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研究——基于广东新移民与本地居民的调查分析

2016-10-27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本地人岭南文化年限

马 洋

(华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研究
——基于广东新移民与本地居民的调查分析

马洋

(华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本研究以2213名广东居民(广东新移民1261人、广东本地人952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问卷》对广东居民的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一是总的来看,大部分广东居民(包括广东新移民和本地居民)对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程度处于“不确定”与“赞同”水平之间;二是广东本地人在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广东新移民;三是居住年限在11年及以上的广东新移民在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居住年限1-5年、6-10年的广东新移民;四是岭南文化特点维度与现代意识与全球意识、广东新人文精神两个维度存在中度的正相关关系。

岭南文化特点;新岭南文化特点;广东新移民;本地居民

一、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从广东省内(深圳、珠海、东莞、湛江、惠州、佛山、广州等地区)抽取了广东新移民(即出生地不在广东但已在广东学习、工作或生活1年以上者)和本地居民(即出生在广东且出生后一直在广东学习、工作或生活者)各1300人,共2600人,经剔除无效问卷后,实际有效问卷2213份(广东新移民1261人,广东本地人952人)。抽样时充分考虑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籍贯、婚姻状况、收入情况、在粤居住年限等个体变量。

样本分布情况如下:男1042人(47.1%)、女1154人52.1%;广东新移民1261人(57.0%)、广东本地人95人(43.0%);年龄25周岁及以下843人(38.1%)、26-30周岁277人(12.5%)、36-40周岁175人(7.9%)、41-45周岁86人(3.9%)、45周岁以上68人(3.1%)。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在收集大量的相关领域文献资料和测量工具的基础上,立足岭南的独特性进行研究,自编《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问卷》。本问卷采用五点量表自评,从“完全不赞同”到“完全赞同”,所有题项采用正向计分法(题目之间可以相加,且分数越高,认同度越高)。

通过对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使用提取因子的方法,通过正交旋转后,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的因子负荷量都很高,共同度也相对较高。其中广东居民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问卷的KMO值均为0 .951,表明抽样充足度很好;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分别为20129.201(df=91,P<0.00)和26161.247(df=105,P<0.00),解释的总方差分别为56.075%和67.861%,表明该量表的题项拟合度很高。岭南文化特点维度为(E1-E14);新岭南文化特点维度由广东新人文精神(F1-F7)、现代意识与全球意识(F8-F15)两个维度构成。

二、研究结果

(一) 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的现状调查

1. 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的总体状况

研究抽取了2213个广东居民(包括广东新移民和本地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广东居民在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维度上的均值为3.65。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广东居民(包括广东新移民和本地居民)对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程度处于3“不确定”与“赞同”水平之间,这说明,广东居民(包括广东新移民和本地居民)对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度还有待提高。

表1 广东居民对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

2. 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的差异分析

(1)不同居住类型的广东居民在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上的差异

如表2所示,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居住类型的广东居民(广东新移民与广东本地人)在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量表上的得分差异,结果表明:在岭南文化特点、广东新人文精神、现代意识与全球意识维度上,不同居住类型的广东新移民与广东本地人在三个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00<0.001),并且广东本地人得分均高于广东新移民,说明广东本地人对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的认知度显著高于广东新移民。

(2)不同居住年限的广东新移民在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上的差异

如表3可知,以三个维度的均分作为因变量、不同居住年限的广东新移民作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岭南文化特点维度与广东新人文精神、现代意识与全球意识维度上,居住年限在11年及以上的广东新移民在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居住年限1~5年、6~10年的广东新移民,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广东新移民在广东学习工作生活居住的年限越长,对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的认可度越高。

表2 不同居住类型的广东居民在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上的差异

表3 不同居住年限的广东新移民在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上的差异

(3)岭南文化特点与新岭南文化特点之间的关系

对广东居民(包括广东新移民和本地居民)有关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的认知进行偏相关分析,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不同居住类型的广东居民作为控制量,对岭南文化特点、广东新人文精神、现代意识与全球意识三个维度的均分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岭南文化特点维度与广东新人文精神、现代意识与全球意识两个维度存在中度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岭南文化特点维度与广东新人文精神、现代意识与全球意识维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2**、0.643**。这说明广东居民(包括广东新移民和本地居民)对岭南文化特点认知度越高,对新岭南文化特点的认可度越高。

三、 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广东居民(包括广东新移民和本地居民)对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程度不高。岭南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生流动和迁移;岭南文化特点在中西文化的冲撞、交融过程中不断扬弃、变革、重构,因而人们对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程度处于“不确定”与“赞同”水平。

广东本地人对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的认知度显著高于广东新移民,且居住年限在11年及以上的广东新移民在岭南文化特点维度、广东新人文精神、现代意识与全球意识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居住年限1-5年、6-10年的广东新移民,这说明广东居民(包括广东本地人和广东新移民)在广州学习生活居住的年限越长,对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的认知度越高,这与雷开春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社会记忆因素的影响作用,居住时间对城市新移民的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地位认同均有正向影响作用[1]。广东新移民在现代城市文明的熏陶下,对城市生活充满了憧憬,他们更乐于接受新事物和追求更高层面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并渴望像广东本地人看齐,自然融入到城市的新生活[2]。

