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本位的旅游服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2017-05-24安小可夏艺王永娟蔡琳

现代交际 2016年23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安小可+夏艺+王永娟+蔡琳

摘要:本文以云南旅游职业学院的旅游服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从能力本位教育视角探究了旅游服务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内容包括职业功能分析、开发来源于职业活动中的教学材料、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本位课程项目活动、开发以人为本的真实性教学评价等,論证了能力本位教育对高职旅游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旅游服务英语课程 职业功能分析 能力本位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25-03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迄今为止,高职文科类特别是外语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基本上还是围绕着学科教学体系进行。这一状况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外语教育需要遵循语言认知规律的专业特点,另一方面也因高职外语教育界对能力本位导向课程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这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践。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教育是否能开展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如何进行这方面的课程改革和开发,这是目前高职院校外语教育者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以《旅游服务英语》课程为例,从能力本位教育视角探究了旅游服务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内容包括职业功能分析、开发来源于职业活动中的教学材料、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本位课程项目活动、开发以人为本的真实性教学评价等。

二、能力本位教育改革回顾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 )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股世界范围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思潮,80年代又逐渐推广到了欧亚及澳洲等许多周家和地区,对职业教育与培训产生了深远影响。90年代初能力本位职教思潮又经加拿大登陆中国。尽管能力本位教育已出现了2O多年,但基于能力的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CBE的核心内容为: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操作实践能力,并将这种能力作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评估教学效果等。西方的能力本位教育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人的发展;在课程编制上,强调要以社会发展的实际为依据;在课程内容上,强调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学生主体性、连续性、整合性评价。能力本位强调个人实际能力以及达成能力目标的标准。这些标准来自一个对职业的分析,包括必需的“软技能”和“通用的核心技能”。

三、旅游服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实践研究

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然而,英语技能知识作为旅游专业大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英语教育教学并没有随之得到较快发展,跟不上新形势教育人才发展的需要。本文以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旅游服务英语课程为例,重点研究如何通过能力本位的教学改变原来英语教学内容与旅游行业岗位需求脱节、旅游英语教材针对性不强、教学模式缺乏交际气氛,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的考评方式等现实问题。

(一)研究对象

参加本次课题研究的实验对象为旅游类专业二年级在校生,实验班级为2014、2015级旅游英语专业、导游专业、旅行社管理专业、景区开发四个专业学生,每个年级涉及约200多人。上课周学时均为4学时。

(二)研究过程

本实验研究从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实验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开发岗位需求的职业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是根据职业活动的结果和目的研究整个职业领域,开发职业标准的一种整体性的系统分析模式。旅游服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要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确定能力目标。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应具备的能力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旅游服务英语课题组通过与昆明国旅、豆豆假期国旅等合作旅游企业共同讨论,从核心岗位分析入手,以各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分析学习产出及专项能力。以英语导游讲解服务这一工作任务为例,职业功能分析内容见表1:

表1职业功能分析

在职业功能分析的基础上,从工作过程到学习领域的转化属于从工作到学习的转化过程,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分析确定该学习领域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所需课时,将职业活动形态转化为课程形态。这是能力本位导向课程开发的关键问题。这些能力要能够进行考量和评估。基于能力本位的旅游服务英语教学材料开发需按照岗位例如地陪、计调、网络客服、全陪、领队等工种应具备的工作能力而制定标准。

2.开发来源于职业活动中的教学材料

为了建立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课程体系,专业教学改革首先需要编写适宜的教材,旅游服务英语课程具有实践性、专业性、综合性强的特点。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虽然种类和数量繁多,但不少教材编写体例陈旧,沿袭学科本位的特点,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有些教材虽岗位特点突出,但对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知识介绍不够、单元评价体系过于简化,沿用习题式的练习,缺少对学生项目活动实操能力、团队协作、学习态度及自我评价的训练,无法满足旅游国际化跨文化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对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旅游服务英语教材的开发活动中,我们遵循听说读写译等内容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展开,以就业岗位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突出教材的普适性和区域性。教材编写人员为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资深的行业专家,大家共同开发设计教材。英语专业教师设计阅读写作等语言类内容,行业专家设计对话听力等典型工作任务。教材的开发体现能力标准中的能力要素、实操指标。教学材料的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各单元包含语言技能和专业技能,语言技能按阅读、听力对话、综合技能项目的顺序组织,保证课堂中各技能的训练交叉进行,使得语言输出与专业紧密结合,每个单元浓缩一个典型工作环节,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相协调,旅游服务英语课程选材来源于职业活动中实际应用的真实语料,插图来源于真实的旅游工作场景,教材投入实验阶段后,如何使课堂进行有效教学则是教改的重点内容。

