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互动推进学生生涯教育
——以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课改为例

2017-05-19金晓文

中小学校长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涯家长活动

◎ 金晓文 蔡 虹

家校互动推进学生生涯教育
——以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课改为例

◎ 金晓文 蔡 虹

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自2012年始着力进行学校生涯教育的课改尝试,竭诚服务于每个学生的个性成长,促成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最优发展。近年来学校充分挖掘各类教育资源,加以优化和整合,以推动学生生涯发展为核心,搭建有利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互动的优质平台,构建符合其个性发展的生涯适性课程体系,从而形成绿色生态的教育环境。

一、依托项目,优化课程开发

区校合作项目是一种区域性教育资源,为学校规范扎实地推进日常工作提供一个有机平台。2015年,学校曾以此为载体,引入校友资源,尝试开发“青春约见·走近校友”的校本课程,成效不菲。这个项目的成功运作,不仅使学校工作日趋规范有效,还帮助学校更深地思考如何在生涯教育中引入更多教育资源。

2016年,“青春约见·走近家长”申报成为新一轮区校合作项目。开发这一主题的区校合作项目,主要基于在一般高中学校,虽然大家都认可家长资源的存在价值,但在现实生活中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有些家长将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过多的对孩子的未来进行干扰;而有些家长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沟通生涯规划,导致学生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支持……这些经常引发学生对父母教导产生排斥,不仅使家庭教育陷入困境中,还对学校教育产生后拖力。为此,学校在这个项目中,尝试更多地思考与实践。如何利用并优化这一资源,搭一个有利于学生与家长沟通的对话平台,建一个有利于学校和家庭互动的协作平台,引导学生与家长共同关注家庭成长环境、家族优良传统与孩子自身兴趣与爱好、未来成长需求之间的关联,支持学生进行生涯认知与探索,构建生涯实践适性课程。

基于这一认识,学校设计的活动导航手册分五个版块开展活动:循本溯源→询因究果→训学家务→熏业体验→寻析反思。在这一系列实践探索活动中,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走近家长,深入接触家长,在了解家族的历史中,在访谈家长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家族自豪感,增进家人间的理解。

为有效搭建学校与家庭、家长与学生间的良性对话平台,项目经区评审立项后,项目组积极进行整体布局,引导学生在关注当下的学业时,更多思考自己未来人生的走向。

首先,项目组从生涯视角出发,开展主题班会,搭起师生间的对话平台。这是实践探索活动的前期动员,便于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活动目的,可以在活动中更多挖掘家族历史变迁的来龙去脉,更多发现家族成员择业的价值追求,更多了解家长自身成长的发展轨迹,更多理解家人对自己未来的期待。

其次,项目组聚焦生涯话题召开家长会,搭起家校间的对话平台。作为学校教育主导者,项目组给予家庭教育有力的专业支撑。帮助家长了解时代的变迁会影响个体生涯发展的轨迹,协助家长认识到自身与孩子的客观差异性,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

最后,当所有生涯探索活动落下帷幕时,学校搭起三方对话平台,召开“我与家长共话生涯”的超级家长会,同时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而这一次主讲者不再是教师,是特邀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他们分别聊了自己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行所试、所思所想,让其他参会的家长与学生收益颇丰。

二、有序实践,构建项目主体

(一)规范实施,形成“四精”特色

在这个项目中,学校更多的职能是以生涯教育为核心,整合三方资源制订一整套课程框架与活动方案,提供一系列操作可行的学习支架,建立一个促进家长与孩子、家长与家长之间良性对话的教育平台。在一年的平台搭建中,我们逐步形成本项目实行的“四精”特色。

确立精准的工作目标。在本项目实施最初阶段,我们就明确项目的核心目的,即以学生“职业理想”为切入点,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家校协同工作,合力开展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在此基础上,形成三维工作目标。A、形成系列学生活动方案和家校互动活动方案;B、学生志愿者编写《青春约见,走近家长》采访文集;C、以家长志愿者为核心,建设生涯发展家庭教育微课程。

制定精细的实施方案。有了精准的工作目标,就有了明确的实施内容与职能分工,便于制订精细的工作方案(见下表1)。项目组高屋建瓴,前瞻性思考,在具体的项目行动方案中,设置了比较明确的任务分解和时间截点,尤其在经过市区专家指导后,在责任分工、成果展现等方面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因此项目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能有条不紊的开展,预设的任务全部完成,且有较完整的资料被收录。

形成精良的工作流程。项目组在开展工作时,集思广益,在专家指点下,设计工作路径,对整个项目的实践工作进行了很好梳理,形成精良的有利于项目实践常规化的内外循环工作流程(见下图1)。

