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7-05-19赵常兴田志伟
赵常兴+田志伟
摘 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资本主义文明下生态问题的理性思考。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唯有消灭资本主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才能真正建设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源泉和路径指导,因此我们要立足于当前生态环境现状,有效地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多维度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4 — 0019 — 04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当下国家和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纳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016年李克强在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可见,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重要任务之一。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内容解读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基于十九世纪产业革命下的生态环境而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现实社会,在其经典著作中详细阐述了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背景下的生态危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转换的异化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等问题,从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是共存发展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了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的统一体,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和谐共存发展。
首先,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3〕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孕育了人类社会,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自然环境,自然界满足了人们的发展需求,劳动把二者有机联系起来,进而产生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以人类生存与发展不能脱离自然界。
其次,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时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人类能够能动地改造利用自然,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地破坏自然,任意地把人的意志强加给自然。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4〕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纯粹的征服与被征服,而是共生共存的整体。人在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正确把握、认识、利用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否则将受到自然的惩罚与报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超越了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理论,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人类寻找二者的契合点,构建和谐协调关系,尊重自然与保护自然,从而维系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物质变换的异化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鲜明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是造成生态问题的主要根源。“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5〕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是获取财富的掠夺过程,由于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物质变换的加速扩张意味着对物质变换基础的破坏,打乱了生态环境的自然循环,也损害了人类自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两极对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少数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过度索取、恣意掠夺、疯狂拥有,忽视自然本身的承载力,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生产过剩,更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社会发展失衡等诸多问题。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加之物质变换的异化,必然导致自然资源锐减,物质变换基础削弱,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劣。
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资产阶级往往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生态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一个个不堪回首的历史事件令人震惊,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等都给人类发展的文明留下了惨痛的教训。这些事件再一次的印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反生态的、畸形的文明。物质变换的异化割裂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从而造成了社会分化和生产危机,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也不可能指望资本主义自身来解决这些问题,改善社会生态环境。
(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还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两大改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和人同自身的和解。〔6〕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解,实现从征服对立关系向和谐相处关系转变,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与社会规律,注重生态平衡和生态伦理。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必须以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消灭私有制,以克服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的弊端,消除异化,从而化解二者间的矛盾。
實现人同自身的和解,就必须注重系统的整体性,要以人类的整体生存与发展为最高要求,树立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理念,也必须保证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权利平等,保证代际、群体之间的环境公平性,为子孙后代着想,推进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人类要抛弃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生态伦理思想,最终形成平衡、协调、和谐的关系。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显现了其本质的合法性和优越性,更加适应人类社会发展新形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的共产主义,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社会将根据人生活的需求,按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实现物质变换,实现生态环境平衡发展与人类活动持续发展的相统一,才能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义
马克主义生态观具有辩证性、批判性、前瞻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对我们当下正确处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态危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路径指导。
(一)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源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现代科学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也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思想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科学实践,也是理论探索的结果。
建国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从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关系入手,在审视、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逐步创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成果。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曾采用国家管理资源环境的举措,提出了勤俭节约和植树造林的措施。在恢复和发展生产时,强调综合利用资源能源,节约生产成本,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并发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口号。到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将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上升为国家政策。十二大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努力缓减人口增长给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写入了党的十五大报告,确定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还提出了生态经济观和生态依法治理观,即走出传统工业化老路,走新型工业化路子。
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新概念和新战略,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之一,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线。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用严格的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五中全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指导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地位更加突出、内涵也更加丰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与创新,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二)为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路径指导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断创新与落实,有利于引领和谐社会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人类应该透过人与自然的冲突关系来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并将其提升到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来研究,人在满足自我当下发展需求时,必须要考虑人与自然相处的长期性、和谐性。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既是自然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性相统一,也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想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消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避免孤立地就环境而论环境,要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寻找最佳途径,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生态伦理思想,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同步、协调、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跨越性的发展,但生态环境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破坏,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基本生活受到了严重威胁,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須加强对传统发展模式和落后价值观念的反思,总结生态发展经验,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正确定位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在生态文明建设新时期,必须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生态文明现实相结合,摒弃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改变落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社会发展全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伟大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走一条与我国国情相吻合的生态文明之路,这是实现美丽中国的现实路径。