3.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本位课程项目活动

(1)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活动参与。基于能力本位的旅游服务英语课程设计以涉外旅游及其服务行业的基本要求和典型岗位的职业能力、工作流程为基础、以工作环节来构建课程内容和组织课程内容。能力本位的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员。教学环节强调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次数、综合评价学习成果的策略。教学方法融合任务教学、分组教学、角色扮演等方法,例如酒店服务这一工作任务的教学实施,首先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看图提问,逐步介绍导游酒店服务工作主要程序,利用情景实训室酒店职场情景,模拟实训教学。学生扮演这一任务涉及的导游、前厅服务员、收银、行李员等角色,要求学生投入角色,使自己的思维、语言、动作、乃至非语言交际及仪表都遵从角色要求。利用情景实训室的软件系统,录制对话表演,并对学生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在独立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等“动手、动口”实践中,掌握导游带团、计调操作、景点讲解、酒店餐饮服务、导购娱乐服务等职业技能,从而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2)教案设计强调学生的活动产出。在教师进行教学时,教师教案的设计是关键。过去在编写教案时,很多教师的教案只有教学步骤,缺少教学设计,旅游服务英语课程的设计强调学生学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通过学习能够做什么,学习效果如何。以旅游线路设计的教学内容为例,教案设计见表2

表2教案设计模板

(3)教学评价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是中国高校英语教学采用的主要测试、评估方法,以考查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为主,很难真实地对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评价 ,同时学生方法能力、协作与沟通能力也不能在评价中得到体现。教学评价体系作为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真实性评价”作为一个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在高职英语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价值,真实有效的评价是伴随学习过程进行的 ,它关注学习过程,对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方法、情感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不同评价,促进学生英语实用能力、职业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提高。從实践上来讲,旅游服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了评估策略。考核目标必须对应职业领域工作者应具备的外语知识、交际技能与职业能力。评价工具围绕能力标准这条主线,每个学习活动完成后都有自我测评表,学生在学习完单元任务后进行三个模块的自我评估:即实践操作、项目协作、学习态度。每个模块有详细的评价维度和评价指标,评价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其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实践能力。通过形成性评估,教师能够检验教学效果并调整教学策略。鉴定方式灵活,包括观察提问、PPT调查报告及汇报、技能展示、对话表演等,多层次的评估工具在书面材料中加入各种类型的评估表,如学生对学习成果的自评、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学生学习合作的评估等,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可操作性。通过学生成绩评价与教学质量监控反馈的意见与建议指导被评价者进一步学习、掌握外语技能;通过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反馈动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环节形成良性循环。

四、教学改革成效

教学改革实施两年多来,实施改革的班级学生在各项英语职业技能大赛中成绩明显提高:省级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获奖8项、高校英语写作大赛获奖7项、全国英语导游大赛获奖4项,比赛中有10多位老师获指导奖。旅游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逐年提升。根据世界银行贷款云南职业教育发展项目监测评估咨询服务数据分析报(2014及2015年度)对云南省部分高职旅游专业毕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近两年毕业的本校旅游类专业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英语沟通交际能力都有所提高。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基于能力本位的旅游服务英语课程改革较好地解决了职业外语“为什么而学”“从哪里学”“怎样学”的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外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外语工作能力,成长为行业所需的外语人才。

五、教学改革反思

基于能力本位的旅游服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高职公共英语老师想要更好地驾驭这门课程,除英语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旅游专业知识,了解旅游工作岗位任务。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适应教学形式的变化而不断优化和专业化。考核方式应该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的评估、设计各种有利于学生能力形成的考核内容和方式,例如角色表演、小组研究性学习、学习成果汇报、企业评定考核、小组互评、自评及老师评价得分,并对考核的每一个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真正发挥考核的作用。

由于本文的教学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从开发层面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推广,从实践层面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细化。

参考文献:

[1]石晶.湖北省旅游英语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J].考试周刊,2012(22).

[2]李艳.围绕广西地方经济发展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12).

[3]郭家秀.涉外旅游市场对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

[4]云南同创科学计算与数据挖掘研究中心.世界银行贷款云南职业教育发展项目调查数据报告[R].云南同创科学计算与数据挖掘研究中心,2014.

[5]云南同创科学计算与数据挖掘研究中心.世界银行贷款云南职业教育发展项目调查数据报告[R].云南同创科学计算与数据挖掘研究中心,2015.

[6]史蒂芬.瓦蒂根斯.英国剑桥教育集团课程建设咨询顾问服务培训研讨报告[R].英国剑桥教育集团,2014.

[7]云南省世行项目办.世行学生学习质量评估手册[R].云南省世行项目办,2015.

[8]云南省世行项目办.世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手册[R].云南省世行项目办,2015.

[9]张拔玲.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10]蔡基刚.中国高校学术英语存在理论依据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6(1).

[11]高岩,卢珊,吴耀武.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及其演进——基于2001—2014年CSSCI数据库文献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6(1).

[12]束定芳.高校英语专业“复兴”之三大路径[J].中国外语,2015(5).

[13]冯光武.新一轮英语类专业教育改革: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16(1).

[14]郭英剑.新时期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以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综合改革为例 [J].山东外语教学,2016(1).

[15]程晓堂.英语课堂上究竟应该做什么[J].山东外语教学,2016(1).

[16]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类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