外,还有适宜人居的生活设施,以千户所衙门旧址为中心,往东、西、南开3条主街,为古城的主要骨架,3条大街又分出6条巷道,街巷又把整个城区划分为相对独立的9个居住区域,即当地俗称的“三街六巷九院子”[2]38。各街巷保留着石砌水井,古老而富有灵气,道路两边砌有排水沟,并引来溪水灌入沟中,形成清澈的环城溪水流线,提升古城品质。每条街道都以鹅卵石铺面,经过人们数百年的踩磨,已经相当光滑,这样的街道既不易损坏,又易于渗水,使路面旱不灰、雨不泥,还增强古城的历史古韵和文化魅力。古城外,四周良田千顷,山峦起伏,风光旖旎,龙溪河水映照四面青山,朝晖夕映,风景如画。溪边洗涮的妇女、喂牛的男人,边上玩耍的孩童,荷风亭里闲聊的老人,荷塘边休闲踱步的游人,处处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呈现一派“小桥流水,男耕女织的世外桃源”景象,这些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4.地域文化,独特浓厚。现古城居民,多为明代时屯军的后裔,他们的祖先来自于江南地区,在垦屯戍边的同时也把江南文化带到了这里,现流传下来的文化以汉文化为主,同时揉杂当地苗、侗民族文化的内容,不同民族的民俗、节庆、建筑、宗祠等文化在此融汇,形成了既有别于中原文化又不同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亚文化群体,虽然都是徽派建筑,但古城的建筑不完全等同于江南的,江南的建筑在色彩上比较淡雅,而古城的建筑由于吸收了苗、侗民族彩绘艺术,其色彩比较鲜艳。“这种‘文化丛现象是多民族共享交融与民族和谐发展的体现”[3],具有鲜明的古城地域文化特色。此外,唐朝在隆里设龙标县时,著名诗人王昌龄被贬谪于此当龙标尉,历时7年,他在任期间,创立学校,传教授学,以变民风,颇有德行,与当地民众结下了深厚情谊,当地人尊称其为“状元”[2]45。因此隆里人才辈出,为了纪念诗人的丰功伟绩,隆里人建有龙标书院、状元祠、状元桥、状元亭、状元墓等一系列与诗人有关的名胜古迹,又形成了唐代遗风。隆里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之乡,其他民间文化更是多姿多彩,就类别而论,有军事文化、宗教文化、戏曲文化、舞龙舞狮文化、节日文化、刺绣编织文化、饮食文化等,尤以花脸龙、迎故事、唱汉戏独具特色,这些都充分折射出古城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5.民居建筑,特色鲜明。古城的先民以安徽、江西居多,其民居建筑形式及艺术手法都具有明显的徽派特点。城内民居排列有序,房屋多为三间两层封火墙式(俗称马头墙),建筑结构采用穿斗式人字形坡顶,上着青瓦兽脊,中间勾勒宝顶,两侧山墙翘脚凌空,屋檐出水向外挑出30公分,采用“双重脊檐”形式,青色的披檐镶嵌在灰白色砖墙上,显得清新活泼。宅基均高出街面约1米,门前为三步青石台阶,两侧设护座石,大门均开八字门,门框上下槛及左右立柱用石料做成,门框上方是匾额,彰显主人的郡望(姓氏的发源地)、名望(本姓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别号)或家风(一家的优秀传统作风),如:“济阳第”“五柳堂”“书香第”等。民居平面布局由外而内为前屋、正屋、后屋,均以四合天井相接,院院相连组合成二、三进四合院落,后院种菜或栽花。天井青石铺地,有古钱形石盖板泄水孔与暗沟相连,通往户外,一般放有雕凿精美、青石打制的防火缸。天井两旁为厢房,二楼为居室,左侧有门可通邻舍。室内家具装饰典雅,设有神龛、桌椅、撑凳等。所有房屋一律用优质杉木建造,构造精巧,堂屋窗格雕刻虫鱼鸟兽,惟妙惟肖。房屋之间以马头封火墙相隔。古老、典雅的民居构成了古城建筑的主要部分,尤其以陶家大院、科甲第、武举第最为完整和最具典型。

