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孝行文化养成教育
2017-05-22叶权重庆市大足区双桥实验小学校长
叶权/重庆市大足区双桥实验小学校长
基于核心素养的孝行文化养成教育
叶权/重庆市大足区双桥实验小学校长
说起这两年来的教育流行语排行榜,“核心素养”一定榜上有名。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六大核心素养,首先提出的是人文底蕴,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素。在小学教育阶段,如何进行人文底蕴的培养?双桥实验小学从“孝行文化”入手,结合大足石刻文化精华,开展了养成教育探索。
“孝”字最早见于商代卜辞,由“老”与“子”的上下结构会意而成,意思是青年人搀扶着老年人。引申为老少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说文解字》中有言“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简而言之,“孝”就是子女尊敬、赡养父母,尽子女的义务。“行”即行动、行为。“孝行文化”,指倡导并践行以尊敬父母、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等为社会公德的社会价值观,以此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文化理念。
“‘孝行文化’养成教育实践”,即从小学教育实践的角度,以孝道文化为理念,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等小学阶段学生基本的养成素养,从而改进德育的方式与途径,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孝行文化”促进人文底蕴形成的四个做法
做法一:师生同唱孝亲敬老歌
学校确定了《跪羊图》作为孝道教育主题曲,走在校园里,随便问一位学生和老师,都能唱这首《跪羊图》,还有不少学生甚至能做《跪羊图》的手语。
“老师,我唱这首歌都唱哭了,你再教教我吧!”六年级的秦源初次听到《跪羊图》时,满含泪水跑到老师跟前,至此后,她将父母的手机铃声全都设置成了这首歌。
操场上,三四年级的一些孩子边唱着这首歌边做着手语,感人的气氛带动了周围所有的师生聚集过来一起感恩吟唱,纯真的歌声回荡在校园里。
《孝亲敬老歌》《小乌鸦爱妈妈》《父亲》《母亲》《爱的真谛》……学校广播每天轮流播放这些歌曲,音乐教师把教唱亲情歌曲作为教学内容,还将在每年10月份组织孝亲敬老歌咏比赛。
做法二:每天听读孝亲敬老书籍
我们将下午上课前10分钟定为诵读经典时间。随着下午上课铃声的响起,所有学生整齐地坐在座位上,拿出学校自编的《弟子规》《三字经》《诗海拾贝》《声律启蒙》《词曲天地》《名句精选》等传统经典,开始诵读。
下课后,学校广播轮流播放《弟子规》《三字经》及传统古诗词,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学校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要求各班定期到图书室借阅图书,班级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让学生广泛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每个班级发放《中国敬老故事精华》读本,各班教师还从网上搜集了大量亲情故事供学生阅读,《原谷背篓》《张良敬老得兵书》等经典故事早已在学生中流传开来。“孝亲亲责莫回言,诸事不顺因不孝”,“隔窗望见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我喂儿来儿饿我,当心你儿饿我儿”等富有教育意义的名言使学生深受启发。
做法三:“写、画、讲、议”孝行小故事
学校开展了亲情故事征集活动,动员全体学生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亲情故事撰写成文、制作成漫画等与大家共同分享,并将感人的亲情故事整理成册,编写成小读本供学生阅读,“六一”儿童节邀请家长到校与孩子共同宣讲亲情故事。学校将在阅读名人的亲情故事和经典孝道故事的基础上,致力于从学生中挖掘典型事例作为教育资源,树立身边的榜样,对学生进行教育。此外,通过做一点小事说出对父母的爱。
“我回家会给妈妈捶背!”
“我回家后会煮好饭等妈妈回来!”