三、新时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理性选择
在新时期下,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切实解决生态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合作等方面中去,确保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合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
(一)推进经济生态化转型,加强生态恢复工作
马克主义生态观强调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因此对生产方式的改革是推进生态文明的关键举措,并且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是对过去生产方式的一种反思与补过。我们要树立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观,逐步推进经济生态化的转型和生态恢复工作,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统一。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第一,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优化产业经济结构,鼓励与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产业,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节能标准,加快建设垃圾、废弃物等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逐步改变传统工业文明“原料—产品—废弃物”的生产方式,建立一种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新型发展模式,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第三,当前,推进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反哺功能势在必行,加快研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煤炭、石油等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并且要增强环境治理的技术创新,改造生产设备和优化生产的流程,以实现低污染、低能耗、高技术的生产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生态科技成果的转化,发展大型生态科技产业,让生态经济成为经济新常态的新动力。
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作。对于生态已遭破坏的地区实行必要的修复,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推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7〕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对沙漠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科学化的治理;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加强对生态系统监测,对于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地区实行生态移民或封禁措施等;加强对水源、土地、海洋等自然资源的保护,避免对资源无节制地掠夺,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真正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新局面。
(二)加强生态制度与法律保障,升级生态文明保护力度
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政府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各级相关部门要完善生态环境制度与法律体系,其核心是要制定与落实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
首先,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保障,要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长期的社会工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需要顶层设计宏观整体的规划,要针对资源、环境、国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快生态保障制度的建设,逐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贯彻落实下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制度,严格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制度〔8〕,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现有资源;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制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为制度的落实提供刚性约束,确保各项工作行之有效的开展;健全生态环境的监管保护制度和生态环境预警机制,全面落实生态保护制度,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多角度协同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
其次,把生态环境保护逐步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完善和丰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法治理念与建设“美丽中国”新要求相适应。2015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各地区要根据各地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地方法规,确保法律制度的清晰化,明确各单位的相关职责和权限,提高生态环境法律的适用性,避免在环保执法过程出现责任相互推卸或扯皮的现象。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司法联动机制,各部门之间建立协调、立体、联动的合作机制,全力打击破坏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并加强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行为的法律惩罚力度。当前,我国应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依法治国二者的结合,构建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地方性法规为辅助的法律框架体系,明确生态保护的方向、措施、适用范围等,推进我国生态法治建设的跨越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发展先进生态文化,构建绿色和谐生活
马克主义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解”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要加快发展先进生态文化,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让绿色理念引领社会生活。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挖掘丰富的传统生态文化,逐渐形成了尊崇自然、敬畏生命、中和节制,以维持人的基本需求为目的等内涵丰富的生存理念〔9〕,并将生态伦理道德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新定位人与自然关系。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构建多样化生态文化载体,举办生态公益活动,诠释绿色、协调、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认同,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人们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从而引导人们形成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开展全民生态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让公众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从而让社会公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推进先进生态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倡导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第一,树立生态文明消费观,形成一种绿色的、适度的、理性的消费理念,就是确保在日常消费中,能做到节约、低碳、环保、理性消费,反对盲目、奢侈、攀比消费,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做到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相结合。第二,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提高公众节能、节水、节电的节约意识,开展并提倡“光盘行动”、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乘坐公共交通等一系列绿色环保行动,让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日常生活中,形成守护生态安全的自觉行为。通过不断发展先进环保生态文化,在社会中营造一种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文明氛围,让生态文化更好的去引领社会生活。
(四)承担生态建设责任,促进国际生态合作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强调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生态的全局性,全生态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责任。每个国家要兼顾保护环境与持续发展,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等问题,携手促进国际生态的合作。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积极承担与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履行国际气候公约,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7〕长期以来,我国本着对全人类和后代负责的原则,積极推进节能减排进程,主动控制碳排量,在控制全球变暖、大气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习近平主席在出席2015年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的讲话,再次充分展现了一个大国的诚意和担当,体现了我国愿同世界各国携手实现更高水平的全球持续发展。
在面对全球环境问题时,各国要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建立公平合理多边合作机制,坚守绿色合作的承诺,全力实现全球永续发展。我国应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外生态治理的先进理念和模式;积极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资金,加强了机构建设和人员培训,着力提高我国生态治理水平。然后结合我国生态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吸收、转化并且融入到生态建设中去,积极应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维护国家环境与发展权益,为全球生态治理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9.
〔2〕李克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6-03-06(0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4.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0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光明日报,2016-03-18
(09).
〔8〕徐岩.“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J〕.前沿,2015,(09):87-91.
〔9〕李春苗.一条独特的生态文化建设路径〔J〕.人民论坛,2014,(12):76.
〔责任编辑:谭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