三、隆里所村保護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隆里所村是从2003年9月正式开发建设的,至今已有13年,10余年来在国家、省、州、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重建、修复、维护等工作已取得很大进展,古城重现往日风貌,但通过实地调查和社会访谈得知,目前隆里所村的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型法规制度约束乏力,保护工作难度大。传统村落保护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的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使得传统村落的保护步履维艰。隆里乡人民政府虽于2000年3月制定了《关于加强隆里古城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并在乡人代会通过,但这是地方性法规,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和地域性,缺乏上位法的支撑,没有强制约束力,仅凭地方一己之力,对于传统村落保护来说,是件难上加难的事情。

2.资金短缺,矛盾突出。隆里所村从正式开始复修至今虽已有十余年,但成效却不明显,最主要的原因是资金不足。古城保护和改造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世行贷款、中央新增投资和银行贷款三个项目,由于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导致修复重建工作断断续续,见效慢。此外,由于缺乏宣传和沟通,政府的政策不被村民理解,工作难以得到群众的支持。通过调查得知,政府只对名胜古迹和传统典型民居进行修复和改造,一般性民居则不予出资修建,处于“修不来修,建不准建”的两难境地,导致了村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从村民方面讲,建造房屋是自己的事,政府不出钱我可在原地基上按自己的想法修建,不受政府限制。有些民居,本来可以得到政府的一些维修资金,但多次请政府来维修,政府不来,村民只好自己出钱按自己的想法维修了。正因为这些原因,出现了乱搭乱建的现象,破坏了古城建筑的统一性。从政府方面讲,由于资金等方面原因,不可能对所有民居进行修缮,即使修缮了,除了典型民居外,一般也只是做个立面的修缮,改善不了多少人们生活居住条件。例如政府在对房屋修缮的过程中,有些村民提出,二楼层高不够,不能住人,只能堆放杂物,希望抬高二楼空间,方便居住,因为一楼易潮湿,不宜住人(一般房屋只有两层),但政府不予考虑。在对民居修缮过程中,由于各户获得的维修资金不统一,群众普遍认为,谁有权有势,得的维修资金就多,这也增加了政府与村民之间的矛盾。

3.新建民宅影响村落整体风貌。随着隆里所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也随着改变,房屋原有的基础设施、居室格局与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外出打工富裕起来的人们对改变落后生活环境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于是出现了一批新建、改建和翻修的房屋,这些使用新材料和缺乏统一规划的新建房屋,严重破坏了古城的整体景观和传统风貌。如龙标书院前和蜈蚣街北端新式砖混结构民居、古城外边村民建的“土洋结合”小砖房都与古城的传统建筑风貌格格不入。

4.消防减灾工作令人担忧。古城内基本上是传统木质建筑,而传统木构建筑有其明显的缺陷:易受火灾和不耐风雨、鼠虫等的侵蚀。古城内传统民居一律用优质杉木建造,密集度高,耐火等级低,虽然部分古建筑修有封火墙,但还有70%民居建筑为解放前所建的无封火墙的燕窝式木构建筑,而且城内街道狭窄,消防车不能进入,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通过调研,目前城内的消防栓、消防泵、消防池、消防管道、消防队伍和消防管理人员的能力及档次均只能具备处理火警初期的水平,一旦火势漫延,就势单力薄,只能望火兴叹。此外,古城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木构建筑经不住雨水的冲刷和时间的洗礼,木质材料出现腐烂、霉变等症状,给维修带来很大困难。

5.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难。传统村落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载体,隆里古城由于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出现空巢、弃巢的现象,人去房空和“留守老人”现象的大量存在,导致传统建筑无人维修,传统文化无人传承,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难度。如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花脸龙,不论是舞龙、扎龙还是画脸谱,都是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在唱主角,而年轻人很少。汉戏目前也只有极少数年长者能演唱。又如,传统建筑的修缮需要掌握传统技艺的工匠,但现实中一匠难求,导致修复工作难以做到“修旧如旧”。

