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模式建构的理性分析
2017-02-25◎姜源
◎ 姜 源
中小学德育模式建构的理性分析
◎ 姜 源
德育模式的建构,一般要遵循五个原则,即人本性原则、指导性原则、操作性原则、目标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德育模式一般由主题、目标、条件、方法、程序、评价等六大基本要素有机构成。建构德育模式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诉求,对于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实践的整体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中小学;德育模式;建构
所谓德育模式,就是为解决特定范围内的德育问题而形成的一定的观点、理论、原则、策略、方法和途径等德育实施体系。是针对具体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德育理论和理念的指导下,总结提炼德育实践经验形成的规律性方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结构性方法论体系。不同的德育模式的建构会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功能,但有着共同要素,即模式构建的基本理念、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模式实施的基本规范。建构德育模式对于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实践的整体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传承、发展和创新现有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有力指导中小学的德育实践。
一、德育模式建构的现实背景和必要性
中小学德育工作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和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德育工作的投入和预期的效果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不能应对全球性和国际化大背景下的需求,无论我们的德育思维,还是德育实践,以及德育方法都不很成熟,自然效果也十分有限。所以德育工作者必须以全球化的视角重构新的德育模式来适应当代中小学德育教育,规范我国青少年参与全球化进程的行为,保障中小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坚定性和纯洁性。所以,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德育形式,要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并探讨面临的实际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地深入到青少年的观念之中。
以往在德育内容和方法上我们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条的说教比较多,不仅脱离世界大背景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甚至与青少年学生生动活泼的天性都格格不入,德育缺乏时代气息和青少年的朝气。学生思想意识和理想信念的提升不是靠单纯的说教就能完成的,而是要靠他们自己的能动和自觉,来内化理解,形成坚定不变的信念,才能抵御住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才能把爱国信念、民族自尊和奉献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之中。尤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德育工作更要把时代精神、开放意识与民族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出具有中国心、民族魂的未来接班人,才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
所以,冷静下来潜心寻求德育工作的内在规律,建立符合自己校情和学情的、有着内在联系的德育结构模式,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这样的德育模式,依托德育理论的指导和规范,根据学校德育实践和经验总结,使科学的德育理论和具体的德育实践紧密结合,建构一套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兼备的结构模式,将会极大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提升。
二、中小学德育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德育模式的建构,一般要遵循五个原则,即人本性原则、指导性原则、操作性原则、目标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一是,人本性原则。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学校办学最根本的理念,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应该遵循的首要原则。培养适应未来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具有明确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是我们德育行为必须明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诉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能力,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是德育模式建构的目的所在。
二是,指导性原则。建构德育模式的目的是规范德育行为,对德育行为起到指导作用,是在传统德育形式的基础上的改革和创新,明确树立德育模式的建构思维、观点和方法,以其得到认同和遵守。适时指导和及时调整德育模式建构的方向,保证德育模式建构方法的正确性,更好地指导德育工作,完成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和塑造任务。
三是,操作性原则。由于德育模式是立足于中小学具体的德育实践活动,指导规范德育行为,所以德育模式可操作性十分重要。构建模式本身就是实践操作的现实需求,也是现代教育评价的要求,更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德育说教模式,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德育活动或社会实践来亲身体验,获得更加感性的、真实的情感体验、道德标准和审美判断,更有利于内化德育期待。
四是,目标性原则。德育模式建构的核心是德育目标的达成,目标性原则是德育模式建构的核心原则。德育模式建构的理念、方法和评价,以及操作、实践和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发展这一核心目标。这一目标要和我们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的目标一致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活动的状态表现和提升效果,即能否促进德育实践行为,实现构建期望的目标,是检验德育模式建构成败的唯一标准。