表1

图1

设计精致的活动手册。活动手册是引导活动开展的重要学习支架。在项目实施的第一阶段里,项目组考虑到学生是本项目的活动主体,所以初次设计的活动手册是以高一学生为核心,其内容也是便于引导学生开展后期的实践探索活动,而家长在最初的设计中也只是学生活动的陪跑者,了解大致流程即可。但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发现家长也会被学生邀请到这个活动中,一起参与完成手册。有了家长的参与,学生完成探索实践活动的成效更明显,这也更有利于亲子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有家长对活动提出好奇,主动了解活动内容。故此,项目组在第二阶段里,果断调整任务,根据不同的沟通目的,针对不同的沟通对象,将活动手册调整为“家长版”、“学生版”,明确本次探索实践活动中的学习需求,确定彼此的承担任务。

(二)归纳总结,优化常规工作

“青春约见·走近家长”这一实践项目将成为今后继光高中日常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我校家庭指导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也是学校生涯教育的重点实施课程。

设立长效机制,在每届高一年级开展此实践课程。具体安排有家庭活动(新生入校时的暑假和新高一的寒假)和家校互动(高一的主题班会和家长会)。

高一各班的每学期主题教育课中至少有一次“青春约见·走近家长”的主题班会;每学年至少一次“约见家长·预见未来”的超级家长会。

每学年的班主任技能培训中,都有相关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每学期的家长学校会有相关内容的学习指导。

三、拓宽平台,整合课程资源

生涯发展教育的实施需要活动载体,高中的学时压力繁重,在已有的学校教育体系中研发生涯发展教育课程,需要校内资源创造性结合与灵活性改版。从现有的德育活动来看,它既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也是学生认识自我、主动成长、自主发展的重要平台,受到经费、时空等客观条件限制,很多时候活动开展都呈片段式的割裂状。2014 年学校重新梳理各类活动版块,整合活动资源,构建以生涯教育为轴线内涵丰富的实践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目前,初步形成多条实践活动开展线索。

线索一,建立生涯探索实践课程(CEPC),有“走近梦想”和“青春约见”两大版块。其在内容设置上着重于两个维度的顺畅衔接,一是校与校之间的衔接,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安然度过从“初中—高中—大学”的求学之路;二是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衔接,帮助学生对个人角色、未来职业、社会责任多一点理解(前述的走近校友、走近家长均为此版块内的重要内容)。

线索二,设计校园职场体验活动。如学雷锋爱心义拍、校园执勤周、学科竞赛周等活动岗位设置、自主招聘面试环节。

线索三,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在高中学生中开展志愿者服务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我校的德育教学常态。这是促进学生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增进公民意识、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平台;也是强化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强人生体验的重要途径。从高一至高三,实施“根、茎、叶”计划,学校对每个年级志愿服务活动做到有计划、有重点,使志愿服务活动紧扣学校培养目标,提升活动的实效性。

线索四,建立校外社会实践基地。通过与周边社区加强联系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岗位,如上海东方青少年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继光初级中学城市学校少年宫、中华小记者学雷锋服务站、嘉兴警署、社区文化中心、敬老院等。

四、创建特色,完善课程体系

在规范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发展性解读国家“育人”目标的基础上,继光高中把生涯教育纳入课程与教学的主渠道,构建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贯彻执行“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上,以生涯发展教育为核心,整合学校各类课程资源,探索学生培养新途径。

(一)创建生涯通识课程

生涯通识课是以综合和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我们借助拓展型课程这一平台,开展该模块的课堂实践。这些课程可以作为不同生涯学习主题的组成部分,供学生选修或必修,也可以独立地开设生涯发展辅导课。它是专门配合生涯辅导而设计的教学活动,是生涯发展指导的有效载体,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涯意识和能力,重点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涯知识,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和生涯决策能力。

(二)试点学科生涯探索

学科生涯探索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从学术教育发展而来的课程模式。我们希望借助这一课程,将生涯发展教育整合到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和课程模块之中,使其与学术课程得到整合。在现有课程中,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几乎所有学习领域或多或少都与生涯发展具有内在关联。如,学校自2015年起,从生涯视角重新审视传统体育课程,以体验为基础,在高一、高二开设多种运动项目,指导学生结合所爱与所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项目,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

在以生涯发展教育进行区校合作项目的实践推进过程中,继光高中充分认识到生涯教育所关注的对象不只是学生这一生命个体,而是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一生命个体探索实践的生命历程;生涯教育也不是另辟蹊径,或独立存在,而是应该与学校的课程体系高度融合,共同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在近年的实践中,学校不断引入各类优质资源,将生涯发展教育融入高中课程加以实施,从而有效地搭建教育生态平台,构建生涯适性课程,完善现有课程体系,体现学校课程的价值所在——优化学生现实与未来的学习生命存在。

(作者:金晓文,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校长;蔡虹,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

[责任编辑:孙燕兰]

G423

C

1673-9949(2017)04-0055-04

猜你喜欢

生涯家长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我的教书生涯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吐槽退役生涯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