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堂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7-05-19辛玉玲

商情 2017年12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数学课堂培养

辛玉玲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明仁小学)

【摘要】自主学习通常是指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在课程论领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自主学习被看成课程实施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数学课堂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阅读教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活动。小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它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强度,养成积极主动探索习惯。今天我们走向素质教育,养成科学学习习惯,把学生培养成主动探索者,问鼎科学领域,自主学习显得十分重要。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认真研究了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经过大量课堂实践,对比分析大量教学案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整合教学资源,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就谈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成功尝试,供大家分享。

一、怎样进行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智慧感悟,就应该创设活动化、开放性、参与性强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实现学生思维的自主放飞。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概念透彻理解,对公式熟练运用,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养成用数学眼光看待事物,用数学方法改善生活质量。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为独立开展学习、独立工作的人才,这种能力就要从小开始,逐步培养,要实现从“学会”到“会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一个实质上转变,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从学习奴隶变成学习主人,这是一个教育理念的革命,解放学生个性,让他们在科学领域自由飛翔,这是时代要求。

二、创设课堂情景,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课堂情景就是在上新课时,教师通过创设与新课内容相关情景,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驱动学生内在潜力,激发他们对新课内容迫切学习的心理,激发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驱动对新知识探索动机,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通过教学实践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1.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因为多媒体可以让数学内容直观、形象、立体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很容易从感性的数学素材提炼成数学概念,推出数学公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降低学生理解难度,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连乘应用题时,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a、看题、读题、审题,要求学生观看例题中的情景图,获取信息。b、通过信息画出线段图和写出量与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式。c、以等量关系式为突破口列出算式从而解决问题。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再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利用“思考—问题—点拨—解答”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充分让给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2.数学教学中,渗透美学知识。数学里有很多美学知识,我们设计窗子,左右对称,窗子给人一种对称美感,如果我们设计成左右窗大小面积不一样,看起来窗子不稳,有种倾斜感,学生看到生活的例子,感悟到数学给人美感,十分渴望学习数学对称图形。

三、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品质。

自主学习能力与意识和其他技能一样,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只有立足学生、教材及新课标,进行全方位整合,找准最佳切入点,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能。

1.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习惯十分重要,学生学习的状态应该是自发式、自觉化、程序化、规范化。一开始学生有畏难情绪,我们要规范学生的学习,适当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坚强自己的意志。教师可以适当点拨,与学生一起研究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研究数学问题模型,全方位解读数学关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只要把题解出来了,不注重习题思路解析,要引导学生寻找解题金钥匙,引导学生将习题中已知条件和未知数弄清楚,在分析已知条件的内部以及已知条件和未知数的内在联系,这样就很容易给学生讲清思路,突破思维的常规约束,进行创新思维,长期训练学生就会形成数学特有的思维模式。对于一个数学问题解出来,教学还远远没有结束,还要总结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问题是否还可以演变,能演变哪些数学问题,问题变了又如何解答,这个数学问题的结论能否作为公式定理来运用,这个数学问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还有哪些考点没有在此题中出现,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可采取同桌或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利用图形纸卡剪、拼、移、想、说、评,看谁的方法更多、更好、更巧,使每位学生在活动中直接感知,在操作中获得知识,在辩论中总结,在互助中提高。最后,总结抽象出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并明确公式中“底×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2呢?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获取新知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总之,小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既关键又重要,我们只要科学研究,优化设计课堂,做实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会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葛菊 主编

[2]《怎样学习最有效》王泉根 主编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数学课堂培养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