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课堂小结的应用策略研究

2017-05-19刘佳晨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稳态染色体口诀

【摘要】课堂小结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其思维,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本文结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到必修三,就设计课堂小结的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小结做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33-02

一、引言

课堂小结作为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课堂小结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疏理、内化、拓展和应用,是衔接前后知识的纽带,使得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索未知的世界。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必须重视课堂小结的建构,使之起到诱发兴趣、巩固知识、开拓思维、升华情感的作用。下面就课堂小结的设计方法,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到必修三为例,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设置悬疑,激发兴趣

结束了新课的学习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合理的设置疑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使学生提前预习了下节课的知识,一举两得。例如:在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学习了“染色体变异”后,学生们已经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原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了解到人类的许多遗传病都与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有关系。因此,教师在总结时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染色体结构与数目的变异可能会导致人类遗传病的产生,那么到底哪些遗传病与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变异有关呢?而我们人类又有哪些常见遗传病呢?请同学们下去自己查阅资料,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调查自己的家族族谱,看看在我们身边存在哪些“隐性”的遗传病呢?下节课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通过问题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了准备。又例如: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节课,做课堂小结时,可以先引入一个情境:如果你去野外探险,不巧在一个森林中迷路了,一段时间后食物吃光了,而在这个地方除了一只母鸡和许多的玉米外没有别的食物,你要尽可能的多撑几天等待救援。现在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1)先吃鸡,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然后用另一部分玉米去喂鸡,后面吃鸡生下的蛋,最后再吃鸡。设置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呢?”学生与“能量流动”的知识相联系,通过积极思考,得出:第二种方案好。这种设疑方式使学生不仅对新学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同时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了更高的层次[1]。

三、区别对比,明晰概念

在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的概念、原理与过程既抽象又相似,往往同中有异、异中存同,学生极易搞混。通过比较,才能抓住其特点,认识其本质,并为抽象和概括提供可能[2]。因此,对于这类的知识,我们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深化再认识。在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使用最频繁的就是绘制表格进行对比,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同时又可一目了然知识点间的区别与联系。例如:必修二学习完“减数分裂”这一部分的知识后,因为“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同时又有相异的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可以通过建立表格将“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染色体行为以及得到的子细胞等进行对比,如表2.1。

经过半年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了区分知识点间的异同,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分析比较来完成上面这个表格。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分析、比较的能力。我们从表格中可以发现比较项目明确,易于对比,异同清晰、直观而富有条理性,体现出很强的系统性。并且,通过表格的比较使知识点更加精简而概括,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有着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作用,防止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

四、编制口诀,加深理解

口诀形式的小结非常精炼、生动、且琅琅上口,尤其是对于一些抽象的、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来说,非常有用,同时这种记忆也会持续的更久更深刻。因此,教师应尽可能的多编制一些口诀方便学生的记忆。例如:必修一“细胞的增殖”这一节中学习了“有丝分裂”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这个过程比较复杂,理解并记忆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将其编制成口诀:

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短短四句话,就将有丝分裂的四个时期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无论是画图还是做题,学生对照着这四句话能够减少出错率,增强学习兴趣。

又例如必修二“伴性遗传”这一节,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能够区分人类遗传病的显隐性以及基因所在的染色体。通过教师的经验编制口诀:

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若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女病父必病,母病子必病(隐);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显);

若致病基因在Y染色体上:则伴Y無显隐,男性皆患病。

编制口诀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变得有趣、生动不容易忘记。都说生物学这门课就是理科中的“文科”,加之高中生课业负担比较重,对于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来说,能转化成口诀真的方便不少。

五、归纳总结,升华情感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可视化学习——通过直观图示表达信息,可将思维过程显化,借助直观图管理、鉴别各种信息,借助直观图提出创意,形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知识外在表现形式,对学习者提高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撑握学习方法,学会思考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3]。所以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结合概念图、图表等较直观的工具,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回顾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新知。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培养其总结能力,也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渗透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其形成完整的人格。例如:必修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这一节,目的要让学生理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对生物机体的重要性,寻根问底,学生必须要知道:什么是稳态?稳态是如何调节的?稳态的破坏对生物机体有什么影响?利用概念图系统的将知识归纳起来如图4.1。

图4.1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通过层层递进,深化学生对内环境的理解,从而认识到维持内环境稳态对生物机体,尤其是对我们人类自身的重要性,由此认同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积极的意义,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从知识和情感态度的方面正确的引导学生,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

六、延伸拓展,开发思维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过程并非学生被动的接受,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经验与知识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不能由他人来代替。教材中的许多知识在学习完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向外拓展,从而启发学生的思考与实践,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引入了多种形式的“栏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这些“栏目”,以丰富生物课堂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必修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这节,引入了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在“批判性思维”这个栏目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如何评价基因决定生物体的性状这一观点?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深入的思考得出结论: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是内因,那么必然还有外因起作用,这里的外因就是环境因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跳出思维的枷锁。又例如必修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这一节,主要学习了生长素的两重性,这节知识点虽然较少,内容比较简单,但是教师可以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教材上的“探究”栏目,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根据所给材料,学生需要自己设定浓度梯度、排除无关变量、统计分析数据以及得出结论等。在探究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类型的课堂小结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教师应适当的降低难度并加以引导,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练习巩固,及时反馈

巩固新知最好的方法是及时进行检测,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但是一堂课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出很多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因此教师必须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最好几分钟内就可以完成,也不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例如:必修二“DNA分子的结构”这节,主要学习了DNA分子的组成和双螺旋模型,在小结中提出问题:

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

A. 4000个和900个

B. 4000个和1800个

C. 8000个和1800个

D. 8000个和900个

答案是C,题目不难,学生根据A=T,C=G,A+G=C+T这几个公式很快就能算出正确答案,通过这道题,学生在心中把DNA分子的构成又简单的回顾了一遍,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又例如:必修三“免疫调节”这一节,学习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免疫调节的过程。提出问题:

下列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吞噬细胞; B.靶细胞; C.T细胞; D.浆细胞

答案是浆细胞,题目看似简单,但是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了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个过程。学生在做这道题的时候容易将这两个过程弄混,因此容易出错。公布答案的同时,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将这两个过程又复习了一遍,做到及时巩固,对易出错的知识点强化记忆。

及时检测不仅使学生对新知识进行了巩固,而且利于教师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对比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如若没有还可以调整教学计划。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总而言之,课堂小结的形式多样,豐富其形式,有利于教师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因“材”施教。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和灵活运用,使课堂小结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文艳.生物教学中的设疑艺术[J].中学生物教学,2008(4):19-20.

[2]杨晓东.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比较法的教与学[EB/OL].http//bio.cersp.com/Channel o4/ift/200702/1389. htm1,2007-02-26.

[3]王晓红.借用图表提高课堂小结的有效性[J].科教导刊,2011(28):129-130.

作者简介:刘佳晨,女,1993.03,学科教学(生物)专业16级研究生,从事生物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稳态染色体口诀
一维有界区域上单稳态方程多重正解的存在性
一维有界区域上双稳态方程多重正解的存在性
多一条X染色体,寿命会更长
为什么男性要有一条X染色体?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综合分析
露天矿运输站场边坡稳态远程监控及工程对策
巧记乘法口诀
真假三体的遗传题题型探析
能忍的人寿命长
三八等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