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传统“忠孝观”的传承
2017-05-20王煜斐
王煜斐
[摘要]自古以来,封建社会所提倡的传统“忠孝观”主要为忠于君主,孝于父母。毛泽东作为一代革命领袖,在不违背传统忠孝思想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符合历史进步潮流的传承和升华。
[关键词]忠孝观;毛泽东;传承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7)03-0007-03
传统忠孝之道是以孝为中心的侍君立命道德观。《孝经·开宗明义章》云:“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在古代宗法制的延续和影响下,以君王为首的国家社稷应当被看作至高无上的信仰,而忠孝的价值准则就是顺从父母,服从天命。因此,以孝为基、以忠为本的忠孝观实际是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利益、巩固其权威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古代忠孝仁义这样的道德观念,毛泽东是深恶痛绝的。他认为封建教育的实质,其实就是历代统治者要求人们遵奉的“忠孝主义”,君王封臣,臣理应为其鞠躬尽瘁,终生为牛马。倘若君主死了,便沿袭封建世袭制,孙而子,子而孙,代代相传下去,久而久之,必会引起民怨,人民因受压迫和不公平对待而造反,政府只得想办法实施教育,感化民心,但是人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易形成进步的思想,反而更容易造反了。“于是设法施以忠孝的教育,使人民知所遵从,这些‘钳制人民自由数千年之久,使个性发展丝毫无有”。在他看来,传统忠孝观压抑个性,禁锢思想,使人们屈服于君权神威而又无法进行反抗,否则将会变成丧失道德伦理的罪人。
1939年4月29日,在号召国民精神总动员的讲话中,毛泽东对传统忠孝观做了全新的解读:“对国家尽忠,对民族尽孝,我们赞成,这是古代封建道德,我们要改变它,发扬它。就是要特别忠于大多数人民,孝于大多数人民,而不是忠孝于少数人。对大多数有益处的,叫做仁;对大多数人利益有关的事情,处理得当,就是真正的行义者。”这里所指的大多数人,无疑就是人民群众。显然,在那样一个内忧外患、“国破山河危”的战争年代,在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残酷压迫的动荡环境下,毛泽东所理解的忠孝观,即是心系天下,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看作重中之重,为民族的解放和革命事业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将个人和家庭的命运看得比鸿毛轻,国家的命运则“重于泰山”。领袖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具有超越常人的博大胸怀和高瞻遠瞩的思想境界。毛泽东对忠孝之道的传承和发扬,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一、对父母亲友的奉养和关爱
传统忠孝观是“忠”和“孝”的结合,而“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对毛泽东这样一位地道的中国人来说,也是其不可推卸的基本义务。“孝”的本意即为孝敬奉养父母。毛泽东曾说:“要孝敬父母,连父母都不肯孝敬的人,还能为别人服务吗?当然不会”。他把行孝看作为人民服务的前提,在他看来,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爱人之人,其根本落脚点则放在了人民身上。谈到“孝”,毛泽东极其孝顺母亲。由于他早年就外出求学,此后也一直为革命事业奉献毕生的精力,毛泽东很少能回到家乡韶山与父母相聚。1918年,刚刚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毛泽东,得到母亲文氏患淋巴腺炎暂住在外婆家养病的消息,连忙从长沙赶回韶山看望母亲。在探病期间,为母四处求医侍奉汤药,恪守孝道。母亲过世后,毛泽东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写下了感天动地的《祭母文》,借以表达对母亲的无限哀思。1959年6月,毛泽东已经成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在回到阔别32年的韶山故乡时,在已故父母的墓地前,毛泽东讲:“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回来,还要去看看他们两位。”他对父母的孝心毋庸置疑。
毛泽东在对父母尽孝的同时,也不忘关怀亲友。他的妻子杨开慧早年英勇就义,留下年迈的母亲。毛泽东一直对老太太关怀备至,曾吩咐儿子毛岸英回乡看望外祖母,并不断给老太太寄生活费。1962年,得知老太太病逝后,毛泽东立即写信给开慧的哥哥杨开智,表达对老人家离世的哀痛之心,还特意拿出500元丧葬费寄给杨家,信中不忘安慰,“我们两家同是一家,是一家,不分彼此。”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杨开慧一家人的深情关切之情。
而毛泽东不同于常人的行孝思想,或许就是大公无私的家国利益至上情怀。在带领中国人民冲破艰难险阻,推翻三座大山的压制后,毛泽东也从一位英勇的革命家变为人民的伟大领袖,但他对待近亲的态度像对待普通人一样,一视同仁。毛的表兄文运昌在抗战初期曾写信给他,希望能够帮助他前去解放区谋事,以缓解家中艰难处境,但毛泽东回信时委婉拒绝了他的请求。当时的解放区,尽管人民群众的奋斗热情甚高,但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生活同样异常贫苦。因此,毛泽东在回信时明确说到:“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毛泽东并不是不想伸出援助之手,而是因为他有超越一般人的无私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处理国家和家庭之间的关系时,他选择将国家利益放在个人私利之上,心中始终坚信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这是一种怎样的大孝情怀!
