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生中华民族认同调研

2017-05-19彭静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师范生调查策略

彭静

本文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养师范生中华民族认同的策略研究》(201614390021)

【摘 要】 本文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在校生掌握我国民族知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师范生对于我国民族知识掌握情况,提出加强对师范生民族知识教育的对策:完善师范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质量;通过新媒体等多种途径进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关键词】 师范生;中华民族认同;调查;策略

师范生对于青少年儿童的中华民族认同具有决定性作用。培养师范生中华民族认同的策略是实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手段。深入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战略任务,必须抓好青少年儿童这个重要群体。青少年儿童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祖国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期。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各民族都要培养孩子们树立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不要让孩子们只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这件事一定要大张旗鼓地做起来,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一、问卷调查工作

鉴于我国教师教育在民族方面的薄弱,通过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在校生的调查,了解师范生对于我国民族方面的知识掌握情況,以加强对师范生民族方面知识的培训,制定出培养师范生中华民族认同的策略。本次问卷调查面向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在校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调查问卷1000份。

二、问卷调查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在校生的民族认同感还是略有不足,尤其是在“对民族政策优惠政策所持态度、对党民族政策的了解、民族政策的满意度”等方面,有近一半的同学都不是特别了解。今天我们所理解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56个民族是一家”的观念已经被人民群众所接受,但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民族观。有的学生不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有的学生不但不了解其他民族,甚至不了解自己的民族;有的学生不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史。仍然有部分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不了解,对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历史不清楚,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甚至会将本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对立起来,以至于产生难以预料的民族矛盾和冲突。

加强对师范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师范生是我国教师队伍的储备力量,他们是我国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师资的主力军。教师除了教授青少年学科知识外,有时还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青少年是我们祖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因此对他们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队伍源头的师范生对他们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师范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有利于我国民族团结工作,我国的国情决定着我们必须要开展民族团结工作,要想民族团结就必要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意识。青少年们正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容易受到蛊惑,不易分清是非曲直。这就需要教师给他们一个正确的思想指导,把他们往正确的道路上带领。尤其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学校,各少数民族的学生容易产生冲突不利于民族团结,这就需要教师给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消除民族之间的误解让他们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加强我国民族团结工作。

三、培养师范生中华民族认同的策略

针对当今师范生主体身份认同危机的各种表现,迫切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培养师范生中华民族认同。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抵制民族分裂主义的渗透,提升师范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与国家统一都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师范生中华民族认同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师范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质量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中包含着深刻的民族观,民族观教育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明确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目的和内容,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渗透到四门必修课和形势与政策课之中,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课堂讲授教学法和社会实践教学法加以结合,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认识不同民族之间的共性与特点,形成一个正确的民族观念意识。

2、通过新媒体等多种途径进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

现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理念渗透在各行各业,而微信作为被应用最广也是最普遍的社交软件,已经不只是发挥着即时通讯的功能。微信公众号平台成为了一片新兴的自媒体阵地,用户通过订阅公众号,可定时接收到推送信息,同时也可将内容转发或分享至好友或朋友圈。因此,我们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平台,创办了公众号“民惟邦本”,并进行了线上和线下的宣传,吸引众多人群的关注,主要受众为高校学生。我们将搜集整理的一系列与民族政策、民族文化、民族风俗等相关的内容信息,进行“互联网+宣传教育”的有效传播。内容不失严肃,形式不失活泼,语言通俗易懂,尽量贴近现实生活,旨在加强各民族师范生之间的了解,增强师范生的民族知识与政治素养,达到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的目的。

我们还可以通过制作关于民族方面知识的宣传展板放置在校园里,使同学们在校园里学习生活时,耳濡目染,长期下来从而达到宣传民族政策、文化,消除民族误解,增强其政治认同及文化认同,从而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3、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中央第四次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为落实中央第四次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其中着重强调,“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注重人文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突出创建主题,丰富创建形式,扩大参与范围,加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媒体要持续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推广经验,树立典型,营造浓厚氛围”。

中央第四次民族工作会议为新形势下师范院校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指明了方向。师范院校要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例如:举办校园文化节、举办民族知识讲座,加强各民族师范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并不断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形式,丰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内容,为各民族师范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大力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化熏陶促使各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师范院校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2] 指导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彭 静,女,陕西汉中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本科生.

猜你喜欢

师范生调查策略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Passage Four