“我晚上打来热水,给妈妈洗脚,用力搓着妈妈脚上的硬茧。我不经意间一抬头,看见妈妈的眼眶湿润了,直夸我长大懂事了。”
一问起孩子们回家都做了些什么,所有的孩子七嘴八舌,满脸骄傲地抢答。
今年“三八”妇女节,学校在全校发起了孝亲敬老“四个一”活动:给父母一句问候或一个拥抱;送父母一张小卡片或一朵丝网花;给父母捶一次背或端一次洗脚水;为父母讲一个故事或背一段诗词。所有的学生不仅认真做了,还告诉老师要一直做下去。
做法四:评选“小孝星”
学校推出了“小孝星”评选活动,每期每班评选出四名小孝星,并在校会上进行了表彰。此项评选活动激励了学生践行孝亲敬老行动的积极性。2017年,学校还在教师中评选“孝星”,推出一部分师生孝道明星广泛宣传,并将孝道教育影响扩展到社会。
“小孝星”之一的四(1)班的王翻同学从八岁开始承担家务活,为智障母亲捶背、洗脚,为残疾哥哥换衣服、擦身。她说:“虽然我家很贫穷,但我不嫌弃我的家人,我爱我的家。”
孝道教育的开展使孩子们变得更懂事了。不少学生说:“我一天给父母洗一次脚,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就自己做菜做饭,拌柿子、炒鸡蛋,这些菜我都会做。”
孝道教育的开展也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家长们说:“自从学校开展孝道教育以来,以前孩子不会洗衣服,现在自己的衣服也能洗了,也能做饭。我们做家长的很感动。”
孝道教育的开展也深受老师们的喜欢。老师们说:“通过孝道文化的开展,我们对孝道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不仅扩充了自己的知识,同时,我们也从这个过程中受到了教育,反过来去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应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现在对父母亲更关心了,会经常抽时间去看望他们,陪他们散步、聊天……”
表1:学生家长对经典诵读传承孝道文化的态度调查
“孝行文化”促进学生人文底蕴形成的实践
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营造氛围,润物无声。我校是四川汽车制造厂子弟校,四川汽车制造厂是原三线建设时期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军工企业,对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对越战争中,一代代红岩人艰苦奋斗,创新发展,留下了“重汽”精神。学校“重汽”文化的建设,其实就是传承老一辈重汽人所具备的人文精神,是一种自主创新精神的传承,其实也是一种孝行文化。孝行文化种子的生根发芽离不开良好的土壤。要使孝行文化产生良好效果,氛围的营造十分重要。学校全面启动的“重汽”文化理念体系、“重汽魂”课程方案、“重汽魂”养成教育、“重汽魂”环境建设、“重汽魂”大舞台等时刻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灵。学校充分利用各种时间和空间,组织以“孝亲敬长”“学会感恩”“勤俭节约”“核心价值观”等为主题的孝行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墙是宣传“孝行文化”的窗口,校园广播每天播放的“孝行文化”歌曲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教学楼道张贴的“孝行名言”教会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在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社会实践活动、黑板报、手抄报、校报中突出孝行文化的内容,浓厚的校园文化对师生起到了良好的熏陶作用。
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廉洁从教,率先垂范。孝行文化的传播,教师队伍是关键。学校把孝行教育融入党风廉政建设与师德建设中,在领导干部中开展“率先垂范、廉洁从政”主题教育活动,在党员中开展“人人孝廉 人人光彩”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要求党员带头公布孝廉承诺书,以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实现以点带面。倡导教师陪伴父母过生日,设立了直系长辈孝道假日制度。通过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以及在课堂上对孝廉内容的传授,发挥教师在孝廉教育中的引导、示范作用,使教师的思想得到升华,带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孝道意识和规则观念。
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挖掘教材,学科渗透。学校育人的主阵地在课堂。我校从课堂教学入手,将孝行文化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学到课本知识的同时,受到孝行文化的熏陶。教师们积极行动,精心备课,巧妙设计,着力寻找本学科中孝行文化教育的切入点,挖掘出了许多孝行文化教育内容,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补充。如:语文课上的公仆形象、品德课上的孝亲敬老故事、数学课上的节约计算、美术课上的漫画创作、音乐课上的孝行歌曲等,无不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孝行文化教育。此外,学校还编写了校本教材《孝行天下》。让孝行文化真正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让孝行文化入脑入心,孝行品质相伴终身。
与德育活动相结合,创新方法,落实载体。如学校的“重汽魂”大舞台活动、“重汽魂5+X”特色课程活动、敬老院慰问活动、学校综合实践基地等。学校将孝道教育与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核心价值观活动有机结合,开展孝雅教育系列活动,创新了德育途径和方法。
与家庭社区相结合,三方配合,联网互动。孩子是连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学校利用家长会、开放日、“六一”庆祝会、孝行文化进社区等宣传孝行文化,让“孝亲敬老”走进每一个家庭,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同时,要求学生当好家庭孝行监督员,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乃至影响整个社区的效果。让学校和家庭、社会共同筑起拒恶倡孝的防线,促进全社会孝爱之风的形成,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孝行文化教育网络。
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对部分学生、家长的跟踪调查反映出如表1所示的情况。这充分说明了绝大多数的家长认同孩子学习孝行文化。我们还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孝行文化社区,目前成员达到2000人,浏览人次达到30000次以上,资源上传件数达上百件。
当然,作为基层学校的教师,在研究孝文化方面还显得非常肤浅,只是进行了一些实践性、传承性的工作,迫切需要得到专家的帮助。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研究“孝行文化”的内涵,深入浅出地进行校本教材的审稿和修改工作,安排学校核心力量对学校各年段养成教育标准进行整理,以期形成农村学生养成教育的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