二、提倡个性解放
1919年8月4日,《民众的大联合》一文发表在著名的《湘江评论》上,毛泽东在文中曾说:“原来中华民族,几万万人,从几千年来,都是干着奴隶的生活,只有一个非奴隶的是‘皇帝。皇帝当家的时候,是不准人们练习涉及政治学术以及社会等能力的。”可见,五四时期毛泽东对传统忠孝观束缚人们自由的批判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呐喊。可以说,毛泽东自小就具有不拘一格的独立“个性”。幼年时期的毛泽东,最明显的不受束缚的性格特征是对父亲在家庭中实行专制的反抗。有一次,父亲当着许多亲戚朋友的面责骂毛泽东,说他懒惰无能,毛泽东一气之下,甩门而出。父亲追来时,他便以“投塘”相威胁,父亲无奈之下做出了让步。父亲说他“不孝”,他就说:“经书上说的‘父慈子孝,可见‘父慈在先,‘子孝在后,哪有父不慈而子能为孝的呢?”后来,毛泽东还通过抗婚、执意外出念书等行动来表达对父亲压制自己的反叛。这些斗争看似不足为奇,却为他以后领导中国亿万人民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宝贵的精神基础。
五四和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极度活跃的青年毛泽东颇受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大多数进步青年一起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自由。毛泽东尤其痛恨古代封建道德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他说:“故凡有压抑个人、违背个性者,罪莫大焉。故吾国之三纲在所必去。”毛泽东早年在为病逝母亲写的《祭母文》中,也曾写到:“偏恨所在,三纲之末”,表明了其对“夫为妻纲”的封建礼教的怨恨和不满。这种批判封建伦理纲常的精神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解放和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进步意义。08/领导科学论坛
抗日战争时期,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提到:“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残酷地束缚着中国人民的个性发展。”只有人们拥有独立的人格,才能进行彻底的解放和斗争,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做到全面发展。1944年在给博古同志写的一封信中,毛泽东认为进行反封建革命必然要包含民众的个性解放。“被束缚的个性如不得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在反抗中斗争,在斗争中反抗,只有这样,才能将国人的斗志激发起来,将欺压百姓的帝国主义和国民党踩在脚下。中华民族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不要被一己私利和儿女情长所困,要为新中国的解放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付出努力,这才是近代中国人的忠孝观。
三、忠孝于人民群众
传统的忠孝主义可谓是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文化主流,毛泽东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对其“侍君立命”的专制思想进行了颠覆。在他看来,产生在封建宗法制度基础上的忠孝主义,就是禁锢人民思想,束缚人民自由,压制人民个性。而如今提倡的忠孝应该是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根本的道德观,是一种升华的高尚价值需求。毛泽东怀着“以国家利益为己任”的远大理想,认为忠孝的对象不仅局限于父母亲情,也可以是普天之下的所有人,这是一种思想境界的提升以及从个体利益到集体利益的绝对超越,是忠于百姓,孝于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毛泽东曾在1938年7月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在群众中,要能‘以身作则,要善于体贴群众,顾虑群众的利益,顾虑群众的困难。”他还强调,要用不能掉以轻心的诚恳态度和言行一致的精神,去对待群众的问题和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使群众理解我们对他们的忠心。可以说,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伟大贡献,不论是青年时期忧国忧民的宏图大志,还是革命年代的刀枪戎马,不论是延安岁月里的挥斥方遒,还是建设新中国后大刀阔斧的生产建设,几乎都是为了人民。他坚信:“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也只有忠于人民,团结人民,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和胜利。“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了改善人民生活,减轻人民负担,毛泽东不论是在经济建设和政治领导方面,还是军队改革和文化教育方面,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在解放区,突破国民党严酷的政治经济封锁,带领人民进行轰轰烈烈的生产建设运动。他始终坚信,不依靠别人而创造的自给经济发展了,加在人民身上的赋税就可以减轻,生活水平也能不断提高。在教育党员干部时,毛泽东反复强调,在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如果想进行正确有效的领导,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在军队工作中,他不断告诫军队人员要及时开展自我批评,这是“我们的同志同群眾的结合的进一步表现。”在文化教育中,毛泽东不断提醒广大教育者,要同人民的文化结合起来,要保持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热情,密切联系群众,一定不能脱离群众,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人民群众是毛泽东一生的作战“盟友”,他将人民群众当作上帝来信仰,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
四、家国情怀至上
《正义》云:“忠孝皆备,扬名荣亲,是终于立身。此谓大孝之一。”毛泽东恰恰真正地理解了忠孝主义的本质内涵,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大孝境界。他将家国情怀和传统孝道思想密切结合,赋予“孝道”新的时代内涵,那就是“移孝为忠”。毛泽东的“忠”体现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国尽职尽忠,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胜利不懈奋斗。
早年毛泽东在外出求学前,抄写过一首诗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可见他年少时就已有大展宏图的志向和洒脱豪迈的个性特点,仿佛从走出家门的那一刻起,毛泽东就做好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斗争准备。在此后的漫漫长路里,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一直致力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始终坚持自己的爱国信念与情怀,努力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转化成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现实动力,并为此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他将自己以及身边至亲至爱的人都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大公无私的宽广胸怀。当得知毛岸英牺牲在遥远的朝鲜战场时,毛泽东强忍丧子之痛,以经历过沧桑巨变的伟大革命家口吻宽慰大家:“革命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嘛!”在他看来,毛岸英作为一名普通战士反抗外敌保卫祖国当属战士应尽的职责,不能因为是国家主席的儿子就不应该为抗美援朝战争而牺牲。他是如此爱自己的儿子,但他更爱他的祖国和人民,毛岸英为国捐躯,作为经历过风风雨雨的领袖必须有超越个人情感的国家至上情怀。
毛泽东的爱国情怀源自传统忠孝主义又高于传统忠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不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建功立业,也不是自顾自利的小农思想,而是为了在祖国的大地上建立最完美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争取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他始终以身作则,用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教育人民,让全世界见证中国的崛起和强大。
毛泽东用历史唯物论的角度对传统忠孝观注入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在传承和发展忠孝主义的基本思想时,始终立足于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进行探索和实践,成功领导中国人民打破了封建专制的束缚,不再让忠孝观作为古代君王对百姓政治渗透和强化权威的武器,具有民主精神。毛泽东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发展,变“小孝”为“大孝”,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使我们重新认识了传统的忠孝观。
责任编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