五是,科学性原则。教育学是一门科学,教育活动应该是科学的行为,应该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只凭德育经验和德育感觉的落后德育思想和行为,势必被现代教育思想所淘汰。德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模式的建构者,掌握新的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国内外当代德育模式构建的理论知识或研究成果,是保证德育模式科学性的重要前提。
三、中小学德育模式的要素构成分析
任何模式都有其内在结构和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构成要素是构成事物或观念体系的基本单位,德育模式也不例外。我们建构的中小学德育模式,只有具备一定的要素并发挥其功能,才能实现德育模式构建的目标和意义。中小学德育模式一般由主题、目标、条件、方法、程序、评价等六大基本要素有机构成。
一是主题。主题是在一定德育思想、理论或观念的指引下所开展的具有一定教育主旨的德育内容。科学的主题内容,是德育模式构成的基础要素,是提高德育实效性、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条件。在德育模式建构的总体目标下,多个主题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基础,它应该涵盖学校德育的所有行为,能够满足所有德育目标的实现,所以各个主题之间应该是有机联系的,个体又是完整的。
二是目标。德育目标的设立和实现是德育模式建构的根本和意义所在。所有的主题活动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不同主题活动有不同的德育目标,所有的各不相同的主题活动目标共同有机构成我们育人的总目标。所以德育行为和德育模式都是为德育目标的达成而存在的,是德育模式建构价值最主要的衡量标准。这个总目标的焦点就是学生,就是如何发展学生,如何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所有主题活动目标都必须遵循并力求实现,不能偏废和歪曲。
三是条件。条件要素是德育活动开展和德育目标实现的保障,是关乎德育效果的外在因素。如教育者的素养、受教育者的素质、德育课程的水平、设施设备的配备、空间环境的满足以及活动时间的保证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直接或间接影响德育活动的效果和德育目标的达成度。反过来德育主题和德育目标的设定和期望,要首先考虑条件的满足度和支撑力,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设定可以实现的目标和可以开展的主题活动。
四是方法。方法是德育模式构成重要因素,是主题开展和目标实现的路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德育方法需要服从于社会政治形态、文化传统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是和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接受力密切相关的。适合的方法会更有利于德育主题开展和目标实现,别具特色的方法,会使主题活动锦上添花、事半功倍。好的德育方法是架起主题活动和德育目标之间的桥梁,可以增加德育主题活动的丰富性和感染力,并提高德育目标的达成效率。
五是程序。德育模式是一个有机构成体,必然要有符合模式特点和要求的操作程序。其中每一个不同的主题也必然有一套符合本主题要求的操作程序。模式建构中每一个具体主题的程序都要有详实的程序说明。无论是任务分解、操作步骤、动作规范、实施顺序,还是具体要领、注意事项、验收标准等,德育模式有统一的总的标准和要求,而各自主题的特点和目标的要求决定各自程序的不同,也和教育对象的身心特征和年龄特点密切相关。
六是评价。所谓德育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科学方法和适当途径,以全面详实的事实性材料为依据,对德育主题活动的效果和目标达成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德育评价是德育模式构成要素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不但是德育模式保持正常运转的保障,而且是不断总结反思和完善改进德育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不同的主题必须有符合本主题特征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才能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客观作用。
以上六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机构成一个完整的德育模式。德育模式的建构过程是从德育实践总结到德育理论的认知,又从德育理论的提升到实践探索的循环往复、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中小学校德育模式的建构是需要在德育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和完善的过程,而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次性的简单定性模式。
四、中小学德育模式建构的发展前景
当前无论是全球性和国际化的世界局势,还是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社会新发展和教育对象新特点,都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模式,改变传统单向的传授灌输式的德育活动向互动交流、寓教于实践活动之中的德育新模式发展,来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还要营造德育文化氛围,将德育目标寓于学生日常生活和文化学习之中,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知道德的力量。开放多元的现代社会要求我们的德育模式也必然是开放的、多元的和动态的,需要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技术的更新和现代教育对象的变化来不断提升和发展。丰富多彩的现代社会生活是德育的最好土壤,建构成一个好的德育模式,就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帮助中小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树立爱国情怀和民族情结,是时代对学校提出的诉求,所以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1] 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2] 李文政.传承与创新——当前国内德育模式构建理论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9).
[3] 张耀庭.关于当前德育模式建构中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08(2).
[4] 黄晓萍.中小学德育模式探析[J]. 现代教育论丛,2012(1-2).
[5] 童建.德育模式构建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
(作者: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刘新丽]
G416
A
1673-9949(2017)04-0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