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本科新生学业指导需求分析

2017-05-21姜建忠黄芳

文教资料 2017年7期

姜建忠 黄芳

摘 要: 本文以MSLQ问卷为工具,调查了部分在杭高校本科新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及其对学业指导措施的需求。调查显示:在杭高校本科新生普遍存在学业困难感知,对学业指导措施有积极的期待,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有显著差距。这些情况充分说明了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作为学业指导措施有效性检测指标的合理性,也为高校设计与实施学业指导措施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自我调节学习 学业指导 本科新生

当前,高校普遍重视知识高速更新的现状,着力推行课程建设和授课方式转变等措施。然而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学习质量的提高不仅受到学习内容的适切性影响,而且取决于个体学习过程的适切性。柏金斯和西蒙斯指出:传统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经常被剥夺发展决策、自我监督、自我调控等技能的机会,而这些技能对于优化学习是十分必要的[1]。王秀平等对北京15所不同类型高校本科生的学习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院校、年级、性别和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策略上存在诸多显著性差异[2]。因此,大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诚然需要课程设置方面的对应改变,但更应关注对大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指导,也就是“学业指导”。当前一些国内高校借鉴了英美高校的“学业指导”机制,例如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等,力求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质量。本研究将“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作为侦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指标,以杭州部分高校的本科新生为样本,调查大学学习初始阶段所展现的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现有学业指导措施及其与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

1.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改编自“学习动机策略问卷(MSLQ)”(大学版),该问卷由美国密西根大学宾特里奇教授等人编制,现已为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使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效度[3]。MSLQ问卷由动机分量表和学习策略分量表组成。动机分量表六个维度,分别是:内部目标定向、外部目标定向、任务价值、学习信念控制、自我效能感及考试焦虑;学习策略分量表分为认知、元认知和资源管理三大类九个维度。第一类认知策略,包含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批判性思维。第二类是元认知策略。第三类是资源管理,包含时间及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程度调节、同伴学习和学业求助者四个维度。学业指导分问卷调查了对学业指导措施的感受,共四题,分别为单选题、多选题和排序题。

2.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研究者在2015年6月调查了2014—2015学年的大一新生,问卷以网络和现场两种方式发放,回收有效率为74.39%。215份数据分别来自浙江大学60人、浙江工业大学35人、浙大城市学院52人和杭州师范大学68人,男女比例为87:128,即受访男大学生数量略低于女大学生。其中有80人学习了6、7门课程,131人学习了8、9门课程,少数人学习了10门及以上课程。

3.数据分析结果

问卷数据使用SPSS22.0进行分析,数据图表及相应结论如下:

3.1多个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从表1可以看到:(1)性别与求助渠道数量、期望学业指导措施的数量、学习动机和MSLQ量表总分都有显著相关;(2)课程数量与课程困难的感知有显著相关;(3)求助渠道的数量与学习动机有显著相关;(4)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及MSLQ量表总得分有显著相关;(5)学校类型与性别、学习策略和MSLQ总分有显著相关。

3.2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问卷总分均值为308.25(见表1),81题的均值为3.81,说明大多数受访者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都处于较高的水平。方差分析发现性别和学校类型这两个变量对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影响作用显著:(1)女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高于男大学生(F=15.027**,p=.001);(2)重点高校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显著高于其他院校的学生(F=89.107***,p=.000)。

独立样本T检验用以分析性别对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影响,发现性别在学习动机分量表的各个因子上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將性别作为协变量,用多元方差分析法检验学校类型对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影响,发现学校类型对学习策略分量表得分的影响显著(F=457.697***,p=.000),而对学习动机分量表得分的作用不显著(F=1.902,p=.130)。在此基础上,PostHoc检验证明以下学习策略上组间均值差异显著:(1)重点高校本科新生的复述策略明显优于其他三类高校;(2)在精加工策略和努力程度调节上,民办高校本科新生明显弱于其他三类高校;(3)在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和时间与学习环境管理这三个维度上,重点高校本科新生明显优于其他三类高校。

