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乌梅汤加减方治疗Barrett食管临床观察
2017-05-19李应杰
李应杰
郑州市中医院(郑州450007)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乌梅汤加减方治疗Barrett食管临床观察
李应杰
郑州市中医院(郑州450007)
目的:分析Barrett食管(BE)治疗中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乌梅汤加减方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0例B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治疗组接受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乌梅汤加减方治疗,分析两组近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2周时,治疗组胸骨后痛、吞咽困难、反流及纳呆便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术后12周时,治疗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12周治疗时间内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乌梅汤加减方可有效的提高接受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BE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属较为常见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其不仅具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同时也有着较高的癌变率[1-2]。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是通过氩离子对病变黏膜进行清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3]。而近年来同样有研究显示,在BE的治疗中,中医药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4]。因此,本研究将乌梅汤加减方应用于接受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BE患者的治疗中,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间就诊于我院,诊断为BE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观察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治疗组接受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乌梅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35~65岁,平均(50.35±11.18)岁;病程1~4年,平均(2.65±1.02)年;BE长度12~35 mm,平均(23.62±6.16)mm;BE分型Ⅰ型者20例,Ⅱ型者15例,Ⅲ型者10例。治疗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36~63岁,平均(50.16±10.92)岁;病程1~5年,平均(2.83±1.22)年;BE长度11~33mm,平均(23.16±5.31)mm;BE分型Ⅰ型者21例,Ⅱ型者13例,Ⅲ型者1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BE长度及BE分型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入选标准:符合BE的临床诊断标准,出现胸骨后痛、吞咽困难及反流症状,内镜检查及食管黏膜活检结果证实食管柱状上皮化生[5]。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噎嗝(寒热错杂证)的诊断标准:饮食梗噎难下,或食入即吐,口苦口干,肢冷便溏,纳呆,舌淡苔白,脉弦数。年龄18~70岁。存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适应症。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后均给予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内镜应用奥林巴斯260系列胃镜,氩离子治疗器械应用玉华300A型氩气高频电刀。术前常规进行胃肠道准备,术中首先进行置入胃镜,在胃镜下明确病灶部位,以病灶上下各0.3~0.5 cm的范围作为治疗区域,进行氩离子凝固治疗,以60 W为治疗功率,以2.4 L/min为氩气流量,以BE黏膜完全凝固为治疗限度。如患者为环周型或BE长度>4 cm,则分2次治疗,2次治疗间隔为2周。患者完成治疗后,需禁食24 h,并于24 h后逐步增加饮食。对照组术后给予埃索美拉唑片口服,术后4周内2次/d,每次20 mg,随后改为 1次/d,每次20 mg维持治疗12周。治疗组术后给予乌梅汤加减方治疗,乌梅汤主方:乌梅、党参各20 g,黄连、黄柏、当归各15 g,桂枝、川椒各10 g,干姜、淡附片各6 g,细辛3 g。对于胸骨后痛明显者,加延胡索、木香各15 g;对吞咽困难明显者,加天冬、麦冬各15 g;对于反流症状明显者,加海螵蛸、郁金各15 g;对于纳呆便溏明显者,加厚朴、肉豆蔻各10 g。1剂/d,水煎3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连续治疗12周。
3 观察指标 ①近期中医症状评分分析:应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症状评分量表,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2周时的中医症状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接受治疗后近期中医症状评分改善情况。所观察的中医症状包括胸骨后痛、吞咽困难、反流及纳呆便溏四项,均以无症状为0分,以症状轻微且对工作及生活无影响为2分,以症状较重时有影响工作及生活为4分,以症状严重且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为6分。②近期疗效分析:应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噎嗝的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接受治疗12周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其中临床症状消失,钡餐X线透视、摄片或食道镜检查恢复正常为治愈;临床症状改善,X线钡餐摄片或食道镜检查明显好转为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为未愈。以治愈率及好转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③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分析:统计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别应用均数±标准差及百分率描述计量及计数数据,并以t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近期中医症状评分分析 见表1。术前两组胸骨后痛、吞咽困难、反流及纳呆便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术后12周时,治疗组胸骨后痛、吞咽困难、反流及纳呆便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近期中医症状评分分析(分)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两组近期疗效分析 见表2。术后12周时,治疗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近期疗效分析[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两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3。在12周治疗时间内,两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3 两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比较[例(%)]
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 论
因BE临床以胸骨后痛、吞咽困难及反酸为主要临床症状,故其当归为中医学“噎嗝”、“嘈杂”等病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为“肝郁脾虚”,肝郁脾虚,气机失调,痰湿内生,痰气互结于食道,故致本病发生。而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症状特征,临床常将本病分为“痰气阻膈”、“瘀血阻膈”、“津亏热结”、“寒热错杂”及“气虚阳微”等多种临床证型,并给予辨证治疗,均具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6-7]。
本研究所应用的乌梅汤加减方,去主方出自《伤寒论》,不仅为止痛安蛔的主要方剂,同时也为治疗“寒热错杂”证的重点方剂。在方剂组成中,以乌梅为君,以其味酸可养阴柔肝;当归、党参为臣,两药均味甘,可健脾和胃;黄连、黄柏、桂枝、川椒、干姜及淡附片为佐,其中黄连、黄柏为苦,桂枝、川椒、干姜、淡附片及细辛味辛,味苦以清热,味辛以宣发,辛苦之药合用,可达辛开苦降,调畅气机之效。在乌梅汤主方中,含有酸、辛、苦、甘四种气味的中药,可达补虚泻实、上下共治之效,不仅可用于调和肝脾,同时也可用以温肾祛寒。目前在多种寒热错杂型疾病的治疗中,乌梅汤均具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8-10]。而本研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症状特征,进一步进行药物加减,故其治疗效果可更为理想。近年来临床药理学研究显示,在乌梅汤药物组方中的多种中药成分,不仅均有着调节消化道黏膜功能的作用,同时还有这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而将其应用于BE患者的治疗中,可在改善消化道黏膜功能的同时,有效的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复发的效果。
[1] 殷彩桥,张 军,王晶晶,等.饮食习惯与Barrett食管相关性调查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3):368-370.
[2] 许梦雀,陈 鑫,王邦茂,等.食管腺癌起源的再认识[J].中华消化杂志,2015,35(5):291-293.
[3] 冯 诚,张 军.Barrett食管治疗新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16,33(6):378-380.
[4] 黎修华.中西医结合治疗Barrett食管44例近期及远期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6):2501-2504.
[5] 张 军.英国Barrett食管诊断及处理指南(2014年)简介[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5):289-291.
[6] 祁友松,邢燕玲.试探Barrett 食管的中医病机及辨证施治[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3):32-33.
[7] 邬文洁,赵志华,艾 茜,等.补清养胃法治疗Barrett食管4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5):2804-2805.
[8] 霍黎生,陈 强.乌梅丸在便秘证治中的研究[J].陕西中医,2013,34(11):1552-1552.
[9] 李森娟,季 霞,邱 敏,等.乌梅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0例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6):656-657.
[10] 王瑞科,杨际平,邵 颖,等.乌梅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浆SP、CGRP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5):515-517.
(收稿:2016-12-13)
Barrett食管/中西医结合疗法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应用 乌梅汤/治疗应用
R571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