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深区域城市老年文娱产品设计需求研究

2017-05-21宋琦

文教资料 2017年7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

宋琦

摘 要: 从广州到深圳,这条南北纵线区域是珠三角城市良好的经济基础,广州、深圳等城市在其中有着相似的岭南地域特征,同时又处于不同的文化结构和老龄化社会阶段。在此区域内对老年文娱产品的设计需求要点进行探讨,以助力岭南文化推广和老龄经济产品供给。

关键词: 广深区域 岭南文化 老年文娱产品 设计需求

一、良好经济基础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珠三角南北纵向的广深地理区域内,广州和深圳是经济发展的“双核”,而地处两者中间的东莞已从制造业大国的样本区域变成转型升级的改革前驱。从这三个城市2015年生产总值数据看:广州GDP总量为18100亿元(同比增长8.4%)、东莞为6275.06亿元(同比增长8.0%)、深圳为17500亿元(同比增长8.9%),均名列全国经济百强榜前列。有经济发展良好的前提,政府公共预算支出和居民个人消费才有更多的表现,近年来推行的社区适老设施、日间照料中心产品和居家老年文娱产品的配置才能在经济上有保障。

另外,《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主要城市之间要加强分工与合作,2013年初便有城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优势互补、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共同推进”①,将各自在服务业、制造业、新兴产业等方面的关系从竞争转为合作。优良经济基础上的新兴产业角力正在开始,银发经济规划和老年产业是其重要的创新突破点。

二、广深区域城市的老龄化社会结构及消费趋向

岭南地区温暖宜居,广东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老年人口大省。由近三年各地市民政局发布的数据看:广州老龄化率达16.03%、东莞老龄化率达15.26%,都达到中度老龄化结构;而深圳虽然是一个年轻的城市,近几年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早期南下拓荒的建设者们集体性退休,后期参与深圳建设的人们纷纷把自己的父母接到身边侍奉,以及“4+2+1”的家庭模式逐步增加——这些都导致深圳老年人口呈现非自然的加速增长特征,预计到2020年深圳即将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

综观2013—2016年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可见,老年群体对饮食、服饰、社交娱乐、旅游等方面的需求在不断改善,老年人越来越重视生活娱乐,日常社交和文艺休闲是老年群体平时偏爱的活动方式。2017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②,广深区域常住老年群体基于良好的地市经济基础和高于全国人均的收入,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数据均显示广深区域老年人在娱乐健身、社交、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老年文娱产品的市场痛点

由于历史和市场发展现状的原因,目前很多人依旧把文娱产品等同为儿童玩具,对老年文娱产品几乎完全没有概念。笔者自2009年开始在浙江、上海、广州等城市进行相关课题调研和实践,在观察市场后总结诉求痛点如下:

(一)需求强烈,但业界意识陈旧,供给稀少。2013—2015年在广州养老中心、老年公寓、文娱产品批发市场和深圳大型公园等地调研数据显示:目前老年群体中拥有文娱产品的不到十分之一,很多老年人对文娱产品特别是健身类、益智类和文玩类兴趣浓厚,并且消费意愿显示预估客单价和频次都较高。然而实际上老年群体的文娱方式主要体现为以广场舞为代表的群体活动,当赋闲在家或在社区交际互动时并无具体产品可供。市场上玩具或文娱产品柜台里都是儿童玩具产品,拼搭积木、遥控汽车、变形机甲、毛绒玩具等品类,缺失对应老年群体的文娱产品。

(二)已有的少量产品功能单一,同质化严重。《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6)》指出“老年商品稀缺,供需矛盾突出”。国内老年文娱产品种类奇缺,为老年群体量身定做的智力型、康体型文娱产品难见踪影,偶有的木质、金属类可为老年群体把玩的九连环、魔方球等产品亦呈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三)文化内涵利用不足,形象薄弱,缺乏认同。市面上已有的部分文娱产品从策划定位、材料甄选、制造工艺与包装营销各方面都没有更多地域性文化元素的积极参与,不能体现与时俱进的功能设置和开拓性的精神面貌,更没有地方特色,进入到商品流通环节后由于形象薄弱,缺少消费者的认同,无法形成整体产业竞争力,很快被市场淹没。

四、基于岭南环境的产品设计需求

岭南地区高温多雨,内有众多河流孕育出繁盛的动植物,外有较长的海岸线和较早开放的港口,加上较少受中原政治风波的影响,整体经济发展平稳有活力。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造就了岭南文化,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色。

观察广深纵线区域几个主要城市可知:广州自明朝开始作为广东省府,千年商埠的商品经济发展,讲求务实,是当下岭南文化的中心之一;东莞是从5000年前蚝岗贝丘遗址走来的岭南古邑,近代时期由于众多出行海外而形成独特的华侨文化,现代的“东莞制造”在改革开放带来的声誉和财富中逐渐清醒;深圳更有特色,其在地理区位上属于珠江三角洲,是岭南文化的范围,同时作为中国率先发展市场经济的特区,“领头羊”效果吸引了90%以上的外来“移民”,这种超出广东范围的区位角色和人口结构,在从属传统岭南文化的同时更代表了一种岭南新文化,生动地表达了兼容与创新。

对地域特征进行观察和定位是产品研发的重要基础,广深区域不同城市间的老龄化人口结构及趋同存异的岭南背景可以起到很好的设计定位作用,在老年文娱产品开发时需要被提炼和展现出来。

(一)洞察市场趋向和引导消费者的产品设计需求。老年人消费市场显著特点之一即产品購买者和使用者并不一致,特别在经济发达的广深区域城市带,某些年轻人忙于繁重的日常工作而忽视家中老小,因而有非常强烈的意愿在老年人的重要节假日如生日、结婚纪念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教师节、春节等时候为老人购买各种产品,他们是老年文娱产品不可忽视的巨大消费群体。此外,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年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具有强烈的补偿性消费欲望——在子女独立、自己的经济负担减轻之后,老年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找机会补偿过去因条件限制而未能实现的诸多消费欲望。

