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开ICU的“神秘面纱”

2017-05-19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7年5期
关键词:危重病危重监护

前不久,一位71岁的上海老年游客在浙江象山旅游途中突发脑出血,患者陷入重度昏迷。由于病情严重,该患者通过航空医疗急救飞机转运回上海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紧急救治。看完这一与死神抢时间的新闻后,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ICU是什么科?急救哪些疾病呢?

医院的ICU病房常常紧闭的大门使其充满了神秘感:门外是焦急等待、神情凝重的患者亲属,总是不停地朝大门观望,对门内的医护人员寄托着无限希望,期待大门打开时能传來好消息。

抢救危重患者的

临床单元

ICU是“重症监护病房”或“加强监护治疗病房”的英文缩写,是医院专门抢救危重患者的临床单元。虽然国内ICU的发展仅仅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但其成长非常迅速,已成为现代化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重病人抢救的临床基地,集中了医院最危急的重症患者。对于很多危重病人来说,如果没有ICU,就可能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因此,ICU也成为一所医院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ICU不仅聚集了医院最高端的医疗设备,也聚集着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强、应变能力快、能及早发现并熟练开展生命支持治疗手段的医护人员,“一招制胜、招招相扣”的故事常常在这里上演。这里,床单元的医生、护士配备量是普通病房的5~6倍,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比一般病区要大得多。

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正是基于专业要求,收入ICU的患者病情都比普通病房患者的病情要危重和复杂得多。换言之,ICU收治的是普通病房限于设备和技术条件而难以诊治的危重患者,因而所采取的诊治方法及措施手段常常有较大的特殊性,用句通俗的话说——ICU的医护人员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走钢丝”。

ICU对每位病人进行连续动态的监护,医生护士能够更早地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以免病情发生恶化才予以处理甚至抢救,同时也能避免使用或减少使用呼吸机、透析机、抗生素等。

随着ICU病房的普及与规范,现代医学对衰竭器官的支持和保护能力明显增强,危急重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从过去的不足50%提高到目前的80%左右。例如,10年前认为同时有4个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100%会死亡,今天在ICU的严密监护与精心治疗下,已有不少患者能度过生命中最困难的时刻,逐渐走向康复。当然,ICU也是以现代医学发展为根基的,不可能超越迄今医学尚不能做到的事情。因此,大约会有20%的危重患者,即便应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最高级的生命支持系统,ICU也无回天之力。

限制探视的原因

ICU是集合了全院的危重病患者进行集中管理的特殊场所,通常采用层流、负压或单向气流。危重患者的抵抗力低,过多家属探视会增加患者感染的机会,有时还会增加病人对病情的过分恐惧,所以全世界规范的ICU都采用封闭式管理。当然,由于患者较长时间与亲属隔离,也会对患者产生不利的身心影响,所以一旦病情相对稳定,就应将其转出ICU,以便得到亲属的陪护与安抚。

特别要强调的是,危重病人全身的各种侵入性操作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医护人员进行密切的监护和管理,非医务人员的近距离接触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这也是ICU限制探视的原因之一。

ICU临床救治“绝招”

ICU收治哪些危重患者呢?概括起来包括以下病种:心跳呼吸骤停、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肺动脉栓塞(含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等)、急性主动脉夹层、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与危象、急性心力衰竭、脑卒中、癫痫持续状态、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重症哮喘、内分泌危象、急性中毒、呼吸道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各种类型休克、水电质酸碱紊乱、慢性病急性发作需要急诊处理者、重症感染、严重创伤、创伤致命性并发症、重症中暑、电击、淹溺等。

同时,ICU还承担着许多社会突发事件危重患者的救治。可以说,ICU医生不但要有急危重症医学多个领域的跨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有一身“绝技”。比如,能熟练开展心肺复苏术、面罩氧疗术、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深静脉置管术、胸腔闭式引流术、胃肠减压术、胃肠内营养术、胃肠外营养术、床旁血液净化术、静脉溶栓术、微创血管栓塞术、镇痛镇静术、调温术、临时心脏起搏术、电复律除颤术等急救诊疗技术。

总之,许多人认为神秘的ICU是给予危重患者第二次生命的地方,也是医患协作与死神战斗的战场。

(摘自《上海大众卫生报》)

猜你喜欢

危重病危重监护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