户籍制度对城市新移民的地域认同有显著影响,制度性排斥越小,其认同程度越高[1];户籍制度是造成城乡分割并妨碍流动人口定居城市的首要制度性障碍,其次是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种种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3]。同时,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由于他们所处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不同,因而在社会心理、性格习惯、行为方式和语言风俗诸方面也会存在差异[4],以上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广东新移民对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的认知程度。

(二)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广东居民(包括广东新移民和本地居民)对岭南文化与新岭南文化特点认知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关岭南文化传承与新岭南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1. 构筑新岭南文化传播体系,提升市民文化认同感

由广东省宣传部牵头,联合各类媒体资源,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的互动呼应,注重多种媒体手段的有机结合,多渠道地传播新岭南文化。比如报纸可以开办“新岭南文化”专栏或专题报道,或在都市新闻版中有意识地增加新岭南文化传播的内容;电视台可以策划“走进新岭南”、“新岭南文化视窗”之类的节目,把它打造成传播新岭南文化的平台或阵地;电台可以开播“新岭南文化”讲坛、访谈、趣话之类的节目;就新岭南文化的某些方面(比如饮食、旅游、民俗、节庆等),可以利用新媒体(微博、微信)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可以在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在文化事业单位网站等,专门开设形形色色的新岭南文化网页或专门的网站,使之成为传播新岭南文化的主要平台之一。注重岭南文献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及岭南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的关系[5]。

2.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了解岭南文化的现实状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新岭南文化

以实地考察、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岭南文化的现实生态,了解最能为民众接受的文化形式、民众最认可的岭南文化精神,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岭南文化场域下的认同状况、认知深度及践行程度,了解广州人真实的价值需求,了解国内外优秀地域文化的形成及进行价值传播的具体方式。

3. 提升岭南文化吸引力、提高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创造力、文化辐射力

广泛开展以“爱我岭南”等为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分享活动,帮助广大青少年了解岭南文化悠久的历史,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做好岭南文化资源的定位与凸显,做好岭南文化名片的发掘与塑造以及文化符号的开发,保护文化发展战略定位,通过对岭南文化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了解岭南文化的发展历史及呈现方式,尤其是如何在近代社会从边缘文化上升为主流文化的历史转型,从中找寻和发现岭南文化的价值合理性。

发展“岭南品牌”文化,打名牌,不仅要打名人牌,还要打名物牌,打岭南特色文化品牌。以广东省的名人为例,如孙中山、六祖慧能、张九龄、冼夫人、陈白沙、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等,都是岭南文化的著名代表人物。以广东省的文化为例,例如广府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华侨文化、禅宗文化、珠巩文化、蛋家文化、古代矿冶文化(凡口)、红色革命文化等等。同时要擦亮“海上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品牌,广东省应当高度重视这个品牌,并以此为契机,立即采取措施,组织统筹机构,将全省各界、各地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成果和力量进行整合,订出行动计划,尽快做好迎接国家向联合国申报后必会前来考察的种种准备工作。“海上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是岭南文化的亮点,体现广东人开拓精神和面向世界的开放精神,是广东人应当弘扬的文化精神,是广东人应当珍惜的精神财富,是广东人应当发挥的一大优势[6]

[1] 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研究[D].上海大学,2009:36-56.

[2] 王颖.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消费与身份认同调查分析[J].探求,2016,01:89-96.

[3] 张祺,王桂新.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的原因探讨——以广东省和上海市的比较为例[J]. 人口与发展,2008,05:67-74.

[4] 程潮,张金兰.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与岭南特色文化的开发[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2:50-54+82.

[5] 左岩.“岭南文化与岭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30-132.

[6] 许嘉璐.当前文化问题的症结在哪里[J].新华文摘,2000,15:107-110.

(责任编辑夏侯国论)

Cognitive Study of Lingnan Culture and New Lingnan Culture Characteristics——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Guangdong New Immigrants and Local Residents

MAYang

(School of Marxism,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

Employing a self- made questionnaire, the research interviewed 2213 Guangdong residents (1261 Guangdong new immigrants and 952 local residents) and studied on Lingnan culture and new Lingnan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On the whole, the majority of Guangdong residents’ (Guangdong new immigrants’ and local residents’) cognition of Lingnan culture and new Lingnan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are between "uncertain" and "agree" level; Second, Guangdong local residents’ cognitive dimension on the two cultures’ characteristics are higher than Guangdong new immigrants; Third, cognitive dimension of 11 years or more immigrants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1-5 year group and 6-10 group; Fourth , there is a moderate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Lingnan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dimension , modern and global consciousness and Guangdong new humanistic spirit.

Lingnan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new Lingnan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new immigrants; local residents

2016-06-22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百步梯攀登计划(GB31815057)。

马洋,女,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G127

A

1674-0408(2016)03-0077-04

猜你喜欢

本地人岭南文化年限
岭南文化名家
本地人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本地人
本地人,外地人
皱眉人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与岭南文化的教育
基于岭南文化的生态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