6.城内绿化面积少,游客没有休息场地。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隆里古城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且用地单一布局结构欠合理,居住用地偏大,房屋密集,街道狭窄,再加上古城传统建筑以院落为结构单元,生产、生活主要在院落中进行,因此古城里没有成片、成规模的公共绿化,造成居民没有活动场所,游客没有停留和休息场地。此外古城内环境卫生较差,花街路面又不好清理,保洁工作不给力,这些都与旅游环境极不相符。

7.行政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古城的保护、开发、建设、维护、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涉及住建、规划、文化、文物、旅游、消防、国土等部门,各部门在履行各自职能时,因部门利益而各自为阵,形不成合力。如,文物部门通常用静止的观点看待个别文物的保存,希望保存“文物的现状”而忽视文物使用功能的延续;文化部门更关心的是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建筑部门保护的重点是建筑物的测绘记录;旅游部门更关心的是哪些村落能带来旅游收益而忽视保护[4]。部门间职责不同,利益不同,法律法规政策相互掣肘、冲突,项目资金监督不力,开发商、经营户、古城居民利益难以调和,等等,导致十多年来,国家资金投入不少,效果却不令人满意,和谐古城建设还任重道远。

四、隆里所村保护与发展对策思考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虽然近年来人们对其保护的意识有所增强,各级政府也把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上工作日程,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针对隆里所村保护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下列具体的解决措施。

1.加快立法,完善法律体系。中国传统村落已正式列入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战略,为了遏止传统村落频遭破坏,防止和避免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永久的“文化遗憾”,立法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因此,希望国家尽快出台保护传统村落的相关法律,省级及各地出台相应法规,完善整个保护的法律体系,实现有法可依,并随时加强执法监督检查。隆里所村虽然2000年制定了《隆里古城保护管理暂行规定》,但这个“暂行”规定已执行10多年,有些内容需要修改和补充,建议结合《锦屏县隆里乡隆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劃(2015-2030年)》(2016年)的规划内容,重新制定《隆里古城保护管理规定》,使古城的保护法规更为具体而有章可循。

2.多方筹集资金,加大保护力度。目前隆里所村保护经费主要靠国家的专项投入和银行贷款,一旦资金不到位,保护工作就难以进行,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地方政府要开源节流,多方筹集基金。一是政府应把传统村落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加;二是应返还部分旅游收入作为保护经费,形成以“传统村落旅游收入来保护传统村落”的良性运作机制;三是政府可通过土地、房屋产权置换或租赁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吸纳多种资本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等等。

3.合理规划,实行分区分类保护。由于隆里所村需要保护的范围和内容比较多,而保护资金有限,因此要合理规划,对村落实行分区保护,对建筑物实行保留、拆除、整治、修复、建设等分类保护,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分区保护就是根据传统村落的风貌特色和保护价值把村落划分为绝对保护区、严格控制区、环境协调区3个不同区域,不同区域内的建筑物根据其现状和价值采取分类保护的办法。绝对保护区是传统村落历史风貌的核心区,即古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和城墙以内的区域,该区应以保留、修复为主,对与风貌不协调的民居及厕所、猪圈、牛圈等则须拆除,以恢复传统村落的原有环境,在拆除物的原地上可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增加城内绿地面积,提升传统村落的档次和品位。对部分构筑物的拆除还可降低房屋的密集度,提高防火防灾能力。严格控制区是与绝对保护区紧密衔接的环境保护区,包括护城河、城壕及外围与古城历史环境融为一体的近代居住区和山水田园风光区。该区以整治、建设并重,新建建筑要延续历史风貌特征。环境协调区主要为新城的建设地段,以周围青山为屏障,滨河绿地为过渡带,与古城连成一体,是保持古城外围环境完整性和延续性的地段。该区以建设、发展为主,区内建筑要保持传统风貌,新建设施的体量、空间、院落组织、建筑风格与古城风貌相协调。在修建或改建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划进行,并实行报批制度。