在这种特殊的消费者结构中,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对产品的理解和购买方式区别很大,例如年轻人会自行收集信息并乐于选择网购,而老年人更相信媒体宣传和口碑传播且喜欢亲自体验后购买,在产品研发之初,即需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通过不同渠道进行信息引导和消费心理培育。

(二)精准定位和因地制宜的产品设计需求。广深区域各地市的老龄化人口结构各有不同,在文化根源上也有各自的特點,如广州的传统和务实、东莞的开放和转型、深圳的移民兼容和创新,这些用户诉求和文化基因需要在对应的市场受众中产生共鸣,才可能得到认同,并转化为后续的消费行为。

(三)立足广深区域地理特性和文化爱好,建设复合型产品线的设计需求。

此部分主要包括产品功能、形制风格和材料工艺三个方面:

1.在产品功能设计方面需要立足广深区域地理气候特征进行优选研发。例如针对广东湿热天气开发有关节保健功能的祛湿按摩器;针对皮肤容易过敏的老年人体质开发防蚊用品和挠痒用具;针对嗜海鲜但患痛风症的老年人研制去除嘌呤的炊具;针对爱好文玩茶艺的老年人开发茶器、玉章、木玩、竹雕、瓷器、绣品;针对前来广州过冬、东莞松山湖度假、深圳大小梅沙游玩的老年人设计轻便易携的衣食住行用品和纪念礼品。

2.在产品形制风格设计方面需要融炼岭南文化特色。文娱产品和地域文化的结合,通常是千篇一律的“短平快”、“取其表”,将具象信息直接照搬。在基于岭南环境的广深区域老年文娱产品形制风格设计时,要特别避免这种粗放型移植导致的俗气和低品位,可将富含文化基因的各地市传统建筑形态、山水景点、民间工艺、节庆习气、饮食形象、音乐语音等元素进行“取其意”的精炼,方能体现“创新开拓”的岭南精神。

3.在材料工艺设计方面需要兼有传承和创新。广深区域各地民间材料工艺品种丰富,如莞草、茶山泥塑、檀香扇、珐琅、广绣、西关打铜、玉雕、砖雕、木雕等,其材质实用和工艺精巧的特点可在老年文娱产品上再现,考虑与机加工量产可行性结合,在传承岭南文化的同时提高持续性的经济效益。

(四)针对社会时弊,与时俱进的设计需求。

针对广深区域城市尤为常见的“隔代亲”、“空巢老人”、“空巢儿童”等问题,需要设计具有老幼亲子效果和益智生活教育功能的互动文娱产品,对老年群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进行创新研发,达到欢乐家庭与和谐社区的效果。

(五)针对政府公共预算和社区需求,打造老龄化服务名片的设计需求。

对于广深区域经济发达城市而言,老年文娱产品不仅是个体和家庭的需求,而且是在老龄化进程中政府公共服务和城市社区配备的必需品,更是需要大力擦亮的名片,因此要结合城市经济结构、社区体量、服务逻辑、运营成本等方面的考量进行产品设计。

五、结语

广深区域各地市既共享良好的经济基础,又具有趋同存异的岭南文化基因。岭南精神具有务实谦虚和兼容并包的特点,但文化内涵缺乏良好产品载体则不利于继承和发扬,产品若无文化内涵也会沦为退市普货。本文基于广深区域各地市经济基础、老龄化需求和岭南文化特征等条件,在消费群体洞察、文化定位、功能选择、形制风格、材料工艺等方面研究老年文娱产品的设计需求,总结归纳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成果。需要指出的是,老年文娱市场的文化推广、产品设计、运营和维护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系统,本文主要从产品设计需求研究的角度进行探索,后续还可以从更多切入点和全面的角度继续进行研究和实践,助力老龄产业和岭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引用自2013年6月8日广州市与深圳市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②2017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自2005年我国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以来,养老金实现13年连涨,其中从2005年到2015年,除2006年增幅为23.7%以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年以10%左右的幅度递增。

参考文献:

[1]蒋述卓,郑焕钊.新岭南文化与广东文化产业的内涵建设[J].探求,2014(01):69-76.

[2]赵华,方晓风.易用·尊重——访老年产品设计品牌“雅器”[J].装饰,2012(09):22-26.

[3]吴越齐.岭南植物染色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6(16):39-43.

[4]宋月萍,张涵,爱李龙.留守、“广场舞”与健康福利——老年文娱活动健康促进作用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5(05):97-104+112.

[5]刘斐.基于系统设计思维的老年产品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5(20):88-91.

[6]罗璇.美国老年社区案例赏析[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1(07):34-35.

[7]王连海.文娱产品之旅——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丛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8]黄钦.多层次体验在老年产品设计中的价值与应用[J].大众文艺,2016(01):67-68.

本文为广东财经大学校级专项任务项目《从康体文娱产品开发的角度研究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编号:14ZXRE76001)成果;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广东“社区创新居家养老平台”产品研发机制探索》(项目编号:2015GXJK042)成果;广东省社科“十三五”学科共建项目《城市社区公用设施适老化配置研究》(项目编号:GD16XYS17)成果。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
毕家铭作品《岭南文化天桥设计》
岭南文化名家
岭南文化融入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对新时代岭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研究——基于广东新移民与本地居民的调查分析
岭南文化遗产讲座——《仓东计划》的理念与实践在广州举行
新世纪以来岭南文化研究综述
基于岭南文化的生态意识培养策略
新岭南文化与城市品牌创新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