3.3影响学习困难感知的因素

在215份有效问卷中,有181份反映存在学习方面的困难,占84.2%。多元方差分析发现(表2),性别、学校类型、学科数量与是否感知到学业困难的关系都不显著,只有学习动机对学习困难感知的影响作用显著。这说明,对学业困难的感知是普遍的现象。

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方差分析发现:(1)有学习困难感知的学生其内部目标定向得分明显高于无困难组(F=.009*,p=.041);(2)有学习困难感知的学生其考试焦虑得分明显高于无困难组(F=3.158***,p=.000);(3)有学习困难感知的学生其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低于无困难组(F=.442*,p=.048)。

3.4受访者对各类学业指导措施的偏好与态度存在差异

215名受访者对于学业指导措施的感受如下:(1)从救助渠道的选择频次看,“网络”占81.4%,“高年级学长”占59.53%,“辅导员”占47.44%,而“学业指导老师”是选择频次最低的,只占5.58%。(2)从对学业指导措施的期望看,平均每人选择达到3项以上,表明了普遍的期望,其中选择“班主任或辅导员提供指导”占81.86%,其次是选择“构建网络空间学习方法版块”,占66.98%,而最低的则是“开设学习方法讲座”,占24.19%。(3)从各类学业指导措施有效性看,采用词汇排序题的研究显示:辅导员和班主任提供的学业指导最有效,其次是高年级学长介绍学习经验,再次是专职学业指导教师的咨询辅导,而有效性排序最低的是开设有关学习方法的课程。

3.5影响学业困难求助渠道数量和学业指导措施期望数量的因素

由于对学业指导措施使用偏好的调查使用了多选题,因此,受访者选择数量的多少,也可能预示一些现象,使用多元方差分析检验证明,在性别、学校类型、课程数量和学业困难感知等因素上,性别对于学业困难求助渠道的数量有显著作用,具体表现为:女生的求助渠道显著多于男生(t=5.543***,p=.000)。

从相关性分析的数据上看,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对于学业困难求助渠道的数量和期望会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将两个分量表得分前27%和后27%分别转化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同时,将性别作为协变量,方差检验的结果(表3):(1)学习策略对求助渠道数量有显著作用,且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在求助渠道数量上的交互作用明显;(2)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对于受访者期望的学业指导措施数量没有明显作用。

4.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将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作为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指标,调查分析在杭高校本科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对学业指导措施的偏好与需求,得到以下结论,可为高校推进有效的学业指导措施提供参考。

(1)高校本科新生普遍感知到学业困难,不存在性别、学校类型和学习科目的显著差异。其中,学习内部动机较强、考试焦虑较高的学生感受的学业困难更多。这就意味着学业指导是本科新生的普遍需求,学业指导措施应该更多关注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定向、降低考试焦虑和提高自我效能感。

(2)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包含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两个方面。在学习策略方面,重点高校学生在学习策略的绝大多数维度上都强于其他高校,这充分表明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确是影响个体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在学习动机方面,女生的学习动机明显高于男生,女生所使用的学业困难求助渠道数量明显高于男生,这就要求高校在学业指导措施实施过程中,适当强调对男大学生的关注和引导,尤其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3)从不同学业指导措施选择频次看,频次最高的是“网络”,这就要求高校在学业指导措施实施中充分尊重目前新生的学习生活习惯,丰富学业指导网上模块供给。从学业指导渠道有效性排序看,求助“学业指导老师”和“班主任”位列第一,说明了本科新生延续了高中阶段的认知习惯,对老师和班主任存在较高期待。有效性排序最低的是开设有关学习方法的讲座和课程,结合对开设学习方法课程的较高期待,可以证明,当前学校缺少有效的指导大学生学習方法的课程,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Perkins, D. N.; Simmons & Rebecca, The Cognitive Roots of Scientific and Mathematical Ability and Discussant Reaction: Alternative Representations: A Key to Academic Talent?[C]. Speeches/Meeting Papers,1988.

[2]王秀平,杜智敏.北京市大学生学情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8(09):21-24.

[3]BjorkR. A., Dunlosky J. & Kornell 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Beliefs, Techniques, and Illusions[M].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13(64):417-444.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课题“基于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提升的本科新生学业指导机制研究”(2015 SCG018)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