4.加强消防监管,加大消防基础设施投入。黔东南州包括锦屏县都是全国全省农村火灾的重灾区,农村民居建筑消防形势不容乐观。鉴于古城建筑主材消防风险极高,消防规划及建设等级应按照一级护卫进行,古城应建设一支专业专职的消防队伍,人员工资应纳入财政列支,配备消防车一辆,城内设置消防、旅游观赏互惠水池,实行永久性鸣锣喊寨制度,电路布局改选必须彻底,提高全古城居民消防意识,确保古城平安无火灾发生。

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保护意识。传统村落的保护主要靠村民的自觉行动,由于大部分村民文化水平低,没有认识到传统村落的价值所在,因此也就不会有意识地保护。正如挪威王国著名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教授在考察隆里时对村民说的:“你们家家都有宝贝啊。”村民不解地问:“在哪里呀……我们怎么就没有发现呢?”[5]这就要求我们有责任去唤起村民对自己文化的认识,只有认识到位了,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有了文化自爱和文化自信,保护和传承也才会有基础,“文化只有首先被它的拥有者热爱才会传承。”[6]因此,相关部门应采取发宣传资料、入户宣讲、视频播放、村村通广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土地管理法》《隆里古城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防火防灾知识,增强村民的保护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6.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传统文化。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新兴业态,不仅能为当地居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解决部分人的就业,还可吸引部分年轻人回乡创业,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人才支撑,缓解“非遗”无人传承的困难,其发展前景广阔。隆里所村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基础设施已具备,且交通便利,非常适宜发展旅游。但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要在传统村落能承载的范围内进行,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的破坏,同时要注重各种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双赢。2016年1月,锦屏县政府与湖南华旅集团签约,将隆里古城委托华旅集团运营40年,力争将隆里古城打造成“中国最美乡间古城”,隆里古城的旅游开发犹如一列已启动的列车,奔驰前行。

7.成立傳统村落保护领导小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当地政府应成立由各相关部门组成的传统村落保护领导小组,负责区域内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政府应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范围,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如文物、文化部门负责对民居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管理;建设、规划、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对传统村落内的建设活动进行管理;旅游部门负责传统村落开发旅游的监督管理;宣传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民重视传统村落保护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增强村民的自发保护意识。

五、结束语

传统村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人文景观,是人类文明的根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任重而道远,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在确保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前提下,探索实现传统村落风貌特色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国的民族多,分布广,地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传统村落类型,其保护和发展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隆里所村的保护和发展路径只是其中一种探索,能否成功,期待时间检验。

参考文献:

[1] 杨银珍. 传统村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生存的几点思考[EB/OL]. (2014-12-18) [2016-03-02].http://gz.wenming.cn/boke/201412/t20141218_2354318.shtml.

[2] 隆里乡志编纂委员会·隆里乡志[M].昆明:昆明鹰达印刷有限公司印制,2011.12.

[3] 李安辉,周红英.多元交融的民族文化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湖北恩施州咸丰县的调查[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5(2):134.

[4] 孙 华.传统村落保护的学科与方法——中国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争议之二[J].中国文化遗产,2015(5):62.

[5] 杨 辉.隆里古城:要回归历史还是回到现实?[N].贵州民族报,2011-07-22(A08).

[6] 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 民间文化论坛,2013(1):11.

On the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 Case Study of Longlisuo Village

FAN Shengjiao

(Kaili University,Kaili, Guizhou,556011,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social spaces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s and reproduction, carrying non-renewable cultural heritages of the farming civilization.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dernization,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the impa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urism; the lure of the modern way of life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forces etc. a large number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villages along with their carries are disappearing. Therefore,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essential issues demand prompt solution. The present study takes Longlisuo village, Jin-pin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alyzing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blems, probing into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s; Longlisuo village; value analysis; protection;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价值分析保护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探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十周嫁出去》新型网络相亲节目价值分析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